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五月东鲁行答汶上君
释义

作品名称:五月东鲁行答汶上君

作品别名:五月东鲁行答汶上翁

创作年代:盛唐

文学体裁:五言古诗

作者:李白

作品原文

五月东鲁行,答汶上君

五月梅始黄,蚕凋桑柘空⑵。

鲁人重织作,机抒鸣帘栊⑶。

顾余不及仕⑷,学剑来山东⑸。

举鞭访前途,获笑汶上翁⑹。

下愚忽壮士⑺,未足论穷通⑻。

我以一箭书,能取聊城功⑼。

终然不受赏,羞与时人同。

西归去直道⑽,落日昏阴虹⑾。

此去尔勿言,甘心为转蓬⑿。

注释译文

【注释】

⑴汶上:即汶水之上。君:一作“翁”。

⑵蚕凋:蚕已成茧。桑、柘,落叶的乔木和灌木,叶子可以养蚕。

⑶栊:挂帘的窗户。

⑷顾余不及仕:回想起我没有出仕做官时。

⑸学剑:李白曾从著名剑术家裴显在山东学习剑术。山东:指太行山以东。

⑹获笑:被人耻笑。汶上翁:汶水边的老公公。

⑺忽:轻视。

⑻穷:指政治上失意;通:指政治上得志。穷通即政治上的得与失。

⑼我以一箭书,能取聊城功:此句用典故,典出《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战国时期,齐国的聊城被燕国占领,齐王命大将田单收复聊城,苦战一年多,伤亡大量士卒,仍无法攻下。当时齐国名士鲁仲连写了一封信,绑在箭上射进聊城城里,燕国守将看了信便自杀了,齐军轻取聊城。齐王准备封赏鲁仲连,鲁仲连却归隐去一了,不接受封赏。李白用此典说明自己想干一番事业,却又不追求功名利禄。

⑽直道:通衡大道。

⑾阴虹:喻指奸臣。杨齐贤曰:“阴虹,指林甫、国忠辈昏蔽其君。”

⑿转蓬:随风旋转的蓬草之。

【译文】

五月梅子开始黄了,蚕也成蛹,桑树叶也空了。

山东人重视纺织,家家垂帘织布,机杼轰鸣。

看我没有去考进士做官,反而到这里来学剑术。

在我骑马举鞭问前程的时候,你汶上老翁却笑话我来了。

你这样的下里巴人倒忽悠我这样的壮士起来了,与你没什么好讨论的。

你相信吗?我可以像鲁仲连一样,一书就攻下聊城。

我也和他一样不会接受赏赐,我哪看得起如今这帮追名逐利之辈呢?

我要直接西归故里了,可怜落日被阴虹掩蔽。

你也别说其他话,我甘愿做飘蓬,四海为家。

作品简析

此诗当是公元736年(唐玄宗开元二十四载)李白初游东鲁时之作。诗分前后两节。前节八句,着重描写了初抵东鲁时的真实感受;后节十句,是李白对汶上翁嘲笑的明快答复,是全诗的精彩片段。对汶上翁讥笑的回答,是李白高尚品格生动的艺术概括。全诗后节是主体,前节是陪衬。

作者简介

李白

(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自称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静宁西南),隋末其先人流寓西域碎叶(唐时属安西都护府,在今吉尔吉斯斯坦北部托克马克附近)。幼时随父迁居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青莲乡。少年即显露才华,吟诗作赋,博学广览,并好行侠。从25岁起离川,长期在各地漫游,对社会生活多所体验。公元742年(天宝元年)被召至长安,供奉翰林。文章风采,名动一时,颇为唐玄宗所赏识,但在政治上不受重视,又遭权贵谗毁,仅一年余即离开长安。公元744年(天宝三载),在洛阳与杜甫结交。安史之乱爆发后,他怀着平乱的志愿,于公元756年参加了永王李璘的幕府。因受永王争夺帝位失败牵累,流放夜郎(今贵州境内),中途遇赦东还。晚年漂泊东南一带,卒于当涂(今属安徽)。其诗以抒情为主,表现出蔑视权贵的傲岸精神,对人们疾苦表示同情,又善于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对祖国山河的热爱。诗风雄奇豪放,想像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善于从民间文艺和神话传说中吸取营养和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玮绚烂的色彩。李白是屈原之后最具个性特色、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达到盛唐诗歌艺术的巅峰。有“诗仙”之美誉,与杜甫并称“李杜”。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30卷。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4 3:3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