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西韩村
释义
1 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中韩街道西韩村

政区人口

西韩村位于中韩街道办事处驻地西北0.5公里处,与李沧区、四方区、市北区接壤,东隔张村河与中韩社区相望,南临北村,西、北被海尔工业园环绕,处在308国道、海尔路、保张路交叉的三角地带,交通便利,地理环境优越,海尔集团总部坐落域内。2004年底,有居民1360户,3806人。

村庄由来

西韩社区有谚语“先来韩,后来郭(葛),徐家占了西北角,刘家来了没场(地方)着。”明永乐年间,韩姓在张村河西南占山,郭姓于张村河围台地划地建村,最初名“韩郭庄”。历数年,郭姓以地招住,续迁来徐、刘二姓人家,共聚生存。世经延传,刘氏人丁最旺,户数逐渐占社区半数以上,所以,刘氏又以“刘家韩哥庄”名。清初,郭姓改姓“葛”,以后为与两个“韩哥庄”相区别,遂以方位名之为“西韩哥庄”,今称“西韩社区居委会”。

经济状况

西韩社区很早就有开粉坊做粉丝的传统手艺。因靠近青岛市区较近,很多社区居民开始种植蔬菜,以供应青岛市场需求,部分人在农闲季节到市里做小生意,以补贴居家生活之所需,也有少数人自置骡马大车,靠运输货物维持生计。全社区80%的劳力在社区办企业工作,实力较强的有预制构件厂、纸箱厂、塑料包装厂、建筑公司等,社区建有与海尔集团配套的企业有数家。2004年经济总收入350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348.9元。

优势产业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在欧洲爆发,北洋政府曾派兵参战,那时西韩社区的几个年轻人因参战而学会汽车驾驶手艺,在国民政府时期,这些人便有了用武之地,青岛市引进第一批汽车,司机几乎都是西韩人,他们因驾驶技术超群而名声大噪。改革开放后,西韩社区的司机和个体运输户特别多,成为社区经济的一大特色。

社会事业

西韩社区投资建设的西韩小学,已达青岛市规范化学校要求,社区居民凡男满60周岁,女满55周岁的居民均享受养老保险。

2003年,社区开展了旧时改造工程,规划占地面积46公顷,建筑面积56万平米,社区居民安置用22万平米。

2007年,西韩社区被山东省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命名表彰为省级“文明和谐社区”,这是崂山区被命名表彰的首个省级“文明和谐社区”。

党委书记刘从坚在2007年被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社区先后投资2600万元,按照省级规范化的要求建设了西韩小学和社区幼儿园,并将其作为青岛大学的附属学校,与青大联合办学,提升了办学质量。另外,社区还按照每人每年50—5000元不等的数额,从幼儿园的孩子到博士生实施全程教育奖励补助。

繁荣文化生活是建设和谐社区的关键之一。社区投资500万元兴建了3000平方米的现代化社区文化中心,成立了300多人的夕阳红演出队。同时,社区还开展了创建文明家庭和“三学一创”(学礼仪、学电脑、学健身、创建学习型家庭)等活动,居民文明素质明显提高,西韩因此成为山东省首批文明社区。

2 山西省侯马市凤城乡西韩村

侯马市凤城乡西韩村,位于浍河北岸。东邻曲沃县东韩村,西与南杨相接。

明嘉靖年之前,东韩与西韩称韩村。由于历史的演变,原韩村后称东韩村,西韩村相对东韩而得名。

《辞海》载:韩,姓。唐叔虞之后,晋穆侯之孙,名万(韩武子),食采于韩,后为韩氏。

韩厥:即韩献子,韩武子玄孙,晋国卿大夫。晋景公年间,赵盾后人遭灭族之祸,韩厥同情赵家,暗助藏孤。晋景公“谋去故降”,韩厥主张迁都新田。晋景公听从其意见,遂“夏四月丁丑,迁于新田”。

后于晋悼公年间,韩厥力持赵氏之功,伸赵家之冤,除灭屠岸贾,“孤儿”赵武出为晋卿。韩厥于晋悼公七年卒。

据《平阳府志》记载:“韩献子故里,城(指新绛)内省元坊”。

韩村(东韩),是曲沃县清初进士韩宣的故里。韩宣故居以东有其读书处“宜园”(俗称书院)。历史名人学者顾炎武(公元1613年—1682年)抗清失败后,居陕西华阴县,不久又来到曲沃,寄居东韩宜园,直到病逝。顾炎武居住宜园期间,完成了名著《日知录》。清同治五年,曲沃人供其牌位,配享于朱子祠。

清朝年间人周斯盛,曾留下题咏韩村宜园诗《题韩村进士宣宜园》:

猿鹤非无意,龙蛇自有因。

山川奇字满,风雨短檠亲。

夜静泉声近,天寒酒力真。

相期松桂在,莫漫惜闲身。

西韩村原村址在浍河北崖下。原来的村子是个卧牛形:村东上王庙是“牛头”,村西财神庙是“牛臀部”,西坡“牛尾巴”。

西韩村中间,旧有轩辕黄帝庙,庙大门上有字牌:“轩辕黄帝庙”。此庙于1946年拆毁。

西韩村北,有俗称“西疙塄”、“北疙塄”的地方,民间俗称“晋城”(晋国的城墙),现遗址尚存。西疙塄、北疙塄之间,旧有“晋王亭”。此处与南山的冰岩峰成为过去曲沃一景《晋殿悬冰》。

西韩村旧有城墙。有西门、上东门和下东门。据村民王文章、王承绪先生回忆,西城门字牌上写有“长庚”,下东门字牌上书有“启明”。

《辞源》载:长庚,金星的别名。亦称太白、启明。以金星运行轨道所处方位不同而有长庚、启明之别。昏见者为长庚,旦见者为启明。诗.小雅.大东日:“东有启明,西有长庚”。因此可知,西韩城门上的字牌题词,是取意日月星辰而来。

西韩素有“西有长庚、东有启明、南环佳影、北挽崇山”之称。

西韩村早以张、董二姓氏人家居多。

清光绪年间,西韩村属曲沃县杨林里(东韩属韩河里);民国十七年西韩属曲沃县一区。村里时有39户,男113丁,女82口,2000年西韩村有173户,694口人,耕地26.6公顷,人均收入2810元。

1948年前后,西韩与东韩是一个行政村。村长是东韩的张炳吉,副村长是西韩的牛来顺。

侯马第二次解放后,于1948年实行了土改。西韩的土改工作队员是一卫姓的干部。

因地下水位升高,宅基潮湿,从1964年开始,西韩村民逐步从崖下迁至现村址。第一个迁居的是村民王文章家。

1970年,西韩村460亩棉田喜获丰收。平均亩产皮棉198.2斤,创山西省棉花大面积亩产最高纪录。

王懋:西韩村人,1933年生,1948年参军南下。曾任成都市公安局副局长,后任成都市某区区委书记。九十年代中期离休。

西韩村党支部、村委会,在深化农村改革的大好形势下,积极改善水利条件,调整产业结构,发展主导产业和潜力产品,继续引导村民发展蔬菜种植业、运输业、养殖业,兴建瓷砖、壁画厂等,现在村里计划实施管灌工程,并开始试种红地球葡萄和大蒜,进一步开辟新的致富门路。

3 山东省垦利县董集乡西韩村

西韩村隶属于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县董集乡,位于董集乡政府信地西11.5公里,西倚黄河南,距罗家村一公里,东连新李村,并靠黄河大堤。

相传,明洪武二年(1369)韩业自直隶枣强县迁此建村,因村东有一韩家,故村名西韩。原属利津县管辖,1956年划为广饶县,1962年划为利津县,1964年秋区划为垦利县。

2006年该村51户,人口161人。有土地850亩,林地130亩,主产小麦、玉米、大豆、棉花。我村水浇条件非常好,于一干以西,整块土地浇排非常有利。主导产业以种植棉花为主,人均收入3500元。

该村于2006年在乡政府的支持下,街道硬化300米,使街道无泥水、环境卫生有了大改变。

4 山西省文水县南安镇西韩村

山西省文水县南安镇西韩村。相传,明代从洪洞大槐树下迁来郗、韩两姓,取名郗韩村,后俗称演变为西韩村。

5 山西省高平市北诗镇西韩村

山西省高平市北诗镇西韩村。原拥万乡辖区,2001年与北诗镇合并为新北诗镇,现属北诗镇直辖

6 河南省洛阳市伊洛园区诸葛镇西韩村

西韩村位于诸葛镇西部,地处半滩半坡,紧临省道顾龙公路,二广高速公路南北贯穿。全村总面积1690亩,其中滩地490亩,山地980亩,沟地220亩。辖区10个村民组,550户,总人口2300人,其中党员60名,村民主要为汉族。劳动力1070人,主导产业工业,人均纯收入5064元。全村共有土地1690亩。

1978年前,以种粮食为主,农业产业结构单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村两委历届班子致力于经济建设,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村办工业、养殖业、种植业有很大的发展。特别是本届两委务真求实,投资150万元,新上造纸厂一个。引导村民种植优质苹果树25亩,发展养殖专业户10余家,饲养牛、猪500余头。为改变村貌,硬化村内主街道两条1100米;投资18万元,新建教学楼一幢。目前,该村人在村两委的领导下,着力于商品房开发项目,配合各级政府发展小城镇建设规模,从而使村内的经济发展再上一层楼。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7 15:3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