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西京故事
释义

简介

《西京故事》是陕西省戏曲研究院于2011年推出的大型秦腔现代剧。这部秦腔大戏真实地再现了一个农民家庭家长罗天福如何供读两个大学生孩子,并教导他们在城市如何自强不息、努力实现梦想的过程。切实再现农民工的生活现状与城市融合过程中展现出的新矛盾、新问题。

该剧于2011年7月初为庆祝建党90周年晋京演出,先后在北京交通大学、长安大戏院演出6场,26所高校、60多位部级以上领导观看,好评如潮。

编剧陈彦,陕西省戏曲研究院院长,中共十七大代表,两度荣获“中国曹禺戏剧文学奖”、两度荣获“文华剧作奖”,多次获得“全国五个一工程奖”。《西京故事》与其作品《迟开的玫瑰》、《大树西迁》两部现代戏以同“为普通人立传”的主旨而称为“陈彦现代戏三部曲”。

导演查明哲,现任中国国家话剧院院长,国内著名话剧、戏剧导演。

主演李东桥,秦腔梅花奖获得者,国家一级演员,代表《千古一帝》、《蔡伦》、《太尉杨震》、《西京故事》及传统戏《黄鹤楼》等。

剧情

《西京故事》讲述了一位乡村干部、前民办教师罗天福率领一家四口来到西京城,打饼度日,为考入了西京城名牌大学的一双儿女提供支持,全家人在城市生活中所遇到各种始料未及的情况,一次次感受到生活的不易和人间的爱,并最终融入城市生活,重新确立生活坐标,其生活面貌及思想境界得到提升的过程。

剧团介绍

陕西省戏曲研究院暨眉碗团简介

陕西省戏曲研究院是具有光荣历史和雄厚实力的艺术团体,其前身是1938年在延安成立的陕甘宁边区民众剧团。延安时期,就以《血泪仇》《穷人恨》《中国魂》等剧作进行了革命文艺的实践并发挥了独特的历史作用;建国初期,《梁秋燕》《赵氏孤儿》《游西湖》《金琬钗》等剧目曾晋京献演和巡回江南十三省(市)演出,誉满京华,蜚声南国;改革开放以来,创作演出了一大批脍炙人口的优秀剧目,其中《千古一帝》《杨贵妃》《西湖遗恨》《杏花村》《漂来的媳妇》《留下真情》等剧目分别获得全国“五个一工程”奖、“全国现代戏调演优秀剧目奖”和“文华新剧目奖”等项奖励;曾屡次出访欧、美、亚和我国香港、澳门、台湾地区演出,足迹遍及数十个国家。近年来积极创演的一批优秀剧目,如大型现代戏《迟开的玫瑰》《大树西迁》和秦腔新编历史剧《杜甫》《凤鸣岐山》《雀台歌女》《大秦将军》等,备受好评。其中《凤鸣岐山》荣获第九届中国戏剧节优秀剧目奖;《杜甫》荣获全国第十届“五个一工程”奖;《大秦将军》荣登第五届中国秦腔节优秀剧目奖榜首;新编大型秦腔现代戏《大树西迁》荣获第十一届中国戏剧节“中国戏剧奖·优秀剧目奖”,第九届中国艺术节“文华优秀剧目奖”,第三届“中国戏剧奖·曹禺剧本奖”, 2008-2009年度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 “十大精品剧目”第三名,实现了陕西第一大剧种——秦腔在该项大奖上零的突破。1998年创演的大型眉户现代戏《迟开的玫瑰》至今演出已近700场。该剧荣获文化部第九届“文华大奖”、第六届中国艺术节大奖、中宣部第七届“五个一工程”奖、第六届中国戏剧节优秀剧目奖等多项国家级重大奖项,荣列2005-2006年度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十大精品剧目”榜首,2009年荣获国家文化部“优秀保留剧目大奖”。2007年推出的青春版秦腔历史剧《杨门女将》,是戏曲人才队伍建设的标志性成果,由此组建的小梅花秦腔团培训项目荣获美国总统艺术人文委员会“站得更高”奖,2008年在美国总统府白宫受奖。

陕西省戏曲研究院下设秦腔团(一团)、青年团(二团)、眉户碗碗腔团(三团)、小梅花秦腔团(四团)及艺术创作研究中心、演员演奏员培训基地等机构,各门类艺术精英荟萃。此次演出《西京故事》的眉户碗碗腔团(三团),主要演出剧种为流行于西北的眉户、碗碗腔,兼演秦腔;以实验演出现代戏为主,兼演传统戏、新编古装戏。该团演出阵容强劲,拥有一批深受观众喜爱的艺术家,于不同历史时期创作演出了《十二把镰刀》《梁秋燕》《两颗铃》《杏花村》《漂来的媳妇》《臂塔圆舞曲》《陕北婆姨》《好年好月》等优秀现代戏作品。大型秦腔历史剧《杜甫》先后参加第四届北京国际戏剧演出季、全国地方戏优秀剧目(北方片)展演,在西北五省区秦腔节、第四届陕西省艺术节上,均荣获优秀剧目奖。该团曾多次进京演出、出国及赴省外巡演,并长期坚持深入农村、部队、工矿企业为各个战线的群众演出。历获中国戏曲“金三角”交流演出活动“优秀剧目奖”,文化部“文华新剧目奖”,第三届、第十届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第一届、第三届中国秦腔艺术节“优秀剧目奖”,第十一届“中国人口与文化进步奖·金奖”等奖励。

作为西北最大的艺术团体,陕西省戏曲研究院始终遵循研究改革、创新实验、示范演出、教育培训的方针,不断推出优秀剧目和精品力作,丰富着地方戏曲艺术宝库的积累,延续乃至创造着秦腔、眉户、碗碗腔等古老剧种永不衰竭的生命力。

演职人员

总 顾 问:胡 悦 郑小明

总 策 划:刘 斌 余华青 刘宽忍

策 划:齐雅丽 刘向阳 甄 亮 李仲谋

李东桥 李 梅 王咸民 董利森

盎 然 曹治中

总 监 制:董利森

出品人:陈 彦

编 剧:陈 彦

导 演:査明哲(特邀)

执行导演:贺 琳 张 平(特邀)

作 曲:王 激 薛天信 谭建春

配 器:尚建三(特邀) 石仲柯 张德宁

指 挥:张德宁

舞美设计:罗江涛(特邀) 张小楠 张 凯

灯光设计:邢 辛(特邀) 刘小飞 张小鹏

舞蹈形体设计:张 平(特邀)

服装设计:汪又绚(特邀)

化妆设计:石 雨(特邀)赵 宁 阴荣丽

道具设计:马 庄 张晓民

击乐指导:翟志忠

击乐设计:焦俊武

演员表

罗天福 李东桥饰

罗甲成 王战备饰

罗甲秀 卫小莉饰

淑惠 韩丽饰

阳乔 胡萍饰

西门锁 司卫东饰

金锁 官小良饰

童薇薇 李艳丽饰

贺春梅 李慧饰

东方雨 曹治中饰

旺春嫂 赵惠霞饰

秦腔·人 李海浪饰

职员表

舞台监督:贺 琳 李桂英

业务协调:李 军 仇聚华

副 导 演:权景泰

场记、舞蹈训练:杨 萍

导演助理:朱海斌

灯光助理:余进才

灯光操作:余进才 刘小飞 张小鹏

蔡 勇 李秦革 康稳旗

音响效果:白宗民 张家驹

服装设计助理:王钰宽

服 装:戴 明 王同花 孙 瑜

化 妆:赵 宁 阴荣丽

装 置:张 凯 张小楠 傅 博 张鹤龄 李嘉征

王稼祥 王铁牛 韩 笑 王 云 樊亚东

道具制作:张晓民 马 庄 戴 明

司 鼓:焦俊武 杜建武

板 胡:聂四季 刘向东

首席小提琴:张凤鸣

领 唱:熊东林 杨 蓉

剧务主任:李宏安 王少华

乐务主任:邵 东 张凤鸣

电脑字幕:米 哲

演 奏:本院乐队

众农民工:本团演员

众 学 生:小梅花秦腔团演员

平面设计:贺建忠

摄 影:吴征 张波 乔珂

文字编辑:戴静

评论

余华青(省文化厅厅长):

这是一群普通人的西京故事,也是一段时代的变迁过程!

蒋蕙莉(省文化厅副厅长):

感人,深刻,道出了秦人精神。

陈忠实(中国作协副主席、作家):

这部戏给人的冲击,让我感受到对现实直接的关照,是对我们当下生活的最鲜活的、最直击人心灵的一部戏。

杜峻晓(人民日报陕西分社社长):

我是山西人,第一次看秦腔,从始至终被感动包围着。

畅广元(评论家、陕师大教授):

把秦腔舞台艺术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峰,像戏里唱的那样,我们的生活不管是顺畅还是恓惶,我们的这一声不会塌腔,我希望这部戏能送到西安所有高等学校,让所有大学生感受一下民族精神。

肖云儒(文化学者):

这部戏涉及到尊严,涉及到人格最深层,建议陈彦院长组织西安打工的人,一定会在每个人心里点起一把火,而戏的骨子里是西京精神,是大树一样永远绿色的不会枯萎的精神。

李星(评论家):

这个戏很有内在的思想,非常贴近现在的现实,有好多当前现实生活的符号,写人的命运,写人的精神,写人的思想人格。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6 4:3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