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西江风景名胜区
释义

西江是广东境内的一条大江,是珠江三大主干流之一。人们习惯称流经肇庆市这段叫西江,全段长225公里,江面宽1000米左右,最宽处是金利海口段达1125米,最窄处是羚羊峡330米。 西江是国内大江河中水质最好的河流,江水青碧。这里盛产肥美河鲜,远近闻名。到肇庆旅游,春天可以尝到鲜甜的西江河虾,夏天可以吃到甘香的三犁鱼,秋天可以品尝到肥美的锦鲤,冬天可以饱餐大海鲩。另有贵州西江风景名胜区

广东西江风景名胜区景点

沿江而上,主要景点有:

砚洲岛

砚洲岛——状如端砚的江心岛,面职6平方公里。据传说,宋仁宗庆历二年(1042年),包拯任端州知郡事期满离肇庆,船出羚羊峡,突然风起浪翻,包公事感跷蹊,查问手下得知。端州砚工送来了一方用黄布裹着的端砚。包公立即取来抛到江中。后来,在包公掷砚处便隆起了一块陆洲,这就是砚洲岛。包砚的那块黄布,顺流而下,在不远处的江边形成了一片黄色的沙滩,这就是现在“黄布沙”。当地人根据此传说,在砚洲岛上建起了一座包公祠,至今犹存,且香火不断。这就是西江二十景之“砚渚清风”。岛西还有碧水银滩,南有当过末代皇帝老师的陈焕章故居,北有桑基鱼塘、大榕树荫、水乡蕉林等旖旎风光。

羚羊峡

羚羊峡——过了砚洲,便是羚羊峡。峡全长7500米,北面是羚羊山,南面是栏柯山,两山之间被西江水巨大力量劈开了一条水路,入峡时水面宽1000多米,入峡后窄至300米。集奇、峻、险、雄、秀于一身,峡势险要,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汉代设立高要郡,而高要之名就出自羚羊峡“居高扼要”的意思。清朝咸丰帝在羚羊峡设立海关,军阀李宗仁、白崇禧在出峡口山腰筑碉堡。北岸之羚山,有羚山炮台,建于1920年,是肇庆罗阳镇守使林虎在肇庆所筑的七座炮台之一。此炮台控制旱峡陆路及羚山峡水道交通的要冲。炮台主体建筑设在红岗制高点,从东北起,有一条堑壕往东延伸,经过按榔盒山、秀才坑、蛇头山,再转南抵羚山寺(已拆毁),并直达羚羊峡入口处止,全长3000米。在羚羊峡北侧的“罗隐下院”,原是鼎湖山派出的在渡口专门接应上山进香客人的机构,又称“憩庵”。据史书记载,743年,日本入唐留学僧荣睿拜请鉴真大师东渡日本弘法,第五次东渡中,在舟山遇飓风飘流海上,历经艰辛,才在海南岛登陆,后经梧州东到端州(今肇庆市),就在此登上鼎湖山龙兴寺(宋改白云寺),因积劳病重圆寂,后葬于鼎湖山莲花峰南麓。

古塔、大桥

古塔、大桥——在肇庆城区江岸有四塔擎天的奇特景观,四座古塔,夹江对峙。南岸有文明塔、巽峰塔、北岸有崇禧塔、元魅塔,如群峰浮玉、明烛天际、历历在目。浩淼的江面,烟波荡漾着形塔影,十分好看。诗人郭沫若1961年畅游西江时,留下了“四塔擎天天宇稳,七星伴月月宫闲”的名句。西江两岸,高楼林立,车水马龙,好不热闹。北岸是肇庆市区,南岸是高要城区。两个现代化的都市隔江相映,繁华竞逐。江上有西江大桥,西江大桥长1569米,桥面宽12.5米,为公铁两用钢桁梁桥,下层设有人行道和非机动车道。横跨西江,贯通肇庆高要两城,十分雄伟壮观,不愧为 “一桥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大鼎峡、三榕峡

大鼎峡、三榕峡——肇庆市区往上便是大鼎峡、三榕峡,与羚羊峡并称为“西江小三峡”,大鼎峡,长200米,三榕峡,长5000米,因山形奇特而呈现出特大凹槽形,自西向东布列着狭窄的河段。大榕峡钓台,是榕峡胜景之一。每当夏季洪汛之期,江水似万马奔腾,哮声如雷;冬季来临,江水蔚蓝,北岸河滩,怪石嶙峋,如台高筑,人称钓鱼台。钓鱼台原有亭台楼阁供游人小憩、凭栏赏景。镇水大鼎,为大鼎峡名景之一,因其形如鼎而得名。西江奔流至此,气势磅礴,如鼎锁江。大鼎山上曾建有“大鼎古庙”,俯瞰西江。平日登临者甚多,每逢重阳佳节,更是游客云集,川流不息,山上山下,成圩成集,热闹非常。

龙母庙

龙母庙——西江神源龙母,是闽粤三女神(龙母、四会文氏贞女、泉洲天妃)之一,龙母以其恩泽黎民、保佑舟旅平安而誉满四海,曾得到秦始皇等历代皇帝的册封。沿着西江,建有龙母祖庙和龙母行宫(白沙龙母庙)。德庆悦城龙母祖庙,是著名的旅游景点。龙母诞期间,香客如云。

华表石

华表石——在锦石山下,石山高375米,分两层,上层200米的圆柱石山直插云霄,下层175米的土山相辅。锦石山从三个不同的方向远远看去,有不同的景象:有如天然华表,故有人称之为华表石;有如老人,故有人称之为老君石;有如和尚之头,故有人称之为和尚石。其实,锦石山的得名,与史传有关。相传,刘邦得天下,建立了汉朝,但南越王赵佗仍然盘据岭南,刘邦便派中大夫陆贾劝说赵佗归汉。陆贾日夜兼程,沿水路而下,船到德庆地带,突然电闪雷鸣,风雨大作。船在江心打转,无法前行。陆贾想到这次出使,能不能说服赵佗本难预料。面对眼前险境,他越想越焦虑,便立即步出船舱,只见岸边屹立着一座巨石,气势雄伟。他心想此石必有神灵,于是便冒着风雨登岸,在巨石下焚香祈求神灵保佑,并许愿:若能说服赵佗归汉,回来时一定让你披上锦缎,以酬谢神恩。祭毕,风雨顿止。后来,陆贾果真说服了赵佗,回程时,便以锦缎披石,无奈山石巨大,十船锦缎只能辅裹山头。赵佗便建议以花代锦,于是命人把整个山头种上各种花卉。以锦裹石,以花点缀,望若霞绚,因名“锦石山”。后人为了纪念陆贾的功绩,在此地建起了“陆大夫祠”,立起了“功高锦石”的碑。

贵州西江风景名胜区

经贵州省人民政府批准,雷山县西江、郎德、大塘景区和掌批苗寨被批准为省级风景名胜区。

该省级风景名胜区范围为:东起西江镇大沟村的乌香坡,南到大塘乡的掌批村,西至郎德镇南猛村,北抵西江镇大沟村的龙门山。地理坐标为东经10802'14〃-108012'25〃,北纬26016'13〃-26033'48〃。主要分布在该县丹江镇、郎德镇、西江镇、大塘乡的行政区域,总面积63平方公里,不与雷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范围交叉。

在上述范围内,该省级风景名胜区划分为西江、郎德、大塘3个景区和掌批苗寨1个独立景点。其中:

(一)西江景区面积为13.8平方公里,包括西江千户苗寨、西江苗年节、西江鼓藏节、大沟银匠村、上寨招龙节等5处。该景区以西江千户苗寨为重点,突出西江民族村寨和民俗风情等苗族文化特色。

(二)郎德景区面积为29.5平方公里,包括郎德上寨、丹江河风光、丹江厅遗址、南猛芦笙之乡、脚猛民族风情等5处景点。该景区以郎德上寨为重点,突出苗族建筑、节日庆典、民间文艺以及丹江河沿岸的田园风光等特色。

(三)大塘景区面积为18.7平方公里,包括排卡芦笙世家、掌坳铜鼓舞、高岩峡谷、新桥短裙苗族、水上粮仓、新联爬坡节等6处景点。该景区以大塘和掌坳为重点,突出铜鼓舞表演、苗族服饰展示和峡谷风光游览等特色。

(四)掌批苗寨独立景点面积为1平方公里,主要展示苗族服饰。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5 8:1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