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五里村
释义
1 福建南平市武夷山市五里村

五里村为一地名,在我国福建省南平市、湖北省鹤峰县、重庆市万盛区以及广东省湛江市等1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都有同名村庄,由于受自然条件影响,以及当地政策规划不同,在发展建设方面,各个村庄存在差别。

简介

五里村系武夷山市新丰街道行政村,位于武夷山市市区南部,在秀丽的武夷山风景区北面崇阳溪畔,东与综合农场交界,西与樟树村交界,北连城南村,南邻武夷街道。村落面积2.5平方公里,现全村人口1078人,253户,有5个自然村,9个村民小组。

自然资源

五里村民风淳朴,尊老爱幼,村黄泥垅安置小区按照国家规划建设起一个花园式小区。上、中、下洲路,祥明路,五里庵等约2.5公里安装了路灯,各自然村的自来水、电、水泥路、通讯、闭路电视等基础设施全部配套建成。村民自办机砖厂、加工厂、机械服务公司、宾馆、交通运输户、旅游服务 等专业户私营企业的规模和数量稳步增长,村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改善,农民人均收入达4310元;2006年村里实行60周岁以上的老人发200元的生活补助金;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参保率达95%;村民安居乐业。

经济发展

五里村人均耕地不足0.3亩,主要以种植蔬菜为主,建大棚种植反季节蔬菜、推广无公害优质蔬菜种植;推广无公害茶叶种植200亩、板栗每年产量60多吨、花卉盘景种植10亩、发展珍珠养植业50亩。

1999年度被武夷山市委、市人民政府授予先进村、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六星村”,2002年武夷山市人民政府授予五里村“科技示范村”,2003年武夷山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授予“优秀调委会”,2004年被武夷山市司法局、民政局评为“全市民主法治示范村”,2005—2006年武夷山市“平安家庭”创建活动领导小组授予:“平安家庭”示范村,2006年中共武夷山市委授予:中共武夷山市新丰街道五里村支部委员会“先进基层党组织”。

2 湖北省鹤峰县五里乡五里村

五里村位于湖北省鹤峰县五里乡集镇,辖2个村民小组,245户,792人。

该村集体所有农用地总面积3055亩,其中耕地面积395.7亩。2005年粮食总产量171吨,人均达到216公斤;全村农民经济收入主要来源于种植业、养殖业和二、三产业,二三产业收入比重占全村总收入的60%以上。

2005年,该村纳入全县整村推进规划,县委宣传部、县农业局、县广播电视局三家单位驻村帮扶。通过一年的帮扶,该村面貌焕然一新,户间路全部实现水泥硬化,新的街道建设初具雏形。

3 重庆市万盛区万东镇五里村

五里村位于重庆市万盛区万东镇,在1983年6月前名称为五里大队,6月后改为五里村。2004年6月建制调整后,由原来的三个村(五里村、鹤林村、凤凰村)合并为一个村,名为五里村。

该村位于万盛区万东镇正南面,距万盛主城区3公里,幅员面积8.72平方公里;有10个合作社,1107户,3780人,全村有村、社集体企业8个,其中,煤矿企业3个,建筑建材企业3个,纺织企业1个,商贸企业1个,2005年全村工农业总收入862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450元。

该村地处川东平行岭谷区与四川盆地东南边缘山地,云贵高原衔接过渡地带,海拔320-900米。村内平坝、丘陵具有,土壤以黄壤和紫色土为主,土地微酸性至微碱性,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冬暖春旱夏热,无霜期长,热量丰富,年均降雨量为1310毫米,年均气温为18.4℃,不同区域适宜不同经济作物的种植。

该村农业和产业结构调整可用地5070.9亩,其中森林面积2073亩,凤凰社就有属亚原始森林1260亩,与该区旅游景区黑山谷相连,是天然氧吧,公路已修建到社,有多处泉水,并生产质量高的名茶“毛峰”,茶叶基地近1000亩,如加开发是度假休闲绝佳地,是开发森林资源的理想地。

该村经济发展广阔:有日供应600立方米水的小石林供水站,属优质泉水,有区教委留下的原“鱼田堡中学”校舍,占地面积16000平方米,建筑面积8500平方米,有今年土地整治后,可供可开发和观光农业的优质土地500亩,有麻竹种植面积700亩,有计划扩大花生种植面积1000亩,荷花园300亩,山地鸡20万只,该村社社通公路、通电(包括动力电),鹤林片区人饮工程完成后,基本实现全村使用自来水。对招商引资创造了有利条件。

4 广东湛江市徐闻县南山镇五里村

到广东湛江市徐闻县南山镇的五里村,探访清代总戍将军郁林州守府翁魁的故居。

村中有翁氏祖祠──“醇雅公祠”,该祠为清代建筑,现已破残,厅堂内尚存一石匾,长2.4米,宽55厘米,厚12厘米,匾上刻有“醇雅公词”四字。庆幸的是,村内还存有一座保护完好的四合院式古屋,以及村东南有一棵“酸豆”古树(树干直径1.6米,高达10多米,树冠覆盖面积300多平方米)和一块罕见的六角石桌(桌面直径126厘米,厚16厘米)。

村前的水塘上建有徐闻名胜──“水月亭”。水中的亭隔开南北两小塘,北塘为方形,面积达300多平方米,围堤用条石构砌。南塘为圆形,面积达500多平方米。“水月亭”东西两端均为石桥,桥中有拱,亭基全用条石叠砌。亭下为半圆拱门,南北两塘可相通。亭的四围设有栏杆,可以凭栏远眺,欣赏风景。

据清宣统三年《徐闻县志》卷三十二中的《选举志武官记》中记载:“翁魁,生于大明崇祯戍辰(1628年)卒于清康熙三十四(1695年),卒年69岁。翁魁字端清,谥庄严,行伍出身,职总戍将军郁林州守府,诰封宣武大夫”。村中的《翁氏族谱》中也记载:“清初,翁魁的长兄翁栋(1624—1678)以军功升补徐闻海安营千总署府篆时,喜报传到家乡,翁氏族人及众多邻居百姓争相传颂,为家乡出了千总衔武官而感到高兴。翁氏家中更是喜气洋洋,登门道喜的乡邻络绎不绝。其中有一族人见到高大魁梧地站在一旁的翁魁便信口说道:‘年轻人身强力壮,一表人材,将来跟你哥哥一样,也从事军旅以报效家国!’谁料翁魁自此发愤攻读兵书,练功习武,后来翁魁也投身军伍,并荣任总戍将军郁林州守府挂印郁林府总兵,诰宣武大夫,令族人和乡亲意外地感到骄傲与荣耀!”

翁氏家族本籍不在徐闻,而是在广东恩平。明代翁姓先祖由于从军行伍,从原籍广东恩平出任自高州电白营把总,而后又迁任徐闻海安营任千总武职官员,退休后遂在此建村定居,生息繁衍。定居后,翁氏家族兴建水月亭、祖祠、慈义庙,教化子孙,注重办学培育人才。自清代始,翁姓曾出功名者达60多人,成当地一大名门望族!

据村中的翁氏后裔翁为经老人的介绍,翁氏家族生息繁衍至今,已有13代,现健在的达1000多人(最老的93岁,最小为2岁)。后裔多为教师,也有不少是经商、从政。

5 广东省兴宁市福兴街五里村

五里村位于福兴街道办事处中部,毗邻205国道,交通便利。2005年全村有1080户总人口3980人,其中劳动力有1899人,有53个村民小组,村“两委”干部9名,党员85名。现有耕地面积1719亩,鱼塘面积有60亩。在党工委、办事处的正确领导下,村“两委”班子树立“团结、务实、开拓、进取”的精神,带领全体党员和广大群众,找准强村富民的路子,艰苦奋斗,真抓实干,较好地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一、努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在村办有龙眼基地、花卉基地共250亩,出租门店、谷米加工厂等,使村级年收入达10万元以上,人平收入4800元。全村85%以上农户住上新楼房、装上电话、饮上自来水,100%以上农户用上电灯。

二、近年来,筹资660万元,为民多办实事好事,努力搞好村里基础设施建设,尽快改变村面貌。(1)农业基础设施方面:实现全村大小主灌排灌沟道,全长10公里,全面石砌,覆盖率达90%以上。(2)道路基础设施方面:实现全村主乡道4.7公里,全面水泥硬底化,13条自然村道,全面石砌,7条水泥硬底化。(3)文化阵地基础方面:兴建大楼(五里小学教学楼、老年人活动中心楼、村两委办公会址、村文化活动中心楼)共4座。(4)卫生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主乡道1.5公里装上路灯,种上树木,85%以上农户用上卫生厕,兴建卫生公厕一座(60平方米),村建立了环卫队,做到村屋垃圾天天清理。

所在党支部:2000年至2004年被梅州市委组织部评为“五好党支部”、被梅州市委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被兴宁市委组织部评为先进党支部、被兴宁市委评为“红旗”党支部,2004年被广东省委组织部授予省“固本强基”工程省级示范点,被梅州市委组织部授予梅州市“固本强基”工程市级示范点,2005年被梅州市委组织部授予“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示范点。

所在村委:2001年被省计生委授予“计划生育重心下移”示范村、2002年评为梅州市级计生先进村、2003年授予全国计生协会先进单位、评为兴宁市“依法治村”先进单位、2004年授予梅州市交通安全村,2003年被兴宁市委评为“创先争优”先进村,2005年被评为“广东省卫生村”荣誉称号,2006年3月被评为“洁净家园 绿满梅州”创建活动先进村,2006年被梅州市、兴宁市定为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点。

6 贵州省平坝县城关镇五里村

一、自然资源

五里村距平坝县城约2.5公里,清黔公路和珠六复线穿寨而过,交通十分便利;目前已有90%以上的人家安上了电话和闭路电视,家家户户进行了农网改造;中日合资的芦茅塘水厂和青岛帮扶的人畜饮水工程,完全解决了村民的生活用水问题和牲畜饮水问题。村民的总体素质较好,致富能力强。地貌以稻作坝区和山区为主,海拔1300米左右,年平均气温14.5℃,无霜期280天左右,适宜发展多种水果种植、蔬菜种植、养殖业等。

二、社会经济状况

五里村辖一个自然村寨,七个村民小组。全村349户,1352人,男741人,全村现有劳动力870人,外出务工劳动力312人。 全村耕地面积1548亩,田790亩,人均为耕地1.15亩。森林面积150亩,荒山荒坡面积3000余亩,宜林荒山500余亩。村民主要经济来源于建筑业、种植业、养殖业、务工,种养业主要以传统种养为主, 2006年人均占有粮食200公斤,人均纯收入3500元。农业生产逐渐由粮食种植转向蔬菜种植、经果林种植等,养殖方式逐步由传统的养殖业向规范化、规模化养殖转变。

7 浙江省宁波市慈溪市观海卫镇五里村

公元1336年左右,由河南省南阳韩氏,与余姚陆家埠以经营竹木器为业,后往返慈溪做生意,并与五里桥南莫家漕人交往为友,因本人勤劳肯苦,忠厚诚实,于是便在莫家漕定居下来,至今已有30多代。随着年代的推移,4—7房仍在韩家及祝家乾居住,另有义桥韩家,天妃宫韩家,因三个地方成三角形,且相隔距离均为5华里,故名五里韩家。

五里村位于观海卫镇西首,西距慈溪市府15公里,东距观海卫镇政府2公里,北靠329国道。罗鸣公路贯穿全村,交通十分便捷。 五里有10个自然村,居住面积2平方公里,1950为洋浦乡五里村,54年变革为卫前公社五里大队,84年划为五里乡五里村,92年为观城镇五里村,2001年与林家村合并成为现在的观海卫镇五里村。 目前全村现有住户1026户,在册总人口3067人,现有耕地面积2060亩,其中旱地1367亩,水田693亩。村委会下辖28个村民小组,村内现有村办企业6家,个私企业28家,村主要集体经济来源有停车场、旧木材市场、农贸市场、工业园区及房屋租赁等,2002年集体可用资金120万元,二、三产人均收入5000元。 五里村以党总支为核心及村委会、经济合作社三套班子为主体,响应上级党委政府的领导,认真贯彻邓小平理论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并以发展经济建设为中心,积极向外地学习先进各种经验,大胆引进各项产业,充分利用我村优越地地理位置,狠抓机遇,与时俱进,为我村的各项产业迅速蓬勃发展,为实现具有特色的现代化新农村而努力奋斗.

8 河南省汤阴县城关镇五里村

五里村,原名李村,因村里土居五家姓李的家族而名。建国后,离镇政府五里,是而更名为五里村。

村中现有2700多人,交通便利,东毗京珠高速,西有环城路, 北靠汤屯路,南望永通路;村风淳朴,人杰地灵。自1997年起,几乎年年有一名重点大学生。村辖范围内有永达和众品两家企业,他们吸收了村里的青壮劳动力,实现了村民们在家门口打工的愿望。特别是近年来千年古县汤阴将我村东部规划为了工业区,多家企业入驻。

村中规划齐整,正中间有一个圆盘,引开了东西南北四条干道。村北头正在兴建汤阴第一家四星级宾馆------商都大酒店。村中的五里村小学,曾培养出大量人才。

9 江西省广丰县洋口镇五里村

村里现有5000多人,人均耕地只有0.1亩。因此在以前村民多数去外地务工,近年来当地由于其便利的交通环境以及劳动成本较低吸引了大批企业,村内现有大型企业6家,提供上千个就业岗位。医疗设施齐全,位于广丰至上饶的交通主干道之间。

10 云南省普洱市景东县漫湾镇五里村

该行政村隶属景东彝族自治县漫湾镇,地处镇政府西北边,距镇政府所在地18公里,到镇道路为土路,交通方便,距县城135公里。东邻温竹村,南邻安乐村,西邻澜沧江,北邻安召村。辖大温力、中村、等17个村民小组。现有农户512户,有乡村人口2168人,其中农业人口 2168人,劳动力1372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953人。

全村国土面积7.16平方公里,海拔1,120米,年平均气温22.5℃,年降水量1,120毫米,适合种植水稻、玉米、茶叶、甘蔗、核桃等农作物。全村耕地面积2,768亩,人均耕地1.3亩,林地7,967亩。2006年全村经济总收入307.3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230元。该村农民收入以种植业、养殖业为主。

11 云南省傈僳族自治州贡山自治县五里村

五里村共有48户人家,202人,主要居住的民族是怒族,五里村是贡山县境内怒族民居建筑格式及建筑风格保留较完整的村寨,对于深居在这里的怒族群众来说,这片土地显得足够的奢侈,土地带来的丰衣足食,让灵魂有了栖息之地,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仿佛是不食人间烟火的理想乐园,不少有旅游专家和外界人来到这个地方都被它的宁静而感叹,所以便称之为净化心灵的天堂。

12 四川省成都市温江区万春镇五里村

位于柳城镇以北,东邻三井村,西靠天乡路社区,南邻长石社区,北邻七里村。交通便利,可乘城市公交205、604直接到达。全村幅员面积1.5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267 亩,辖 9 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317人,455 户,设7个党小组,有党员 42 名,其中有镇党员代表4名,其中村(社区)党员代表11名。村两委班子3 名,助理1 名,村会统人员1 名,工作人员1 名。2006年,村人均纯收入达 7500 元。

集体资金情况:每年集体资金收入50000 元,其中租金50000 元。2006年,全村(社区)集体经济收入50000 元。

特色产业:花木种植业及养殖业,主要种植桂花和广玉兰,养殖业主要为大规模鸡养殖场 。

发展方面及措施: 在产业机构调整和“三个集中”过程中,抓好失地农民劳动力转移培训,切实解决农民生活问题,实现农民增收。

13 四川省宜宾市翠屏区沙坪镇五里村

川南有名的贫困村,地处偏远,交通不便。丘陵地形,夏天闷热、冬天寒冷。村民种植作物水稻、玉米、小麦、高粱、花生等。村里至今没有小学、没有公共娱乐设施、没有市场。村民以张姓、李姓居多。

14 安徽省黟县碧阳镇五里村

五里村位于黄山市黟县县城近郊,紧邻世界文化遗产地和全国十大魅力名镇——西递、宏村,总面积1.6平方公里,该村四个村民组,近500人口。全村桃园面积1100余亩,是一个以种桃为主的水果专业村。

每年 阳春三月, 春笋露尖、 柳树吐嫩、桃花飘香,而到了6月初, 桃树上挂满了诱人的鲜桃, 整个桃园果香四溢;置身其中,往往让人流连忘返。该村以其优越的生态环境和良好的水果经济效益,先后荣获 “全国绿化千佳村”、“全国农科教示范村”、“全省绿化百佳村”、“黄山市生态文明村”、“黄山市环保生态村” 等称号。2006年被确定为市级新农村建设示范村。

近几年来,该村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 着力打造桃产业, 引进“安农水蜜”、 “中国沙红” “牛心桃” 等优质新品种,多次聘请省果树专家到村授课,并聘请高级园艺师吴剑权担任技术顾问,推广果树栽培管理、低产果园改造等技术,通过施用农家肥,使用生物技术防治病虫害,提高了水果的产量和质量,生产绿色无公害水果。形成了 “一村一品”的产业格局。2005年水果总产量达到1600吨,总产值170万元,人均产值3500元,人均纯收入4330元,其中水果业收入占60%。

目前,该村为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目标,积极引导农民围绕桃产业,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把五里建成高标准的集旅游、观光、休闲娱乐为一体的优美农村观光园区。

15 安徽省含山县仙踪镇五里村

五里村地处安徽省巢湖市含山县仙踪镇的北面,东与昭关镇大宣行政村相连,半山半圩,易旱易涝,导流河贯穿于6个自然村,仙河路贯穿于村。全村98名党员,8个党小组,22名党员议事会代表,44名村民代表。辖21个自然村,43个村民小组,全村人口3817人,3894亩耕地。水泥路2.4公里,砂石路各村连通。一所全日制小学,一所新型医疗室。五里村民勤劳、善良,民风淳朴,邻里和睦,团结互爱,全村有经纪人27人,从事农副产品、家禽羽毛等。全村以一油一稻为主。

近两年来,以简道传为龙头的大棚蔬菜生产成直线上升趋势。导流河由原来的天然养殖改成现在的人工养殖,养殖户简道龙现在准备网箱养鱼、养虾、养蟹;黑马塘近50亩的水面现在出租给他人进行鱼、虾、蟹精养,形成了一定的规模;白马塘的60亩水面现在正在与外地养殖大户进行洽谈合作事项,全村的农村现在进行了产业大调整,实行订单农业,发展小五早经济农业,正在走产供销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之路。

2006年区划调整后,五里村两委一班人,在镇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两委干部团结一致,勤奋工作,紧紧依靠广大党员、村民代表、党员议事会代表和广大村民,把五里村的各项工作开展得有条不紊,名列全镇先进行列。

五里村两委一班人,在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的精神指导下,在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励精图志,把为村民办实事、办好事放在首位,以人为本,提高服务意识,为把五里村建成社会主义新农村而努力奋斗。

16 安徽省安庆市大观区十里铺乡五里村

五里村地处安庆市北郊城乡结合部,占地面积约2.2平方公里,全村辖6个村民小组,1185户、2793人。机构设置为村党委、村委会、村公司、村纪委四块牌子一套人马,交叉任职。村党委下设6个党支部,12个党小组,170名党员。现有村办集体企业(含租赁)62家,民营企业79家,2009年实现销售收入3.82亿元,利税超2000万元,村民人均收入9200元。

在党的富民政策指引下,村党委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目标,按照“围绕经济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思路,以全民创业为重点,以村民增收为核心,以城乡一体化建设为发展方向,坚持科学发展,带领全村干群励精图治,艰苦创业,大力发展经济,“四个文明”建设取得了丰硕成果。一是加快全民创业步伐,发展村域经济。抓企业改制、激励能人创业;抓招商引资,带动全民创业;抓园区平台打造,方便全民创业,先后引进发展个私企业65家,投入资金7900万元。二是打造全民创业平台,为村民创业、就业提供舞台。2005年创办了“五里全民创业工业园”,652亩园区规划被市政府批准,并融入了城市总体规划,园区建设分三期进行,现已进入二期工程建设,园区平台的打造不仅壮大了集体积累、引进了税源,同时也为本村青壮年劳动就业解决了出路,提高了村民收入,形成了由过去企业选择用工到村民选择企业这种劳动用工双向选择的良好态势。三是探索股份合作的路子,带领村民共同致富。村党委经过深思熟虑,集思广益,并经村民代表大会表决通过,决定大胆探索和实践股份合作、利润分享、共同致富的路子,引领村民变“股民”,采取以村集体和村民自愿入股的方式,顺利实现了村民由传统农民向“股民”的角色转换。每位入股村民每年可分得股金红利1500多元,省电视台新闻观察栏目组为此还作了专题报道。四是利用区位优势,大力发展三产。依托城北集贸市场、五里家禽批发交易市场、南方汽配市场,在集贤北路、腈北路主干道两侧,发展以商业、服务、餐饮、加工等行业为主的商业网点,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引导村民发展民营个私经济,实现村民由过去的田间劳动到企业职工或私营业主的有序过渡,参与全民创业,形成“工业为主、城乡互补、拉动三产”的良好发展态势。

村级经济的发展为新农村建设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形成了村工业园区、商贸区、林业区、蔬菜区、生活区和园区路、五里路、腈新路、向阳路“五区四路”的新格局。为切实提高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村党委坚持在为民办实事上下功夫,做到发展成果共享,村里成立了为民服务全程代理领导小组,设立了为民服务全程代理大厅。几年来,曾先后投资400多万元,增容了全村自来水,实施了农网改造,新修了村组及园区水泥道路10公里,砂石道路13公里。对五里小学教学楼进行了修缮,对村内有线电视主干线进行了整改。2004年在全市率先实行了村民养老生活补贴。即凡年满60周岁男性、55周岁女性村民均可享受村里发放的养老生活补贴。同时还根据残联核定的等级,对本村残疾村民和困难群众发放生活补助,老年村民每年农村医疗保险投保金全额由村集体承担。村里对每年考取大学的本村学子给予奖励。仅此,村里每年支出费用近70万元,惠及村民460多人。为改善居住环境,村里及各村民组成立了村容整洁理事会,发动村民管理村容,并抽调了专职保洁人员对村内主干道进行清扫保洁,从而有效地改善了村容村貌,美化了居住环境。生活条件的改善,促进精神文明的发展,村里曾先后组建了“合唱团”、“舞蹈队”、“腰鼓队”。每逢“七·一”、“国庆”、“春节”、黄梅戏艺术节等重大喜庆节日都举办文艺演出,2006年村合唱团在省“金色晚霞”中老年合唱比赛中荣获银奖,是所有参赛队伍中唯一的一支农民代表队。

村党委不断夯实村党组织建设,利用党员“主题教育活动”、“三会一课”和“党员电教活动”等多种形式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党员干部对党的各项方针、政策法规、实用技术、致富技能进行学习培训。村领导班子成员带头参加每周六开展的“中心组”学习,同时将党员教育与党的活动结合起来,认真组织开展了先进性教育、小学教、主题教育、民主评议党员、结对帮扶和党员奉献日等活动,狠抓“六项载体”建设,扎实开展“三级联创”活动。严格按照“三室”、“六有”的要求,先后投资120多万元,完善了办公室、会议室、党员活动室、流动党员服务室、图书阅览室和档案室,开通了“电视上网工程”,添置了投影机、电脑、复印机、电视机、VCD等电教设备,规范健全了党建档案,做到了管理有专人,活动有记录。村党委以“三学三带”活动为契机,以村业余党校为阵地,不定期开展活动。完善规范了村级民主政治建设,让党员享有知情权、参与权、议事权、决策权,村党委成立了“党员议事会”,充分发挥党内民主。制定了“无职党员设岗定责”方案,设立了10个不同岗位,制定了岗位职责和活动制度并付诸实施,全村50名无职党员自愿申报上岗,做到了“有岗有位、有职有责、有位有为”。同时,村里还成立了老年学校,定期开展教学活动。丰富了老年人的业余文化生活,真正做到了“老有所养、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为加强横向联系,共同发展提高,2005年五里村党委与宿松县青云乡高岭村进行了结对帮扶,即为他们提供致富信息、发展项目和帮扶资金,同时也学习他们艰苦创业的精神。2007年7月1日五里村还与菱湖新村结对共建,为纪念建党86周年,共建单位开展了同台文艺演出,揭开了大观区城乡合作的新篇章。

五里村被大观区委、区政府命名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多次被市委、市政府授予“先进基层党组织”、“平安村”,并连续多年荣获发展乡镇企业“十强村”、“小康明星村”、“发展经济先进单位”和“综合考评第一名”等光荣称号;五里村党委分别于99年、2007年、2010年三次被省委组织部授予“五个好”村党组织标兵;全省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示范村;曾先后荣获全国文明村镇、全国先进计生协会、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等殊荣。

17 四川省成都市青白江区大同镇五里村

四川省成都市青白江区大同镇五里村

四川省成都市青白江区大同镇五里村位于大同镇东南,东临城厢镇马鞍社区西靠大同镇西林村南接城厢镇马鞍社区北临新峰社区现有15个村民小组,辖区人口1511户3463人,其中党员人数96人。

五里村由五勤村与向阳村合并而成,东方与城厢镇相邻;南方与城厢镇新星村相邻;西方与本镇西林村相邻;北方本镇新峰村相邻。五里村面积2.77平方公里,人均经济收入大约为8000元/年,现有37个村民议事成员和监事会成员。

18 安徽省肥西县官亭镇五里村

五里村隶属于安徽省肥西县官亭镇。位于官亭镇西北,处于淠史杭总干渠的北边。区域面积11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495.2亩,辖34个村民组,人口2890人。

在党的富农惠民政策的感召下,村两委成员积极带领村民走立足种植优质水稻牵动水产养殖之路,培育的以黄永贵为代表的120亩的立体水产养殖已初具规模,同时以村民夏本祥为联户的近350亩的优质水稻联片种植已在该村形成主导种养殖链。

目前,以县道——五邵公路为主体的一条向东,即通往该村最偏远的看墙等10个村民组的砂石路和一条向南,即通往该村天河等7个村民组正在兴建,从而,把整个村呈“十”字型状分割。便捷的交通,使得村两委把着眼点放在区域内的基础设施的建设上,以江夏电力排灌为基点的水利配套工程遍布各村民组。

目前,村两委一班人准备下功夫将村内破损的广播线路全部整修一遍,因为他们深深地懂得:文化广播是党和政府的宣传“喉舌”,其精神全赖基层予以传达、贯彻、落实。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5:5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