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五善七恶 |
释义 | 基本信息“五善七恶”学说,是中医外科学特有的判断疮疡预后的重要临床指针,较明显的发端源于《诸病源候论》之“五逆”等描述,首载于宋《太平圣惠方》,经历代补充、总结而完善。稍晚于《太平圣惠方》几十年的《卫济宝书》载有另一种定义的“五善七恶”说,但内容与前大同小异。后世对此的发展则大体分为两类:一类以宋《太平圣惠方》和元·齐德之《外科精义》为代表;一类以明·陈实功《外科正宗》和清·吴谦《医宗金鉴》为代表。区别在于:前者的症状是散在的,后者将五善七恶配属于五脏。 详细释义五善1、心善:精神爽快,言语清亮,舌润不渴,寝寐安宁 2、肝善:身体轻便,不怒不惊,指甲红润,二便通利 3、脾善:唇色红润,饮食知味,脓黄而稠,大便和润 4、肺善:声音洪亮,不喘不咳,呼吸均匀,皮肤润泽 5、肾善:并无潮热,口和齿润,小便清长,夜卧安静 七恶1、心恶:神智昏糊,心烦舌燥,疮色紫黑,言语呢喃 2、肝恶:身体强直,目难正视,疮流血水,惊悸时作 3、脾恶:形容消瘦,疮陷脓臭,不思饮食,纳药呕吐 4、肺恶:皮肤枯槁,谈多音哑,呼吸喘急,鼻翼煽动 5、肾恶:时渴引饮,面容惨黑,咽喉干燥,阴囊内缩 6、脏腑败坏:身体浮肿,呕吐呃逆,肠鸣泄泻,口糜满布 7、气血衰竭:疮陷色暗,时流污水,汗出肢冷,嗜卧低语 歌诀五善为顺,预后较好;七恶为逆,预后不良。 为方便记忆,可将上述“五善七恶”编成歌诀: 疮疡之症分善恶 五善七恶要知晓 第一心善精神爽 第二肝善身轻便 第三脾善唇滋润 第四肺善声音高 肾善水火自升降 再看七恶是哪桩 一恶神昏心烦躁 疮形紫黑言语喃 二恶腰挺目斜视 疮流血水心惊悸 三恶形瘦脓腥臭 疮塌软陷不知痛 四恶皮枯声嘶哑 痰多喘息鼻煽翼 五恶消渴口干燥 面黑囊缩肾亏虚 六恶浮肿肠鸣泻 大便滑脱脏腑衰 七恶疮形如剥鳝 四肢发凉疮流水 五善七恶辩端详 谨慎用药从医良 五善的现代解读如《外科枢要》中描述的五善其意思就是如果患者饮食正常,知道所吃的食物味道,这是第一个好的征兆;大小便正常,这是第二个好的征兆;患处外观无恶化情形,肿胀消减,脓水或渗液不恶臭,这是第三个好的征兆;患者神清气爽,情绪及动作即使波动也能恢复平静,这是第四个好的征兆;脉动及呼吸有生气,和季节时令吻合,生理及心理表现如常人平时变化,这是第五个好的征兆。这些都代表患者的疾病预后是好的。而以脏腑学说的观点来判断患者表征预后,心、肝、脾、肺、肾等脏器各有其主治功能及代表症状,若脏器功能完好,所代表症状也不会出现异常,如“心”脏器不受损,可表现出神清气爽,言语清楚,舌质鲜润,没有口干渴、心情烦闷的情形,睡卧皆安稳;若“肝"脏器功能不受损,觉得一身轻快,不轻易发怒或惊恐烦躁,指甲色泽红润,大小便正常;若“脾”脏器功能正常,表现为口唇滋润,知道食物的滋味,碰到喜欢吃的会多吃,脓液呈黄色黏稠不腥秽,大便不稀或干硬;若“肺”脏器功能正常9说话声音响亮,呼吸不喘不咳无痰,气息安定,皮肤润泽有光;若“肾’’脏器功能正常,不会有午后潮热,小便清澈,睡眠安稳。在《外科心法要诀》中描述的也是类似的情形。 七恶的现代解读相对“五善"而言,患者不好的征兆包括口渴身发热、泻泄或便秘,这是第一个不好的表征;伤口溃烂流脓水,脓液腥臭污秽,伤口仍肿,这是第二个不好的表征;外观无精神,说话语声不响亮,这是第三个不好的表征;不管是吃东西或服药均无法吸收,这是第四个不好的表征;精神恍惚、嗜睡、呼吸气短乏力、身体觉沉重无力,这是第五个不好的表征;外观面目浮肿,口唇鼻颜色青黯,这是第六个不好的表征;脉搏气息不协调,无神韵,这是第七个不好的表征。只要七个不好的征象中存在四个,那么病情就变坏。《外科心法要诀》中也是有类似的记载。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