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西路大平调 |
释义 | 西路大平调又被称为“平调”“大梆戏”“大油梆”,主要流行于河南北部,冀南、鲁西南、及豫东、皖北等地。大平调属板腔体梆戏,因伴奏乐器大梆灼目贯耳,故称“大梆戏”,后改称大平调;因起源于濮阳(开州),又称 “开州平”。大平调在黄河以北的广大地区有着很大影响,逐渐形成三个支派,即东路平调、西路平调和河东平调。 基本介绍所属地区: 河南 · 鹤壁 · 浚县 文化遗产名称:《西路大平调》 遗产类别:传统戏剧 申报日期:2007年 申报人/申报单位:浚县 遗产级别: 市 发展历程大平调表演艺术形式古朴,音乐唱腔优美,特技和专用乐器较多,在豫北及周边地区深受群众喜爱。现存独有唱腔音乐4类16种,曲牌音乐38种,打击乐10种,口述传承剧目630本,(其中口述抄录180余本),特殊身段特技15种;专用乐器4种。它的音乐板式结构多与豫剧相同,艺术风格则比豫剧更加粗犷火爆。 传统剧目大平调在长期发展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剧目,据统计约有六百余出,现在保留下来的只有二百余出,其内容主要取材于《三国演义》、《水浒传》、《隋唐演义》、《杨家将》、《包公案》等小说,多以黑脸、红脸的“袍带戏”为主,民间生活故事戏较少,常演剧目有《下高平》、《下燕京》、《下江南》、《反阳河》、《晋阳关》、《反徐州》、《收姜维》、《百花亭》、《战洛阳》、《秦香莲》、《铡赵王》、《赵公明下山》、《金鞭记》、《张飞滚鼓》、《三传令》、《火龙阵》等。 戏剧特点大平调的唱腔与山东梆子大体相同,但是发声一般都用真嗓,惟慢板、拐头钉等板式起板时,尾声使用极高的假嗓。主要伴奏乐器有大弦、二弦、三弦、大梆、大号等。在大平调的脚色行当中,黑脸和红脸居于主要地位,形成剧种的重要特色。其表演气势恢弘,场面宏大,唱做念打并重,粗犷豪放,刚中带柔 。 发展现状大平调在河南地方音乐、戏曲历史等研究方面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值得引起关注。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戏剧市场的滑坡,大平调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观众群体日渐萎缩,剧团生存和演出条件恶劣,缺乏后继的表演人才,这一古老剧种正面临着失传的危险,亟待抢救。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