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伍达观
释义

伍达观先生原籍腾冲县腾越镇下西街人。在腾冲读完初中,遇日寇入侵逃难到界头,辗转到昆明,进入昆明长城中学读高中。高中毕业后到香港,后到美国费城纺织工学院读书,直至取得博士学位并留校任教授。上世纪70年代回到香港投入商界,虽几经挫折,仍坚持不懈,终获成功。他事业成功后,遵照母亲的教诲,“取之于社会,用之于社会”,先后向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捐资,以母亲的名义,建立“伍谢瑞芝文库”。

中文名:伍达观

国籍:美国

出生地:中国·云南·腾冲

出生日期:1928年

逝世日期:2010年5月15

职业:商人

毕业院校:美国费城纺织工学院

主要贡献:伍达观教育基金,伍谢瑞芝文库

简介

伍达观先生云南省腾冲县人。早年到美国求学,专攻纺织工程学。其父伍集成是云南有名的富商。可是,伍达观在美国读书,没有完全靠父亲,基本上凭自己勤工俭学完成了学业。大学毕业后,伍达观先生在大学从事教学与科学研究。他至少有两项值得中国人骄傲的科学研究成果。一项是美国的第一面国旗年久破损。这是美国最珍贵的历史文物之一。他以高超的纺织技巧,修复了这面价值连城的旗帜。他的纺织工艺,“整旧如旧”,天衣无缝地使美国的“国宝”恢复了原貌。为此,美国国会将他列为做出突出贡献的美国公民永载史册。另一项是人造血管技术。俄罗斯总统叶利钦做心脏手术时就采用了他参与研制发明的人造血管技术。

高尚的品质

上世纪七十年代,伍达观先生回到香港经商。他经历过艰难、挫折和痛苦,但他以百折不挠的坚强毅力,惨淡经营,奋力拼搏,终于闯过难关,取得成功。在他取得成功后,他没有把财产留给子女,而是捐献给祖国人民。他说:“成器的儿女,不靠父母的财产过日子;不成器的儿女父母给的钱越多越不成器。钱财取之于社会,要服务于社会”。因此,他在家乡腾冲捐款,帮助因贫困而失学的儿童重返学校;奖励优秀学生上进;救济贫寒的农村孤寡老人。他的义举和善行在腾冲地区有口皆碑,被广泛地赞颂和传扬。1996年初,他捐款115万美元给云南大学,设立“伍达观教育基金”,每年奖励优秀教师及优秀学生。1997年,捐款人民币30万元在云南大学创建“伍谢瑞芝文库”。1998年7月捐款人民币512.4万元修建云南大学校医院。1999年他又捐资40万元人民币在云南大学图书馆建立“伍谢瑞芝文库”。2002年10月捐款70万美元修建伍马遥人类学博物馆。

详细介绍

伍达观先生生于云南腾冲城关(腾越)镇,是香港著名实业家和慈善家,美籍华人。他早年远赴美国研读纺织工程学,在异乡求学的过程中,伍达观先生家境富足殷实而不要其父资助,靠自己的辛勤努力,勤工俭学,以优异的成绩完成了学业,获得博士学位。学成之后,伍达观先生在大学里从事教学与科研工作,业绩斐然,取得了令全中国人引以为自豪的科学研究成果。他以令人惊叹的纺织技巧,巧夺天工地修复了第一面美国国旗———年久而破损的美国“国宝”,经他“整旧如旧”,恢复了原貌。为此,美国国会将他列为有突出贡献的美国公民。另外,他参与研究发明的人造血管技术,在俄罗期前总统叶利钦的心脏手术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70年代,伍达观先生回到香港进入商界,历经艰难困苦,沧桑风雨,以顽强的毅力,不屈不挠的精神奋力拼搏,终于取得巨大成功。事业既成,他遵循“钱财取之于社会,服务于社会”的信念,没有把财产留给子女,而是奉献给祖国和人民。

对母亲的爱

养育之恩

伍达观先生始终忘不了母亲的养育之恩,深切铭记母亲的教诲之情。他是母亲唯一的儿子,母亲含泪把他送到海外求学,希望他学有所长,自立自强,而母亲一个人在家过着孤寂、冷落的生活。母亲常对他说,人生有很多机会,你只要抓住一个机会就可取得成就,要紧的是,你要有抓住机会的本事和利用机会的能力。他对母亲的教导,拳拳服膺。他在大学刻苦学习,勤奋钻研。当学生成绩优秀,当教师工作出色,搞科研成果丰硕。当他取得成绩时,总会向母亲报告,感谢母亲的教养之恩。他说:无论我走到天涯、还是海角,都走不出母亲的胸怀;无论命运把我抛到哪里,我都在母亲的庇荫之下;母亲的慈颜时常在眼前微笑,母亲的教诲时常在耳际回响。母亲传给我勤谨好学,艰苦朴素,自力更生,与人为善的古训,用中华民族的美德永远激励我自律、自强、自尊、奋发、进取、向上。

母亲

伍达观先生的母亲谢瑞芝,清光绪丙午年(公元1906年)生于腾冲县晋家园谢氏,及笄,与伍集成先生结为连理。抗日战争初期离开腾冲到了昆明,后伍集成和伍达观到了香港,伍达观先生的母亲为了伍氏事业,留在昆明,直至一九八五年逝世。伍谢瑞芝自离开腾冲到昆明后,虽仅返回腾冲一次探望自己的母亲,但她心中时时怀念着腾冲的山山水水。解放前她多次去过香港,解放后,伍集成和伍达观也多次要接她到香港定居,但她舍不得离开昆明。她生前曾担任过云南省工商联的执行委员和昆明市侨联委员,在经济、侨务方面做过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她常常为未能够直接帮助家乡做一些实事而深感遗憾。在她逝世前病重住院时,满怀对家乡的眷恋之情,对在身旁招呼她的妹妹谢庭芝说:“未了的心愿只有由达观来完成了”。

香港经商

伍达观先生到香港经商时遇到过挫折,但他从不灰心,毫不气馁,勇敢地面对命运的挑战,他时时记着母亲“人生有很多机会”的话。以百折不回的毅力,坚忍不拔的奋斗,抓住机会,取得成功。

伍达观先生取得成功时,他首先想到母亲的教导:社会帮助了你,你应该回报社会;成功的价值不是独自站在历史的聚光灯下,一个人去接受鲜花和掌声,独自享受幸福与欢乐,恰恰相反,成功的非凡价值就是造福于人类,为人类的进步与发展贡献力量,与全人类在阳光下共赏鲜花与掌声,共享社会进步带来的幸福与欢乐 9选正是出于这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他以母亲的名义先在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云南大学建立伍谢瑞芝文库,购置图书,为莘莘学子提供学习人类智慧结晶的更多机会。随后又在昆明理工大学、云南师范大学、云南民族学院分别建立三个伍谢瑞芝文库。云南大学文库主要购置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图书,昆明理工大学文库主要购置理工方面的图书,云南师范大学文库主要购置教育方面的图书,云南民族学院文库主要购置民族方面的图书。将这四个文库用电脑网络起来,就成为一个图书种类众多、藏书丰富的大图书馆。伍达观先生在云南大学设立奖学、奖教、助学金后,又把奖励的范围扩大到昆明理工大学、云南师范大学、云南民族学院。还捐资100万美元建设云南大学校医院,这是云南省最好的大学校医院,也是全中国第一流的大学校医院。在迎接21世纪到来之际,又捐资70万美元,在云南大学建造“民族学博物馆”,向云南师范大学捐献50万美元建盖面积5200平方米的伍谢瑞芝图书馆大楼。伍达观先生是为云南省教育事业捐资最大,贡献最多的海外优秀华人。

对社会的贡献

创办“伍谢瑞芝基金”

伍达观先生热爱自己的母亲,也像母亲一样,热爱自己的家乡;他把对母亲、对家乡的热爱和感激之情,一起化为对家乡的无限眷恋和无私奉献。一九九二年十一月,在家乡腾冲出资创办“伍谢瑞芝基金”民间慈善机构。

“伍谢瑞芝基金”收到伍达观捐资40万元人民币,先后奖励了全县高、中考的育英奖、精英奖,为腾冲一中、五中、民族中学、县图书馆捐赠图书,奖励农民作家段培东,设立见义勇为基金、教育扶贫基金,捐助遭受火灾的群众重建家园,帮助失学儿童重反校园,为孤寡老人捐赠寒衣,发放过年钱等公益事业。随后捐资100万元人民币在腾冲县第一中学设立“伍达观母子教育基金”奖励优秀教师学生,同时捐赠当年的奖金人民币5万元。又捐赠20万元美金,建设腾一中“伍达观图书馆”,现已基本完工,可称得上全省中学中最好的图书馆。又与爱国爱乡的张之龙先生各捐资60万元港币,共120万元港币在腾冲县第一职业中学建设“伍谢瑞芝、张董训道母子综合楼”。这项工程刚完工,紧接着又同张之龙先生各捐资65万港币共130万元港币建设一职校“伍谢瑞芝、张董训道母子图书馆”。工程正在建设之中。伍达观先生还和张之龙先生各捐资20万元港币,共计40万元港币,为腾冲县腾越镇洞山中心小学建设教学楼。据不完全统计,伍达观先生先后为腾冲县教育、福利事业捐资500余万元人民币。

伍达观先生每天要看8份报纸,4份中文报纸,4份英文报纸。他以睿智者的目光,敏捷的思维在报纸上发现商机,也从报纸上吸取不断创造,永远进取的营养。他时常把在报纸上读到的好文章剪下来给员工们学习,提高员工们的素质与能力。周末,大家都在度假休息,可伍达观先生仍在勤奋地工作,认真思考。他对一周发生的事反复推敲,把报纸上得来的大量信息进行深入精细的研究,作为科学的决策。星期一一上班,他就提出本周的工作原则、运作方案和行动路线。伍达观先生总是以超人的智慧,在许多人尚未理出头绪、想清问题时,就以出人意料的高招取得成功。技高一筹的才能,出于他夜以继日的勤学苦思;出手不凡的决策,来自他日积月累的深谋远虑。在他成功的后面,是孜孜不倦的学习和工作。

伍达观先生的父亲伍集成是云南富商。伍达观自小就生活在锦衣纨绔,饮甘餍肥的优裕环境中。作为云南腾冲县人,母亲时常用家乡流传数百年的民谣:“好个腾越州,十山九无头,财主无三代,清官不到头”来告诫他。所谓“十山九无头”是指腾冲境内百座新生代火山大都没有峰顶。“财主无三代”,是指富人第三代就家道式微了,究其原因,富家的孩子一般是花花公子,不思进取,贪图享乐,挥霍浪费,以穷困潦倒而告终。母亲希望他不能靠父母过一辈子,要独立自主地创造自己的生活。遵循母亲的教诲,青年的伍达观告别父母,告别云蒸霞蔚、温馨可人的富贵家庭,孤身负笈,远涉重洋,到美国求学。在美国他不仅学到科学技术,更学到美国人的独立自强,勇于创新的精神。他没有完全依靠父母的金钱,而是依靠自己的奋斗,靠奖学金和勤工俭学完成学业。

对儿女的教育

成家立业后,伍达观先生对自己的三个孩子从不溺爱,教育孩子自幼抓起,要他们自立、自尊、自信、自强。伍达观先生的第一个孩子出生时,孩子的祖父伍集成为自己的孙女准备了优裕的养育环境,可是伍达观夫妇把孩子带到美国,靠自己微薄的工资艰难抚育孩子。他希望自己的孩子在艰苦的环境中成长,知艰识苦,勤劳奋斗,自力更生。三个孩子都象父亲一样依靠自己的才智,靠奖学金与勤工俭学完成学业,自立于社会。他的儿子伍用中在大学求学时,主动把自己得到的奖学金让给更困难的同学,主要靠个人奋斗以优秀的成绩完成学业。伍达观先生时常提起一件往事,他的大女儿读大学时在商店看中一件漂亮的羊毛衫,可无力购买。女儿没有买到羊毛衫,可女儿锤炼了艰苦奋斗的顽强意志,使她在崎岖坎坷的人生旅途中披荆斩棘,一往无前,终于取得成功。贫困忧患玉汝于成,贫困不完全是坏事,不肯勤劳奋斗,不思奋勇进取,不愿吃苦耐劳,才是人生的大患。

伍达观先生的父亲伍集成在晚年多次要给自己的孙子2亿港币,伍达观先生毫不犹豫地拒绝了。他清醒地知道,孩子需要的不是金钱,而是自力更生的精神,艰苦奋斗的毅力,奋发向上的勇气,开拓创造的胆识,独立自强的品格。2亿港币不是一个小数,但一个花花公子守业无方,创造无法,任意挥霍,很快就会坐吃山空,沦为贫民。相反,一个有志气,能奋进,能吃苦,善创造的青年,也许不会成为亿万富翁,但一定能靠自己的聪明才智为社会做出新贡献,同时为自己创造新生活。享受自己创造新生活的乐趣,是依靠遗产度日的人所体会不到的。伍达观先生并非要打破“财主无三代”的传说,而是希望自己的孩子做一个有益于社会、有益于民众的真正的人,是否富有倒在其次。

简朴生活

伍达观先生以巨资资助祖国的教育事业,他本人和家人都过着十分简朴的生活。他经历过艰难曲折,他之所以富有,仅仅是因为生活消费大大低于收入,日积月累攒集了财富。生活的教训使他信守传统美德:勤奋工作,不事张扬。他认为,当今社会,要靠勤劳和智慧才能摆脱贫困。靠巧取豪夺或残酷剥削致富已没有多少市场了 9选他在美国勤工俭学的经历,使他懂得匮乏、贫穷和不幸,因此他崇尚勤俭。他常说:勤俭不仅是美德,更是生活的必需品。勤奋节俭不是外加的规范,而是每个有作为的人的自觉行动。

重视中国教育

虽然伍达观先生已加入美国国籍,但他依然热爱中国,热爱家乡,热爱中华民族,是一位具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道德,善于“克己利他”的优秀华人。不少人希望伍达观先生到祖国大陆投资,提出过不少能带来滚滚财富的投资项目。但伍达观先生认为从长远看,搞好教育才是国家富强,社会昌盛,民众幸福的主要途径。他说:“历史证明,教育是社会进步与经济发展的先导”。所以伍达观先生将在美国赚来的钱,无私地捐献给祖国的教育事业,成为在云南捐资助学贡献最大的海外华人。面对来自各方面的赞誉,伍达观先生总是谦逊而客观的说:“我捐款不是为了名利,我以自己的有限的能力,资助教育,就是希望全社会都来关心教育、支持教育,没有教育就没有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5 21:5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