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五鹿城 |
释义 | 五鹿城关于“五鹿”。春秋时大名为著名的五鹿城,“五鹿”体现着大名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明,同时“五鹿”又有“禄寿吉祥”之意,与大名的含义珠联璧合,相得益彰。其次,我国南方的大都市广州称“五羊城”,“五鹿城”和“五羊城”单就字义相比,“五鹿城”应在“五羊城”之上,人们说起广州“五羊城”,很容易联想到大名“五鹿城”。 春秋时代,从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到鲁哀公十四年(公元前481年)是中华民族灿烂的一页,也是儒家思想形成的重要时期。“春秋”代表四季:“春”象征生机和耕耘,“秋”代表成熟和收获。“五鹿春秋写天下”,它既体现了大名悠久的历史,丰厚的文化,也体现了今天大名人民迈向新征程,建设新大名的坚定信心和决心。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大名在后唐、宋和金三朝时,曾做过国都或陪都,这三朝是大名历史辉煌的篇章,历史记载清楚,事件影响深远,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未来可挖掘的东西,可做的文章也很多。“五鹿城”,“大名鼎鼎”,“漳卫之滨”,“三朝国都”是宣传大名和“宋府名城”的重点和切入点。“五鹿城”使大名更形象,“大名鼎鼎”使大名更显厚重,“漳卫之滨”使大名更有灵性,“三朝国都”使大名更具辉煌。 五鹿城的故事春秋时期,在今大名县东部,曾经兴起过一座闻名中原各国的城邑——五鹿城。五鹿是大名境内历史上最早的城市。它对大名的历史价值,可将大名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提早到公元前七世纪。 春秋时期,大名地区先属卫国,后属晋国。公元前660年十二月,北部的狄(翟)人进犯中原地区的卫国,卫国连忙向中原霸主齐国求救。但是未等齐军赶到,卫国就很快被狄人打败,卫国君主也被狄兵杀死。狄人原为草原一族,游牧为主,他们侵略别国,并不为夺城占地,而只图掠夺财物。这次入侵卫国也是一样,他们把卫国打败后,很快将城内财物劫掠一空,然后满载而归。临走,还把卫国的都城拆得七零八落。等到齐国君主齐桓公亲自领着救援大军赶来,狄兵早已跑得无影无踪。第二年(公元前659年),齐桓公为了保护中原诸侯国,显示中原霸主的权威,亲自会合诸侯帮助卫人恢复国家。先是拥立国君,后见卫国都城漕邑被敌人拆得破烂不堪,又在一个叫做楚丘的地方,为卫国重新筑造了一座新都。这还不算,第三年(公元前658年),又在卫国东部要塞接近齐国的地方,即今大名县东部,为卫国另建了一座新城,取名五鹿。新建的五鹿城位于古老的沙麓山下。相传当年周穆王东征,路过沙麓山,不幸遇夫人盛姬病逝,便在此地驻扎。周穆王的女儿叔?哭得死去活来,感动了当地人,因而当地又称这座山为女?丘。这座依傍沙麓土山而兴的边境小城,由于其独特的战略位置,很快发展起来,成为春秋时期兵家必争之地;又由于此,围绕着五鹿城,演绎出许多有声有色的史话。史书上记载的晋文公落难乞食野人的故事,就发生在五鹿这个地方。 公元前658年,即五鹿城建起的那一年,晋国国内发生了动乱。晋公子重耳为避国难,领着他的亲随逃到了狄国;国内随即派人追杀,他们只好离开狄国,准备投奔齐国。路途经过曹国,曹国君主根本不管饭,第二天就把他们赶走。接着到了卫国,卫国君主更干脆,让他们吃了闭门羹,连面也不让见。这群不幸的落难者,辗转来到距齐国不远的卫国边境城邑五鹿野外,疲惫不堪,又饥又渴。重耳一行只好丢下面子,向路边的农夫讨饭吃,不料农夫给了他们一块土坷垃。晋文公受了几天的气,这时候再也忍耐不住,抬手要打农夫。但是他刚要扬起的手被舅舅狐偃拦住,狐偃对他说,给你土块就是给土地,土地象征江山,这是拥有国家的吉兆。重耳只好忍下这口气,借坡下驴,装上土块赶奔前程。公元前636年,这位已是62岁的老公子重耳终于苦难到头,不仅做了国君,还当上中原霸主。 公元前632年,刚刚坐上中原霸主之位的晋文公,想起落难时在曹、卫两国受到的冷遇,就要以怨报怨,攻打曹、卫两个国家。他出发前佯言要攻打曹国,向卫国借道,实际上要把两国一块消灭。卫成公一来刚刚与曹国一块归附楚国,怕得罪楚、曹二国;二来知道先君卫文公当年曾对晋文公无礼,晋文公这次肯定来者不善,顺便将曹国、卫国一块收拾很难说,就没敢答应晋国过路借道的要求。这也早在晋文公的意料之中。晋文公一边派使者到卫国去,一边早就率领着大队人马绕到卫国南边一个叫南河的地方,由这里渡过黄河,来至卫国边境。晋文公远远望见他早年落难路过的五鹿城,不由触景生情。他想起了受过的磨难,想起了同患苦难、又被他无意用火烧死的介子推。原来,当年晋文公落魄五鹿城外,向百姓要饭,百姓不给,还给他难堪,随从的臣子介子推看不下去,偷偷忍痛割下自己腿上的肉,炖了一锅野菜给他充饥。晋文公多天不闻肉香,见着“肉”菜,狼吞虎咽,很快填饱饥腹。晋文公吃饱喝足,才得知饭菜的来历,差点没有把肠胃吐出来。他眼睁睁地瞧着介子推裤管不住地往外渗血,又羞愧又心疼。晋文公做人崇尚以德报德、以怨报怨,他做上国君,就要封赏介子推,但介子推施恩不图别人报答,与母亲一起躲进深山。晋文公用火烧山,想逼他出来;介子推母子仍然不肯出,结果双双被大火烧死。事情虽然过去多少年了,但晋文公记忆犹新,好像刚刚发生在昨天。此时,他手指着远处的五鹿城,命令将士马上攻打,似乎要把过去的怨恨全泼洒在这座城上。五鹿守军不意晋军猝到,未及准备,官兵个个惊慌失措,仓皇逃窜,五鹿城轻易被晋军夺得。晋文公登上城头,极目四望,不由想起舅舅狐偃劝慰自己的那番话,嘴角露出一丝得意,他对身边的将领说:“当初我来到这里,老百姓给我土坷垃,舅舅说这是要得到土地的先兆,今天果然应验!”而此时正在国都楚丘惊恐不定的卫成公,一听晋国夺了五鹿城,吓得赶忙逃离卫国。晋文公派了一个将军守住五鹿城,又去攻打曹国,曹国也很快被打下,还擒获他们的君主。后来,卫、曹两国苦苦哀求,答应与楚国断绝关系,归附晋国,晋文公才准许卫、曹两国复国。五鹿城被晋军占领半年,又回归卫国。 公元前559年(鲁襄公十四年),卫国发生叛乱,卫献公逃奔齐国。十一年后(公元前548年,鲁襄公二十五年),中原霸主晋侯为了得到卫国的夷仪城,派魏杼、宛没到齐国去,接回卫献公。齐国养活卫桓公十一年,不能白着,这位落难君主临走时,齐国大夫崔杼质押了他的妻子儿女,以迫使卫国答应把五鹿城送给齐国。但是不久,齐大夫崔杼忙于内乱,直到后来被国人杀死,一直无暇顾及索要五鹿的事。五鹿城呢,最终还是和夷仪城一起被晋国得去。晋国获取五鹿城,这可从五世纪中原地区发生的两起战事证明:一个是公元前494年4月,晋将赵稷在距五鹿近二百里的邯郸叛晋,齐景公、卫灵公前去救援赵稷,包围了五鹿城。一个是赵稷叛晋三年后的七月,齐国陈乞、弦施和卫国宁跪援救范氏,也曾经把五鹿城围困。两件事情都能说明,这个时期的五鹿城,已经不为卫人所有,而是落入晋国版图。自此以后,专门记述春秋事迹的《左传》一书就再也没有关于五鹿城的记载。只是检阅《汉书》,从上面发现这样一句:“元城郭东有五鹿之墟”。“墟”,《康熙字典》注曰“故城”,即旧城址之义,说明五鹿城此时已经沦落,不复存在。《汉书》的作者班固是东汉人,死于公元92年,这又说明五鹿城大概毁于东汉年间,或者比这更前。毁灭原因,或可这样猜测:秦汉以前,中原地区战乱不断,一些城池常为敌国所毁。若此,五鹿城极有可能像它的几个国都一样,毁于战火之中。或者,宋以前,黄河曾经两度从大名流过,五鹿城西面不远,便是滚滚黄河。黄河时常为患,吞没此城也极有可能。但不管是毁于战乱,还是毁于水患,终归,五鹿城是从古老的大名土地上永远地消失了。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