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西单商业区 |
释义 | 西单商业区南起西绒线胡同,北至灵境胡同西口,南北长1600米,以西单北大街为轴线东西进深200——300米,占地80公顷。因东西边界由各项目的纵深决定所以呈非直线型的空间区域。西单商业区作为北京市延续至今具有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的商贾云集之地,与王府井大街,前门大栅栏,并称三大传统商业区。在广大消费者心目中是商业经营的黄金地段,更是首都经济繁荣的象征。 街区简介时至今日,作为北京市和西城区城市经济支柱,以及现代化经济形象的代表,西单商业区的建设和发展,始终是政府和市民所关注的焦点。早在1992年,区政府就提出了“繁荣西单,发展西城”的发展战略,特别是在西城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当中,西城区政府把西单商业区作为城市建设、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发展有机结合的重点地区,西单商业区的发展与繁荣一直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西单商业区历史发展(1)萌生期(五十年代末至六十年代)---西单商业区的形成开始于五十年代末。新中国成立之后,北京城市规模成倍扩大,并且主要是向西发展,随着长安街的开发建设,以及城市人口的大量西移,西单商业区开始一步步的发展并繁荣起来。 (2)形成期(六、七十年代)---经过公私合营,北京市商业网点布局由“小、多、密”变成了“大、稀、少”。商业网点严重不足,商业供应短缺。西单成为北京市民特别是城区市民基本生活需要的供应中心。在此情况下,西单很快形成集零售业、餐饮业、服务业和修理业于一体的、经营种类相对齐全、供应品种相对丰富的广大市民生活可以依靠的市级商业中心。与前门、王府井构成京城三大市级商业中心。 (3)发展期(1978---1993年)---改革开放后的十余年间,商品的丰富,流通的活跃,使西单商业区迅速发展起来,商业网点增多,使街区网点密度加大,商业延伸性和连续性增强,商品品种丰富,服务项目齐全,顾客的选择范围增大,逗留时间加长。特别是此期间区政府对东侧进行了改造,使硬件设施水平和总体功能有了质的飞跃,促使了西单商业区的繁荣。 (4)整体规划建设期(1993年以后)---随着西单地区城市改造的展开,区政府越来越意识到必须对西单商业区进行整体的、超前的、切实可行的规划建设,经过多方论证,统一规划,分布实施,并于92年提出繁荣西单,发展西城的战略,全面规划了西单商业区的发展蓝图,在战略实施策略上,将旧城改造与道路拓宽,房地产开发与商业重建相结合,以商业建设为龙头,带动其它工程建设。96年开始实施的西西工程为标志,西单商业区现代化建设全面展开,由于战略实施策略上的谨慎和稳健,西单商业区始终保持着街面不黑,秩序不乱,效益不减的强劲发展势头,截止到2000年10月,西单这一倾注北京市民极大关注的黄金地带,实现了由传统商业区,向现代商业区的转变。实现了由单一商业业态向多种业态,由单一交通干线,向多元立体化交通系统,由单一购物场所向精神文明载体建设的转变。 2、西单商业区特点(1)生成的自发性西单商业区的萌发和生成是城市规模西扩的自然产物。北京城市西部的大规模建设,国务院和所属部委办公区和生活区的建设,形成了对商业服务业的巨大需求,这是西单地区商业形成的天然基础。 (2)成长的迅速性一般说来,大城市的商业中心从形成到成熟,约需30-50 年左右。西单商业区从初具规模到成为市级商业中心,仅用了10-15年的时间。此间,各业种业态相生互补,逐渐趋于齐全完备,使之成为市级商业中心中成长最快的中心商业区。西单商业区的这种成长速度在国内、国际大城市中也不多见。 (3)规划的先导性西单商业区的建设始终是在北京市政府关怀、指导和西城区政府的组织、协调下进行的。尽管前期的规划受历史的、政治的、经济的和社会的因素制约,然而经过统一规划建设的商业区毕竟保持了其业种的完整性和分布的集中性,完成了当时社会经济服务的任务,而且各期规划相互衔接,期期递进。1983年,原华远公司以华威大厦破土建设为标志,就开始了对西单商业区的改造,特别是1996年“西西工程”开始建设以来,西单商业区的建设引入现代城市规划设计理念,在先期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制定出商业区的整体规划方案,继而成片开发统一建设,充分体现了现代商业区的时代特征。 回顾西单发展的历史,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基本的结论,西单商业区的萌生、形成、繁荣和发展,与国家尤其是北京市社会经济形势的演变高度相关。可以想象,如果没有五六十年代,北京城市规模的成倍扩大,和大量人口的西移,很难说会有西单商业区的萌生和繁荣。如果没有六七十年代,中国经济的短缺背景,和北京市商业网点布局的变化,很难说会有西单市级商业中心区的形成,如果没有78年以来的改革开放,以及由此产生的流通领域的日益活跃,很难说会有西单由局部到整体的建设改造,从而实现由“街”向“区”的转变因此我认为,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与完善,地产开发与商业设施融合将是未来西单商业区的规划发展方向。 发展现状目前西单商业区拥有各类企业、商家共计121家,其中拥有10家营业面积万米以上的大型零售企业,商业街内逐步形成了业态丰富,结构合理的商业发展模式。特别是在西单商场、中友百货、君太百货这些龙头企业的带动下,西单商业区的零售业将对全区的经济增长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2006年上半年西单商业街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总计24亿元,同比增长27.8%;实现三级税收5.99亿元。 近年来,西单商业街不断加强城市建设,完善区域发展环境。2006年上半年西单商业街固定资产投资额达到2.4亿元。安福大厦、天安天地国际公寓、佳慧雅园、浩洋大厦、地铁四号线、西西四号地、美晟房地产等7个工程预计将于2007年底基本完成,届时西单商业街空间容量将进一步拓宽;此外,随着西单外观整治工程的逐步展开,以及辟才路的改造,横二条的完善,大木仓、国家教委直至太平桥大街的贯通和西单北大街11条支路、胡同的整治,相信西单商业街将会更加亮丽、时尚和繁荣。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