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五山乡 |
释义 | 五山乡辖社区1个,村委会8个,村(居)民小组130个。有自然屯54个。2004年,全乡总人口20398人,其中农业人口19589人。人口自然增长率3.73‰。行政区域面积145平方公里,有林面积860公顷,年末耕地面积1220.67公顷。全年农作物播种总面积2594公顷,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2433.87公顷,经济作物种植面积115.33公顷。粮食总产量5611吨。水果总产量158吨。肉类产量1896吨。水产品产量46吨。农业总产值919.56万元。新建沼气池278座。土特产品有金银花、八角等。矿产资源有铅、锌矿。 广西自治区崇左县五山乡(基本概况 教育工作 计生工作 沼气建设 村镇建设 劳务输出) 云南省弥勒县五山乡(地理区划 自然条件 人口民族 经济概况 农业生产 畜牧业 林业 劳务输出 水利 道路交通 集镇建设 科技教育 文化卫生 扶贫济困 综治创安 文明建设) 广西自治区崇左县五山乡基本概况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47万元,一般预算支出134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898元。年内,五山乡获大新县党风廉政建设目标管理责任制三等奖、人口与计划生育目标管理三等奖、三个文明建设目标管理达标奖、生态农业建设先进单位。 教育工作2004年,五山乡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思想政治和业务素质,深化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加强学校管理,狠抓教学工作,教育教学成绩显著。全乡小学在校生共1139人,小学生入学率100%,小学升初中率100%,普及率99%;中学在校生658人,当年中考成绩积分排在全县同类学校第一名。 计生工作2004年,五山乡政府全面落实人口与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深入贯彻《广西壮族自治区计划生育管理条例》,坚持“三不变”(坚持现行计生政策不变、既定的人口控制目标不变、党政一把手亲自抓和负总责不变),落实“三为主”(宣传教育为主、避孕节育为主、经常性工作为主),实行“三结合”(计划生育与发展经济相结合、帮助农民勤劳致富奔小康相结合、建设文明幸福家庭相结合),开展计生优质服务,取得较好成绩。全乡实际出生人口208人,出生率10.22‰,占出生人口指标的65%;计划生育率为95.67%,完成计划生育手术226例,已婚育龄妇女综合节育率为88.23%。年内,五山乡荣获计划生育工作三等奖。 沼气建设2004年,五山乡党委、政府抓住上级给予农户建设沼气池每座补助实物折款500元(含改厕)的优惠政策,广泛宣传发动群众建设沼气池,并精心组织,严格管理,重点抓好温新、宾山、盆山、文应、联山5个村的沼气池建设。年底全乡共完成建池278座,累计完成3059座,入户率达68.08%。获大新县生态农业建设目标管理先进单位奖。 村镇建设2004年,五山乡把建设五保村项目列入“五项”基础设施建设重点项目来抓。在上级主管部门的统一安排和具体指导下,投入资金32万元,建成一幢两层20间110平方米混凝土结构的五保村住房。可接收应保对象入住86人。 劳务输出五山乡党委、政府根据全乡人多土地少,剩余劳动力多的特点,积极鼓励和引导劳务输出。同时做好劳动力市场的调查和信息收集,帮助农民寻找输出方向,并为劳务输出者快捷有序地办理各项手续。据统计,至2004年底止,全乡外出务工人数达6650人,其中长期在外务工3810人,全乡外出务工总收入2800万元。 广西自治区来宾市兴宾区五山乡五山乡位于兴宾区南部,东南界连贵港市樟木镇,西连小平阳镇,北邻三五乡,东接石牙乡。历史上长期属贵县管辖。1952年4月划归原来宾县。乡辖9个村民委64个自然村。乡东西两翼山峦重叠,中部岭坡连绵。全乡总面积134.2平方公里,石山和高丘占53.44平方公里,属半石山区。六成为旱地,石灰石丰富,其他矿石少。三利水库属兴宾区最大的水库,该乡受益甚少。由于地少人多,可供开采资源贫乏,极大地制约经济发展。2006年,总人口31954人,其中壮族占85%,余为汉族,非农业人口占4%。男性16459人,女性15495人。主要语言为壮族北部方言,通用西南官话。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243.9人,2006年人口增长率为7.9‰。 建置沿革 清朝,五山属贵县山西里,民国时,里改区,为樟木区辖。民国37年(1948),设五山乡,1949年属贵县第四区(青岭区)辖。1953年4月22日划入来宾属来宾县第十五区(青岭区)施村乡。1958年春设五山乡,仍属青岭区辖。同年秋撤区设公社时从青岭分出设五山公社;1962年撤公社复区时重归青岭区辖。1969年1月撤区再复公社时又从青岭分出设五山公社革命委员会。1980年11月改称五山人民公社管理委员会。1984年9月撤公社设乡时称五山乡人民政府,自此沿袭至今不变。乡政府驻地五山街,昔以狮子山、龙船山、茫山、牙山、大甲山五山而得名。2006年,下辖9个村民委64个自然村。 自然地理 五山乡位于来宾市兴宾区南部,东经109°110'24"—109°119'29",北纬23°19'48"—23°49'47",北回归线横贯境内中部。主要山脉坐落在乡境东西两部,最高山为雾茫山,在乡政府驻地西部3.1公里处,山顶西侧有一岩洞,冬冒热气环绕其顶似雾故名。东北——西南走向,长1.5公里,宽0.7公里,主峰海拔439米,山体为中层状灰白色石灰岩,与四周山峰相毗连。瓦峦山,亦称大通山,在乡政府驻地西北部5.2公里处,山呈圆形,层峦叠嶂,如瓦峦石,主峰海拔428.5米,为五山第二高峰。山体属中层灰白色隐晶质石灰岩,顶峰有三角控制点,北部山脚是来宾——小平阳公路。拉岜山,在华岭村南面1.6公里处,山形似人编织捕鱼工具,壮语称“拉岜加”,故名。东南走向,长约1公里,宽0.5公里,主峰海拔243米,山体为灰白色隐晶质石灰岩,南临贵港。境内多为时令河,流量不大。著名的河流有止马河,发源于贵港,成河于三利水库以下的止马村附近,自南向北流经乡北部,纵贯三五乡东部和厢城乡,于城厢中部的江头村西部注入红水河。止马河全长64.25公里,流域面积为365平方公里。止马至红水河,落差为53.8米,年平均流量7.67万立方米/每秒,水能资源蕴量为1709千瓦,可开发量为1092千瓦。土壤多为石灰岩母质发育而成,其次晦四纪红土母质,有少量属硅质岩母质,质地以粘土为主,其次是沙质壤土。耕田多是石灰性沙土田和石灰性铁子底田。河流少,日照充足,干旱、土薄、地瘦是最大特点。气候温和、偏热,雨量充沛。1月份平均气温11.1℃,7月分平均气温28.4℃,年平均气温20.8℃,年降雨量1316.4毫米。北回归线穿过境内中部,属南亚热带的季风气候区。太阳辐射强,夏长冬短,日照充足,气候温和,对发展农业生产相当有利。全年气温22℃以上的天数多达200左右,平均年无霜期为320天。每年春初亦出现一些低温阴雨“倒春寒”天气,容易导致早稻烂秧及玉米和豆类作物烂种。寒露风最早出现于9月15日,最晚是10月15日。雨季最早出现日期是3月3日,最晚是5月20日;雨季持续天数达144天。 农业经济 五山乡主要以水稻、玉米、花生、甘蔗、黄豆为主,兼种木薯、棉花、芝麻等。1990年全乡工农业总产值1096万元(农业总产值1043)。粮食总产量665万公斤。2001年农业总产值6667万元。粮食10802吨,2006年农业总值8876万元(现价)。粮食总产量10378吨。1991年全乡甘蔗总产量14068吨。2001年甘蔗总产量27285吨,比1991净增13217吨。2006年榨季进厂料蔗6.3万吨。全乡现有蔗面积21964亩。2006年全乡林地1980公顷,现有林面积1688公顷,立木蓄积量为0.8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为20.5%。现有林场8个,以松、桉等乔木林为主。1991年耕牛存栏6848头,生猪存栏6413头。2001年耕牛出栏3050头,存栏8247头。生猪出栏44000头,生猪存栏18106头。山羊出栏2636头,山羊存栏2719头。肉类产量3823吨。水产品产量349吨。2006年,生猪出栏6.2万头,牛出栏4244头,羊出栏3398只,家禽出栏16.9万羽,水产品产量494吨。2006年,甘蔗总产量60098吨,播种面积995公顷。 水利设施 乡境内的三利水库为兴宾区最大水库,建于1959年末,总库容4342万立方米,有效库容2330万立方米。六贝水库,建于1956年,库区40亩,1998年扩建后灌溉面积达800亩,蓄水9万立方米。石盆水库在施村,库容133.3万立方米,灌溉面积200亩。全乡现有电灌抽水站37个水库3座,山塘坝10个,基本解决农田灌溉问题。 交通运输 主要公路有3条:一条是乡府经西北直达城区;另一条是乡府经小平阳镇进入柳南高速公路,可达桂林、柳州、南宁、北海等城市;再一条是乡府向东南进入贵港。 邮电、电信、广播电视 乡有邮政所1个,邮路全程65公里,全乡所有机关单位、行政村均通邮。2006年末,全乡9个村委全部装有程控电话,用户2001户。64个村屯已实现村村通广播电视,有线电视入户村数2个,有线电视入户数626户。 商业 乡政府所在地有贸易市场1个,面积3040平方米,全乡共有168个商业网点,个体工商221户。 人民生活 2006年粮食总产量10378吨,农民人均有粮317公斤,人均纯收入2733元。 文化 乡设文化广播站1个,图书馆1个 教育 2006年全乡有初级中学1所,小学9所,教学点14个,在校学生4111人(其中中学学生1335人),教师267人(其中中学教师76人),小学入学率100%。 卫生 乡设卫生院1个,2006年共有20名医务人员,全乡9个村民委均设有合作医疗服务室,乡卫生网络完善。 体育 全乡64个自然村有50个篮球场。逢年过节,群众自发举办篮球、乒乓球、拔河、象棋等比赛。 文物 五山乡革命烈士纪念碑,位于五山乡政府所在发西面约200米远的小山包上,是为纪念1949年解放五山时牺牲的26名烈士兴建。原址在五山乡中学校园内,1976年迁至今址重建供人瞻仰。 云南省弥勒县五山乡地理区划五山乡位于弥勒县西南部,东接虹溪镇,南连巡检镇,北邻西一、西二镇,山水连华宁,隔江望建水。乡政府所在地四家村海拔1700米,距县城58千米。盘虹公路与连乡公路在乡政府所在地呈“+”字交叉,是西部民族风情走廊中间站。全乡辖四家、觅利、箐口、乌衣、牛平、舍姑、则居、石头寨8个村民委员会,有49个村民小组50个自然村。 自然条件全乡国土面积366平方千米,2007年实有耕地面积41419亩,其中旱地40100亩,水田1319亩,人均2.4亩。境内最高海拔2150米,最低海拔1108米。全年无霜期250天,降雨量约977.3毫米,平均气温17℃,属亚热带季风气候。 人口民族年末,全乡总户数4357户,总人口17791人,其中男9057人,占50.9%;女8734人,占49.1%;农业人口17425人,非农业人口366人;总人口中,彝族16918人,占95.1%,汉族614人,占3.45%,其它民族259人,占1.45%;年内出生人口227人,人口自然增长率5.98‰,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49人。 经济概况2007年,全乡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5636万元,同比增长18.4%。工农业总产值完成5776万元,其中,工业现价总产值956万元,农业现价总产值4820万元。财政总收入535万元,其中地方一般财政收入418万元,财政支出73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858元,增长10.7%。 农业生产2007年,农作物总播种面积82493亩,粮食产量1131.3万公斤。大春完成测土配方、杂交玉米规范化栽培27003亩,玉米丰产示范4800亩,推广优质小麦25785亩。烤烟生产势头良好。全乡烤烟种植10000亩,收购烤烟135万公斤,比上年增加10万公斤; 均价达到12.13元,比上年增加0.21元;上等烟比例占64.53%,兑付给烟农烟款1594.9万元,亩产值达1595.10元,农民人均烤烟收入达938.29元,增长2.36个百分点。冬季农业开发有新突破。发展中豌6号菜豌豆609亩,珍珠豆406亩,试种美国蚕豆250亩;全乡种植冬早旱地蔬菜1265亩, 比上年翻了2.8倍。 畜牧业做好疫病防疫和肉牛冻精改良等畜牧科技推广,提高科技措施入户率,积极推进牲畜圈舍的规范化建设,指导农户依靠科技措施发展畜牧产业。年末大牲畜存栏10742头,牛出栏3400头;山羊存栏11110只,出栏5100只;生猪存栏9862头,出栏肥猪12100头。设置养牛示范户4户,全年实现畜牧产值1894.3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39.3%。 林业2007年封山育林5700亩,天保工程公益林建设2000亩,退耕还林1055.82亩,退耕还林粮食折现补助农户资金27.45 万元;沼气池建设72件。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投入经费26.7万元,抽调县、乡、村工作人员187人,确权7103宗41.36万亩,确权面积居全县第一。完成核桃种植3298亩, 其中:连片种植1600亩,零星种植1698亩。重点抓好四家581亩、箐口300亩、连乡公路旁719亩的连片示范种植,带动全乡核桃种植向产业化、规范化发展。完成连乡路旁两排26公里1.5万株核桃行道树种植,构建五山绿色经济走廊。 [乡镇企业] 2007年,全乡有乡镇企业168户,从业人员260人,总产值1178万元。 劳务输出2007年,输出农村剩余劳动力734人,县内130人、省内287人、省外323人,连年超额完成输出任务,劳务输出工作正朝着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 水利2007年,投资336.4万元建成人畜饮水及水利设施工程946件,其中投资201万元建成地边水窖670件,投资47.4万元建成特困水窖158件,新建5000立方米水池1个,加固库容13000立方米坝塘1个,解决了0.14万人和0.1万头大牲畜的饮水困难,改善灌溉面积0.41万亩,增加蓄水量4.7万立方米。完成从西二镇保云水库至五山引水工程的前期勘测工作。 道路交通2007年,投资120.98万元,完成觅利2.84公里的弹石路、牛平7.48公里沙石路、拉里白5.03公里的砂石路、则居6.17公里砂石路。投资204万元修建完成云红、乌箐、拉义三条通达工程38.06公里,到村公路基本实现砂石化或弹石化。 集镇建设随着连乡公路建成通车、乡域公路网络的逐步构建,生产发展,人民生活日益富裕,五山农村经济日趋活跃繁荣,小集镇功能逐步健全。乡党委政府正积极争取各行各部门的支持,做好五山乡小集镇的开发建设。 科技教育乡科协全年招收农函大学员120名。积极组织开展“9·17”科普日宣传活动。通过以会代训、发放宣传材料、广播、电视、标语和现场培训等宣传教育形式稳步推进新型农民培育工程。全乡“两基”人口覆盖率达100%,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9.86%,小学完学率100%。高中录取率达55.4%,中考成绩跃居山区乡镇前列。投资100余万元建设五山中学学生宿舍楼及箐口完小教学楼;投资23万元以“民办公助”形式建成占地807.50平方米的乡示范幼儿园,结束了五山幼儿无上学点的历史。 文化卫生全年举办各种民间体育、民族歌舞比赛等各种文体活动50余场次,观众累计达4300余人次。全面推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8个村卫生所投入使用,参合率达89.26%;新建卫生公厕34个,环境卫生整治行动深入持久开展。 扶贫济困全年发放农村低保金25.4万元,城镇低保金1.3万元,五保供养金0.36万元,定期救济补助款12.7万元,救济粮食8290公斤,衣被3000床(件),补助3.7万元完成特困户危房修缮31户。社会弱势群体受到更多关爱,帮助4户贫困残疾人改造危房,喜迁新居,组织12名患者做康复手术。抢抓机遇,整合资金,认真组织拉里白、大麻配、大凹子、新房子4个村民小组实施整村推进扶贫项目,惠及531户2230人口,村容村貌明显改善,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 综治创安认真搞好“五·五”普法,不断推动依法治乡;做好安全生产宣传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加大道路交通和非煤矿山整治力度,层层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立建全创安工作台帐。2007年立刑事案件4起,破4起,破案率100%,受理治安案件6起,查处6起。由于防范得力,全乡保持了“平安乡镇”、“无毒乡镇”、“无邪教乡镇”称号。 文明建设扎实开展“创建文明五山、创建文明村寨”为内容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举办 “科学发展,共建和谐”演讲比赛和迎奥运全民健身活动,积极营造健康文明和谐的发展氛围。2007年有州级文明村1个,县级文明单位1家,县级文明村4个。有县级民族文化传习点2个,传习人员26名,州级民间艺人2人,县级民间艺人3人。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