词条 | 西纳寺 |
释义 | 西纳寺西纳起源「西纳」是姓氏,源於西藏四大姓氏之一的董氏,它又分白色天董为萨迦,黄色日董为西纳,淡红色地董为郭冷。相传先祖西纳.多杰坚赞的两个儿子曾移居後藏萨迦,小儿子从萨迦去投奔元太祖成吉思汗,任元太祖之上师。其後代与元世祖忽必烈和八思巴关系甚密,受封为宗喀地区的万户。该家族的根据地在今之湟中县拦隆口地区,统称为西纳川,曾在此建有西纳上寺,後来在黑嘴庄又建有西纳下寺,原属萨迦派寺院,寺主由叔侄相传,称西纳喇嘛。元亡明兴,西纳喇嘛仍受明朝册封。格鲁派兴起,西纳家族和西纳喇嘛随即改宗为格鲁派,对塔尔寺的创建出力甚多。在塔尔寺有西纳噶尔哇和西纳活佛。西纳活佛系统有两支,一支称西纳夏茸切哇,一支称西纳夏茸琼哇。 地理位置亦碑“西纳上寺”,藏语称“西纳桑珠林”。位于县治鲁沙尔镇北偏西26公里处,在今拦隆口乡南6公里的上寺村。据《安多政教史》记载,西纳寺为青海东部地区古老的萨迦派寺院之一。 历史演变早在南宋宋宁宗嘉定年间(约1211—1215 ),出身于西纳部落的西纳格西及其家族成员去上都投靠成吉恩汗(1162 —1227),受到器重。此后,出身于该家族的第一代西纳喇嘛喜饶益希曾为护送八思巴(1235—1280 )回藏受戒之侍从,元朝授职为宣政院院士,赐给其家族成员西纳贝本三道虎头牌,封为宗喀万户,统治今湟中及大小峡一带湟水谷地。明永乐八年(1410),明朝尊出身于西纳家族的西纳喇嘛却帕坚赞为国师,赐土地、百姓和象牙印章。永乐十年,再封为禅师。宣德年(1427),又封为“通慧静觉国师”,赐银印。宣德年间,却帕坚赞大兴土木,建成西纳寺。当时的西纳寺,是湟中地区最主要的寺院,是西纳家族统治宗喀地区的政教中心。明末清初,随着格鲁派的崛起和塔尔寺的建立,西纳喇嘛改宗格鲁派,其活动中心尽西纳寺转向塔尔寺,西纳寺随之衰落。清乾隆年间、西纳家族的阿旺贝丹曾一度整修西纳寺,但终因该家族在政治上的失势,西纳寺未能复兴。民国二十一年又毁于兵燹,重建后的西纳寺规模更不如从前。1958年仅有僧徒8户10 余人,牛70多头,马28匹,土地较多,主要分布在西纳川。原有寺院为一边长200余米的方形城堡,称之为“上寺城”,城内建有经堂、西纳昂索府邸、僧舍等。其中昂索府邸一进三院,内有佛堂、楼房住室等50余间。1958年后建筑拆毁,寺院随之消亡,现存有城垣遗迹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