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冶金工程学院 |
释义 | 冶金工程学院前身为西安冶金建筑学院冶金系,可追溯至矿冶系,成立于1958年,1996年经原冶金工业部批准定名为冶金工程学院,是西北地区唯一的学科门类齐全的冶金类学院。 学院现况:经过近50年的发展,冶金工程学院现有博士点2个:材料学和材料加工工程;有2个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冶金工程和化学工程与工艺;有工学硕士点6个:冶金物理化学、钢铁冶金、有色金属冶金、材料加工工程、应用化学和化学工艺;工程硕士招生领域3个:冶金工程、材料工程和矿业工程;本科专业4个:冶金工程、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金属材料工程和化学工程与工艺;其中冶金物理化学学科为省级重点学科。冶金工程专业与金属材料工程为陕西省名牌专业及校级名牌专业。学院还在积极组织申报“钢铁冶金”和“冶金物理化学”两个博士点。建院(系)以来,先后有260余名专家学者在学院工作,包括许多我国冶金工业领域的知名学者和专家。 学院现有在读研究生、本科生约1093人,其中硕士研究生143名,博士研究生21名。建院(系)以来已为国家培养了6000余名德才兼备的科技与管理人才。学院与国内冶金、材料加工、资源等行业10余家大中型企业建立了校企全面合作关系,建立了产学研高速发展网络,为冶金工业的高科技信息化奠定了人才培养和科技成果转化基础。 师资力量:学院目前在职教职工79人,其中教师54人。教师中有博导4人,教授9人,副教授15人,副研究员和高级工程师8人。教师中研究生以上学历比例占96.3%以上,其中博士比例为18.52%,在读博士比例为59.3%。学院聘任兼职教授30余名,其中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11人,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23人。 研发能力:学院科学研究和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发实力雄厚,现有校级科研研究所4个,中试基地4个,培训中心和分析检测中心各1个,工程技术中心3个。其中黄金科学与工程实验室为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学院拥有大中型仪器设备656台(套)件,各种实验设备价值近千万元。 所获荣誉:经过近50年的发展,学院科研能力逐年增强。先后承担国家“863”、国家“九五”重点科技攻关、国家自然科学重点基金等国家级项目十余项,成果均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80年代以来承担省部级重点项目、企业横向项目100余项,取得成果90余项,其中获省部级奖30余项,申报获得专利20余项,取得了很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发展前景:学院学术氛围浓厚,先后组织了十余次国家级及省级学术会议,与美国、英国、德国、日本、加拿大、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多所大学有经常性学术往来。学院是中国有色金属学会常务理事单位,中国金属学会、中国黄金协会的理事单位,是中国青年科学技术协会、中国材料研究青年委员会协会的理事单位,是陕西省金属学会副理事长、陕西省青科联理事长、陕西省金属学会常务理事单位,为参与国家和地方科技进步计划的制订及管理咨询工作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近几年来,在全国高等学校冶金工程、金属材料工程、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的正确指导下,按照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的有关标准,学院积极改善教学条件,优化育人环境,不断充实师资队伍,努力提高教学水平,在教学和教改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正朝着更高的目标奋勇前进。 组织机构:冶金工程学院直属学校领导,为二级管理机构。根据学校管理体制与冶金工程学院的发展需要,设院长一名,副院长四名,(其中一人兼任学院党委副书记),学院分党委设书记一名,副书记一名。 根据学校的规定,冶金工程学院实行院长负责制,院分党委发挥保证监督作用。院长负责学院的全面工作并负责学科建设工作,四名副院长分工负责本科教学、科研与实验室、行政人事、研究生教学和对外培训等工作。学院下设行政办公室(负责日常的行政工作),教学办公室(负责日常本科教学管理工作)、科研和研究生教学办公室(负责日常研究生教学和科研项目管理等工作)、学生工作办公室(负责日常学生日常管理工作)。 教学辅助机构设有冶金工程学院资料室、冶金工程实验室、金属材料工程实验室、化学工程与工艺实验室、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实验室、金相实验室。为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学改革,学院还设有教学督导小组。 学院还设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贵金属工程研究所、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古代冶金研究所等,以利于科研、教学与实习和生产实践相结合。 学院一级组织定期召开院务会议,研究决定重大问题,院务委员会由正、副院长、分党委正、副书记、行政秘书组成。日常工作由正副院长负责分工管理。 (1) 冶金工程学院党政负责人名单 党委书记:朱军 副教授 院长:王快社 教授(分管人事、学科建设等) 副书记:李林波 副教授(分管学生工作、行政办公) 副院长:赵俊学 教授(科研和研究生工作)、杜忠泽 副教授(本科教学和实验室) 行政秘书兼党委干事:杨占林 讲师 (2)冶金工程学院教学研究所所长名单 材料加工工程研究所所长:马幼平 教授 化学工程与工艺研究所所长:薛娟琴 教授 冶金工程研究所所长:张朝晖 教授 (3) 冶金工程学院教学、科研与研究生教学秘书、教务员名单 教学秘书:贾青 助理研究员 科研与研究生教学秘书:赵延梅 副研究员 教务员:孟令嫒 专业培养冶金工程(学制四年) 一、专业培养目标 按照“重基础、宽口径、复合型、高素质”的人才培养模式,本专业培养具备冶金物理化学、钢铁冶金和有色金属冶金等方面的基本知识,能在冶金领域从事生产、设计、科研和生产技术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二、人才培养规格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黑色和有色金属冶金的基础理论、生产工艺和设备、实验研究、设计方法、环境保护及资源综合利用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受到冶炼工艺制定、工程设计、测试技能和科学研究的基本训练。具备开发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及工业设计和生产组织、管理的能力。 毕业生符合应用研究型人才标准,通过四年学习获得以下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 2、掌握黑色和有色金属冶金过程的基本理论和生产工艺知识; 3、具有黑色和有色金属冶金生产组织、技术经济、科学管理、环境安全的基本知识和工业设计能力; 4、具有分析解决冶金生产中的实际问题以及进行科学研究,开发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初步能力;掌握一门外国语,能够借助工具书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具有听、说、写的初步能力。 5、了解本专业和相关学科的科技发展动态;具有创新精神和独立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三、主干学科 冶金工程 四、学制及学位授予 学制四年,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五、毕业合格标准与授予学位要求 按规定修完培养计划所列应修课程,考核合格。总学分修满205.5学分,其中通修课程57学分,学科基础课53.5学分,学科方向课12学分,通识课程9学分,选修课24学分。实践教学不低于40学分,创新3学分。达到学校《学分制暂行条例》的规定,准与毕业,符合《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授予学士学位实施细则》中规定条件,授予学位。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