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五味子散
释义

五味子

五味子,俗称山花椒、秤砣子、药五味子、面藤、五梅子等,唐等《新修本草》载“五味皮肉甘酸,核中辛苦,都有咸味”,故有五味子之名。古医书称它荎蕏、玄及、会及,最早列于神农本草经上品,中药功效在于滋补强壮之力,药用价值极高。五味子是多年生落叶藤本,植株可供观赏。为木兰科植物五味子

五味子花(Schisandra chinensis(Turcz.)Baill.)习称“北五味子”,或华中五味子(Schisandra sphenantheraRehd.etWils.)习称“南五味子”的干燥成熟果实。珍曾谓:“五味今有南北之分,南产者色红,北产者色黑,人滋补药必用北产者良”。中国药典2000年版将五味子和南五味子分别收载为两个品种。五味子只特指北五味子的干燥成熟果实。而南五味子特指华中五味子的干燥成熟果实。

五味子散药方(一)∶《太平圣惠方》卷六

[来源]《太平圣惠方》卷六。

[组成]五味子30克 白石英30克(细研) 钟乳粉30克 桂心30克 桑根白皮30克(锉) 紫菀22克(去苗土) 紫苏子30克(微炒) 麦门冬30克(去心) 陈橘皮45克(汤浸,去白,焙) 杏仁30枚(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

[用法]上药为末。每服12克,加生姜4克,大枣3枚,糯米50粒,用水250毫升,煎至150毫升,温服。

[主治]肺气不足,心胸烦满,喘促咳嗽。

五味子散药方(二)∶《普济本事方》卷四

[来源]《普济本事方》卷四。

[组成]五味子60克(拣) 吴茱萸15克(细粒,绿色者)

[用法]上二味,同炒香熟,研为细末。每服6克,陈米饮下。

[主治]肾泄。

五味子散药方(三)∶《圣济总录》卷六十五

[来源]《圣济总录》卷六十五。

[组成]五味子3分,黄耆(细锉)3分,甘草(炙,锉)1分,人参半两,桂(去粗皮)半两,羌活(去芦头)半两,干姜(炮)半两,细辛(去苗叶)半两,附子(炮裂,去皮脐)半两,白术半两。

[用法]上为散。每服2钱匕,生姜,乌梅汤调下。

[主治]咳嗽,鼻塞清涕,颤掉缓弱,少气不足,时时欲呕。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4 3:5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