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西方大学理念在近代中国的传入与影响
释义

中国教育的现代化与西方教育理论的传入与影响密不可分。真正具有现代意义的中国大学的产生是在借鉴西方大学办学模式和吸收西方大学理念的基础上实现的,对此,前人已有一定的研究。张雁在已有成果基础上,另辟蹊径,以西方大学理念的传人为新的研究视角,叙述了近代中国大学发展的历程以及西方大学理念影响的演进。通过对德国经典大学理念与美国现代大学理念在近代中国的导入、传播与影响,及当时国内学界对这两类大学理念的选择、调适和融合过程的论述,揭示中西文化教育交流中的中国近代大学的变迁。

书名:西方大学理念在近代中国的传入与影响

作者:张雁

ISBN:9787308067676

类别:人文社科

页数:308

定价:24.00元

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9-6-1

装帧:平装

开本:大32开

内容简介

中国教育的现代化与西方教育理论的传入与影响密不可分。真正具有现代意义的中国大学的产生是在借鉴西方大学办学模式和吸收西方大学理念的基础上实现的,对此,前人已有一定的研究。张雁在已有成果基础上,另辟蹊径,以西方大学理念的传人为新的研究视角,叙述了近代中国大学发展的历程以及西方大学理念影响的演进。通过对德国经典大学理念与美国现代大学理念在近代中国的导入、传播与影响,及当时国内学界对这两类大学理念的选择、调适和融合过程的论述,揭示中西文化教育交流中的中国近代大学的变迁。这一研究路径于既有的研究成果中所未见,于教育史研究有新的拓展和深化。

作者简介

张雁,1970年9月生于浙江省杭州市。1992年毕业于杭州大学外语系,后相继获得硕士和博士学位。现为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曾参与并主持数项省部级与厅级课题,在权成和一二级刊物发表论文十数篇。曾获得浙江省第十四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基础理论研究类三等奖。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选题缘由及意义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 关于大学理念的研究成果

二 中外大学发展与交流史著作中关于大学理念的研究

三 哲学与社会学的相关研究

第三节 概念的界定

第四节 研究内容与方法

第二章 大学概况的传播:西方大学理念传入的前奏

第一节 中国古代高等教育机构与欧洲中世纪大学之比较

一 两类教育机构的发端及在各自社会结构中的功能

二 两类教育机构的办学特色比较

第二节 西士东来与西方大学概况的传人

一 明末清初耶稣会士与西方大学资讯的传人

二 19世纪新教传教士与西方大学概况的传播

第三节 国门内外对西方大学的探索

一 开眼看世界:晚清未出国门知识人视域中的西方教育

二 认识的深化:晚清走出国门知识人对西方大学的介绍

第四节 西方大学概况传人的特点

第三章 德国经典大学理念的传入

第一节 德国经典大学理念综述

第二节 德国经典大学理念传人的历史文化背景

一 对教育-人才-救国关系的认识

二 对德国教育的认同

第三节 留学德国对蔡元培的影响

一 德国学术对蔡元培的影响

二 蔡元培眼中的德国大学与中国问题

第四节 德国经典大学理念的译介与传播

一 蔡元培对德国经典大学理念的译介

二 教育期刊、书籍与德国经典大学理念的传播

第四章 理想化的时代:蔡元培与德国经典大学理念的本土化实践

第一节 蔡元培与民初大学改革

一 民初大学制度的建构

二 《大学堂章程》与《大学令》特点之比较

第二节 德国经典大学理念与北京大学改革

一 北大理念的确定——从官本位到知本位的转变

二 北大制度层面的改革

第三节 德国经典大学理念在国立艺术院的实践

一 学术本位理念在国立艺术院的成功移植

二 自由、自治原则在国立艺术院的运用

第四节 德国经典大学理念及其本土化实践对国人大学认识论的影响

一 对西方大学本质、功能的认识

二 对中国大学影响的另一种认识

第五章 美国现代大学理念的传入

第六章 理想与现实的张力:美国现代大学理念的中国化过程

第七章 结语:西方大学理念在近代中国的调适及启示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前言

张雁于2005年考入浙江大学教育学院,师从于我,开始在职攻读博士学位。作为一名高校在职教师,她能在不脱产情况下,顺利完成学位论文的写作,充分表明了其勤奋、好学亦努力。三年多的时间里,她常常来办公室,与我一起交流探讨各类问题,共同的思想亦在本书中有所体现。记得当初定题目时,张雁对这一选题情有独钟,这对她而言其实是有很大的挑战性的。因为理念属于形而上层面,比较难以把握。但她身上的那股韧性让她顺利完成了学位论文的撰写。

中国教育的现代化与西方教育理论的传人与影响密不可分。真正具有现代意义的中国大学的产生是在借鉴西方大学办学模式和吸收西方大学理念的基础上实现的,对此,前人已有一定的研究。张雁在已有成果基础上,另辟蹊径,以西方大学理念的传人为新的研究视角,叙述了近代中国大学发展的历程以及西方大学理念影响的演进。通过对德国经典大学理念与美国现代大学理念在近代中国的导人、传播与影响,及当时国内学界对这两类大学理念的选择、调适和融合过程的论述,揭示中西文化教育交流中的中国近代大学的变迁。这一研究路径于既有的研究成果中所未见,于教育史研究有新的拓展和深化。

论文史料翔实,查阅了大量第一手资料,并且视角独特,分析深入,提出了自己的见地,有一定的独创性。

精彩书摘

国内近年主要研究成果有:肖海涛《大学的理念》,她在历史考察、现实分析和理论探讨的基础上,主要讨论了中国现代大学的理念。卢晓中《当代世界高等教育理念及对中国的影响》,主要以当代世界高等教育理念研究为主,对其中若干重要的典型理念进行理论探讨,并着重于这些新的理念对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影响。眭依凡《大学校长的教育理念与治校》,从大学理念与大学校长二者关系的视角为着眼点,指出大学理念及大学校长对于大学发展的重要作用。赵婷婷《论大学理想与社会现实需要的矛盾》,着重研究大学理念与办学实践的关系。韩延明《大学理念论纲》,从逻辑及理论层面对于理念、教育理念、大学理念进行探讨和界定,研究中国大学理念与西方经典大学理念的历史,并提出育才兴国理念、可持续发展理念、面向社会理念、国际化理念等四个新兴大学理念及未来发展动态。陈洪捷《德国古典大学观及其对中国的影响》,运用韦伯的社会学理论对德国19世纪大学理念进行系统研究,并以蔡元培在北大的改革为中心,分析了德国大学理念对中国大学的影响。他在书中提供了大量第一手的德文参考文献。刘宝存《大学理念的传统与变革》,以历史发展为取向,以人才培养为视角,对大学理念进行思考,通过对西方和中国大学理念的发展历程进行的梳理,分析大学理念产生和发展的哲学基础,还勾勒了知识经济时代的大学理念。此外,储朝晖《中国大学精神的历史与省思》,用大学精神涵盖大学理念,认为思想(学术)自由、牺牲精神、自强不息、兼容并包、教授治校。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4 5:5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