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五四运动与现代中国 |
释义 | 1.图书信息书 名: 五四运动与现代中国 作 者:丁耘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年08月 ISBN: 9787208086296 开本: 16开 定价: 48.00 元 内容简介《五四运动与现代中国》讲述了:在中国现代思想史、政治史与社会史的一些重要关头,对五四运动的每一次探讨与评价总能带来新的历史兴趣与现实效果,甚至可以说是某些重大历史转折的先声。1939年,五四运动二十周年,正逐步确立理论权威的毛泽东通过评价五四运动,确定了当时中国社会的性质乃至整个中国革命的历史意义。自此,作为目的论总体历史叙事的重要环节,五四运动参与论证了社会革命、民主建国与文教变革的正当性。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之交,关于五四运动出现了不同的史学描述。一方面,以胡绳为代表,延续了毛泽东的革命史叙述;另一方面,以周扬及稍后的李泽厚为代表,开始注重新文化运动的思想启蒙意义。另行回顾过去是为了走向别样的未来。无疑,新描述并不出于所谓单纯的客观史学兴趣,其重点也并不在于对五四运动进行孤立的评价,而是试图突破革命的历史目的论,探索另外的历史叙述框架与社会建设蓝图。这是上世纪70年代末以来五四运动所引发的一切论争的实质。 书摘自由主义还是权威主义——严复与近代中国的自由之惑 严复对于自由的理解以及严复的思想立场的问题,一直深受思想史研究者的注意。早在1936年,周振甫在《严复思想述评》一书中,就将严复的一生划分为全盘西化、中西折衷和反本复古三个阶段,也就是说,严复的思想存在着由激进向保守,由批判传统到反本复古的转变。这样的一个表述基本成为典范性的结论,至今仍为多数学者所接受和发挥。 然而,史华慈的《寻求富强:严复与西方》一书,则通过对严复的翻译的研究,仔细分析了赫胥黎和斯宾塞对进化观念的不同认识,并讨论了严复的自由观是如何吸收和改造两者并最后成型的,从而开启了严复研究的新阶段。 史华慈认定严复有强烈的民族主义和社会达尔文主义的倾向,这导致他并不能对斯宾塞的“放任的自由主义”和对个人价值的尊重作出充分的体察。因为曲解了斯宾塞的价值立场,“严复从斯宾塞的解放个人才能,的观点中找到了人类自由的概念。民众的德、智、体能力在一个由自由制度及无拘束的经济领域内的生存竞争说构成的环境中茁壮成长。同时,所有这些被解放了的能力组织起来、融合到一起了,他们c合志,为社会机体即民族一国家的富强服务,而民族一国家也必须进行社会机体一级的生存竞争。” …… 图书目录五四运动与现代中国 五四:不断重临的起点——重识李泽厚《启蒙与救亡的双重变奏》 论五四时期的民粹主义 自由主义还是权威主义——严复与近代中国的自由之惑 民族与个人之自由与独立——作为思想家之陈寅恪 人之差等与人道重构——康有为的人性论 正学以翼教——论《春秋繁露义证》的经学观与政治观 两种“保守”概念与中国保守主义的路径选择 专题研究 “共和国”的陷阱——民国宪政往事 在“共和理想”与“权力欲望”之间——《斐爱斯柯在热那亚的谋叛》研究 共和与君主——康有为对传统家庭、宗族及政治之批判与改造 思想史论坛 柏拉图伪篇辨正 《尼各马可伦理学》中的修辞与科学方面 相对主义 政治科学与政治哲学 经籍选刊 宗法论 礼经通论卷上 经史札记 《周易正义》标点本拾误 读书·评论 塞壬的歌声——评玛莎·纳斯鲍姆《善的脆弱性》 …… 2.图书信息触摸历史:五四人物与现代中国 作 者: 陈平原,夏晓虹 主编 出 版 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4-1 字 数: 347000 页 数: 387 印刷时间: 2009-4-1 开 本: 16开 纸 张: 胶版纸 I S B N : 9787301150849 包 装: 平装 所属分类: 图书 >> 传记 >> 历史人物 定价:40.00 内容简介本书以五四人物为经,以现代中国为纬,内容涉及五四运动的前因后果与诸多方面,通过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和事件现场来透视当时的历史与社会,构成了一幅立体的五四运动的全景图。书中精选了与五四运动关系密切的45位人物,分为四组:“为人师表”、“横空出世”、“内外交困”、“众声喧哗”,采用历史照片与史料解读相结合的方式,形象生动地展示了那不同凡响的“关键时刻”,显示出编著者对历史匠心独运的架构。 本书的主编陈平原先生曾带领作者沿当年五四学生运动的路线,用将近5小时走遍全程,以历史照片比较或补充当时的情景。这正说明了全书的着力点在于通过考掘历史人物和精彩细节来理解百年中国,帮助读者重返那段令人神往的历史,为我们进入历史深处提供了绝好的线索和强烈的现场感,不失为一部脉络清晰、具有张力的关于百四的著作。 目录总说 触摸历史与进入五四 关于五四运动 五月四日那一天 如何进入历史 为人师表 蔡元培 在“读书”与“救国”之间 陈独秀 “直接行动”和“牺牲精神” 李大钊 从图书馆到广场 胡适不 在场的参与者 钱玄同 在疑古与革新之间 刘半农 从才子到战士 周作人 在理想与现实的岔路口 马寅初 永远的“五四青年” 马叙伦 四入四出北大缘 刘师培 闭关谢客 抱疾著述 梁漱溟 来自北大的另类 横空出世 傅斯年 这不是他要的五四 罗家伦 一笔写出五四潮 段锡朋 “学生自治”的“段总理” 许德珩 学运中的社会活动家 张国焘 急速“左”倾的学运领袖 邓中夏 脱下西装换上工装 罗章龙 亢慕义斋里的译者 杨振声 从文化观点看五四 匡互生 打进赵家楼的第一人 闻一多 终身维护五四传统 梁实秋 五四运动的“局外人” 郑振铎 风雷中的新探索 冰心 被“震”上文坛的奇迹 内外交困 徐世昌 调和各派关系的大总统 段祺瑞 被忽视的罪魁祸首 曹汝霖 千夫所指曹阿瞒 章宗祥 饱尝老拳为哪般 陆宗舆 江东父老羞于认 陆徵祥 难胜重任的首席专使 顾维钧 临危受命的外交家 傅增湘 突然失踪的教育总长 吴佩孚 “军人卫国,责无旁贷” 众声喧哗 梁启超 来自巴黎的警报 林长民 从留日到抗日 汪大燮 外交元老的投袂而起 刘崇佑 抗辩政府的大律师 康有为 向后拉车的“文圣人” 孙中山 革命新力量的发现 章太炎 行一万四千里之后 严复 书牍里的中国 林纾 拼我残年极力卫道 邵飘萍 必使政府听民意 王光祈 工读互助的梦想 鲁迅 “待死堂”与“呐喊” 余论 设议院与开学堂 人物简介 参考资料 后记 新版后记 书摘横空出世 罗章龙 亢慕义斋里的译者 1918年暑假,罗章龙与毛泽东和新民学会的一些会员,从湖南来到北京;9月,进入北大预科德文班学习。此时,中国动荡不安而又孕育着一场巨变的时局恰可以“山雨欲来风满楼”来形容——罗章龙正是用此语概括五四前夕的社会状况的。 已是新民学会和辅社两个组织成员的罗章龙,在北大活跃的社团环境中,如鱼得水。入校不久,他又加入了10月份成立、由邵飘萍领导,有毛泽东、谭平山、陈公博等加盟的新闻学会。 1920年3月形成的马克思学说研究会,标志着五四后急剧“左”转的青年走向联合。名列19位马克斯(当时马克思译作“马克斯”或“马克司”)学说研究会发起人之中的罗章龙,亲笔撰写了启事,并找到蔡元培,请求校长批准刊载。1921年11月17日,《北京大学日刊》登出了公开招聘会会员的启事,声明:“本会叫做马克斯学说研究会,以研究关于马克斯派的著述为目的”,“对于马克斯学说研究有兴味的和愿意原班人马民氏学说的人,都可以做本会的会员”。 ……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