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西藏大学
释义

西藏大学是西藏规模最大的综合性大学,已形成涵盖经济、法学、理工、医学等10大学科门类的学科体系,办学规模达到8000人。西藏大学被确定为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标志着西藏高等教育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学校主页:

中文名:西藏大学

外文名:Tibet University

简称:TU

校训:团结,勤奋,求实,创新

创办时间:1952年

类别:公立大学

学校类型:综合

主管部门:西藏自治区教育厅

学校属性:211工程

现任校长:房灵敏

所属地区:中国西藏

硕士点:12个

拼音:Xīzàngdàxué

学校概况

西藏大学是西藏自治区唯一一所综合合性大学,由原西藏大学和原西藏农牧学院于2001年合并组建而成。合并前的两所学校都有着光荣的历史和传统。时至今日,西藏大学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使得学校的发展迈向新的台阶。

学校现有拉萨校本部和林芝两个校区,占地面积174.7万平方米(2621亩),建筑面积38.9万平方米,校园绿化面积46.7万平方米,2005年获自治区“文明学校”称号,2007年获国家“绿色学校”称号。

学校现有文学院、理学院、工学院、医学院、艺术学院、旅游与外语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政法学院、师范学院、植物科学技术学院、动物科学技术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工程技术学院、公共教学部等13个教学院(部)。有民族学、教育学、中国语言文学、生物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5个硕士学位授予点一级学科和教育硕士、艺术硕士2个专业硕士学位授予点。有62个本科专业,涵盖了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10个学科门类。有国家林业局重点学科1个,自治区重点学科13个。有国家级野外定位站1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自治区重点实验室6个。2010年2月,学校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立项建设单位。2011年,藏语言文学学科被评为国家级重点学科。学校有46个本科专业,涵盖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医学、管理学9个学科门类。学校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价值1.25亿元,图书总藏量117余万册,校园网是CERNET西藏主节点,拥有西藏地区一流的图书馆和多功能体育馆。

学校将紧紧抓住目前的大好机遇,立足西藏,服务西藏,不断突出办学特色,提高教学水平,努力提升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的能力,努力培养西藏现代化建设“靠得住、用得上、留得下”的应用型人才,到2020年,把学校建设成为“特色突出、西部先进、国际知名”的综合性大学,为建设小康西藏、平安西藏、和谐西藏、生态西藏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历史沿革

西藏大学的办学历史可追溯到1951年的藏文干部训练班,历经西藏军区干部学校、西藏地方干部学校、西藏行政干部学校、西藏师范学校、西藏师范学院等发展阶段。西藏大学建校于1952年,现有拉萨校区和林芝校区。校本部坐落在西藏自治区首府拉萨市。学校占地总面积189.4公顷,建筑面积17.2万平方米,绿化面积23.7万平方米。原西藏大学办学历史可追溯到1951年,西藏刚刚和平解放,进藏人民解放军在现西藏大学校本部办起了藏文干部训练班,后历经西藏军区干部学校、西藏地方干部学校、西藏行政干部学校三个阶段。随着西藏教育事业的发展,为解决小学、中学师资紧缺的问题,1965年,在西藏行政干部学校的基础上,建立了西藏自治区第一所师范学校。1975年,在西藏师范学校的基础上,成立了西藏历史上第一所高等师范学院——西藏师范学院。1985年7月,在西藏师范学院的基础上成立西藏大学。1999年,自治区艺术中专学校并入西藏大学。2001年,西藏医学专科学校与西藏民族学院医疗系并入西藏大学。2007年10月,在教育部普通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成绩。2008年12月,进入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行列。

发展建设

经过几十年的艰苦创业,西藏大学摸索出了一条在极具特殊性的高原民族地区办高等教育的路子,奠定了持续健康发展的良好基础。2001年,西藏大学被确定为自治区重点建设大学,2004年9月,自治区人民政府与教育部签订《共建西藏大学协议》,西藏大学成为区部共建高校。

学校的建设和发展始终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和自治区领导的高度重视。1989年、1991年,时任自治区党委书记的胡锦涛同志先后两次莅临西藏大学检查指导工作,作出了“西藏大学的发展必须和我区的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协调起来,专业应拓宽”的重要指示。2001年,中央第四次西藏工作座谈会明确提出:“要集中力量办好西藏大学”。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和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学校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西部一省一校、区部共建、对口支援、西藏大学改扩建工程等项目,争取专项建设经费6.65亿元,使学校的软硬件建设上了一个大的台阶。2009年8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同志莅校视察,强调要“把西藏大学建设成为特色突出、西部先进、国际知名的综合性大学。”历届自治区党委书记、自治区主席都曾到西藏大学检查指导工作,现任自治区党委书记张庆黎同志明确指出:“要把西藏大学办成重点突出、具有特色、管理一流、人才实用的高水平综合大学。”2010年,教育部启动了新一轮对口支援西藏大学工作,组建了以北京大学为组长单位,武汉大学、中国农业大学、西南交通大学为副组长单位,中央财经大学、河海大学、华南师范大学为成员单位的对口支援团队,在人才培养、师资培训、科学研究、联合办学等方面开展多层次、多渠道的支援、交流与合作。

学校全体师生员工不辱使命,迎难而上,在高寒缺氧的特殊环境中,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忍耐、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团结、特别能奉献”的老西藏精神,坚持立足西藏、主动服务于西藏社会稳定、民族团结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办学宗旨,艰苦创业,齐心协力,改革创新,学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最初的帐篷学校到现代化的大学校园,从单一的师范专业设置到学科门类齐全的综合性大学,从主要依靠援藏教师办学到拥有自己的教授、博士的师资队伍。

学术力量

学校现有教职工1393人。其中师资804人,具有研究生学历的295人,具有正副教授专业技术职务的248人。近年来,获“国家级教学名师奖”1人,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1人,入选人事部“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人,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3人,获“全国先进教育工作者”1人、“全国模范教师”1人、“全国优秀教师”3人、“全国巾帼建功标兵”1人、“全国三八红旗手”1人,享受国家或自治区 “政府特殊津贴”8人。基本形成了一支多民族结合、相对稳定、素质较高的师资队伍。近年来,学校通过教研立项加大教学改革力度,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自治区级教学成果奖10项,自治区教育科研课题成果奖5项。学校现有各类学生11948人,其中全日制在校生9320人,普通本专科学生9000余人,硕士研究生300余人,留学生27人,各类成人生7000余人。已建立起有研究生教育、本科教育、继续教育、现代远程网络教育完整的高等教育体系。

目前,学校已有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西藏大学·四川大学中国藏学研究所,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个--藏文信息技术研究中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羊八井宇宙射线实验室,自治区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6个。近三年,先后承担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256项,其中科技部“973”前期研究专项2项,科技部创新基金项目1项,国家火炬计划项目1项,国家软科学项目1项,科技部国际合作项目1项。藏语言文学与信息科学交叉融合产生的藏文信息化学科方向,已获得多项国内外领先成果。藏文信息处理技术科研创新团队被列入教育部2009年度“长江学者及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学校紧密结合西藏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在藏族文学、藏族历史、藏族艺术、藏文信息化、高原生态、高原医学、区域经济等领域取得一系列研究成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中国藏学研究珠峰奖4项,自治区科技进步奖13项,省部级科研成果奖20项。“藏族唐卡勉唐派”、“藏族唐卡钦泽派”和“藏族矿植物颜料制作技艺”分别列入第一批、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学校注重对外交流与合作。先后与挪威、日本、美国、意大利、英国、德国等国家的十几所高校和国内多所高校及科研院所建立了良好的校际合作关系。双方在联合办学、师资培训、科学研究、人才交流等方面开展了多层次、多渠道的交流与合作。

经过全校师生员工的共同努力,学校现已探索出一条在极具特殊性的高原民族地区兴办高等教育的路子,累计培养出了近4万名各级各类专门人才,在西藏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已经成为西藏创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成果转化、高层次决策咨询的重要基地和对外开放与交流的重要窗口。

学术特色

拉萨校区设有《格萨尔王传》研究室、藏族艺术研究所、西藏人口研究所、环境物理研究所、动物生态研究所、教育和心理研究所、经济研究所、数学教育研究所等8个校级科研机构。2000年,与四川大学联合申报的“中国藏学研究所”,被确定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001年,“高原宇宙射线研究所”被西藏自治区确定为自治区级重点实验室;2004年,该实验室被确定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学校现拥有一批藏学专家,他们在《格萨尔王传》、藏族历史、藏语言文学、藏族音乐、藏族美术等研究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

学科设置

专业类型 专业名称 专业层次 专业名称 专业层次

农学类 园艺 本科 水土保持与沙漠化防治 本科


 动物医学 本科 草业科学 本科


 园林 本科 农业资源与环境 本科


 农学 本科 森林资源保护与游憩 本科


 林学 本科 动物科学 本科


 植物保护 本科 
 

医学类 预防医学 本科 护理学 本科


 临床医学 本科 药学 本科

历史学类 历史学 本科 
 

工学类 热能与动力工程 本科 信息工程 本科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本科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本科


 电子信息工程 本科 建筑学 本科五年


 食品科学与工程 本科 交通运输 本科


 水利水电工程 本科 给排水工程 本科


 土木工程 本科 广播电视工程 本科


 农业水利工程 本科 城市规划 本科五年


 资源勘查工程 本科 生物工程 本科


 环境工程 本科 
 

教育学类 教育技术学 本科 教育学 本科


 教育学类 本科 
 

文学类 汉语言文学 本科 舞蹈学 本科


 美术学 本科 绘画 本科


 音乐学 本科 新闻传播学 本科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 本科 中国语言文学类 本科


 新闻学 本科 英语 本科

法学类 法学 本科 思想政治教育 本科

理学类 数学与应用数学 本科 物理学 本科


 地理信息系统 本科 地质学 本科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 本科 应用物理学 本科


 化学 本科 地理科学 本科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本科 环境科学 本科


 生物技术 本科 生物科学 本科


 生态学 本科 
 

管理学类 工商管理 本科 乡镇企业管理(本科) 本科


 旅游管理 本科 市场营销 本科


 行政管理 本科 工程管理 本科


 公共事业管理 本科 农林经济管理 本科


 财务管理 本科 
 

经济学类 经济学 本科 
 

交流合作

国内交流

为加强同国内外院校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拉萨校区先后与挪威、日本、美国、意大利、英国、韩国等10多个国家的12所高校及科研单位建立了良好的校际关系。2002年10月,国家教育部主持召开的全国第三次教育援藏工作会议,确定了北京师范大学、南京大学、四川大学、西南交通大学、西南财经大学和高等教育出版社对口支援西藏大学。目前,拉萨校区与上述院校和单位在师资培训、联合办学、科学研究、人才交流等方面开展了多层次、多渠道的交流与合作。

2000年8月,原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一行莅临拉萨校区视察,做出了“重点支持西藏大学建设”的重要指示,中央第四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也明确提出“集中力量办好西藏大学”。西藏大学改扩建项目作为西藏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十五”规划重点项目,目前正在开工建设,一个占地834.19亩,完全现代化的新校区将在2007年落成。

2004年9月我校被确定为自治区、教育部共建学校,为学校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

学校将不断进取,力争早日建设成为有较高办学水平、特色突出、在国内外具有一定影响的教学科研型综合大学,成为西藏创新人才培养、高新技术研究和成果转化、高层次决策咨询的重要基地,为提升西藏高等教育整体水平和办学效益发挥龙头和示范作用,为实现西藏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国际交流

挪威合作网

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1994年10月,西藏大学与挪威-中国· 西藏 大学合作网(简称:挪威合作网)4所大学(挪威奥斯陆大学、卑尔根大学、特隆海姆科技大学和特隆姆瑟大学)签订了第一个5年合作协议。1999年10月,我校与挪威合作网签订了新第二轮五年的合作协议。目前,双方正在执行2004年签订的第三轮五年合作协议。

双方在人才培养、科研项目、学者互访交流等方面进行合作。参与合作项目的学院有工学院、理学院、艺术学院、旅游与外语学院、文学院、医学院等。

与德国玛尔堡大学的合作

2003年9月我校与德国玛尔堡大学签订了为期五年的合作协议。合作主要内容是关于西藏环境变化与生物多样性研究。项目由西藏大学理学院和德国玛尔堡大学地理学院来承担。合作的目的是通过两校联合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和学者、学生交换等来提高双方的科学考察和研究能力;研究西藏环境变化和生物多样性,填补我区气候变化及人类活动对环境变化的影响研究领域的空白。

与美国弗吉尼亚大学的合作

2003年10月与美国弗吉尼亚大学签订了3年的校际合作协议,学校具体实施该项目的单位是工学院、文学院、旅游与外语学院、艺术学院等;美国弗吉尼亚大学由雪域数码图书馆承担;主要在藏族文化信息技术、学者交流及留学生项目等方面进行合作。日前,经批准该合作项目得以续签至2008年11月。该合作将继续在计算机科学、图书馆学和远程教育、人文、艺术和旅游专业的计算机应用以及学术交流和学者互换等领域进行合作。

西藏大学医学院接受CMB援助情况(1993-2007年)

美国中华医学基金会(简称CMB)始创于1914年,前身是美国洛克菲勒基金会的分支机构,1928年纽约中华医学基金会正式成为一个独立的机构。

1993年,在国家卫生部原部长陈敏章教授的积极引荐下,在西藏自治区卫生厅的积极争取下, CMB董事会正式批准资助原自治区卫生学校,并在原卫校基础上建立西藏大学医学专科学校,后更名为西藏大学医学院。学校医学院从此成为CMB对华援助的医学院校之一。十四年来医学院先后以单独或合作的方式向CMB申请并获准了15个与医学教育和科研相关的项目,接受援助资金共计5,367,544美元。

在CMB资助的推动下,医学院的办学条件明显改善,师资队伍不断壮大,研究能力不断增强,对外合作不断拓宽,为推动我校医学教育的快速健康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外事动态

1.西藏大学和复旦大学联合举办的“青藏高原生物多样性国际研讨会”,于2007年6月8日下午两点半,在西藏大学中心会议室举行。西藏大学强俄巴·次央副校长向参会人员致欢迎词,并简要介绍了西藏大学的基本情况。此次国际研讨会主要研讨西藏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国际生物多样性科学研究动态。会议邀请内宾12人,分别来自复旦大学、山东大学等;外宾13人,分别来自美国、日本、英国、加拿大、德国等5个国家。西藏大学有160个师生参加本次研讨会。此次会期为5天,其中2天进行研讨,3天在拉萨、林芝地区考察。

2.2007年6月7日上午强俄巴·次央副校长接待了荷兰驻华使馆大使闻岱博一行。闻大使一行主要是对荷兰政府资助的我校艺术学院《传统音乐保护与继承》项目进行了解。

强俄巴·次央副校长向大使一行介绍了西藏大学的基本情况,国际交流合作处与艺术学院的相关人员向大使一行汇报了项目执行情况。

3.西藏大学与美国弗吉尼亚大学于2007年6月14日下午5点,在西藏大学藏式接待室举行新一轮的合作协议签字仪式。仪式由西藏大学副校长强俄巴·次央教授主持。西藏大学国际交流合作处、文学院院长、工学院、艺术学院等领导参加了签字仪式。西藏大学校长房灵敏教授和美国弗吉尼亚大学副校长布洛克教授分别在签字仪式上进行了讲话。

校园文化

(1)辩论赛:

为了配合学校的素质教育,活跃学习气氛,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及应变能力,在校领导的支持与团委的组织下,已成功的举办了九届辩论赛,使同学们在公平、友好的竞争中锻炼了自己。

(2)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

近年来为了进一步促进我校精神文明建设、活跃校园文化生活,同时加强同学们的爱国主义教育,在校团委的组织和支持下,我校已成功的举办了 16届文艺汇演。

从2004年起,每年的十月至次年的九月,我校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如期举办,内容涵盖文艺演出、乐队演出、绘画、摄影、建筑、书法等多方面的内容。2005年我委成功举办了西藏大学第二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

此外,每年在校园演讲比赛、十大歌手比赛、十大支持人比赛、校园优秀乐队比赛中,积极推选出校园文艺新秀,繁荣校园文化建设。

(3)其他方面:

1.2005年3月“保护母亲河日”,4月22日世界“地球日”,6月5日世界“环境日”等重要纪念日,我团围绕可持续发展等主题,由各院(部)团总支开展形式多样的各种活动,对本院(部)团员青年进行动员,以实际行动保护母亲河、保护生态环境。

2.为了进一步加强农村“三个文明”建设,根据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我团组织开展了多次“三下乡”活动,加深了农牧民群众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认识和理解,解放思想,更新观念。

3.为了塑造新一代大学生形象,维护正常学习、工作和生活秩序,加强校园文明建设,提高广大学生文明强度和健康水平,我团举办了“三讲一改一树”活动,并在校内外产生了良好的反响。今年继续深入开展各项活动,并在“无烟区”、“文明用餐”等活动中取得显著成果。

4、围绕“人道、奉献、友爱”,大力弘扬国际人道主义精神,深入开展红十字自救、自护等宣传、讲座、培训、演练活动,增强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取得一定成效。

5、每年九月举办社团文化节,包括经济爱好者学社、青年志愿者服务总队、高原爱心社、自行车联合会、摄影爱好者协会、象棋联谊会、计算机网络协会等校级社团携手通行,为广大学生提供多字多彩的校园生活平台,共创校园文化建设的新风貌。

主要领导

党委书记:房灵敏

党委副书记、校长:格桑群培

历任校长

职务名称 姓名 性别 民族 任职时间

校长 次旺俊美 男 藏 1985.2--1992.11

校长 群 培 男 藏 1992.12--1994.9

校长 刘庆慧 男 汉 1994.10--2005.4

校长 房灵敏 男 汉 2005.4-2009.1

副校长 杨朝济 男 汉 1985.2--1986.12

副校长 格桑旺金 男 藏 1985.2--1995.12

副校长 席潮海 男 汉 1985.2--1986.12

副校长 刘宝珍 男 汉 1985.2--1987.10

副校长 蓝俊良 男 汉 1986.12--1995.12

副校长 史文清 男 汉 1988.12--1989.7

副校长 大罗桑朗杰 男 藏 1990.7--2006.11

副校长 群 培 男 藏 1994.10--1995.12

副校长 益 西 男 藏 1994.10--2005.5

副校长 次仁卓嘎 女 藏 1994.10--1995.12

副校长 泽 多 男 藏 1994.10--1995.12

副校长 牛治富 男 汉 1994.10--1995.12

副校长 桑 珠 男 藏 1994.10--1995.12

副校长 张廷芳 女 汉 1998.5--2006.11

副校长 韦泰旭 男 汉 2004.8-2007.10

副校长 张建文 男 汉 2004.10--2006.12

副校长 王启龙 男 汉 2006.9-2009.5

副校长 强俄巴·次央 女 藏 2005.10至今

副校长 王维才 男 汉 2007.8-2010.7

副校长 阿齐 男 藏 2009.11至今

副校长 次旦平措 男 藏 2006.12 至今

副校长 范春文 男 汉 2006.12 至今

副校长 娄源冰 男 汉 2009.11至今

学校地址

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江苏路36号(老校区)

西藏自治区拉萨市藏大路(新校区)

西藏大学有四个校区,即老校区、新校区、西郊医学院校区、林芝农牧学院校区。

老校区位于拉萨市江苏路36号;

新校区位于拉萨市藏大路东端;

西郊医学院校区目前主要是西藏大学医学院毕业生的实习地;

林芝农牧学院位于西藏林芝地区,距拉萨420公里。

后来又有合并西藏职业技术学校等

参考资料

1.西藏大学校徽.

2.藏大简介------西藏大学官网 

3.西藏大学 

扩展阅读:

1

http://www.utibet.edu.cn/

2

http://www.abc211.cn/

开放分类:
社会西藏教育211工程大学
词条统计
浏览次数:约 次
编辑次数:44次
最近更新:2012-04-24
创建者:ljpbxh027
更多贡献光荣榜

辛勤贡献者:

天怡0918 展开

黄春禾 

LP669883 

邱子安 

scarson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5 2:4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