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 |
释义 | 西安医科大学是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的前身,为卫生部在西北地区唯一一所直属院校,是一所以 医科为主,文理兼跨的多层次综合性医科大学。学校占地900余亩,设有第一、二临床医学院、口腔医学院(含三所附属医院),基础医学院、成人教育学院、药 学院、法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社区医学院、陕西临床医学院(陕西省医院)等十个学院和一个社会科学部, 一所附设卫生学校;有临床医学、口腔医学、预防医学、药学、法医学、护理学、妇幼卫生、外语、卫生事业管 理、生物医学工程、社区医学、儿科学、医学检验等11个专业 系部介绍(生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系 遗传学与分子生物学系 免疫学与病原生物学系 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系 公共卫生学系 药理学系 病理学系 法医学系 护理系 药学系) 附属医院(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西安市中心医院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西安市第九人民医院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红会医院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3201医院) 简况校址:陕西省西安市雁塔西路76号 地标:西安交通大学505体育馆三北大厦 成立时间:1937年 学院领导院 长: 颜 虹 ,全面负责学院行政工作,分管学科发展与规划、队伍建设、经费预算和外事工作。 副院长:陈腾,协助院长负责学院行政工作,分管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科建设、日常行政、综合治理、环境资源管理工作;协助党委做好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副院长:汪南平,协助院长负责学院行政工作,分管科技工作,重点实验室、研究实验基地工作。 副院长:臧伟进,协助院长负责学院行政工作,分管本科、留学生教学、教学实验中心工作;协助党委做好本科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党委副书记:贺浪冲(主持工作)负责院党委全面工作。分管组织、干部、统战、工会工作。 杨世民,负责院纪委工作;分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历史沿革学校创建于1937年,其前身是国立北平大学医学院.建校后几经易名,1985年改 为西安医科大学。建校以来培养了3万余名高级医学专门人才。她是中国医学科学院分院之一,是培养高级 医学人才的摇篮。2000年并入西安交通大学。 校园环境学院地处西安南郊高校文化区,毗邻大雁塔、小雁塔、陕西历史博物馆、大唐芙蓉园等风景名胜,绿草如荫,环境幽雅,是莘莘学子求学读书,探求生命奥秘、追求卓越医术的理想场所。学院以“团结、勤奋、严谨、创新”的学风而闻名,是我国西北地区培养高级医学专业人才的摇篮之一,是卫生部在西北地区唯一的一所原直属重点医学院校,也是中国医学科学院分院之一。1997年原西安医科大学六十年校庆之际,江泽民总书记为学校亲切题词“培养优秀医学人才,攀登医学科学高峰”。 院系设置经过几代人的艰苦创业和不懈努力,学院积累了较高的办学层次和较强的综合实力。建校近70年来为我国培养了近5万名高级医学专门人才。全国人大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韩启德教授是其中的杰出代表。目前在校学生4300余人,其中博士生700余名,硕士生1500余名,八年制、七年制以及本科生2100余名。学院师资力量雄厚,学院现有教职工4000余名,其中正、副教授800余名,中国科学院、工程院院士4名(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百余名,国家、省部级有突出贡献专家13人,省级教学名师4人。下设机构有28个系、3所直属附属医院、10非直属附属医院以及教学医院、6个中心、27个研究所、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个卫生部重点实验室及3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学院现有基础医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点,19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点,41个硕士学位授予权点,基本覆盖绝大部分医学、药学及相关专业。有生理学、法医学、泌尿外科学和皮肤性病学4个国家重点学科。同时建有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生物学3个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教育学院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形成了完善的本科生、研究生培养、教育和管理体制。医学院本科教育现有临床医学(五、七年制)、口腔医学、护理学、法医学、预防医学、药学、制药工程等专业;本科生教育强调专业教育和素质教育,走“高标准、宽口径、厚基础、重实践、综合型、高素质”的培养模式,2007年开办的“侯宗濂医学实验班”以全新的教育模式致力于培养医学精英人才。学院大力发展研究生教育,注重研究生创新思维及创新能力的培养。留学生教育规模和质量居全国前列。多年来学院本科生、研究生的就业率一直名列前茅,毕业生受到用人单位的高度评价。 科学研究学院科研力量雄厚,学术气氛浓厚,仪器设备先进。多年来先后承担国家以及省部级基金资助项目1000多项,获国家级、部省级科研成果奖近300项。克山病、大骨节病研究成果曾两次获国际无机化学家协会“克劳斯?施瓦兹”奖。学院办有学术期刊10余种。经过“985”、“211”等工程建设,学院整体的科研实力得到很大提升,项目申报、成果取得、论文发表等方面取得了飞跃发展。学院三所直属附属医院学科齐全,名医荟萃,医术精湛、设备精良,共有床位4000余张,是陕西乃至西部地区广大患者理想的就医场所。 交流学院重视交流与合作,重视与校友的联系。先后同美国、英国、瑞典、日本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医学院校和卫生机构,如世界卫生组织、美国中华医学基金会、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霍普基金会、光华教育基金会、台湾阳明大学等组织和机构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累计受资助经费达2000多万美金。1998年,美国国务卿奥尔布赖特来校访问 系部介绍生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系生理学科创建于1937年,病理生理学科创建于20世纪50年代。已故的我院生理学教研室侯宗濂教授曾是我国著名的生理学家及生理学创始人之一。2004年6月,生理学与病理生理学合并为生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系。现有教职工31人,其中,教授7人均为博士生导师,副教授5人、讲师10人、实验师9人、高级实验师1人。生理学科的学术带头人有闫剑群教授(西安交通大学副校长、医学中心主任)、刘健教授、杜剑青教授、赵晏教授等;病理生理学科的学术带头人是邓秀玲教授。生理学科是国家重点学科,生理学课程是国家级精品课程。 研究方向:主要围绕神经生理学领域及心血管病理生理学领域开展研究工作,主要研究方向有:①感觉与认知生理,包括痛觉、味觉、经略感传和学习与记忆;②运动生理及病理生理,包括肌肉感觉传入与调控、运动障碍性疾病的病理生理;③心血管病理生理,包括心肌改建及其防治的病理生理、高血压发生的病理生理。 科学研究:近五年来,共承担科研基金 35 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12 项、省部级基金 6 项、校级基金 11 项,其它基金6项。 获科研经费共计 580 万元。 获得科研成果奖 3 项。获国家专利3项。发表研究论文 200余 篇,其中SCI收录论文 30余 篇、MI 或EI收录 20余 篇,其余为核心期刊收录。现有科研实验室28个,可以进行各种生理学与病理生理学实验,包括细胞膜电位变化及单通道离子电流实验、免疫组织化学及分子生物学实验等。在痛觉、味觉、肌梭功能、学习记忆以及心脏病理生理等方面的研究已建立雄厚基础,处于国家先进水平。 教学工作:本系两个学科面向医疗、口腔、药学、护理、卫生、法医、生物医学工程、制药工程等专业的本科生、七年制和外籍留学生开设生理学与病理生理学课程。还承担硕、博士研究生、留学生研究生的必修课和选修课教学任务,开设课程包括神经生理学、突触生理学、神经生物学与神经肽、感觉生理学、心血管生理学、心血管病理生理学、细胞分子病理生理学、诺贝尔获奖成果介绍等。现有省级教学名师1人。自1980年以来,本系两个学科已毕业的硕士研究生150余名、博士研究生75名。目前在读研究生62名,其中博士生40名、硕士生22名。 本系共获得教学改革项目5 项。获教学成果奖 2 项,其中国家级成果奖 1 项、省部级 2项。发表教学论文30余篇,出版专著、教材及教学参考书共30部,其中“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10 部(2 部教材为主编、3 部教材为副主编)。 遗传学与分子生物学系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遗传学与分子生物学系成立于2004年,是在原医学院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研室和原医学生物学与医学遗传学教研室基础上整合组建的。现有教职员工26人, 其中教师 20人,实验技术人员6人;教师中博士生导师2名,硕士生导师6名,教授 3名, 副教授6名, 讲师11名, 获博士学位6名,在读博士8名,5名教师分别在美国、瑞典、澳大利亚等国家留学进修。 遗传学与分子生物学系为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博士学位授予点;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医学遗传学、细胞生物学硕士学位授予点。目前,系下属有骨关节病和自身免疫病分子生物学与免疫学研究室、肿瘤遗传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室、疾病信号转导机制研究室、生物大分子结构与功能研究室和生物化学学科组、分子生物学学科组、细胞生物学学科组,遗传学学科组及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学实验中心。 研究方向: 遗传学与分子生物学系目前主要的研究方向有:骨关节病和自身免疫病分子生物学与免疫学、 信号转导与神经退行性疾病分子机制及其防治、肿瘤遗传学与分子生物学、基因突变筛查、RNA干涉、基因诊断与基因治疗、干细胞研究等生命科学前沿性研究领域。 科学研究: 目前本系主持或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项,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项,主持校“985”二期生物医学与健康科技创新平台项目和国家留学基金项目各1项,累计科研经费约400万元。此外,本系还注重与国内外多家单位进行科研合作,已与瑞典隆德大学、美国俄克拉荷马大学健康科学中心建立了联合课题组,与省内外多家医学科研单位正在进行相关课题的合作研究。已发表的科研论文200余篇。 教学工作: 遗传学与分子生物学系承担了五年制本科生、七年制本硕连读生《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医学遗传学》等重要的基础医学课程的教学任务以及留学生《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英语授课和硕士、博士研究生《医学分子生物学》、《分子细胞生物学》、《医学遗传学》、《基因与基因组学》等的教学任务。 遗传学与分子生物学系十分重视教学研究,把传授知识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动手能力相结合,普遍受到学生的好评。发表教学研究论文50余篇,编写教材20余本,其中规划教材10余本。目前本系承担的教改项目有教育部组织的《麻省理工课程本科生生物化学授课内容的比较研究》、《麻省理工课程本科生分子生物学授课内容的比较研究》、《麻省理工课程研究生分子生物学授课内容的比较研究》、西安交通大学教改项目《分子生物学PBL教学法研究》。此外,遗传学与分子生物学系还参与了西安交通大学组织的研究生专用创新教材《分子生物学》、《细胞分子生物学》的编写。 教学研究机构: 遗传学与分子生物学系下设的主要教学和研究机构有:生物化学学科组、分子生物学学科组、细胞生物学学科组和遗传学学科组;骨关节病和自身免疫病分子生物学与免疫学研究室、肿瘤遗传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室、疾病信号转导机制研究室、生物大分子结构与功能研究室;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学实验中心。 免疫学与病原生物学系免疫学与病原生物学系于2005年1月建立,是原免疫学教研室与病原生物学教研室合并而成。现有教职工30人:教师21人,技术人员9人。其中教授7人、副教授6人、讲师8人、高级实验师1人,实验师5人、助理实验师3人。现有本科教学与实验中心1个,医学院研究生教学与实验中心1个。 教学工作: 免疫学与病原生物学系承担着全校包括临床医学、口腔医学、预防医学、法医学、药学、妇幼、高等护理、科技英语、卫生管理、生物医学工程等专业的五年制、七年制、硕士生、博士生和留学生的医学基础课免疫学、临床免疫学及病原生物学的教学工作。另外,还承担着我校职继学院医学专业大专及专升本医学基础课教学任务。近年来承担人民卫生出版社CIA课件项目4项、校级课件项目3项。获得省级教学成果1项、校级教学成果4项。主编/参编统编教材6部、协编教材4部。现有省级精品课程2门、校级精品课程1门。 科学研究: 免疫学与病原生物学系主要有两个学科:免疫学与病原生物学,是基础医学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免疫学与病原生物学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均为学校及省级重点学科。现有博士生导师2名,硕士生导师11名。目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三项、国家“973计划”专题项目一项、卫生部基金项目一项、省科学基金项目十项;参与两项“863高科技”国家项目、五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近5年在国内外杂志发表科研论文300多篇,其中有50余篇被SCI所收录。参与一项专利申请并获得国家及国际专利和中国专利金奖(第二名)。主要研究方向有: ⑴.肿瘤病毒分子遗传学与免疫生理学; ⑵.感染性疾病的分子诊断; ⑶.环境微生物与健康; ⑷.抗感染免疫等。 国际合作与交流: 免疫学与病原生物学系重视国际学术交流,先后有7人出国工作、进修、访问、讲学、考察、参加国际会议及攻读学位,其中一人在国外获得博士学位。目前正在与多家国外科研机构建立合作关系。 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系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系成立于2005年1月,其前身是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两个教研室(建于上世纪五十年代)。现有教职员工45人,其中教授7人,副教授8人,博士生导师4人,硕士生导师11名。目前在国外研修3人。博士生导师刘勇教授、宋天保教授、胡海涛教授、邱曙东教授分别在神经血管偶联、脑损伤和修复、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发病和防治及生殖生物学、男性生育与不育机理以及杀精子避孕药的实验研究等方面获得了重要研究成果。本学科设有的重点实验室和研究中心:生殖医学研究中心、细胞培养室、分子生物学实验室、血流动力学实验室、心脑血管实验室等。 研究方向: 经过近七十年的艰苦奋斗和探索,本学科形成了四个稳定的研究方向,并取得了显著成绩,受到了国内外同行专家的关注。 1.心脑血管解剖和应用基础研究方向,首先就心、脑血管的来源、分支、走行和分布进行了系统的观察;首先在国内开展了具有脑中风危险因素大鼠和脑缺血状态下脑内巨噬细胞的研究;进行了大鼠、人胚神经干细胞的基础和应用研究。心传导系统方面的研究处国内领先水平。 2.神经生物学方向主要探讨学习记忆的神经机制、Alzheimer病(AD)的发病机制及其基因治疗、中医中药治疗机理;中枢神经系统发育研究。 3. 细胞凋亡与神经系统的发育及相关疾病方向: GnRH相关肽在哺乳类下丘脑-垂体-睾丸轴的分布的研究成果具有前沿性;克隆出caspase-3 cDNA的一段序列,应用反义寡核苷酸技术研究防治肿瘤、AD的分子机制。 4.生殖生物学方向:从各个层面对精索静脉曲张性不育的机理进行全方位的研究;雄激素受体、非基因型孕激素受体与男性生殖生理和男性不育的研究,已达到国内领先水平。从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开始进行了杀精避孕剂的研究,已达国际水平。 科学研究: 近五年,本系承担国家科研课题16项,基金资助约230万元。发表论文137篇,其中SCI 收录4篇,MI收录 7篇。获省部级奖8项。本学科专业共招收、培养硕士研究生99人,博士研究生73人。 教学研究机构: 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系下设的主要教学和研究机构有:人体解剖学教学实验中心、人体解剖学教研室、组织胚胎学教研室。 公共卫生学系公共卫生学系创建于1986年,现在是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的一个一级学科系。公共卫生学系现有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两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含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儿少卫生与妇幼保健学、以及卫生毒理学等学科)和公共卫生专业硕士(MPH)学位授权点。系现有专职教师及研究人员65人,其中教授10人,博士生导师5人,外聘兼职或客座教授9人,副教授12人。学科内设有微量元素与地方病卫生部重点实验室、预防医学研究所和地方病研究所等研究机构。 公共卫生学系紧密围绕当前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领域国际发展的方向和国内疾病控制、环境保护与健康促进工作的需求,积极开展学科前沿基础与高技术应用研究,开展广泛的国际、国内合作与学术交流。主要研究方向有健康评价与公众营养、疾病控制与健康促进、传染病流行病学、环境与疾病相关基因、慢性病流行病学、地方病病因及防治、医学数据管理与分析、卫生毒理、食品安全、围产与优生、儿少发育与身心健康评价、妇幼营养与保健等。系与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合作,率先在国内成功开展了公共卫生专业硕士(MPH)学位教育的试点工作,与澳大利亚纽卡西尔大学、比利时布鲁塞尔大学、德国爱尔兰根大学以及英国伦敦大学等建立了良好的科研合作和对等交流关系。 近年来,公共卫生学系承担国家科技攻关、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部(省)级攻关、重点科研课题以及国际合作项目等80多项,累计科研经费约1000余万元;获国际奖2项,国家科学技术奖4项,省部级奖45项,国家专利7项;先后发表科研论文1000多篇,其中SCI、Medline收录80余篇;主编/参编八年制规划教材、教材和专著三十多部;培养博士研究生40多名,硕士研究生250余名。本学科在健康评价与公众营养、疾病控制与健康促进、地方病病因及防治研究、传染病流行病学等方面已形成相对稳定的、具有优势和特色的研究方向,为国家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特别是在西部地区的疾病控制与预防工作中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药理学系药理学系是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原药理学教研室和药学院药理学教研室合并而成的二级学科系,是国务院批准的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单位。现有专职教师和实验研究人员22人。其中教授5人 (袁秉祥、臧伟进、刘俊田、曹永孝、马欣),博士生导师4人, 副教授5人。本学科的心血管研究室是环境与疾病相关基因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组成单位之一。 药理学系主要研究方向有离子通道药理学:膜片钳与细胞内荧光染色和激光共聚焦显微技术结合进行细胞内离子和分子信号传导研究;细胞与分子受体学:药物的分子受体学和受体动力学研究,包括放射性配体结合、离体组织功能、细胞膜亲和色谱、高通量微板测试系统、毛细管电泳等技术;心脑缺血与抗心脑缺血药物:心脏血管、心脑缺血模型制备及其药物作用研究;血管药理学:用微小血管功能描记技术,PCR技术和激光共聚焦显微技术有机结合,研究环境和疾病因素对血管受体表达的影响,新药药效与毒理评价。药理学系具有许多应用于药物研究的动物病理模型,在国内有一定优势。另外,中药药理学以中药研究的现代化、国际化和理性化为目标开展中药自主知识产权的新药开发。 药理学系近年来承担国家“863”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9项、教育部重点基金项目和省部级项目8项。同时,我系承担大量横向课题,累计科研经费544万元。获国家级科技成果奖1项、省部级科技成果奖6项。近五年来,发表科研论文300余篇,其中SCI收录32篇。培养博士生17名,培养硕士生80多名。 药理学系积极开展对外合作科研活动。现有多名教师在香港、英国和日本的大学研修。近年来我系教师不仅与加拿大、澳大利亚、瑞典等大学进行对口交流、联合培养研究生外,还邀请国外知名大学学者前来我系开展学术交流活动。 药理学系每年承担5年制、7年制、外国留学生的药理学和临床药理学教学任务。药理学是临床医学专业、卫生学专业、口腔医学专业、护理学专业、药学专业、制药工程学专业的一门非常重要的专业必修课程,为各类医学本科生的培养奠定坚实基础。本系每年招收硕士生30人左右,博士生10多名。为研究生开设专业必修课和选修课8门。药理学系特别注重学生创新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培养,努力造就在药学、药理科学领域中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熟练的实验能力、深厚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毕业生可从事药学、药理学、新药研究与开发的科研、教学和研发工作。 研究机构: 临床药理研究所。 病理学系病理学是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之间的一门重点桥梁学科。病理学科集教学、科研、医疗服务于一身,集传统病理学与现代病理学、分子病理学于一体,拥有在分子、细胞、器官及整体水平上进行综合性、系统性、动态研究能力,一直是医学院的主干核心学科。本学科分别于1979年、1993年经国务院学位办批准为病理学硕士、博士学位授权点单位。 病理学系现有教授7名(博导3人),副教授10名,讲师13名,助教3名。 教学工作: 承担医学院五年制、七年制、留学生、硕士及博士研究生、成人教育等的全部病理学教学任务。经过数十年几代人不懈的努力,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和完整的教学资料,拥有各种疾病病理大体标本约2600余件、切片约3000余种,病种齐全、病变典型。各种疾病的大体标本、组织切片、教学课件及集体备课记录正在进行计算机管理。学科内坚持青年教师预讲及每周集体备课制度,狠抓教学质量。教学实验中心具有显微数码互动教室。生命科学展览馆及病理学专业网站正在建设之中。 科研工作: 经过许多病理学前辈的不懈努力,在大骨节病病理、甲状腺病病理、肿瘤病理、免疫病理、骨与软骨病理等研究中取得了许多重要成果,为本院病理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目前病理学科的主要研究方向有:肿瘤病理学、免疫病理学、肾脏病理学、心血管病理学等。重点围绕相关疾病的病因学、发病学、病理诊断及其预防进行长期研究。十余年来,先后获得CMB课题1项(37.5万美元)、国家863课题1项(72万元)、国家“十五”重大科技专项子课题1项(20万元),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9项(共256.5万元)、教育部及卫生部基金6项(110万元)、陕西省及西安市各类基金23余项(100多万元)、校行动计划项目2项(150万元)及横向课题多项(600余万元)。发表论文300余篇,其中SCI、MI收录30余篇。获得获省、部、市级科技进步奖18项,专利23项。 法医学系主任: 李生斌 西安交通大学法医学科由我国著名法医学家胡炳蔚教授1953年创建,该学科为法医学硕士、博士学位授权点。建系以来,一直担任着法医学的教学、科研及对外法医服务工作,并担负着全国法医干部培训工作。法医学实验室于1997年被批准为陕西省重点建设学科和重点实验室。1999年被评为卫生部法医学重点实验室(与公安部、最高人民法院联合共建),2000年被批准为法医学项目博士后流动站,2001被教育部评为法医学国家重点学科,2002年被陕西省司法厅批准为陕西省法医学司法鉴定中心。经过参加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中国1%任务、国家水稻基因组计划、中丹家猪基因组计划等合作项目的研究工作,造就了一批以中青年学者为学术带头人的学科队伍。 本学科点主持承担过国家“九五”攻关、国际合作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35项课题的研究任务,在法医物证、法医毒理及毒物分析、法医人类学等方面的研究已形成特色和优势,处于国内同类学科的前列,在法医物证学方向的研究水平已达国际先进水平,具有良好的可持续发展前景。 “十五”期间,法医学科将主要开展交叉学科和新兴学科的研究工作,着重解决目前在法科学和医学领域面临的重大问题,如:中华民族基因多态性数据库和法科学数据库,毒品依赖的分子和细胞学机制,基因多态性与人类疾病,基因多态性与发育基因调节机理,基因个体识别与个体化医学等研究。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充分利用法医科技打击犯罪、维护社会安定,为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和人类健康服务。 护理系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护理系始建于1986年,是我国建立最早、也是最好的本科护理专业教育基地之一,主要培养护理管理、护理教育、护理研究、临床护理及社区护理等方面的高级护理专业人才。现有在编教学人员16人,兼职教学人员15名,其中教授(博士生导师)10名、教授(硕士生导师)5名、副教授(硕士生导师)3名、讲师或博士讲师11名、助教1名、教学辅助人员1名。本学科设有的重点实验室有护理学基础实验室、内、外、妇、儿实验室、社区及康复护理训练室。 研究方向: 从世界护理发展最前沿出发,根据我国护理专业发展的特定环境和具体情况,护理系积极开展学科前沿基础研究和面向人群的护理服务项目。目前主要的研究方向有护理教育、心理护理、社区护理、艾滋病健康教育模式、贫困老人健康支持等,科研水平处于国内护理界的领先地位。 科学研究: 护理系近年来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2项,国外合作项目20项,省部级科研项目2项,累计科研经费400万元。获国家级奖励1项,省部级科研奖励3项,近5年发表论文90余篇,培养硕士130多名。本学科在护理教育、护理心理、社区护理方面已经形成了优势学科。 教学工作: 护理系每年平均招收本科生30名,硕士生5名,为了提供学生更多更广的学习氛围,护理系与香港理工大学护理学院建立了本科生交流学习计划,首批交流学生在2003年暑假启动。本学科主要培养护理心理、护理教育等方面的专业人才。由于在学生培养过程中,注重学生护理创新能力与实际动手能力,扎实广博的基础知识的培养,因此,毕业生水平高、素质好,能够胜任高等护理教育、临床护理、护理研究和社区护理的工作。 药学系药学系创建于1971年,1996年成立西安医科大学药学院。2000年原西安交通大学、西安医科大学与陕西财经学院三校合并组成新的西安交通大学后,成为西安交通大学药学院。2004年7月学校进行院系调整,成为医学院药学系。现有专职教师及研究人员44人,其中院士1人(兼职教授),教授9人,副教授9人,博士生导师3人,硕士生导师16人。药学系设有药物分析博士点、药学一级学科硕士点和药物分析、生药学、药剂学、药事管理学硕士点。重点实验室和研究中心主要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分析实验室、陕西省天然药物与工程重点实验室、药学教学实验中心、药剂学研究室、药物化学研究室、药物分析研究室、生药学研究室、药事管理学研究室等。另外,药学系为全国医学教育学会药学教育研究会常务理事单位,为陕西省执业药师培训中心西安交通大学培训点,主办有《西北药学杂志》。 研究方向: 药学系根据国家经济需求,跟踪药学领域国际发展方向,积极开展学科前沿基础研究和面向产业的高技术开发研究。主要研究方向有:创新药物与中药现代化的研究。细胞膜色谱基础理论与技术研究,中药方剂物质基础与体内过程分析研究,天然药物物质基础分析研究,蛋白质组学与药物作用靶点的研究,抗肿瘤药物研究,防治心脑血管疾病药物研究,药物新制剂、新技术的研究,药物质量控制新方法的研究,天然药物化学有效成分与活性物质的研究,药物合成工艺与药物构效关系的研究,生药品质评价,药事法规和药事管理研究等。 重点学科生理学国家重点建设学科 西安交通大学生理学科始建于1937年,由我国生理学创始人之一,著名生理学家侯宗濂教授创建。数十年来,本学科在国内逐渐形成了自身特色和优势地位,为我国生理学科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1972年本学科被确定为全国“针麻-穴位与针感”专题研究的牵头单位;1978年该研究获全国科学大会集体奖2项,个人奖1项。本学科从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开始招收研究生,1981年经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首批博士学位授权点,同年被评为陕西省重点学科;80年代举办了2届全国医学高等院校生理学师资班;2001年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2003年成为环境与疾病相关基因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要支撑学科之一。2004年生理学课程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 在“211”和“985”科技创新平台的支持下,经过3年的建设,使生理学科在科研、教学和人才培养等方面有了长足的进步。特别是在2006年,科研工作成绩显著,科研项目在数量上有了较大增长,其中国家重点项目4项,包括“863”计划子课题3项,“973”课题1项,以及NIH国际重大合作项目1项,目前在研经费1369万元,是前5年总和的1.5倍;发表科研论文的数量大幅增加,论文的质量显著提高,其中被SCI收录论文31篇,是前5年年均SCI收录论文数的4倍。这些成绩不仅是本学科近年来建设成果的积累,而且为本学科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近年来经过不懈努力,以原有3个研究方向为基础,进一步凝练了学科方向,加强学科交叉,形成了“特殊感觉生理学”、“心血管生理学”“痛觉生理学”和“神经生理学”4个研究方向,并展开了一系列创新性研究工作,取得了若干突破点。味觉机理及其与摄食相互作用的中枢机制的研究处于国际先进水平;听觉与听觉障碍机制以及耳聋遗传机制的研究位于国际先进行列;痛觉与镇痛中枢机制的研究首次提出并证实了一个新的痛觉调制的负反馈环路,国内外知名学者对这一原创性的研究成果给予高度评价。 2001-2006年期间,本学科已完成及在研科研项目102项,其中国家“863”计划3项,国家“973”项目子课题1项,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7项,国际交流合作项目6项,共获科研经费2254万元。共发表研究论文401篇,其中SCI收录79篇,MI收录55篇。共获科研成果奖21项,其中省部级成果奖15项,实用新型专利5项。 法医学国家重点建设学科 西安交通大学法医学科由我国著名法医学家胡炳蔚教授1953年创建,该学科为法医学硕士、博士学位授权点。建系以来,一直担任着法医学的教学、科研及对外法医服务工作,并担负着全国法医干部培训工作。法医学实验室于1997年被批准为陕西省重点建设学科和重点实验室。1999年被评为卫生部法医学重点实验室(与公安部、最高人民法院联合共建),2000年被批准为法医学项目博士后流动站,2001被教育部评为法医学国家重点学科,2002年被陕西省司法厅批准为陕西省法医学司法鉴定中心。经过参加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中国1%任务、国家水稻基因组计划、中丹家猪基因组计划等合作项目的研究工作,造就了一批以中青年学者为学术带头人的学科队伍。 本学科点主持承担过国家“九五”攻关、国际合作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35项课题的研究任务,在法医物证、法医毒理及毒物分析、法医人类学等方面的研究已形成特色和优势,处于国内同类学科的前列,在法医物证学方向的研究水平已达国际先进水平,具有良好的可持续发展前景。 “十五”期间,法医学科将主要开展交叉学科和新兴学科的研究工作,着重解决目前在法科学和医学领域面临的重大问题,如:中华民族基因多态性数据库和法科学数据库,毒品依赖的分子和细胞学机制,基因多态性与人类疾病,基因多态性与发育基因调节机理,基因个体识别与个体化医学等研究。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充分利用法医科技打击犯罪、维护社会安定,为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和人类健康服务。 实验室建设环境与疾病相关基因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基因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003年10月24日通过教育部验收,2004年2月13日被批准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环境与疾病相关基因是国内外的重要研究领域,针对“十五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在实验室以往的工作基础上,发挥现有特色学科优势、拓宽研究方向、适应生命科学与医学的发展,更好地服务于西部,在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创新性研究:环境与疾病发生宏观规律,环境致病生理与病理学基础,环境相关疾病的分子生物学机理,环境相关疾病防治和新药开发等。为提高我国人口素质和健康水平做出贡献。 实验室现有固定人员33名,其中研究人员27名,实验技术人员4名,专职管理人员2名,研究人员中教授22名(含博士生导师20名)、副教授5名。实验室45岁以下研究人员13名,其中具有博士学位者21名; 实验技术人员中2名具有高级职称。 近5年来,实验室承担科研项目70项,其中国家重点项目2项、国家项目40项、国际合作项目2项、省部级项目26项;获科研经费1804万元;发表研究论文602篇,其中被SCI收录106篇;出版专著21部;获省部级科技奖21项;国家专利13项(其中发明专利11项、实用新型专利2项);培养博士研究生132名、硕士研究生216名。 实验室遵循“开放、流动、联合、竞争”的建设原则,按照“边建设、边发展、边开放”的思路,将下设的各个研究室建设成为更加先进的研究平台,实行开放型管理运行机制,利用现代技术手段,运用共建共享的手段,创造良好的工作条件与环境,最大限度地发挥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正建设成为我国生命科学和医学方面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学术交流的重要基地。 附属医院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始建于1956年,是西北地区最大的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现开放床位2300余张,年门诊量120余万人次。建院50余年来,素以医术精湛、治学严谨、优质服务在广大群众中享有声誉。医院为临床医学一级学科学位博士点及博士后流动站。形成了一批具有国内领先和先进水平、特色鲜明的医学学科。泌尿外科、肾移植科、心血管内科、妇产科、肿瘤外科、内分泌科、影像医学、普外科、肝胆外科、传染科等学科为国家、省重点、省优势学科;有5个卫生部临床学科建设重点项目,6个专业为国家临床药理研究基地;心血管疾病、肾脏移植、内分泌、麻醉、病理、护理、消毒供应等9个专业为陕西省质量控制中心。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原西安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是国家教育部直属西安交通大学的附属医院,卫生部直属的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现代化医院,国家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国家药物临床实验机构,卫生部国际紧急救援中心网络医院,世界卫生组织及卫生部爱婴医院,陕西省百姓放心医院。医院现拥有29个临床科室,13个医技科室,13个研究室(所),12个临床教研室,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专业9个,硕士学位授予专业全面覆盖。开放病床1000张,年收住各类病人2万余人次,年门急诊量超过100万人次。教职员工近2000名,其中专业技术人员占职工总数的84%,教授、主任医师等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占18%以上,博士、硕士学位人员占教师队伍总数的61.2%,有52名专家教授享受国家有特殊贡献津贴,283位专家分别担任省级以上专业学术组织中的主委、副主委、常委和委员职务。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 是教育部和卫生部共管集教学、医疗、科研、预防和保健为一体的口腔专科学院和医院,在职教职工300余人,承担硕士生、本科生、进修生及继续医学教育等高层次的教学任务。 以下为非直属性附属医院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陕西省人民医院是陕西省人民政府举办的大型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也是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陕西省临床医学研究院,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承担着全省的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康复任务。医院于1931年由著名爱国将领杨虎城将军创建。位于西安市友谊西路256号,占地面积10.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1.9万平方米。设61个临床医技科室,7个研究所(室),开设床位1100张。现有员工1735人。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西安市中心医院医院占地面积4万平方米,固定资产2.6亿人民币。设置床位1000张,职工1123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1021人,高级专业技术人员283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和荣获省、市突出贡献称号专家15人,担任省、市医学会有关专业学会主委、副主委36人,具有医学博士、硕士学位220人。设有临床科室34个、医技及功能检查科室12个,7个市级医学研究所(室)设在我院,拥有10个省、市级医学重点学科和专科。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广仁医院(西安市第四医院) 医院已发展成为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急救、预防、康复、保健为一体的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精湛的医术、良好的服务,悠久的历史使医院在陕西省乃至西北地区享有很高的盛誉,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信任和好评。 医院占地30余亩,现有职工1500余人,中、高级卫生技术人员500余人,硕、博士研究生110余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教授4人。编制病床800张,拥有万元以上医疗设备600余台(件),47个医疗诊治专业组;平均年门诊病人55.2万余人次,住院病人2.3万余人次,年手术例数1.5万例。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西安市儿童医院是西北地区规模最大的一所儿童专科医院,也是陕西省、西安市唯一的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康复于一体的三级甲等儿童医院。医院前身系1939年创建于革命圣地延安的中央医院,其后几经改制,1959年9月1日经西安市人民政府批准,更名为西安市儿童医院。1997年通过卫生部三级甲等医院评审,2010年通过省卫生厅三级甲等医院复审。2004年经陕西省卫生厅批准为“陕西省儿童医疗中心”,2010年成为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医院先后被评为西安市先进集体、陕西省省级文明单位和陕西省文明单位标兵。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西安市第九人民医院西安市第九医院(西安市铁路中心医院)坐落于西安市南二环东段151号,前身是1935年元月成立的陇海铁路长安医院,1958年9月成立西安铁路中心医院,1996年元月被卫生部命名为“三级甲等”医院,同年被卫生部、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世界卫生组织授予“爱婴医院”,2005年9月整建制隶属西安市卫生局,2009年8月被市政府命名为西安市第九医院,同时保留西安市铁路中心医院名称,2010年4月成为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西安市第九医院。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红会医院医院创建于战火硝烟中的1911年,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被誉为全国三大骨科中心之一,是西安市成立最早的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国有非营利性三级甲等医院。 医院位于西安市南门外,占地72亩,建筑面积40000平方米,在建面积60000平方米(中国西部创伤急救中心)。经过100年的发展和积淀,医院形成了以骨科为主,多种学科齐备的医疗规模。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3201医院三二○一医院隶属于中航工业汉航集团,建筑面积 12 万平方米,固定资产 3 亿元。现有职工 1000 余人,其中高、中级专业技术人员400 余人,开放床位 1000余张,设有 40 个临床医技科室,10 个特色专科,2 个研究所及陕南地区首家通过省卫生厅验收达标的洁净手术室、供应室。是陕南地区集医疗、教学、科研、急救、预防、保健、康复为一体的现代化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医院年承担 20 余万人次的门急诊量,年收治住院病人 2 万余人次,自 2000年开始与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联合办学,开设全科医学专业;是陕西省内规模最大的职工医院, 地址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雁塔西路76号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3201医院三二○一医院隶属于中航工业汉航集团,建筑面积 12 万平方米,固定资产 3 亿元。现有职工 1000 余人,其中高、中级专业技术人员400 余人,开放床位 1000余张,设有 40 个临床医技科室,10 个特色专科,2 个研究所及陕南地区首家通过省卫生厅验收达标的洁净手术室、供应室。是陕南地区集医疗、教学、科研、急救、预防、保健、康复为一体的现代化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医院年承担 30万人次的门急诊量,年收治住院病人 3万余人次,自 2000年开始与西安医学院联合办学,开设全科医学专业;是陕西省内规模最大的职工医院。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广仁医院西安市第四医院创建于1898年,原名“广仁医院”,与北京的“同仁”、“协和”、华西的“辅仁”为同一时期创办,是西北地区当时唯一的一所教会西医医院。新中国成立后,更名为“西安市第四医院”。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和几代四院人的努力,医院在各方面取得了长足的发展。“陕西省眼科医疗中心 ”、“西安市妇产医院”的成立使医院的特色更加突出。目前,医院已发展成为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急救医学、预防、保健为一体的以眼科、妇产科、耳鼻喉科为省市重点学科和专科的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专业技术人员400余人,病床800张,47个诊疗专业组,拥有先进的医疗设备140台(件),平均每年接诊病人近30万人次。医院职工年平均撰写论文300余篇,每年有近10项研究成果获奖。医院秉承“广济苍生、仁爱天下”的办院宗旨,弘扬“创新、敬业、奉献、合作”的精神和“勤奋、严谨、仁爱、谦和”的工作作风去实践“创立品牌、追求卓越”的奋斗目标。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