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西大寺 |
释义 | 西道堂是清末民初产生于临潭县的一个伊斯兰教教派,创始人马启西。他全力发展西道堂的各项事业,农牧商并举,致力于壮大经济和发展教育,使该教派发展很快。教民财产及收入归西道堂所有,实行统一管理、统一分配,同时扶持教民经商生产,赈济贫困教民,使西道堂成为教民的大家庭。 甘肃临潭县西大寺座落于临潭县旧城西凤山下的西大寺,是伊斯兰教西道堂的礼拜寺。 西大寺最初建于1904年,之后屡毁屡建。第三次建成于1947年,大殿建筑模仿兰州桥门大寺形式,屋顶为重檐歇山绿琉璃瓦,上有三个宝瓶,殿前有石栏杆,大殿内外不用彩色装饰,系纯木面本色,素雅庄重。大殿前后左右各7间对厅,带有出廊,并有配房数间,使庭院更显严肃整齐,布局宏伟大方。当时国民党军政要员蒋介石、陈立夫、何应钦、白崇禧、于右任为之题词书匾。 这座富丽堂皇的西北名寺,规模宏大,构造精美,1965年被中央文物局列为一类文物保护单位,1966年毁于“文革”。 第4次修建的西大寺,保持了第3次的规模和造型,占地面积4662平方米,大殿占地面积1360平方米,建筑重现了素雅庄重的风格,在省内也不多见。 西大寺附近还有西道堂拱北,葬有西道堂1至4任教主。其规模也很宏伟,建筑样式独到美观。 新疆吐鲁番西大寺西大寺,位于新疆吐鲁番市,由北庭古城西城门出发,西行约600米就来到一处馒头状的大土墩前,这就是近年考古新发现的回鹃王宫的西大寺。该寺建于唐贞观十四年(公元640年),原名"应运大宁寺"。寺坐北朝南,南北长70.5米,东西宽48.8米,系由土坯砌成,建筑面积3069.9平方米。佛寺由北面正殿和南面的配殿、僧房、库房、庭院两大部分紧密衔接而构筑成一个四合院落。北部正殿的东西两侧有排列整齐的佛洞,分为上下两层,上为7穴,下为8穴,均由门道和洞窟两部分组成,洞室左右与券顶均绘有彩色壁画,佛像已残缺不全。东侧佛洞保存尚好,而西侧佛洞由于正对盛行风向,风雨侵蚀强烈,几被剥蚀殆尽。整个寺院构筑的格局与吐鲁番柏孜克里克千佛洞相似,西大寺中埋藏着珍贵文物。其中光彩夺目的书有回鹃文字“王子出行图”和供养人等壁画,还有保存极其完好、栩栩如生的彩色泥塑武士、天王、罗汉、菩萨等塑像以及长达11米的巨型卧佛等。近年,西大寺与北庭古城同时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