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西岭香岩寺 |
释义 | 香岩寺(俗名无梁殿)。在县城西5公里许东马峪村北的山腰上。寺周桃红李白,芳香四溢,故名。自金代明昌元年(1190)年创建以来,历经沧桑,香火不绝。每年农历七月二十九日庙会常兴,游人络绎不绝。 寺院布局寺主体建筑为石构无梁殿三座即东、中、西三殿依次排开。分别为地藏、释迦、观音三座佛殿。东、中、两殿用抹角石梁与逐层藻井砌成,不用梁架,故称“无梁殿”。西殿倾斜后,清乾隆十七年改作硬山捅卷洞。 三大佛殿外施仿木构件,殿门两侧存金代石刻造像,观音殿存丹凤朝阳、犀牛望月。中佛殿存秦琼、敬德(唐代名将)二门神石刻像,这些造像线条简练流畅,形象威武逼真,至今还历历在目,清晰可见,闪烁着我国金辽时期艺术的辉煌。1988年经省考古专家考证,认定该寺结构独特,造型庄重,具有很高的科学价值和艺术价值,在全省已是仅存的一处规模颇为宏大的石结构金代建筑。 依山东游,便是近来修复的望云楼、花室、会馆、送子观音殿、五莲洞、五龙洞了。五龙洞为石料砌成,三开间。原为祭祀黑白五龙而修,故名五龙洞。洞庭湖内塑像无存,仅存泉井一口,泉水清澈见底,甘冽异常,乡人号称“龙泉玉液”。至今还流传着美丽的神话传说。每年庙会期间,一些青年妇女,三三两两来到洞庭湖中泉井内捞石头,将其带回家中,来年便可生男育女,如愿以偿。 明清之际,乡人在寺院内又增修了关公庙、三清殿、卧云亭等。这些建筑由西向东曲折迂回,错落有致。寺内寺外山花遍布,绿柳成荫,泉水潺潺,清雅幽静。登楼俯视,如临深渊。极目远眺,天地相接,云雾缭绕,如置身仙境,县城美景尽收眼底。旧志八景之一的“西岭香岩”即是指此。饶有诗情画意,古诗云: 几度春洲兴未涯,更持尊酒傍烟霞。 香山踏破王孙草,梅雨飞来燕子家。 胜日一拼人其醉,同流还似帽同斜。 景中景色娇相袭,独愧尘容对落花。 充分表达了游人身临其境、流连忘返的陶醉心情。 寺西南50米处的山梁上,原为该寺僧人墓地,是历代和尚亡故后的长眠之地。相传民国年间有一僧人法号“梦门”,年老圆寂(仙逝之意)时就地打坐,流两股鼻涕至胸,昂道挺胸,泰然自若。身边的小和尚出于好意为师傅上前清理鼻涕,不想梦门法师立即倒卧于此,尔后火焚。为此佛家僧人称梦门法师两股鼻涕为“金梁玉柱”,可见乡人对僧人梦门法师的崇拜与尊敬。 香岩寺(俗名无梁殿)。在县城西5公里许东马峪村北的山腰上。寺周桃红李白,芳香四溢,故名。自金代明昌元年(1190)年创建以来,历经沧桑,香火不绝。每年农历七月二十九日庙会常兴,游人络绎不绝。 寺主体建筑为石构无梁殿三座即东、中、西三殿依次排开。分别为地藏、释迦、观音三座佛殿。东、中、两殿用抹角石梁与逐层藻井砌成,不用梁架,故称“无梁殿”。西殿倾斜后,清乾隆十七年改作硬山捅卷洞。 三大佛殿外施仿木构件,殿门两侧存金代石刻造像,观音殿存丹凤朝阳、犀牛望月。中佛殿存秦琼、敬德(唐代名将)二门神石刻像,这些造像线条简练流畅,形象威武逼真,至今还历历在目,清晰可见,闪烁着我国金辽时期艺术的辉煌。1988年经省考古专家考证,认定该寺结构独特,造型庄重,具有很高的科学价值和艺术价值,在全省已是仅存的一处规模颇为宏大的石结构金代建筑。 依山东游,便是近来修复的望云楼、花室、会馆、送子观音殿、五莲洞、五龙洞了。五龙洞为石料砌成,三开间。原为祭祀黑白五龙而修,故名五龙洞。洞庭湖内塑像无存,仅存泉井一口,泉水清澈见底,甘冽异常,乡人号称“龙泉玉液”。至今还流传着美丽的神话传说。每年庙会期间,一些青年妇女,三三两两来到洞庭湖中泉井内捞石头,将其带回家中,来年便可生男育女,如愿以偿。 明清之际,乡人在寺院内又增修了关公庙、三清殿、卧云亭等。这些建筑由西向东曲折迂回,错落有致。寺内寺外山花遍布,绿柳成荫,泉水潺潺,清雅幽静。登楼俯视,如临深渊。极目远眺,天地相接,云雾缭绕,如置身仙境,县城美景尽收眼底。旧志八景之一的“西岭香岩”即是指此。饶有诗情画意,古诗云: 几度春洲兴未涯,更持尊酒傍烟霞。 香山踏破王孙草,梅雨飞来燕子家。 胜日一拼人其醉,同流还似帽同斜。 景中景色娇相袭,独愧尘容对落花。 充分表达了游人身临其境、流连忘返的陶醉心情。 寺西南50米处的山梁上,原为该寺僧人墓地,是历代和尚亡故后的长眠之地。相传民国年间有一僧人法号“梦门”,年老圆寂(仙逝之意)时就地打坐,流两股鼻涕至胸,昂道挺胸,泰然自若。身边的小和尚出于好意为师傅上前清理鼻涕,不想梦门法师立即倒卧于此,尔后火焚。为此佛家僧人称梦门法师两股鼻涕为“金梁玉柱”,可见乡人对僧人梦门法师的崇拜与尊敬。 香岩寺自建寺距今已有800余年历史了,历经沧桑,光辉仍存。但“文革”期间无人管理,人为破坏极为严重。除三座石构无梁殿外,明清两代增补修建的楼堂庙宇基本上成了一片废墟。1994年相继修复望月楼、会馆、五连洞、五龙洞、七星庙等古建筑。1995年10月,将三大佛殿殿顶修葺一新。1996年仲夏,继而山门、送子观音殿逐一修复。县城这座名胜古刹伸出她的双臂,热情地欢迎四方来客。 寺院新貌香岩寺自建寺距今已有800余年历史了,历经沧桑,光辉仍存。但“文革”期间无人管理,人为破坏极为严重。除三座石构无梁殿外,明清两代增补修建的楼堂庙宇基本上成了一片废墟。1994年相继修复望月楼、会馆、五连洞、五龙洞、七星庙等古建筑。1995年10月,将三大佛殿殿顶修葺一新。1996年仲夏,继而山门、送子观音殿逐一修复。县城这座名胜古刹伸出她的双臂,热情地欢迎四方来客。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