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五四村 |
释义 | 一、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武康镇五四村乡村概况五四村地处武康镇郊西北的莫干山东麓,东与三桥村光华交界,南与对河口村沈中坞为邻,西与莫干山镇高峰村接壤,北与三桥村赤山相连,全村总面积5.62平方公里,辖11个自然村,即:铜官桥、麦仓里、圣堂头、前山、后东、外安村、青刁坞、鱼瓜桥、湖塘里、外湖塘、里湖塘。据有关政府网站统计,14个村民小组,420户,1497人,村委驻地在铜官桥,全村有耕地1735亩,其中水田1670亩,旱地65亩,山林6275亩,其中,用材林1860亩,薪炭林200亩,毛竹林100亩,小竹山3060亩,早元竹486亩,水果林199亩,茶地168亩,桑地159亩,其他43亩。 建置沿革五四村,因第一个初级农业合作社成立于1954年5月4日,以日期命社名、村名,沿用至今。 五四村,明时为武康县庆安乡十三都,清时为武康县西乡十三都二保五、六、七庄;十三都三保一庄、二庄、三庄、五庄、六庄、七庄、八庄。民国三十四年,为阜溪镇四保。解放后,为武康县三桥区徐梅乡四村。1956年1月,为三桥乡五四高级农业合作社。1958年10月为三桥公社徐梅管理区五四生产队,1961年调整社队规模,为三桥公社五四大队。1984年恢复乡镇建制,为三桥乡五四村。1987年,三桥乡改三桥镇。1999年三桥镇并入武康镇,为武康镇五四村。 五四村历史悠久,物产丰富,素有“七都金,八都银,十三都聚宝盆”之称。五四村粮食产量1965年达“纲要”,1969年超千斤,从20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每年为国家提供商品粮68万余斤。 五四村有丰富矿产资源,尤以石煤为甚。1974年三桥乡(公社)开办石煤矿。 历史文化五四村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十分重视民兵工作的建设,20世纪50年代,毛主席指示大办民兵师,五四村在县、乡人武部的指导下,成立民兵连,组织民兵发扬革命传统,苦练军事技术,提高军事素质,在历次实弹射击与模拟战斗中名列前茅。从1960年起,民兵连为公社(乡),县、及至地区军分区民兵先进单位。并1960年民兵连长王青山出席全国第一次民兵代表大会,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并受赠《毛泽东选集》一套,半自动步枪一支,还与党和国家领导人合影留念。 二、安徽省肥西县高店乡五四村乡村概况五四村,隶属安徽省肥西县,据相关政府网站统计,有人口3800人,辖36个村民组,耕地面积5280亩,村设有2个党支部,6个党小组,有党员71人。村党员活动室现有结构两层,上下10间,面积达300多平方米。 社会建设一是做好“清洁家园,绿化乡村”活动的宣传和动员工作;二是岁末将至,抓好农村防盗和防火等安全工作;三是计划修通四桥村民组的水泥路;四是综合治理五四村的当家塘——许大塘,并在2009年开春清理各条水渠;五是解决好五四村农户的该水改厕问题。通过抓好以上工作,将“小学教”活动落实到实处,抓出成效。最后乡组织委员王仁翠就开展“小学教”活动作出强调:首先要求广大党员干部明确开展该活动的重大意义,在思想上重视起来,其次要真抓实干,落实到位,再其次要认真学习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了解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的各项重大问题的决定。 三、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市道墟镇五四村乡村概况五四村位于上虞市道墟镇西南部,全村地域面积1.3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006亩,2007年,全村有农户数602户,常住人口1707人,2007年全村经济总收入7408万元,人均纯收入10439元,拥有村级集体收入100多万元。经过全村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先后荣获绍兴市文明村、卫生村、生态村,省全面小康建设示范村等荣誉称号。 四、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市鹿山街道五四村五四村,位于鹿山街道西部,是个半山区,山清水秀,人杰地灵。截至2007年,有村民515户,计1530人,分为14个村民小组,村庄行政区域总面积为5.0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为630亩;山林面积9039亩)。2007年人均收入1.1万元。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