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西华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
释义 | 学院简介历史文化学院是我校最早创立的教学单位之一,已经走过六十多个春秋。 1950年7月,“私立川北大学”与“川北文学院”正式合并,组成“公立川北大学”。旋改名为“川北大学”。哲史系与历史系合并为哲学历史系,系主任由校务管理委员会副主任伍非百兼任。是为历史文化学院的开端。 1952年10月,“川北大学”改称“四川师范学院”,哲史系改为历史系。1958年,南充师范专科学校升格更名为南充师范学院。1963年,改历史系为政治与历史系, 1964年8月,撤销四川师范学院(成都)的历史系,其师生并入南充师范学院历史系。1978年9月,政史系分为政治系、历史系两个教学单位。1988年,南充师院复名为四川师范学院,至2003年升格为西华师范大学,撤消历史系,组建历史文化学院。 在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历程中有过三次大的专业调整: 第一次,1964年四川师范学院历史专业并入南充师范学院历史专业。这次合并大大地增强了历史专业的图书资料和师资力量,伍非百、孙次舟、贾问津、吴景贤、赵吕甫、李耀仙、江宗植、刘静夫、龙显昭、王明元、姚政、阮明道等聚集南充,为其后一个时期内南充师范学院历史专业享誉全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二次,1994年历史教育专业改扩为历史学专业。这次调整实际上扩大了培养范围,使培养目标由原来单一的历史教师扩大到培养以历史教师为主,兼顾培养地方行政、科研、档案、文博、史志等方面的专门人才。 第三次,2003年历史学专业中增置“历史文化与旅游”方向。这次方向的增加既为历史学专业增添了生源,又为学生就业提供更多的选择,即旅游开发和旅游管理。 现在的历史文化学院拥有 “历史学”一个本科专业,下设历史学(师范)与历史文化与旅游(师范)两个方向。 学院下设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史、旅游、师范教育五个教研室。与历史学本科教学相匹配的还有研、辅机构三国文化研究中心、中国传统文化研究所、图书资料室、文物陈列室。 学院历史专业自 1982 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并获得硕士授予权。如今拥有专门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史、历史文献学四个历史学专业硕士授权点和课程与教学论专业的历史学科教学论硕士授权方向。 学院现有在职教职工44名,其中历史学与旅游学专任课教师40人,政治思想教育兼任课教师2人,办公室、资料室工作人员2人。其中35 岁以下教师19人,占43% 。36至50 岁教师17人,占39%。50岁以上教师8人,占18%。教授11 人,副教授15人,讲师13人。博士和在读博士14 人,硕士22 人,即具有研究生以上学历的教师共36 人,占教师总数72.5% 。校外学历占49% ,校内学历占51% 。现任教师的年龄结构、职称结构、学历结构和学缘结构趋于合理,基本形成了一支师资队伍结构全面优化的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 师资队伍省级教学团队:中国古代史教学团队 一、中国古代史教研室 1.教授: 蔡东洲(硕士) 文廷海(博士后) 金生杨(博士) 2.副教授: 蒋晓春(博士) 赵炳清(在读博士) 王红梅(博士) 王雪梅(在站博士后) 胡宁(在读博士) 3.讲师: 黎春林(硕士) 熊梅(硕士) 邓欢(硕士) 二、中国近现代史教研室 1.教授: 康大寿 2.副教授: 张祏元 潘家德 朱华(在站博士后) 苟德仪(博士) 3.讲师: 李茹(硕士) 刘扬 (硕士) 黄涓(硕士) 三、世界史教研室 1.教授: 杨洪贵(博士) 2.副教授: 张维(硕士) 涂荣娟 付有强 (博士) 3.讲师: 张喜庆(硕士) 兰江(在读博士) 朱兵(在读博士) 四、师范技能教研室 1.副教授: 刘立新(硕士) 周仕德(在读博士) 2.讲师: 左平(硕士) 陈倩(硕士) 五、政工及办公室 1.党总支书记:李敏(副教授、硕士) 2.团总支书记:王伟伟(讲师、硕士) 3.团总支副书记:祝秦(讲师、硕士) 4.办公室主任:鲜纪勇 5.资料室: 王红梅 六、业务关联教师 1.教授: 王安平(博士) 李健(硕士) 杨和平 (硕士) 李纯蛟 陈国勇 吴佩林(在站博士后) 2.讲师: 李先波 (硕士) 高思超(硕士) 专业设置西华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前身为私立川北大学哲史系,始建于1949年。是西南地区历史悠久、知名度高、规模较大的院系之一,也是四川省培养历史师资队伍的重要基地。其中 历史学为四川省特色专业、四川省历史学本科人才培养基地,历史文献学被列为四川省重点学科,中学历史教学法被列为校级重点学科,《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历史文献学》、《世界近现代史》被列为省级精品课程。 学院现设有历史教育(师范类,四年制本科)和历史旅游(师范类,四年制本科)两个本科专业,注重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相结合,旨在培养能适应21世纪社会发展需要、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综合素质的中、小学历史教师和旅游管理等行业的需要的其他历史学人才。开设的主干课程有: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共和国史、世界上古中世纪史、世界近现代史、世界当代史、中国历史文献选读、中国史学史、世界史学史、史学概论、历史文献学、考古学概论、近代国际关系史、中学历史教学法、班主任工作艺术等50余门。 历史文化学院开展研究生教育已有30年的历史。1981年,获得国务院批准的历史学(中国古代史)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此后,1996年获得专门史(文化史)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2001年获得世界史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2003年又获得历史文献学、中国近现代史两个专业的硕士学位授予权。学院现已拥有专门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史、历史文献学四个历史学专业硕士授权点和历史学课程与教学论专业的历史学科教学论硕士授权方向。学院师资队伍雄厚,科研成果丰硕,硕士生导师17名,近年来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数十项,获得国家、省级奖励17项,每年在国内外著名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超过百篇。一大批毕业生成为大学、研究院等优秀人才。 学科建设现状:四川省特色专业: 历史学 ( 四川省历史学本科人才培养基地) 四川省重点学科:历史文献学 学科介绍: 20世纪50年代初期,我校就组建了历史系,伍非白、吴天墀、唐国庆、李耀仙、吴景贤、江宗植等国内知名专家先后在这里从事教学与研究。60年代初,全国高校院系调整,龙显昭、王明元等知名专家从地处成都的四川师范学院历史系合并入本系,极大地充实了历史学专业的教学和研究队伍。这批知名专家学者一直把历史文献的的整理和研究作为历史学的教学基础课程和治学基础功夫。 1981年,全国恢复研究生招生和学位制度,“中国古代史”成为我校最早的硕士学位授权点,“历史文献整理”即是两个研究方向之一。20世纪80年代,李耀仙教授、赵吕甫教授倡导创建了“古籍整理研究所”,率先对巴蜀重要的历史文献进行整理和研究,并推出了《廖平学术著作选集》《云南志校注》等颇有影响的成果。1996年,为了适应社会需求的变化,“中国古代史”调整为“专门史”,而“历史文献整理”仍然是与“中国文化史”和“中外文化交流史”三个鼎立的研究方向之一。经过多年的积累和建设,2002年我校正式组建了“历史文献学”点,并获得国家学位办的批准,并于次年开始招生。 “历史文献学”学科点是在原“中国古代史”点和现“专门史”点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依托我校历史文化学院和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基地“西部区域文化研究中心而建。本学科现有专职教师19人,其中教授8人,副教授5人,讲师6人,具有博士学位7人,在职攻读博士学位2人。现形成中国思想文化文献整理与研究、四川历史档案文献整理与研究、巴蜀历史文化研究三个方向。 学术队伍:龙显昭 蔡东洲 李纯蛟 文廷海 金生杨 蒋晓春 赵炳清 吴佩林 苟德仪 胡 宁 黎春林 熊 梅 建设目标与建设内容:建 设 目 标 按照“面向需求、突出重点、形成特色、增强优势”的原则,经过四年的重点学科建设,形成创新能力较强、科研水平较高的学术团队,形成特色鲜明和研究实力雄厚的历史文献学、专门史学科群,建成四川省历史学研究基地和人才培养基地,力争使本学科的部分研究方向达到西部地区一流水平。培育所在研究的领域处于省内领先水平、在省内有较大学术影响、能独立主持或承担国家级项目的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 建 设 内 容 1、学术队伍 通过四年重点学科的建设,本学科将建成一支高学历、高职称、高水平以及年龄结构合理的学术队伍。专任教师40人,教授16人,副教授20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达到50%,培育省级和校级学术带头人和学术骨干5名。 2、人才培养 建设期间,坚持研究生招生数量扩大与研究生培养质量提高相结合的原则,使本学科及相关学科在校研究生达到160人,同时进一步完善研究生培养机制,不断加强研究生教学质量建设,修订、完善研究生培养计划,规范教学管理,注重采取具体措施,加强教学管理、教学研究或教学创新,积极引导研究生撰写学术论文,参与教师科研课题,切实保证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3、科学研究 通过四年重点学科的建设,使本学科的科学研究取得更大的成绩,力争承担各级各类科研课题20项左右,其中国家级项目争取获得1—2项;各类科研经费累计30万左右;发表各类论文200余篇,其中核心期刊60余篇;出版专著、教材10部左右;科研成果获得省部级及以上奖励8项左右。 4、学术交流 学科组内部积极开展合作与交流,保证学科内部各研究方向的系统性、协调性和有效性。通过参加或举办高层次的学术活动,加强国内同行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保持研究内容的先进性和互补性。通过聘请国内著名学者作为本学科的兼职教授或客座教授,提高我校历史文献学与专门史学科的教学和研究水平,加快本学科的建设和发展进程。 主 要 措 施 :1.加强学术梯队建设,进一步提高学术队伍的综合素质 为了适应省级重点学科建设的需要,必须大力加强学术梯队建设,建设一支学历、年龄、职称和专业更为合理,治学严谨,创新务实的学术队伍。具体措施有: 第一,鼓励、支持现有教师攻读博士学位,计划每年支持3名教师攻读博士学位;选送优秀的青年教师以进修或出国访问的形式进一步深造,使他们尽快成为学术骨干。 第二,积极引进高层次人才,计划每年引进该学科的优秀博士生1人、教授1人,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第三,聘任国内外知名学者作为本学科兼职教授、客座教授或兼职导师,每年邀请2-4名国内外专家来校讲学和指导学科建设。 2.发扬团队精神,开展群体科研 发扬团队精神, 集思广益,找准突破口,选准课题,分别以不同的团队形式,申请级别高、经费多的省级、国家级科研项目,共同攻关,产出有标志性的科研成果,凸现地方特色研究。为了达到这一科研目标,我们将进一步完善激励机制,鼓励我校教师在重点学科建设方面发挥更大作用,计划每年投入重点学科建设经费6万元,资助重点学科建设梯队成员科研项目的申请和完成、学术专著的出版、高质量学术论文的发表。 3.加强学术交流,扩大学术影响 建设期间,本学科将继续坚持“请进来,走出去”原则,加强与国内同行的交流,优势互补,继续扩大与省内外大学的交流,学习先进的办学经验,提升教学和科研水平。举办一定数量的全国性学术会议和省级学术会议;邀请国内知名学者来我校作学术报告或讲学;继续做好每年的马列主义宣传周学术活动;支持教师参加学术研讨会,从而扩大本学科对外影响。 4.加强教学科研基础条件建设 本学科点现有的图书资料和教学设备为本学科教师的教学科研以及研究生查阅资料、撰写学术论文提供了一定的条件,但与国内一流的学科相比,还有一定差距。建设期间,计划集中购买一批新型教学设备和相关图书资料,建立供本学科师生参观考察学习的社会实践基地等等,从而推动学科建设与发展。 5.科学规划、合理安排经费开支 加强对本学科建设的领导和投入,用好用足省教育厅和学校投入的经费,除省教育厅每年拨款7万元外,学校配套投入资金7万元用于本学科建设,建立专项经费帐目,严格执行专款专用;本学科所需设备的采购优先执行,经费开支实行项目负责人制,从各个方面保证建设经费发挥最大效益。 主要研究方向介绍:本学科点的主要研究方向有三:中国思想文化文献整理与研究、四川历史档案文献整理与研究、巴蜀历史文化研究。 1.中国思想文化文献整理与研究 主要代表为龙显昭、金生杨、文廷海、李纯蛟。主要形成巴蜀思想文化史和三国文化研究两个主要方向。 本方向依托中国历史文化研究所和三国文化研究所,传承伍非白、李耀仙、赵吕甫、龙显昭等先贤长期积累、建设的研究成果,延续他们奠定的研究特色和优势,侧重于三国历史文化、佛道思想文化、儒家经学思想的研究,并在此三个方面皆取得了学界注目的成就,尤其是在三国历史文化研究上阵容强大,成果斐然,使本校成为学界公认的三国文化研究基地。 本研究方向先后出版有《先秦儒学研究》《梅堂述儒》《巴蜀道教碑文集成》《巴蜀佛教碑文集成》《三国文化历史走向》《三国志研究》《三国伦理研究》《关羽崇拜研究》《清代春秋谷梁学研究》《科举制度下的应试教育》等学术专著,在《中国史研究》《文学遗产》《孔子研究》《宗教学研究》《史学月刊》《日本学刊》《文献》《古籍整理研究学刊》等报刊杂志发表发表了《孔子论礼的思想》《从经学角度考察孟、荀思想的不同取向》《汉代儒学复兴论》《汉代易学与汉政盛衰》《陈寿思想刍论》《<三国志>称谓考》《<三国志>书法略论》《<三国志>的历史地位》《论明清“关羽现象”的历史演变》《历代四川文昌庙与文昌信仰研究》《学术与政治互动:汉代春秋谷梁学的命运演替》《多路并进,超越前代:清代春秋谷梁学研究》等学术论文100余篇,部分成果为人大复印资料、《新华文摘》、《中国高校文科学报文摘》、《史学年鉴》、《国学通览》、《中国史研究动态》全文转载或论点摘编。 2.四川历史档案文献整理与研究 主要代表为王安平、蔡东洲、吴佩林、朱华、苟德仪、左平等。主要研究清代南部县衙档案和川北行署档案两个主要方向。 四川现存清代档案丰富,自贡盐业博物馆的《盐业档案》、广安市档案馆的《商会档案》、四川省档案馆的《巴县档案》、南充市档案馆的《南部县衙档案》最为完备,是再现清代社会的珍贵文献资料,其中《南部县衙档案》为顺治十三年(1656)至宣统三年(1911)南部县衙履行职责、执法行政的官方文书,分吏、户、礼、兵、刑、工、盐七房,共计8万多件,内容涉及行政、农业、手工业、水利、教育、司法、宗教、民俗、医学、气象、军事、外交等许多方面,是清朝县级政权的行政管理活动的全方位记录,对于历史研究、文献研究、档案研究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清史专家据之以为,“《清朝南部县衙档案》填补了清代县衙档案断档、脱档的空白,极具文献价值和开发价值,它比《清代巴县档案》提前了整整一百年,是目前国内所存清朝档案中最完整、最系统、时间跨度最长的县级地方政权档案”。有人甚至称其为“21世纪的敦煌宝藏”, 现已正式列入第二批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 《清代南部县衙档案》发现于20世纪60年代,现存放于四川省南充市档案馆内。我校文史专家充分利用地利优势,率先进入这一文献宝库,并以之作为本学科点的稳定持久方向。四年来,与南充市档案局合作完成了“清史工程”的委托项目《清代南部县衙档案的摘要著录》,获准了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清代南部县衙档案整理与研究”,启动了《清代南部县衙档案选集》(第01集)的编辑整理工作,在《文献》《历史档案》《史学月刊》《档案学研究》等刊物上发表了首批6篇专题论文《清代南部县衙档案及其价值》 《<清代南部县衙档案>中的差票考释》《论清代川省乡约职能的多元化》《清代<南部县衙档案>所载“虫月”等名称考释》《<清代南部县衙档案>著录中的几个问题》《从南部县衙档案看清代的县丞》。清代南部县衙档案整理与研究已初步成为本学科点最富特色和优势的研究方向。 3.巴蜀历史文化研究 主要代表为康大寿、蒋晓春、赵炳清。形成阆中历史文化名城和历代治蜀思想研究两个方向。 巴蜀地域的独特性造就了巴蜀文化的独特性,加上与周边各方文化系统的互动影响,巴蜀古迹众多、文献丰富、名家辈出,有着取之不竭的研究资源和研究价值。本方向依托西部区域文化研究中心,长期致力于巴蜀地方史、巴蜀家族史、巴蜀文学史、巴蜀灾害史、巴蜀区域考古等方面的研究。现在集中力量从事阆中古城研究和胡耀邦主政川北研究。 近年来承担的主要科研项目介绍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清代南部县衙档案整理与研究 ”等数十项。 近五年来出版的主要著作专著:《安丙研究》、《梅堂述儒》等。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