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学院 |
释义 | 学院简介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学院是由原西北农业大学园艺系、陕西省果树研究所、陕西省蔬菜花卉研究所于2000年7月合并组建而成。西北农业大学园艺系的历史可追溯到1934年成立的国立西北农林专科学校园艺组,陕西省果树研究所、陕西省蔬菜花卉研究所均创建于1958年。 学院拥有园艺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涵盖园艺学博士后流动站及果树学、蔬菜学、茶学、园艺植物种质资源学、葡萄与葡萄酒学(设在葡萄学院)、设施园艺工程6个二级学科博、硕士学位授权点,以及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二级学科博、硕士学位授权点,同时还招收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在职攻专业硕士学位和农业推广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有果树学国家级重点学科,有果树学、蔬菜学、茶学3个陕西省重点学科;有园艺学、设施农业工程与科学2个本科专业;有农业部西北园艺种质资源与遗传改良重点开放实验室、国家柿种质资源圃、陕西省设施农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陕西省苹果技术研究中心、陕西省果树研究所、陕西省花卉蔬菜研究所、陕西省园艺学会、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苹果研究中心和茶叶研究所9个科学研究或学术机构;学院设有果树系、蔬菜系、观赏园艺系、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系和园艺采后处理学部5个教学系(部),1个园艺学科实验室中心,下设园艺植物育种与生物技术、园艺植物栽培与设施园艺、园艺产品采后处理3个科教实验室(含27个分室),拥有各类科教仪器、设备2000台(件),总价值2100多万元;珍藏有果树、蔬菜、花卉种质资源12000余份。拥有白水苹果试验示范基地、眉县猕猴桃试验示范基地、西乡茶叶试验示范基地、闫良甜瓜试验示范基地、闫良蔬菜试验示范基地、新天地设施农业科技示范园、园艺学标本园区、蔬菜试验站等25个科教试验示范基地。 师资队伍学院现有教职工155人,其中正高职称38人,副高职称49人,中级职称39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26人,硕士学位的教师41人;博士生导师19人,硕士生导师51人,专业学位硕士生导师8人;双聘院士3人,外聘客座教授4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陕西省教学名师1人,校级教学名师2人;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计划"入选者1人,教育部“高等学校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入选者1人,陕西省“三五人才工程”入选者10人,校“拔尖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1人, “学科带头人支持计划”入选者2人,“青年学术骨干支持计划”入选者5人,“推广专家支持计划”入选者1人;入选教育部高等学校农林科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入选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5人,荣获省、部有突出贡献的专家称号者1人,荣获省、部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者2人。 学院现有在校生1225人,其中博硕士生404人,本科生821人。学院自组建以来,共为社会培养博士生119人,硕士生915人,本科生3000余人,培训管理技术干部3000余人。为满足社会的需求,学院还开设了园艺,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高起本,专升本、专科等不同层次的函授教育专业。 科研成果 合校建院以来,学院已取得教学成果奖16项,其中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一、二等奖5项,2005年邹志荣教授主持完成的《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新专业创建及人才培养体系探索与实践》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003年园艺学专业被命名为陕西省名牌专业,同年率先在全国创建了第一个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园艺设施学》课程被列为国家级首批精品课程,《植物育种学》、《园艺产品贮运学》、《果树栽培学》、《蔬菜栽培学》、《园艺学概论》被列为陕西省精品课程,《植物育种学》等6门课程实现了双语教学;主编、副主编全国规划、统编教材17部,其中主编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材2部,“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2部,部省级规划教材2部。 学院在葡萄野生种质资源与抗逆基因利用、西北果树种质资源利用与创新、黄土高原优质果业生产关键技术、西北果树逆境生理、西北果树采后生理与贮藏技术、蔬菜种质资源与育种技术、蔬菜生理生态、设施园艺工程、西北野生花卉种植资源与利用、陕西茶产业技术等研究领域的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目前,学院共承担国家 “8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攻关及省部等各类科研项目239项,年到位研经费达4000余万元。自“六五”以来,已取得省部级科研成果123项,其中,1988年育成的‘秦冠’苹果新品种荣获国家发明二等奖,1991年主持完成的“眉县万亩矮化苹果园建设”科技成果荣获国家星火计划四等奖,1993年主持完成的“国家果树种质资源葡的建设”和“抗病优质高产线椒新品种‘8212’育种栽培和推广” 科技成果分获国家科技进步二、三等奖,1996年育成的“大白菜胞质雄性不育系列新品种”荣获国家发明三等奖,2001年主持完成的“西瓜一代杂种育方法的创新及 ‘西农8号’新品种的选育和推广” 科技成果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03年主持完成“优质、抗病、丰产秦白系列大白菜新品种示范与推广”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育成新品种200多个,累计推广面积约6000万亩,创经济效益200亿元以上,社会、经济效益显著,为陕西乃至西北地区园艺产业及农业经济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近年来,在基础研究和基础应用研究方面也取得了一大批重要成果,先后有24篇论文被SCI、EI收录,申请发明专利39项,授权发明专利8项,出版专(编)著74部。 近年来,学院与国内外100多所科教单位有学术往来,先后有国内外专家学者200余人次前来学院讲学或开展合作研究,派出专家教授60多人次前往美、英、德、日本等20多个国家进行合作研究,并成功举办国内学术会议10余次。 多年来,学院坚持科学、和谐发展,不断强化管理,深化改革,稳步推进了党建和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促进了各项事业的快速发展。2006年学院党委被陕西省教育工委评为陕西高校优秀基层党委,2001年、2006年学院党委被校党委评为先进基层党委,2004年、2005年、2006年连续三年学院被学校评为先进单位。 办学思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立足西北,面向全国,培养高素质具有园艺专长的复合型创新人才,研究解决现代园艺发展中的重大科技问题,把学院建成产学研紧密结合、国内一流、国际有一定影响的研究型学院。 以学科建设为主线,以教学、科研为中心,利用现代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工程技术全面提升传统优势学科果树学、蔬菜学;顺应现代园艺发展的趋势,加强观赏园艺学和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这一交叉学科,扶持茶学等新设学科的发展。 按照宽口径、厚基础、重实践的总体目标,建立和完善多层次的人才培养体系,培育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 以应用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为主,重视基础研究,突出区位特色,建立学科研究平台和科技创新团队,创造高水平的科技成果,走产学研紧密结合的道路。 自学院成立以来,一代代师生秉承“诚朴勇毅”的校训,继承和发扬“经国本,解民生,尚科学”的优良传统,坚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产学研紧密结合为办学特色,积极推进科教兴院及人才强院战略,各项事业均实现了历史性跨越式发展,为我国园艺科教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为了实现建设国际一流园艺学院的目标,全院师生员工正在以饱满的热情,开拓创新,锐意进去,为全面提升我院在国内外的影响力而努力奋斗! 组织机构直属机构 党政综合办公室 院属部门 专业系(部) 果树科学系 蔬菜科学系 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系 研究所(中心) 陕西省苹果研究中心 陕西省设施农业工程中心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茶叶研究所 中心 实验室管理中心 成人教育中心 下属系部果树科学系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学院果树科学系(陕西省果树研究所)2004年9月由原西北农业大学园艺系果树教研室与原陕西省果树研究所合并而成,该系专门从事果树教学和科学研究。现有科教人员56名,其中教授、研究员23人,省突出贡献专家1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人。有外聘院士1人,博士生导师10人,硕士生导师30人。 果树科学系有果树学博士点和硕士点, 是国内招收研究生最早的学科之一。该系以本科教学为主,兼顾果树科学的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目前果树学科每年招收博士研究生10-15名,硕士研究生40-45名。 本系下设教学研究室、仁果育种研究室、仁果栽培研究室、核果研究室、浆果研究室、干果研究室、茶学研究室等7个科室。主要承担果树栽培学总论、果树栽培学各论、果树育种学各论、园艺植物育种学、植物组织培养、园艺植物生物技术、试验设计与分析、园艺学概论、茶学概论、园艺学科导论等课程;主要进行苹果、梨、桃、猕猴桃、扁桃、柿、杏、樱桃、枣、草莓等新品种选育,苹果、葡萄、桃和猕猴桃等果树的生物技术育种,苹果、梨和猕猴桃优质安全高效栽培技术,设施果树栽培,茶树栽培与育种等方面的科学研究。 近年来,先后承担国家攻关、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国家星火计划、948及陕西省重大科技创新、攻关、自然科学基金、科技扶贫、推广等科研项目,年到位科研经费400余万元。2000年以来,先后获省科学技术二等奖6项、省农业推广二等奖3项,农业部丰收三等奖1项、省农业推广三等奖1项,获国家发明专利5项。发表论文300余篇,其中SCI收录6篇,出版著作30余部,通过省级审定新品种15个。 蔬菜科学系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学院蔬菜科学系(陕西省蔬菜研究所)是专门从事蔬菜教学和科学研究的单位。现有职工29名,其中教授、研究员12名,副教授、副研究员7名;博导7名,硕导15名。在校硕士、博士生134名,本科生405名。 蔬菜科学系设有蔬菜学博士点和硕士点。以本科教学为主,兼顾蔬菜科学的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博士和硕士点设立六个研究方向,即蔬菜育种与生物技术、蔬菜生理生态、设施园艺、园艺植物种质资源遗传改良、园艺植物种质资源生物技术、园艺植物种质资源生理生态。本系下设蔬菜教研室、大白菜遗传育种室、甘蓝遗传育种室、西瓜和甜瓜遗传育种室、辣椒遗传育种室、南瓜和西葫芦遗传育种室、番茄遗传育种室、黄瓜遗传育种室、蔬菜设施栽培研究室。近年来,先后承担国家‘863计划’、国家重大农业科技攻关项目、国家自然基金项目、国家农业新品种重大产业化项目、国家农业成果转化资金项目和陕西省农业科技攻关、自然基金项目等科研项目共计35项。共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和教学成果奖励12项,其中《西农八号西瓜新品种选育和育种技术研究》和《秦白系列大白菜新品种选育研究》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选育出国家审定和省级审定蔬菜新品种20余个,其中获得国家新品种后补助奖8个。本系在大白菜、甘蓝、辣椒和西瓜等蔬菜新品种选育和育种技术研究方面处于国内领先位置,其中大白菜胞质雄性不育系的选育与利用研究居国际领先水平。 蔬菜科学系(陕西省蔬菜研究所)历史悠久,人才集聚,硕果累累,声誉省内外。在新世纪,全体教职工以饱满的工作热情,正在从事蔬菜植物遗传与育种及其分子改良、代谢生理与生态、蔬菜营养物质的积聚与提取及深度加工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在蔬菜上的应用等一系列科研和教学工作。这些工作在不久的将来会对蔬菜植物的进一步利用、蔬菜事业的发展和蔬菜科学研究人才的培养产生重要的影响。 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系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学院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系是专门从事设施农业教学和科学研究的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于2003年在全国率先增设了“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新的本科专业,我系现有教职工14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2人,讲师6人;博士生导师2人,硕士生导师5人。在校硕士、博士生11名,本科生350多名。 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专业是一个由生物、环境、工程学等多学科交叉形成的复合型专业。该专业的生物科学主要包含蔬菜、花卉和果树等作物和畜牧的生长发育与管理;环境工程主要强调光照、温度、湿度、气体与土壤五大因子的相互作用与调控;工程学科主要涉及到温室结构优化设计及环境调控设计、建筑材料的选择与计算、建造施工技术等内容。根据产业的发展和人才培养的需要,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办学思路与人才培养模式确定为以环境控制为核心,以农业工程为手段,以生物技术应用为目的的人才培养模式,并将环境科学、建筑工程、自动控制、信息技术和生物技术等多学科的新知识、新技术进行组装集成,形成专业教学计划体系。 该专业培养目标定位在培养具备现代设施农业及工厂化农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科学研究机构、高等院校、企事业单位及行政部门从事设施农业的生产技术、工程设计、管理、教学和科研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西乡茶叶试验站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茶叶试验站位于“中国著名茶乡”、“中国著名经济林(茶叶)之乡”、 “陕西省名优茶生产示范基地县”——西乡县境内,总占地面积为150亩,分为办公区、生产区、示范区和实验区四大部分。 实验示范区主要内容: A.设施观光茶园展示区:该区占地面积15亩,在现有茶园的基础上,搭建钢筋结构的塑料大棚,以便提前茶叶的开采期,提高茶叶的经济效益。 B.茶叶科技长廊:该区用于展示茶叶发展历史、茶文化、茶叶栽培、茶叶加工、茶叶新技术、新成果、新产品等茶叶方面基本知识。 C.优质高产茶园示范区:该区占地面积20亩,按照有机茶茶园建设的标准,选用产量高、品质优良的茶树品种,建立无性系密植茶园。 D.老茶园改造示范区:该区占地面积25亩,在现有老茶园的基础上,采用不同的修剪方式改造老茶园,其中台刈示范茶园3亩,重修剪示范茶园3亩,轻修剪示范茶园3亩,对照老茶园1亩。 E.茶树无性系良种苗木繁殖示范区:该区占地面积约为15亩,选用陕南的最适茶树品种,建立茶树良种母穗园5亩,母穗园既可以用于茶叶生产,又可以为建立茶树良种无性系苗圃提供扦插用的母穗。茶树无性系苗圃占地10亩,其中春季扦插苗圃5亩,秋季扦插苗圃5亩。 F.生态茶园示范区:该区占地面积为20亩,主要示范茶林间作、茶草间作等模式生态茶园。 G.茶树种质资源圃:该区占地面积约为20亩,收集国内外具有代表性的绿茶的优良茶树种质资源,建立茶树种质资源圃,种质资源圃计划收集保存400~500份茶树种质资源;现代生物技术育种手段及常规育种手段相结合,进行优良茶树品种选育。 试验站功能定位: (1)茶叶科技推广示范基地。 (2)茶叶科学研究基地。 (3)茶叶科技培训基地。 (4)学生教学实习基地。 (5)茶树良种保存、繁育和推广基地 试验站目标定位: 最终建设成有自主产权的、永久性的、高起点、高标准、国内一流的、集产学研于一体的茶叶试验站。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