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五龙头 |
释义 | 五龙头村概况五龙头村位于河南省济源市五龙口镇,是个依山傍水的美丽地方。 每年的正月初一、十五、十六,十里八方的乡亲们都会赶来这里参加盛大的庙会,爬疙瘩坡,登上老顶,为来年盼个好兆头。山下有眼泉,名曰“甘霖泉”,冬暖夏凉,甘甜爽口。 秦渠枋口、五龙口古称枋口。因秦时即在沁河出山处开凿秦渠,引水灌田,以核对枋木为闸,故名枋口。它开创了隔山取水之先河,也是最早利用水流弯道原理的水利工程,不淤不塞,利泽至今,因此具有很高的科学研究和文物价值,是我国古代四大水利工程之一,可与都江堰媲美。从两汉、三国、隋、唐至宋、元都曾扩建,到了明代万历年间,在沁口附近相继开挖了利丰、广济、广惠、永利和兴利五条水渠,形成了五龙分水之势,所以又称五龙口。而作为龙头的村子很自然的被人们称为五龙头,现今的五龙口渠首五个龙头在闸口上方昂首挺立,为万亩良田输送着新鲜的血液。现在访口遗址属于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在枋口,沁河截山而出,两岸断壁如削,幽谷碧波荡漾,风景十分迷人,东汉明帝刘庄在这里专门为女儿刘致赐建沁园,其精美别致为后世称道,被作为公主花园的代称。隋唐时代,官宦名流来游者甚多,直至金辽时期仍为官僚宴游之地。我国唐代著名大诗人白居易曾游枋口,写下了"济源山水好,老尹知之久。孔山刀剑立,沁水龙蛇走"的千古绝唱。这里山水相映,风爽浪低,盛夏如凉秋,"沁口秋风"历来被誉为济源九景之一。 这里交通十分发达,207国道、新焦铁路、长济高速公路从这里通过。一个小村子,因为沁水的原因,两座铁路桥、两座公路桥(原207国道旧桥现已封闭)、一座高速公路桥从这里飞跃沁水,虽然破坏了原有的山貌,但新貌却是那样的壮观,想是战时,这里一定是兵家必争之地。 小村子走出了两位名人,一位少将—北京军区炮兵司令员李健,一位作家—李洱(代表作品《花腔》、《石榴树上结樱桃》)。村子虽小,每个走出去的人都不该遗忘她,那山(孔山)那水(沁水)那人。 五龙头村李氏起源迁民 庶民安知当局谋,老槐树下集结忙。 迁绑途病饥寒苦,倒卧沁湾精血伤。 山泉一济脏脾胃,身轻体健眼明亮。 夜梦宗主点宝地,虎踞龙盘安家邦。 此为李氏宗主,李京、李城的定居诗文。第一、二句写当局设谋,诓骗庶民集结于“大槐树下”,并强行捆绑,集体迁居的情况。第三、四句是写迁居途中,熟人被捆绑在一条绳上的饥寒病苦的情况。其“解手”一词即来源于此时。第五、六句是点出山根泉水有治疗疾病,明目养神的神秘功效。定居后就命名为“眼光泉”留传至今。第七、八句点出家祖李老君梦点宝地。京城二尊才定居于此地。如大门前对联所言: 两山夹一水水山相映蛙逐天云鹏破浪 五阳寓二阴阴阳互变牛登王屋龙见田 五龙头村李氏家谱辈数排列顺序 李京 李城 正大光明立,承位居永清。 荣华富贵德,文武圣贤忠。 王侯伯子男,将相公九卿。 村貌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