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西康省农业改进所 |
释义 | 1939年1月1日,西康省在康定成立,春季,行政院命令西康省政府成立西康省农业改进所,之后行政院、农林部多次致电“催询”;11月,建设厅(原“建设科”升格而成)在厅长叶秀峰(国民党中央委员,西康经济建设组组长)的领导下,着手成立西康省农业改进所。 1940年1月1日,西康省农业改进所(当时习称西康省农业改进所为“康农所”)在康定北门外正式建立,省建设厅厅长叶秀峰兼任第一任所长,宁属办事处处长、西康省宁属屯垦委员会垦务处长徐孝恢兼副所长,建设厅技正张彬忱兼主任秘书,建设厅技士蓝乾德兼总务组主任。康农所人员在建没厅办公兼办第一科(即农林科)业务。此外,除几名必需人员外,“其余内部组织一概暂缓设置”。 经过一年多的建设,康农所“所属各农业机关渐臻完备”。 康农所建立后不久的1940年3月,兼任所长刘贻燕就派遣股爵(西康省建设厅第一科科长)“赴蓉采购本省农业改进所应用仪器,及农作物种子;并赴渝向经济部及农产促进委员会洽拨补助费”。1942年起,西康省“所有农业建设机构悉划隶本所,统筹本省农建全局”。1946年康农所进行了内部调整,设置“农艺、畜牧兽医、蚕丝、森林、农业化学、农业经济等六课及秘书、会计两室”这一格局一直维持到1950年3月康定解放。 康农所设置的六个志业“课”中,延揽了一些农业科班出身的技术人员。这些专业技术人员来源有二:一为从西康省内各机关调任。。二为从西康省外选任。 抗战胜利后,即发生国共内战,国统区通货膨胀日甚一日。在这些情况下,本来经费就不足的康农所及下属农场经营、改进工作,越来越显困难。 1949年12月刘文辉宣布起义,次年3月24日解放军六十二军五五六团开进康定,西康解放。7月,人民政府接收了康农所康定农场10月接收了康农所乾宁垦牧场,至此,康农所成为历史,使命亦终结。 在西康地区农业技术的改良及推广过程中,西康省农业改进所发挥了较为重要的作用。 取得了农业改进的实际成效,它预示了西部民族地区农业的发展方向,是康藏民族地区农业近代化的开始,在中国近代边疆开发史上无疑是不应忽视的。 |
随便看 |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