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西华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
释义 | 西华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创建于1962年 ,经过了“教育系”、“教育科学学院”、“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教育学院”等发展阶段,于2007年由原教育科学学院与教育技术学院合并组建成新的“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现更名为“教育学院”。教育学院现有全日制在读本科生1200余人,全日制在读硕士研究生200余人,在读教育硕士生近200余人 学院简介西华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创建于1962年 ,经过了“教育系”、“教育科学学院”、“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教育学院”等发展阶段,于2007年由原教育科学学院与教育技术学院合并组建成新的“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现更名为“教育学院”。 学院现有教职工60余人,其中正副教授22人,讲师28人,拥有博士(后)和在读博士学位教师12人,硕士学位及以上学位40余人,研究生学历占教师总数的85%。此外,我院还聘用了跨单位具有正高职称的导师8人。教师队伍中,有国家社科基金评委1人,教育部本科水平评估专家1人,“国政府务院特殊津贴”专家3人,“全国优秀教师”2人;“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3人,四川省“教学名师”1人,四川省“突出贡献专家”2人,四川省“优秀共产党员”1人;西华师范大学“首席教授”2人、“教学名师”1人、“教学标兵”3人、“师德标兵”1人、“优秀青年教师”3人、“优秀教学管理干部”5人。 在长期办学的历史中,我院形成了“以研带教、以教促研、教研相长、育人为本”的办学理念和特色。我院现已形成了以本科教育为基础、以研究生教育为龙头,兼及教育硕士教育、专业学位教育和教师职后教育的多层次立体化的办学新格局。我院拥有“教育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现设有教育学原理、教育经济与管理、课程与教学论(教学论方向)和教育技术学4个二级学科,另拥有教育管理和现代教育技术2个教育硕士学位授权点。本科教育开设有5个专业:教育学、心理学、小学教育、学前教育、教育技术学专业。现有全日制在读本科生1200余人,全日制在读硕士研究生200余人,在读教育硕士生近200余人,我院研究生教育规模居全校之冠。我院毕业生勤奋刻苦、基础札实、富于创新精神,越来越受到用人单位好评,很多毕业生工作后成为各级党政、企事业单位、尤其是学校部门的重要领导与管理人才,有的成为中央电视台节目主持人,也有不少学生毕业后考入国内外著名大学如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大学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 近年来,由于我院党政领导高度重视科学研究、学科建设和教育质量工程,加之拥有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我院在本科教学质量工程建设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突出成就。我院现拥有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教育学),1个省级重点学科(高等教育学),1个省级优秀教学团队(教育学),3个省级特色专业(教育学、心理学、教育技术学),4门省级精品课程(教育概论、德育原理、学校管理学、教育技术学),4门校级精品课程(教育学、学前教育学、发展心理学、教育评价学),“教育学”专业被确立为“四川省教育学本科人才培养基地”。同时,我院还是学校重点支持的博士点建设单位。 近五年来,我院科研成果丰硕,共获得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课题40余项,公开出版学术专著60余部,发表省部级以上论文800余篇,教学与科研成果获国家级、省部级奖励等30余项,学校科研成果综合排名连续于2003——2010年位居我校文科学院排名第一、二名,教育学科研论文发表数量位居全国大学同类学科第5位,教育学学科排名位居全国大学学科排行榜前60强,是我校唯一进入全国前60强的学科。 质量工程:1、特色专业 我院目前共有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省级特色专业2个,校级特色专业3个 2010年,“教育学”专业被教育部批准为“国家第五批本科特色专业建设点”,项目负责人:冯文全教授 2009年“教育技术学”专业被批准为“四川省本科高校特色专业建设点”,项目负责人:邹霞教授 2010年“心理学”专业被批准为“四川省本科高校特色专业建设点”,项目负责人:阳德华教授 2、重点学科 省级重点学科:高等教育学,负责人:冯文全 教授 3、精品课程 我院现有4门省级精品课程,4门校级精品课程 省级精品课程有: 《德育原理》,负责人冯文全教授 《教育概论》,负责人赵鹏程教授, 《学校管理学》,负责人张继华教授、徐东副教授 《教育技术学》,负责人邹霞教授 校级精品课程有: 《公共教育学》负责人:冷泽兵教授 《教育评价学》负责人:李佳孝教授 《学前教育原理》负责人:卢清教授 《发展心理学》负责人:阳德华教授 4、教学团队 省级 教育学”专业获2010年省级教学团队称号,团队负责人:冯文全教授 5、教学名师、标兵 省级教学名师:冯文全教授 校级教学标兵:冯文全教授、邹霞教授、卢清教授 学院机构教学与学术组织 一、院教学指导小组成员名单 组 长: 成 云 成 员: 冯文全 邹 霞 李雪平 冷泽兵 卢 清 冯海英 李赐平 二、院学术评审委员会成员名单 组 长: 冯文全 成 员: 邹 霞 卢 清 成 云 李雪平 冷泽兵 冯海英 李赐平 阳德华 三、院学位评定小组成员名单 组 长: 冯文全 成 员: 冯 涌 邹 霞 成 云 李雪平 冷泽兵 卢 清 冯海英 李赐平 四、院硕士研究生导师名单 陈 宁 冯文全 李雪平 成 云 邹 霞 卢 清 阳德华 冷泽兵 冯海英 杜学元 江 玲 赵鹏程 刁永锋 赵 正 陈树生 徐远火 张世禄 徐安兴 李佳孝 李赐平 五、教育学与心理学学科高评组名单: 组 长: 陈 宁 副组长: 冯文全 成 员: 杜学元 刁永锋 李化树 赵鹏程 邹 霞 六、教育学与心理学学科初评组名单: 组 长: 冯文全 副组长: 杜学元 成 员: 邹 霞 李雪平 成 云 冯 涌 冷泽兵 赵鹏程 李化树 本科专业设置教育技术学专业 学前教育专业 小学教育专业 心理学专业 教育学专业 特色专业——教育学专业 随着新事物、新思想、新方法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以促进人类学习、优化教育教学效果为目的的“教育技术学”应运而生。我校于1998年在全川率先开办了“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教育技术学专业主要招收教育技术专业本科生和学科教学论硕士生。承担了国家、省部级和校级科研项目共12项;拥有教育电视演播室、线性与非线性编辑实验室、多媒体课件制作与多媒体素材采编实验室、微格教学实验室、远程网络教育实验室、电声媒体与光学媒体实验室等。除完成相关教学科研工作外,还承担学校的电视网络、教学设备的维护与管理,校园新闻的拍摄与制作等工作,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实践空间。现有全日制本科生三百余人,硕士研究生21人。 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教育技术学专业以“理论为用,实践为重,以人为本,全面发展”为教学理念,全体教职员工团结一心、勤奋求实、开拓进取、敬业创新,努力将该系办成全省一流的培养高素质教育技术专门人才的教学技术应用研究型的系科。 专业名称:教育技术学(师范本科专业) 学制四年,授予理学学士学位或教育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教育技术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能够在教育教学领域从事教学设计、教学系统的管理与维护、教学媒体开发与应用、教育技术研究以及在各级各类学校、企事业单位、教育电视台和远程网络教育等机构从事学习资源与过程的设计、开发、应用、管理和评价工作的人才。 主干课程:教育技术学、高等数学、普通物理、教育传播学、学习理论、艺术基础、电子技术、摄影技术、电声媒体与教学、教育电视设计与制作、计算机程序设计、教学设计、多媒体课件设计与制作、计算机辅助教育、教学论与微格教学、多媒体技术、计算机图像处理、计算机平面设计、计算机网络、视频技术、远程电视教育、教育技术研究方法等。 就业方向:在各高校、职业技术学院从事教育技术学相关课程教学与研究;在中小学和各级各类教育行政部门从事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及教学资源与过程设计、开发、应用、管理、评价等工作;在教育电视台从事教育节目的拍摄、编辑与制作等工作;在广告业从事广告设计等工作。 精品课程德育原理 教育技术学导论 学校管理学 教育概论 研究生专业介绍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的前身是组建于1952年的四川师范学院的“教育学科教研室”, 1960年成立“教育系”,2007年 由原教育科学学院与教育技术学院合并,更名为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50多年来,学院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办学层次日益丰富,教育质量稳步提高,已经形成了以本科教育为基础、以研究生教育为龙头的办学格局。学院现有4个硕士点(或独立研究方向),包括“教育学原理”、“教育经济与管理”、“教学论”、“教育管理”。 其中,“教育经济与管理”硕士点的领衔导师是冯文全教授,“教育学原理”硕士点的领衔导师是杜学元教授,“课程与教学论”专业“教学论”方向的负责导师是冷泽兵副教授。 1998年,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获得“教育学原理”硕士学位授权点,1999年正式招生,至今已经培养取得硕士学位的研究生40余名。目前,“教育学原理”专业设有5个研究方向:德育论,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教育社会学,女性教育研究,学前教育研究。现有在校生79人,硕士点领衔导师为杜学元教授。 2001年,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在西南地区率先获得“教育经济与管理”硕士学位授权点,2002年正式招生,已经培养取得硕士学位的研究生20余名。目前,“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设有4个研究方向:市场经济与教育改革,市场经济与高教改革,市场经济与职教改革,教育人力资源管理。现有在校生69人,硕士点领衔导师为冯文全教授。 2002年学院获得“课程与教学论”专业“教学论”研究方向的招生资格,已经培养出取得硕士学位的研究生近10名。现有在校生26人,负责导师为冷泽兵副教授。 2004年,学院获准招收“教育管理”专业方向的教育硕士。此外,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还具有接受“以毕业研究生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的资格。在长期的办学历程中,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已经形成了一支学缘相当多元、结构日趋合理、学历不断提高的导师队伍。学院现有导师14人,其中教授或研究员7人,副教授7人;博士2人(含独立博士生导师1名),硕士5人。近5年来,学院导师队伍已在国家级和省部级学术刊物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其中CSSCI来源期刊40余篇;出版专著近20部,其中独立或署名第一作者10余部;主持有1项国家社科基金西部地区项目,主持有6项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还有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五”、 “十一五”规划课题3项,以及四川省科技厅、教育厅立项课题多项。 教育经济与管理 教育学原理 课程与教学论 教育技术学 教育硕士(教育管理) 教育硕士(现代教育技术) 高师硕士专业 科研工作近5来,学院教师承担国家和省部级科研、教研项目50余项,出版《中国女子教育通史》、《高等体育院校办学特性和模式的研究》、《现代德育理论与实践研究》、《教育基本理论研究》等学术著作36部,在《教育研究》、《高等教育研究》、《中国教育学刊》、《比较教育研究》、《教师教育研究》、《教育发展研究》、《体育科学》、《北京体育大学学报》、《教育与经济》、《中国德育》等国家级和省部级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800余篇,其中CSSCI来源期刊文章100余篇,被《新华文摘》、人大复印资料《教育学》、《教育文摘周报》和《民主》杂志等全文转载、摘登或索引近150篇,研究成果先后被人大复印资料《教育学》2005年第3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教育学>2005年年度综述》专栏文章和《教育研究》2007年第3期《2006年中国教育研究前沿与热点问题年度报告》专栏文章作了重点介绍与点评,在全国学术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科研成果获得国家和省部级科研和教学成果奖励13项。 同时,学院积极加强学术交流,鼓励教职员工参加国际国内学术会议,并邀请国际国内知名专家来我院讲学及作学术报告。近五年来,学院共邀请到厦门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北京师范大学、西南大学、上海师范大学、湖南师范大学、美国明尼苏达州立大学、中央教科所等10多所大学和研究机构的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来我院讲学及作学术报告,总计达20余人次;学院教师参加国际国内学术会议60余人次,一些专家教授多次在全国性学术会议上作大会主持或主讲嘉宾;学院还承办了如“四川省教育学专委会2005年学术年会”、“四川省应用心理学专委会2006年学术年会”等重要学术会议。这些学术交流活动既开阔了师生的学术视野,扩大了在学术界的知名度,同时对本学科的学术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当前,学院形成了以陈宁教授为代表的体育原理研究、以冯文全教授为代表的教育基本理论和德育原理研究、以杜学元教授为代表的女子教育研究、以刁永锋为代表的教育技术与计算机应用研究、以赵鹏程教授为代表的民族教育研究、以张继华教授为代表的职业教育研究、以李化树为代表的高等教育研究在全国教育界产生了较大影响。据2007年12月我国著名高等教育评论家武书连领衔组织的我国大学及学科排名权威机构作出的最新评估,在全国大学各学科前60强中,我院教育学居第53强。 继续教育教师教育 应用型自学考试专业: 教育管理(独本) 小学教育(独本) 小学教育(专科) 学前教育(专科) 成人高等教育专业 高中起点专科:初等教育 学前教育 高中起点本科:教育育学 小学教育 专升本:教育学(含教管、小教、学前) “教育学原理”研究生课程进修班 开办目的]充分发挥高等教育对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推动作用,满足地方对高级人才的强烈渴求,适应地方的社会、经济的“追赶型、跨越式”发展战略的需要。 [领衔导师]中国教育协会理事、全国优秀教师黄育云教授;省政府二等奖获得者、西华师范大学首席教授教学名师冯文全教授。 [课程设置]教育学专题研究、教育发展与改革研究、教育管理学、教育经济学等共八门(可根据要求设置课程)。 [学习年限与学习方式]学习时间为两年,采取业余与集中面授相结合的方式,平时按指定的教学参考书自学。 [招生及录取]凡具有大学本科学历及专科学历中的优秀人员,工作一年以上者,持本人学历证明、身份证,并填写经单位同意、盖章的报名表,即可报名。经审查合格,即寄发录取通知书,凭此免试入学。 [报名时间]凡愿参加学习的人员,请于近期到西华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报名,报名时请准备好半身正面脱帽2寸照片3张(黑白、彩色均可),身份证、学历证书原件及复印件 在职教育硕士 一、招生宗旨 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是具有特定教育职业背景的专业性学位,主要培养面向基础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需要的高层次专门人才。开展在职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工作是对基础教育教学和管理人员实施正规、系统、高水平的学位教育,旨在加强基础教育骨干教师队伍的建设,培养和造就一批政治、业务水平较高的师资。该学位获得者应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既要掌握某门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又要懂得现代教育基本理论和学科教学或教育管理的理论及方法,具有运用所学理论和方法解决学科教学或教育管理实践中存在的实际问题的能力,能比较熟练地阅读本专业外文资料。 二、课程学习及学位授予 在职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以半脱产和在职兼读的方式进行,纳入我校研究生培养计划。教学标准、课程学习内容和学分要求按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组织专家编写的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参考性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掌握。 学习年限二至四年,其中第一年来我校脱产学习学位课程。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 学位课程考试通过后,以在职研修、撰写学位论文为主。对课程考试合格、修满规定的学分、学位论文答辩通过者,授予教育硕士专业学位,颁发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统一印制的硕士学位证书。 三、报考条件、报名资格审查及报名时间 1、报考条件 具有学士学位、三年以上基础教育第一线教学经历(工作年限计算截止期为当年的报考日期)的在职普通中学、小学、幼儿园和其他中等学校的文化基础课的专任教师或管理人员,以及省、市、区、县教育研究部门或政府机关教育系统中有中学、小学、幼儿园教师职务的教研员或管理人员;只有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学历、未获得学士学位者,除满足上述其他条件外,还需具有中学一级(或相当的)教师职称。 现代教育技术专业面向从事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师招生。 2、报名资格审查 符合报名条件者需本人填写《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学位报考资格审查表》。报名资格审查表可向我校研究生处索取或在我校网上下载 考生按要求填好报名资格审查表一式三份并贴好同底版一寸免冠近期照片后,由本单位人事部门填写推荐意见,并在考生照片上和“推荐意见”栏加盖公章,然后进行资格审查。 审查时间:7月中旬至7月底(双休日除外)。 审查地点:西华师范大学研究生处。 进行资格审查时,考生需提交的材料有:(1)经本单位人事部门签章的三份资格审查表;(2)本人最后学历和学位证书(或中学一级教师、讲师、小学高级教师等中级任职资格证书)的原件及复印件。 函审者须把上述资格审查表、本人最后学历及学位证书(或中学一级教师、讲师、小学高级教师等中级任职资格证书)的复印件、回邮的“国内特快专递邮件详情单”(请务必写清本人姓名、地址、能及时找到本人的电话等)及回信邮资用特快专递寄到西华师范大学研究生处招生办公室。 考生在进行资格审查时需按规定交纳专业课考试费(外地考生可以邮寄,邮寄时务必注明自己的姓名和报考的学科专业方向)。 3、报名时间及方式 报名采取网上报名与现场报名相结合的方式。通过资格审查的考生,具备网上报名条件者,于8月上中旬先通过互联网登录有关省级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主管部门指定网站,填写、提交报名信息,然后在8月下旬亲自持审查合格的资格审查表和身份证到有关省级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主管部门指定的现场报名点照相、缴纳报名考试费、确认报名信息。不具备网上报名条件者,在规定的现场报名时间内,直接到上述现场报名点报名,填写报名信息、照相、缴费。各省级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主管部门确定的网报时间和网址由全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于7月底向社会公布。8月下旬再到西华师范大学现场照相、缴费、确认报名信息。 四、入学考试 考试日期:每年10月(具体日期参看网上通知)。 考试科目:英语、教育学、心理学和专业课。前三门公共课由全国统一(联合)命题;专业课由我校自行命题。 考生可在西华师范大学校内考试;经我校同意,也可在考生工作单位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主管部门安排的考点考试。具体考试地点见准考证。 五、录取 根据考生的入学考试成绩及当年的招生计划,由我校择优录取。未被我校录取的考生,也可自行联系其他招生单位调剂录取。 考生被我校录取为在职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后,于次年9月入学。学习将分为课程学习与学位论文撰写两个阶段,费用分开计算。 六、考前辅导 西华师范大学教育学院举办教育硕士考前辅导班,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组织编写的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全国联考《英语考试大纲》和全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组织编写的《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全国联考英语复习指导》,以及全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组织编写的《在职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全国统一(联合)考试大纲及指南(教育学、心理学)》,组织联考科目英语、教育学、心理学及专业课考前辅导。辅导班的具体安排及报名事宜见当年的通知。考生欲购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全国联考《英语考试大纲》、《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全国联考英语复习指导》、英语听力录音带和《在职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全国统一(联合)考试大纲及指南(教育学、心理学)》,可到西华师范大学研究生处购买。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