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五峰山
释义

五峰山,坐落于宜丰县黄岗乡境内的五峰山净觉寺(江西省宜丰县黄岗乡汪溪村)。有归云、积翠、罗汉、月桂、拂岩五峰,俱称幽胜。山中净觉寺始建于南朝刘宋永初年间(420-422),距今1500余年,后改名普利寺。唐大中年间(847-859),高僧常观在此住持。唐宋时,这里僧众云集,香火极盛。柳公权曾为该寺书额,黄庭坚等有咏同诗,苏辙尝为寺僧撰塔铭并舍经于寺。五峰山、洞山、黄檗山合称“释家三大祖庭”。山中峰奇瀑高,终年云蒸雾腾,古迹荟萃。

中文名:五峰山

拼音:wu feng shan

所在地:宜丰县黄岗乡境内的五峰山净觉寺

历史:1500余年

特点:沿途斗折,高低跌颠

宜丰县黄岗乡五峰山

简介

五峰山,坐落于宜丰县黄岗乡境内的五峰山净觉寺(江西省宜丰县黄岗乡汪溪村)。有归云、积翠、罗汉、月桂、拂岩五峰,俱称幽胜。山中净觉寺始建于南朝刘宋永初年间(420-422),距今1500余年,后改名普利寺。唐大中年间(847-859),高僧常观在此住持。唐宋时,这里僧众云集,香火极盛。柳公权曾为该寺书额,黄庭坚等有咏同诗,苏辙尝为寺僧撰塔铭并舍经于寺。五峰山、洞山、黄檗山合称“释家三大祖庭”。山中峰奇瀑高,终年云蒸雾腾,古迹荟萃。

史料记载

据宜丰佛史记载,五峰山为南朝开国皇帝刘裕(公元420—422年)御批敕建。唐大中年间(公元847—859年),百丈寺怀海法师的高足常观禅师与临济始祖希运出师后,一个在黄檗山开扬宗风,一个在五峰山弘法托钵。清朝初期(公元1663—1741年),临济三十二、三十六世孙煦杲照、慈念等重振受挫临济于五峰山林,击鼓传灯,为世人留下这佛教胜迹。

出宜丰黄岗集镇折北朝西,转瞬即入层峦叠嶂山林,公路沿途斗折,高低跌颠。到得汪溪村,只见五峰如掌,阴静生凉,周边山形宛如僧人的道帽峨冠,鸟惊山涧,泉挂梯田,风啸谷底。这便是五峰山。

五峰山就像许多高僧大德一样,把自己对佛学的参悟和理解弘扬于世,将劝人为善的旨意发展到了一种极致。途中的撷雪桥下,有一副《卧佛图》,这是一块五平方米见方的自然石壁,镌刻在石壁上的佛像袒胸露乳、肘枕假睡、微笑微醉,好似一尊弥勒佛,又似一个烈日下锄禾归来在路边小憩的农夫。石壁的左侧上方直书“卧佛”两字,奔突而又静定。常观、希运把佛融于“担水挑柴”的劳作中,把人生的奢求转化到了“贫而无怨,富而不骄”的悠然自得之中,这栩栩如生的石刻,散发着悠悠的人生况味。

来到净觉寺的山门旧址前,这个1500余年前的“南北东西古道场”,褚墙黄瓦已经荡然无存。石碓位不抱怨、不执著、不认同世事的诗僧、画僧和书僧,他将禅学融入了文、石磨、石墩、石钵、石缸散落在周边数里山中田里,青草顽石并不和谐地躺在一起,给人以错位的感觉。好在有一块两米来长、书有“净觉禅林”的石匾,给游人的意绪稍予安慰。据说,这石匾上的字是净觉寺住持术之中。山上还有两座保留较好的古墓:一座是覆钵形的常观禅师墓,建于唐咸通六年、临济宗三十二世孙煦杲照的手笔。章法从容,气定神闲,与临济宗的机锋峻烈大相径庭,有史说煦杲照是学和艺(公元865年);一座是亭阁形的煦杲照大师墓,建于清康熙二年(公元1663年),应该说这是两座较高级别住持的坟墓。看着没落的净觉寺,千年祖庭享誉与眼前感观很是难以苟合,与某些一掷千金的人造景观就更难媲美了,这样一座千年禅寺,它的价值究竟有多大?

学者评价

厦门大学历史系教授刘泽亮参观五峰山之后,在《赣文化研究》出版十周年座谈会上说:“我看到这些墓很感动,也很感慨,我既不忍心看,盛唐时一代宗师,他的墓塔竟是如此凄凉……净觉寺不仅仅是宜丰的,也是全国的,更是世界的。世界上佛教97%是禅宗,其中十之有七是临济宗。临济宗创始人义玄的老师是希运。希运的《传心要法》是佛教中国化的第三座里程碑……”

山东省济南市五峰山

简介

济南五峰山省级森林公园是在原国有五峰山林场的基础上,由山东省林业厅于1993年1月批准建立的。五峰山森林公园内有五峰山风景区内、外八景的大部,并新建了森林浴场等休闲娱乐场所,使人们的身心在亲近大自然中得到休息与调整。目前,尚有大型民族文化集萃--中华周易园、齐鲁碑林和高尔夫球场正在兴建之中,不久将为五峰山公园增添新的景观和游人休憩娱乐的场所。

景色解读

森林浴场在五峰山森林公园的深处,南靠白虎峪,北临青龙峪,上依道佛山,下瞰洞真观。这里青山叠翠,万森参天,沟平崖险,绿荫匝地;更有盘山路四通八达,不仅能由谷底直攀山巅,又可使谷峪相连。周围670万平方米的山林,营造出这里独特的小气候。据测定,夏季温度比外界低5℃,而易被人体吸收的负氧离子比外界多2.5倍。浴场占地12.67万平方米,与周围的环境巧妙结合,融为一体。四面由柏树篱笆墙环绕,设北、南、西三个大门200平方米的活动板房和41个大小帐篷,自然和谐地分列于山间密林之中,内设多功能会议厅、餐厅、客户、山泉浴室等。另有太极洞、太极图、观月台、露天舞场、射击场等游乐设施,是集住宿、娱乐为一体的纯天然旅游胜地。

交通

素有齐鲁仙境美誉的五峰山,位于济南市西南22公里处,南接泰山、曲阜,西望黄河。104国道、京福高速公路和京沪铁路与五峰山相连,交通十分便捷。五峰山旅游度假区是山东省卫生先进单位和济南市文明单位,景区面积4.4平方公里。1996年被省政府批准为省级旅游度假区。

五峰山属泰山支脉,与“天下第一山”——泰山、灵岩山并称“鲁中三山”。五峰山的建设始于秦,明朝时期最为繁盛。南北朝时佛教在此发展,莲花洞内数百尊佛像至今保存完好,已有1400余年的历史。金元时期道教在此兴盛,道观占地139公顷,规模宏大,是古代江北最大的道教圣地之一。

五峰山以五个并列于青云之间的秀丽山峰而闻名,自西向东依次为迎仙峰、望仙峰、会仙峰、志仙峰、群仙峰。五个仙峰常年环抱在绿树浓荫之中,宫、观、亭、台相互掩映,风景绝佳。五峰山有内外八景,内八景即七星泉、迎仙桥、更鸡桥、无影庙、仙人台、青龙峪、白虎峪、清冷泉;外八景是青崖和翠、润玉七峰、明泉早照、凤山烟雨、滚粟朝霞、鱼台钓月、杏堤春晓、薛岭牧樵。景景生辉,处处生情。优美的自然景观和悠久的历史文化浑然融为一体。

特点

五峰山仙境的特色是:秀、幽、奇、古。

秀:五峰山有泉。有名的泉就有清冷泉、七仙泉、七星泉、青龙泉、白虎泉、润玉泉、鹿泉。泉水水质纯净,煮沸无垢,清洌甘甜。

幽:五峰山有洞。山上山下苍松翠柏掩映着的安乐轩、莲花洞、王母洞、崇玄洞、隐仙洞都是幽中之最。

奇:五峰山有石。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了五峰山的奇峰怪石,山奇、树奇、桥涵奇。

古:五峰山形成年代古,有古道观。道观分南北观:南观名玄都观,是明德王的香火院;北观名洞真观,宫、殿、亭、堂主要集中于此。历史上五峰山道观曾4次受到皇帝的敕封。

五峰山的主要遗址有皇宫门牌坊、午朝门、三清殿、玉皇殿、碧霞宫、真武殿、隆寿宫石坊、三元殿、朝阳洞、青帝宫、清冷亭、百丈石阶、碑林等,还有当年道佛山农民起义的寨门、寨墙、马道、点将台、南北校场、南北吊桥及半穴居式营房262间。

航空

济南遥墙国际机场位于市区东北部40公里,每天都有航班飞往北京、长沙、成都、重庆、大连、广州、贵阳、海口、杭州、哈尔滨、昆明、南昌、南京、上海、浦东、汕头、沈阳、深圳、武汉、烟台、张家界界等地。其他与济南通航的城市还有:长春(12356)、丹东(136)、福州(123457)、格尔木(23567)、桂林(1346)、合肥(2367)、黑河(136)、香港(2457)、佳木斯(15)、兰州(47)、临沂(15)、南宁(1346)、宁波(135)、三亚(136)、乌鲁木齐(1357)、威海(136)、温州(12467)、武夷山(1346)、厦门(123457)、西安(123457)、西宁(23567)、延吉(1356)、宜昌(14)、郑州(23567)。市内航空大厦每天 6:00-17:00每小时有一班民航班车直达,车程1小时,票价15元。

铁路

有济南站和济南东站2个客站,其中,济南站是全省最大的铁路客运站,京沪、胶济铁路在此交汇,北上北京490公里,南下上海968公里,东到青岛393公里。济南东站是辅助站,青岛――丹东、青岛――太原、北京――威海的过路车途经此站,另有一班始发洛阳的列车(2523次,济南东16:04开,次日6:02抵洛;2524次,洛阳15:59开,次日 6:06抵济南东)。

长途汽车站

有2个主要客站:

济南长途汽车总站,位于济泺路131号。发往全省及临省主要城市,并开通了省内著名景点1-2日自助旅游专线,该站的年发送量、发送班次,售票收入居全国之首,被誉为“中华第一站”。

新近建成启用的长途汽车东站,位于解放路东首(甸柳庄)。辟有济南到太原、石家庄、濮阳的跨省客车班次,并同时增加了济南到荷泽、临沂、曲阜、泰安等地的8个省内班次,平均每天发车2到3班,上午主要发省内班车,下午发跨省班车。

江苏省丹徒县五峰山

地理情况

五峰山位于大港、大路镇境内。

圌山高258米,五峰山高208.7米,两山总面积为11953.19亩。

景点导读

圌山风景名胜有圌山关、绍隆寺、七十二洞、圌山塔、圌山塔原名报恩塔。因位于丹徒县圌山上,故名。建成于明崇份元年(1628年)。平面八角形,7层,每层有砖叠砌的腰檐,塔端耸立着葫芦铜页。附近群众有“清明”登圌山游览的习惯。传说建塔时因山高路远,建筑材料运输困难,乃命登山者每人携带塔砖上山,因而又有‘万人塔”之称。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英国侵略军窜犯镇江时,当地人民曾利用此塔监视英国兵船的动向。

南岭五峰山

简介

五峰山是南岭主山,传为爨氏第二避暑胜地,海拔最高2339米,一般在2000米上下,与终南山、龙海山南麓构成一月牙形环带,彩色沙林躺在她怀里。山间有一条长流水,建有畜水38万立方米的水库一座。景区有名树多种,其中稀有的白果树直径达1.8米。有的柏树长在石缝之中,树干苍老,根须壮,有人说它是参日月之精华,沾天地之灵气而生长,是柏中之寿星,还有许多鸟兽和药材菌类,堪称一个小小的野生动植物王国。全山处处有景,移步景添、各具异彩,最奇特的是许多线条棱角分明,大小不一的岩层,天造地设砌成了城堡、山墙、屋基之类构筑群。许是古城废虚,许是龙宫遗址,许是外星来客之设计,任人去幻想、猜测、去编织神话。古有游客留下赞叹之碑刻写道:“游此、觉犹是山也,色泽犹是水也,而声音和犹是林鸟也。”足见该游者已入画中。

历史

五峰山寺相传始建于爨氏统治时期,距今已1600余年,明代称为兴福寺。关于兴福,寺还有一个美丽的神话,清光绪年间,陆良马街良迪村一少年书生殷承瓛到道观自学,许愿今后我若成器定在观前立石雕狮、驴、象、麒麟表敬意。后来,承瓛赴日留学,参加孙中山领导的革命活动,归国后参加云南“九九起义”继之任蔡鄂都督的参谋总长授藏西征司令,护国战争参谋处长。晚年笃信佛教,以班禅及同行习秘法,遂在五峰寺前立石雕以了心愿。

景物

五峰山有一水、一寺、一潭、二场、三坡、三箐、三岩、五凹、五壁、五峰、百蝶、百鸟、千花、百树的自然景观和历代名人雕塑之人文景观。可谓曲径通幽,处处有景,移步换景,各具异彩。

五峰山深处的鱼体大菁,有原始森林,树古藤老,密荫匝地,清幽宁静,这里叶筛阳光撤碎金,风送林声奏悠音,溪声佩然,鸟声不断。

寺前,有百年银杏毁后复发的子孙树;寺旁,有峭壁遮掩之泉潭、壁滴水珠,声如击佩;寺脚,有一巨石,上生翠柏四株,主根嶙峋裸然,煞是奇观。

晴看五峰,一遍苍海,林波摇曳;阴看五峰,白雾系腰,迷蒙玲珑;晨看五峰,一片霞蔚,暮看五峰,层林尽染。

青海省互助县五峰山

地理简要

五峰山位于青海省互助县五峰乡,距西宁市40公里,海拔280O米,因五峰耸立形如举掌而得名。

景致略读

山上布满松树、杨树等乔木和大批灌木。春夏之间,满山青翠,秋深以后,色彩斑调,令人赏心悦目。山腰有洞穴三处,中有小道相通。洞下有澄花泉。泉水自山腰沿石壁跌落,形成瀑布,为五峰山一大景观。山上有五峰寺.是远近知名的寺院之一。每年农历六月初六日举行“花儿会”,漫山遍野,歌海人潮,极富民族特色的传统文化娱乐活动。

山西省原平市五峰山

简介

五峰山位于原平市区东北26公里处。因山有五峰而得名,属于五台山的余脉。五峰山最高海拔1259米,主要植被有华北落叶松、云杉、油松、柏树等。野生动物有土豹、野猪、山雉等。东峰有漱玉泉,南峰有冥府殿,西峰有梵王宫,北峰有水草庙,中峰上的寿宁寺为五台山寿宁寺的下院,每年农历四月初八致祭。五峰山山色秀丽,风景优美,有“小五台”之美称,旧称:“地角枕流”,为崞县八景之一。五峰山是五台山麓余脉,尽管其海拔只有1200多米,但在广袤的黄土高坡绵绵密密的沟壑簇拥下,依然显得格外挺拔俊朗。

历史文化遗迹

区域内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清光绪版《续修崞县志》载:“五峰山,在县治东二十五里,五峰高耸,松柏万千,苍蔚深秀,分域而生,移栽互埴则不荣,根巨末锐,形类犀角,俯临滹沱,似人俯首而卧。旧志所谓地角枕流,为崞县八景之一。中峰圣母殿泉水出神像下,祷雨辄应。通志云:天涯为天涯,五峰为地角。”历代名士墨客曾游五峰山络绎不绝,并留有许多诗赋。唐懿宗大中八年,由国子监毛博士出任简州刺吏的雍陶曾于十年间两游五峰山,写下了四言绝句:“每忆云山养短才,悔缘名利 人尘埃。十年马足行多少,两度天涯地角来。”

建在中峰之上的寿宁寺,山门悬匾“五峰圣境”。接官厅面宽三间,内部陈设唐代以来各种佛像45尊。圣母殿亦为三间,有圣母等塑像六尊。传说,此圣母由原来民间贤淑善良的线姑娘坐化,主管风调雨顺,座下一眼山泉,历史上原平境内逢有大旱,乡民多来此处祈雨,流传众多美妙的故事。而令,这里风景优雅,成为人们欣赏大好河山的旅游胜地。寿宁寺内,还保存有清康皇帝御笔“五峰化宇”真迹。寿宁寺始建年代不详。明嘉靖十年碑载:“上下左右基址布置咸有条理-----于至顺元年重修,洪武十年再度修葺。”这通石碑将有史记载的重修时间追溯到了元代,而去年新修千佛殿时从旧址挖出了隋唐时代硕大的宝装莲瓣柱础石和灰色大板瓦,是当年古庙遇火毁损后残存的遗物。由此可以断定,寿宁寺建寺初始时间最迟应在隋末唐初。相传,清顺治帝福临第四子玄烨出征边地,战事失利遭遇饥渴,遇一妇人食物相助。玄烨感其恩德,问其住址,妇答曰:山西五峰山。玄烨即位登基后,派员专访五峰山,结果在崞县东五峰山见有一座圣母庙,才知当年相助之妇原来早成神仙。遂颁诏下旨,敕封为“金天圣母”,于四月初六亲往祭之。之后,康熙帝号令崞县知县于每年四月六日代帝而祭,五峰山寿宁寺便由此建起一座为祭圣母线娘娘而专设的官厅(即今罗汉堂,也叫三圣殿)。

五峰山外围练家岗村有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惠济寺。寺庙坐北向南,创建于唐,重修于宋,建筑完整,其中正殿为宋代建筑。神台上有宋代彩色泥塑10尊,造型优美,线条流畅,与五台山中心区宋代彩塑别具一格,跟太原晋祠宋塑属同一流派,是研究五台山外围佛像艺术的典型实物。大殿内,还保存有宋、明时期木雕像150余尊,姿态各异,刻工精细。殿内悬有联匾,上书:“宝殿巍峨,已接三清法界;天香缥缈,如游九府神宫。”五峰山周围,是原平市杏子的集中产区。每逢杏熟季节,香飘十里,吸引着许多远方商贾。

原平五峰山位置和路线图

走高速,崞阳出口下来后,走到丁字路口向左拐向北走,走几百米就向东的岔口拐,然后直走就到大阳 (丁字路口)再向南走1公里左右 ,可以看到西头村站牌 ,向东有一个坡 ,一直往上走到井沟,从河槽穿过就可以到庙门了。

宁夏回族自治区彭阳县五峰山

景点简介

五峰山,海拔1523米,山势奇特,中分五指,故名。位于彭阳县城东16公里处的城阳乡韩寨村。北依长城塬,南濒茹河,西临深涧,东接山谷。漫山沙棘葱笼,松柏苍翠,山桃成荫,花红似火,碧草如茵,鸟语花香。似镶嵌在茹河北岸的一颗绿色宝石。身临其境,有无法言表的诗情画意。 "山竖五指称奇香,粉云艳染春锦秀。"五峰山上的庙宇始建于明代万历年间,庙院6处,占地面积5000平方米,大小殿宇50余间。五峰之上均建有亭、阁、楼、榭,建造精致,飞檐斗拱,雕梁画栋,金碧辉煌,古香古色,气势宏伟。

殿内塑像五官特异、各显神威,有的青面獠牙,凶相毕露,有的眉目清秀,和善文雅,工艺精巧,栩栩如生。殿内壁画,各呈风姿,皆含寓意。

民俗

当地群众习俗,每年农历正月十六,附近居民皆要上山进香,夜摆面灯,由上而下,十步一盏,绕五峰一周,数里长的灯队,弯弯曲曲,金光闪闪,状若一条火龙摇头摆尾。是时,当地百里以内的社火云集山下,锣鼓喧天,载歌载舞,彩旗如潮,群情激昂,竞相对诗,相互竞艺,共祝吉祥,蔚为壮观。

陕西五峰山

五峰山位于陕南商州北宽坪镇,海拔1533米。五峰环立,势若撑天。因为其山岭险峻,风景优美,一直为商州最著名的风景名胜。

江苏省苏州市五峰山

概述

五峰山位于苏州藏书镇,此镇因纪念西汉名臣朱买臣发奋读书而得名。藏书有诸多古迹可寻,诸如穹窿山景区、天池山景区、韩世忠墓、清文学家金圣叹墓(五峰山博士坞内)、清冯桂芬墓(天池山北竺坞)、贺九岭、1932年“12.8”淞沪之战78名抗日阵亡将士的英雄墓冢(善人桥北马岗山麓)等等。相比之下,五峰山的资源还是有待于开发利用的,在此据说还有吴国古城墙遗迹。

资料查阅

据说山上庙宇原为城隍庙,始创于清代道光十七年(1837年),旧时庙会、香汛极盛,每逢农历十一月初一至十二日,相传为城隍庙菩萨生日期,各地香客络绎不绝朝山进香。而门票上则是说五峰山道院又名莲池庵,相传宋代民间医师张仲景是相城北桥人,专为贫民行医治病,接济穷人。后人为了纪念他的功德,在五峰山建造了一座观宇。取名“仲景殿”。

河南省舞钢市五峰山

简介

五峰山位于舞钢市南部,由五座山峰一字排开、形如五指竖立而名之,最高峰海拔872米,是舞钢市境内的最高峰。五峰山一反伏牛山余脉连绵平缓的态势,犹如异军突起,山势陡峭,南缓北陡,山形奇特,既有南方山脉之柔美,又兼北方山脉之雄奇。

景色

景区内植被丰富、遮天蔽日、郁郁葱葱,黑石遍布峡谷、大小不一、形态各异,峡内树密林深、青草茂盛、山花烂漫;山中禽飞兽走、鼠窜蛇行、蜂飞蝶舞、鸟鸣兽吼、蚁爬虫跳,是探险、猎奇、采药、避暑之佳地。

河北省昌黎县五峰山

地理位置

在河北省昌黎县城北的碣石山,被称为“五岳”之外的“神岳”,主峰为仙台顶(又名“汉武台”,俗称“娘娘顶”),海拔695米。在仙台顶东侧的“东峰耸翠”与“碣石观海”齐名,均被前人列为碣石山的十景之一。“东峰耸翠”即描述的五峰山,五峰山是五座山峰的合称,分别是:平斗峰、飞来峰、挂月峰、锦绣峰和望月峰。五峰叠翠相连又形状各异,环列如屏,形如笔架。山上青松如画,怪石嵯峨,迤逦清秀,直插云天。

在平斗峰半山腰有一平台,这里有一座为祭祀唐朝大文学家韩愈而修筑的韩文公祠,共产主义先驱李大钊异常青睐此地,生前曾多次到这座古祠游览、山居,在此吟诗作文,著书立说。他在《游碣石山杂记》中,曾用“惊为天外桃源”之语来赞美碣石山。

相关

碣石山隶属燕山山脉,燕山山脉西起八达岭,东到山海关,大致成东西走向,八达岭至密云水库间山地称军都山,密云以东山地为狭义的燕山,主峰雾灵山海拔2116米。

福建长乐市五峰山

概要

俗称莲花山,在鹤上镇上李村,乃平原地带突兀而起的卧牛、仙冠、贵品、莲花、云梯五个山峰的总称。山高124.8米。昔古木参天,藤萝密布,土石绀红,山青如黛。其回岩穹壑,峥嵘嶙峋,各逞其姿。

五峰自然景观

分别有:卧牛峰的卧牛、龙门、回虎、磊岩、龙首、卓笔、豸石、尖笔、金盆、男女鞋诸石和双鲤潜溪;仙冠峰的仲仙、出米、中丞、蜻蜒尾、酒磹、朝阳诸石和双象环湖、三仙聚会;贵品峰的贵品、合掌、白衣诸石和铁拐李足迹;莲花峰的莲花、三台、镜石诸石、仰天狮、虾蟆跳草、灯马挂壁和桃源洞;云梯峰的云梯石和仙桃盘。盘谷岩系一巨石覆盖,岩内能容几十人,幽静雅致,上刻“盘谷飞琼”四字。每当日光照射,五峰山映红掩绿,绚丽如妆,“灵秀之气,甲于吴航”,“五峰岚横”为吴航十二景之一。龙泉寺坐落其中,以其秀丽的山林景色、雄伟的梵宇殿阙,神奇的民间传说,吸引不少文人墨客,游方僧尼。朱熹留下“朝阳”、“魁龙”等摩崖石刻,宋状元郑性之留有“云梯”笔迹(已毁),宋李望题“中丞石”摩崖石刻,皆为名山生色增辉。

图册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5 5: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