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西大街
释义

西大街(West Street),是中国城市常见的街道名称。基于中国古代城市的设计格局,现代很多城市依然保留着这一街道称谓。一般来说,西大街多位于旧城区中心,因而发展历史悠久,人文气息浓厚,而在现代城市发展改造中又有可能最先改变,抑或呈现出潮流面貌。

常见汇总

西大街(West Street),是中国城市常见的街道名称。基于中国古代城市的设计格局,现代很多城市依然保留着这一街道称谓。一般来说,西大街多位于旧城区中心,因而发展历史悠久,人文气息浓厚,而在现代城市发展改造中又有可能最先改变,抑或呈现出潮流面貌。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城市(县)中现今仍设有“西大街”称谓的包括:

江苏:淮安市清浦区西大街

北京:宣武区西大街

山东:烟台西大街

陕西:西安西大街、汉中西大街

河北:保定西大街

江西:赣州西大街

湖北:武汉西大街

河南:郑州西大街

定海:西大街

宁夏:石嘴山西大街

西安西大街

西安西大街位东起钟楼,西至安定门,全长2088米。西大街之名始用于明神宗万历十年(公元1582年),至今已有四百多年。自古以来就人文荟萃,商贾云集。同时,西大街也是西安名胜古迹荟萃之地。在这条古老长街上,有安定门、都城隍庙、钟楼、鼓楼,还有许多著名的百年老字号名店及产品,同盛祥牛羊肉泡馍、德懋恭水晶饼、德发长饺子宴等古今名扬。

新中国成立后,如东大街一样,其优越的位置使西大街成为西安传统的商贸中心和交通主干线。随着城区内商贸业的日益发达,两公里长的西大街成为远近闻名的匾牌、戏装道具、小百货等商品的集散地,从事这些行业的商铺竟有526户之多,城隍庙商场更是成为当时人们进城必去的地方之一。

从2001开始,西安市政府对西大街进行了大规模改造。改建后的西大街从原来不足20米拓宽到了30米,为双向四车道,设有两条双向公交车专用道,并大幅增宽人行道,道路宽阔,交通畅达,极大地改善了老城内的“行车难”。街道两旁的人行道全部采用上等石材铺就,图案传统古典,色彩沉稳朴实。整个改造工程延续了传统历史文脉,对沿街原有和新建建筑都进行了以唐风为主的中国传统建筑形式的改造,恢复了具有600多年历史的城隍庙前牌坊,大大增强了古城的历史特色。漫步西大街,使人恍若回到盛唐一般。

保定西大街

建筑风貌

1986年夏,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王景慧带着评审保定历史文化名城的任务到保定做实地考察。走访西大街时他说:“看了西大街,产生了一种参观中国近代商业建筑史的‘中西合璧画廊’的感觉,这里很有时代气息和地方特色,不仅反映了保定古城商业街区建筑风貌特点,还展示了我国南、北方商业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而这正是评选保定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的主要理由之一。”可以说,王秘书长一语道破了西大街最大的历史文化价值,那就是它中西合璧的建筑风貌。

西大街是目前保定乃至全国保存较好的具有清末民初特点的独特建筑画廊,是以商业建筑为主的兼有衙署、学府、祠堂、金融、民居建筑的一条历史文化街区,素有“北方名街”之称。该街建筑风貌独特。一般是坡顶、灰墙、半圆拱顶门窗、立面有装饰线和花饰,以砖雕成,做工精细,耐人观赏。直到建国后五、六十年代面貌依旧,保存较好。

这条街上,曾经店铺林立,百业俱兴。这些商业门市建筑风格大致分为三类:一类是中式单层或双层敞开式活动板门窗或精致木雕花饰门窗,顶部以木制檐板围合,有的门前还设有花形护栏和外廊;一类为中国民族传统建筑特点与西方建筑造型合为一体的中西合壁式,如最有代表性的是第一楼,它是一座方形内天井式砖木结构二层楼,楼中心是上下贯通的封顶式天井,大门开在一层正中,两侧各开西式窗户,西北、东北角各建略向外突的圆形带窗的棱柱形塔楼,楼顶建有圆拱形塔帽。第一楼是城区最早的集购物、娱乐、医疗于一体的综合性商场;另一类是为数不多的、以近现代西方建筑造型为前立面、通体水刷石、方形大玻璃窗的楼房。这些林立的店铺或单层或双层,或单间或多间,参差错落排列在狭长街上,形成了一条中西合璧式店面和传统商业建筑结合的建筑画廊。

通过对建筑年代进行统计,目前西大街清代初及以前建筑有2个,民国期间建筑9个,49-80年代建筑11个,80年代以后建筑45个。

商业文化

作为当年保定市最繁华的商业中心,西大街积累了丰厚的商业文化,成为一条以商业建筑为主的商业文化街。西大街的商业文化体现在多个方面。

名人书法的汇展:保定历史文化名城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保定的书法艺术,而当年西大街众多老字号的商业牌匾便是名人书法的汇展。如“恒泰茶庄”由华世奎题写,“乐仁堂”药店由冯恕题写,“立己人”药房由甘绵羊题写,“西德记茶庄”由朱春年题写,“万宝堂”药店由李鸿章题写,“直隶书局”由刘春霖题写,“稻香村”食品店由张诗言题写,以及直隶总督方观承为“德昌茶庄”的题书,潘龄皋为“中兴帽庄”的题书等,这些都是各自成派的书法名家。这里的书法艺术也体现了西大街商业文化的特点,增加了其历史文化内涵。所以,整治西大街,我们要征集老字号的书法艺术,要尽可能地恢复原来的名人题字,保留其历史文化内涵。

别具一格的牌匾文化:西大街的牌匾文化表现在许多方面。除了使用名人题字,展示书法艺术之外,西大街各具特色的传统牌匾招幌也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起到了良好的商业宣传的作用。比如五六十年代的大草绳烟酒店,用木板做的红色葫芦,下边挂烟叶,店内放一点烟用的大草绳,其宣传作用不亚于现在的任何广告形式。西大街上的老字号历史悠久,把经营之道通过牌匾文化再现出来,是一大特色。今天,我们要尽量在沿街做老字号牌匾,可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整治保护

几年前,李松欣等七人联名向市政府提建议整治西大街。如今愿望实现,李松欣颇感欣慰。他说,纵观30年来的改造与保护,西大街格局、空间尺度基本无大变化,保持原样,街景风貌尚呈老街基调,但由于文革的创伤以及多年遗留下的“危、临、破、旧、陋”问题,使得西大街目前的状况并不尽如人意。

2001年我市有关部门已经做了大量基础设施建设工程,今天政府启动西大街整治工程,可以说是为保定、为保定人民做了一件大好事。作为一名老城建工作者,他认为,整治西大街,要突出做好五个字:规、整、管、引、创。政府要有一个在保定历史文化名城的总体指导下做出的整体规划,在此基础上整修街景,整合业态,制定制度,加强管理,引商、引游客,最终把西大街打造成传统文化与新文化融合的历史文化街区。对于西大街的未来,李松欣充满希望:“把西大街打造成国家级的历史文化街区将会是一个逐步完善的过程,会有困难,但是我们身边关注西大街的大有人在。各方人士纷纷出谋划策,如八十多岁高龄写潘龄皋体的老书法家金振甲为“春和庆”题写匾额。有了政府整治的决心、众多新老保定的支持和关注,我相信随着三年后西大街整修的完工,城市建设的进一步深化,这条承载千年历史与文化的古老街道,必将焕发勃勃生机与活力。”

赣州西大街

地理环境

西大街,又叫西门大街,是一条与南大街(古名阳街)一般古老的横街的一部分。自古南北为纵,东西为横,故相对于南北走向的阳街而言,此街东西横于阳街而得名。现位于城区北部,今西津路西段,即田螺岭路口至西津门一段,与西郊路相接,并有西河人行桥通水西乡。

西大街,历史上是仅次于东大街的繁华商业街,小客栈、小杂货店、豆腐店十分多。而且它还远比南大街有着多得多的古韵味。因为它东西两头均连接码头,货物流行,商贾繁忙,自然是个热闹之地。更何况附近不远处有着皇城、郁孤台这些人文胜地。从赣州府治中的府城图中可以看到,西津门外与涌金门一样,也有接官亭,“水步石阶、鼓亭俱全”,昭示着北边来往的官员们从涌金门出入城,南边来往的官员们从西津门出入城。

盐业特色

西大街最值得书写的东西是盐。它与西河浮桥连接部分的码头俗称盐码头,西津门内有盐仓巷、盐官巷,外有盐码头,无不与盐相关。可见,这是当年盐的运输、泊岸与管理、经营重地。盐,关系到国计民生,所以,中国历史上一向视盐如同大米一般重要,长期属于官府掌握调剂之物。想想也是,柴米油盐酱醋茶,惟有盐没法就地取材。而盐往往要从沿海地区(部分地区也有岩盐,有限)制作、运输过来,盐的获取之艰难,势必造就了盐的商品价值优势。

西大街北面的盐仓巷,无疑是盐之仓库;南面的盐官巷,则应该是盐务官们公务之地或居所。对称于粮务官,中国自汉以来就有盐务官之职,汉称盐铁官、魏称司盐都尉、宋称都转,元称盐铁使,明称盐运使,便是衙役中也有专司盐务的盐捕。两条巷关系着盐,足可见盐在赣州的地位之重要。古时候,赣州城的食盐之来源主要有二,一是从会昌筠门岭或南雄运来的粤盐(俗称篓子盐,因用篓子背来),另是通过赣江溯流过来的安徽淮盐,而且以后者为主。

历史人文

在菜市场的对面,有一深宅可通铁盔塘,住着姓蔡的一大户人家。谢宗瑶老先生见过这位蔡先生,甚至记得他的名字叫蔡世信,是清代留下的赣州籍最后一个进士,解放前才去世。可惜缺少传记,我们没有更多的轶事可以介绍,只有其住宅大门额的“市隐之居”几个大字飘逸着一种超脱精神。

西大街的东端郁孤台南侧,在清代建有阳明书院及万寿宫两座著名建筑。阳明书院建于当年王阳明讲学处,乃纪念王阳明而为,1933年改为省立赣县女子师范学校,1949年8月14日,并入赣州市师范;万寿宫的作用是“阖郡文武,每逢庆祝,于此拜阙”。

今天,这两座建筑均无从寻找,只在府城图上留下了它的诺大地位,供后人无边想象。

定海西大街

浙江省舟山市定海区的西大街有点类似杭州的清河坊,是定海早期最繁华的商街,也是定海城内最古老、保存最完整的古街。

从2002年开始,舟山市政府投资400多万元,将原先老旧的西大街进行了保护性修复,使古街既保持了历史文化名城特色,又融入了现代文明气息。随着元旦和春节的来临,西大街上礼品琳琅满目,各礼品店生意火爆,该大街已成了舟山市民购买礼品的首选地。

走进西大街,扑面而来的是一堵高高的风火墙。西大街两边是一色的两层木楼房,深红色的油漆,都已经修葺一新。圆圆的门墙下进进出出全是人群,把不大的街路挤得满满的,街上弥漫着各种香味,弥漫着各种音乐,走在古朴典雅的石板路上,让人忘却快节奏的生活,感到轻松自在。

西大街在明朝时候就已经很繁荣,是定海城关的闹市区,两边的店铺比现在还要多。

在西大街上,除了饰品店多,还有小吃店,已经有100多年历史的曹来发饮食店生煎包子特别好吃,还有中大饭店,二楼有雅座,有包厢,在那里吃饭别有韵味。

西大街的一大特色是古色古香。整个建筑都体现了这一风格,连医院都是如此,这是政府在修整西大街时最考虑的,包括开什么样的店铺、怎么挂招牌都有规定,西大街店铺的招牌都是用木头匾做的,里面烫了金,看上去就像是老字号。也正是有人看准西大街的历史文化底蕴,所以把西大街的一片老房子建成了“城隍庙小吃”,木桌子、木凳子,里面的布置把这种风格表现得淋漓尽致。

定海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鸦片战争期间三位总兵英勇抗敌使定海成为悲壮的英雄之城,同时这里也是著名的宁波商帮发迹的地方,孕育了现代商业文明。现在的西大街是定海木结构老房子最集中的街道,也是定海老城风火墙最集中的地方。风火墙是这一带建筑的特色,风火墙亦称公墙,高6至8米,厚0.58米,最长55米,最短20余米。街口筑月洞门,将街区分隔开来,也可以防止火灾发生。

韩国电影《西大街》

英文片名:Western Avenue

其他中文名:西部绿荫道、西部大道

演职员表

导演:

张吉秀 (Kil-soo Chang )

演员:

Soo-yeon Kang (郑宝石)

Bo-seok Jeong

Johnny Yune

Brian Keith Allen……Gang Leader

Josh Stolberg……Steve

制片人:Sang-don Lim

原创音乐:Su-chol Kim (金秀哲)

摄像:Jung-mo Ku

电影剪辑:Hyun Kim

制作公司:Ehwa Films

曾获奖项

奖项:本片获得了1993年第31届大钟电影节的企划奖。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5 0:1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