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五代董源夏山图 |
释义 | 【名称】五代董源夏山图 【类别】中国古画 【年代】五代 【文物原属】私人收藏、明末董其昌、袁枢收藏 【文物现状】上海博物馆藏 作品简介及赏析绢本,水墨,淡设色,纵:49.2厘米,横:313.2厘米。 此图以重峦叠冈、沙汀烟树横亘画面,气势辽阔苍茫。间有细小的人物、舟桥、茅舍、牛羊出没隐现,一派山明水秀的江南风光。草木山石用点簇皴,乾笔、湿笔、破笔浓淡相参,概括简练,如沈括所说「近视几不类物象,远视则景物粲然」。与《潇湘图》、《夏景山口待渡图》同为传世名迹,都属于董源后期变体之作。 本卷无作者款印。明董其昌根据《宣和画谱》的记载定名为《夏山图》。有「长」、「黄琳」、「袁枢」、「徐渭仁」、「黄芳私印」、「庞元济书画印」、「汪令闻氏秘藏」等三十六印。明董其昌三跋,清徐渭仁、戴熙、潘遵祁等跋。曾经南宋贾似道,元史崇文,明黄琳、袁枢(袁可立子)、董其昌、清齐梅麓、徐渭仁、黄芳、沈树镛,近人庞元济等收藏,流传有绪。《古今画鉴》、《清河书画舫》、《珊瑚纲》、《式古堂书画汇考》、《虚齐名画录》著录。 明代董其昌递入睢阳袁枢收藏,画之中缝有“袁枢”收藏印记。崇祯十五年壬午(1642年),河南睢州城先后遭受李自成的兵火和河决水灾,袁可立尚书府第藏书楼内书画及数万卷藏书毁于一旦,仅此数帧往返千里为袁枢至江苏浒墅钞关寓所随身珍藏免遭兵火之灾得以流传至今。王铎在浒墅关袁枢家里见到此画非常高兴,并将这一好事赋跋于卷中。入清后流于民间及藏家之手,今入藏于上海博物馆。 五代宋初对董源的山水画成就并不重视,北宋米芾对他的画作了极高的评价,明代的董其昌对董源则是推崇备至,将董源作为山水画发展史上的正宗对待,又把董源同王维、李成、米芾、元四家前后贯穿,组成文人画系。 《夏山图》构图从高远取景, 整幅重岚叠冈, 渊渚烟汀, 树木华滋、牛群放牧, 一派江南山乡气象。画中树木、山石, 全用墨点簇皴而成, 树木浓重厚实, 有葱郁繁茂之感, 山石用雨点皴法, 干笔、湿笔、破笔、浓淡相参, 极尽变幻莫测之奇。 画家简介董源 (?-约 962 年)中国五代南唐画家。一作董元,字叔达,江西钟陵(今江西南昌)人,自称“江南人”。生卒年不详,主要活动在南唐中主(934~960)时期。事南唐主李璟时任北苑副使,故又称“董北苑”,南唐亡后入宋,被看作是南派山水画的开山大师。画史上把董源、范宽、李成,称为北宋初年的三大家。 董源不仅以画山水见长,也能画牛、虎、龙及人物。作为山水画家,董源也是不专一体的。宋人称许其大设色山水景物富丽,宛有李思训风格。但其最有独创性而且成就最高的是水墨山水。他运用披麻皴和点苔法来表现江南一带的自然面貌,神妙地传写出峰峦晦明、洲渚掩映、林麓烟霏的江南景色。他用笔甚草草,近视几不类物象,远观则景物粲然,在技巧上富有创造性。他的名作《夏景山口待渡图》和《潇湘图》,将夏天江南的丘陵,江湖间草木畅茂、云气滃郁的特定景色表现得淋漓尽致。其笔墨技法是与他所表现的特定景色充分适应的。 宋代沈括称他“多写江南真山,不为奇峭之笔”。所画山形,多是长江中下游一带的丘陵,大都为坡陀起伏,土山戴石,很少作陡峭崭绝之状。这与较早于他的荆浩所表现的气势雄伟的北方山形正好成为鲜明的对比。董源很重视对山水画中点景人物的刻画,每每都带有风俗画的情节性,有时实为全画的题旨所系。虽形体细小,简而实精,人物皆设青、红、白等重色,与水墨皴点相衬托,别饶一种秾古之趣。其传世作品还有《龙宿郊民图》等。 董源所创造的水墨山水画新格法,当时得到巨然和尚的追随,后世遂以董巨并称。在宋代,除了米芾、沈括十分欣赏董巨画派之外,一般论者对董巨的评价并不高。到了元代,取法董巨的风气渐开。汤垕认为:“唐画山水至宋始备,如(董)元又在诸公之上”,对董源有了新的认识。元末四家和明代的吴门派,更奉董源为典范,明末“南北宗”论者虽然在理论上尊王维为“南宗画祖”,但实际上却是在祖述董源。元代黄公望说:“作 山水者必以董为师法,如吟诗之学杜也”。清代王鉴说“画之有董巨,如书之有锺王,舍此则为外道”。董源在后世能够产生如此深远的影响,在中国山水画史上是罕见的。 据画史记载,董氏善山水人物、云龙、牛虎,无所不能,尤以山水画最为著名,开创南派山水。其山水多以江南真山入画而不为奇峭之笔,记载说他山水多画江南景色“平淡天真,唐无此品”。米芾曾盛赞其山水曰:“峰峦出没,云雾显晦,不装巧趣,皆得天真”。五代的《画鉴》里记载:“董源山水有二种:一样水墨,疏林远树,平远幽深,山石作披麻皴;一样着色,皴文甚少,用色浓古,人物多用红青衣,人面亦有粉素者。二种皆佳作也。”北宋沈括在《梦溪笔谈》中提到:“董源善画,龙工秋岚远景,多写江南真山,不为奇山峭之笔”,又称“其用笔甚草草,近视之几不类物象,远观则景物粲然……”。擅画水墨及淡着色山水,喜用状如麻皮的皴笔表现山峦,上多矾头(山顶石块)苔点,多画丛树繁密,丘陵起杖,云雾显晦和溪桥渔浦、汀渚掩映的江南景色,后人称其所作平淡天真,为唐代所无。也有设色浓重之作,山石皴纹甚少,景物富丽,近于李思训格调,而较放纵活泼。兼工龙、牛、虎和人物。 《夏山图》傅抱石作品傅抱石创作出代表作《夏山图》,这件作品是难得一见的落拓大幅,狭长高旷,说是表现唐人诗意,更多的还是蜀中山水秀美的景致,用笔潇洒,用墨酣畅,并将水、墨、色融合一体,尤其是作品中的墨色表现,浓墨处浓黑透亮,淡墨处秀逸而朦胧,蓊郁淋漓,气势磅礴,此外,作品中傅抱石用笔也变化多姿,在墨色将干未干时,以散锋乱笔尽情挥写,体现了傅抱石用笔经典特征,也组成了作品画面的有机节奏,正如画家张安治所评论的:“一大片大片的水墨,简直是西洋印象派以后的作风,画山石的皴法亦前无古人,随意纵横,信笔点染,却已做到物我忘我,离形去智的超然境地。是“前无古人的奇特之作,画风雄肆奔放,笔飞墨舞,皴法则师心独创,於古人几无迹可求”。此幅《夏山图》作者自识“甲申九月新喻傅抱石写唐人诗意于重庆西郊金刚破下山斋”。为傅氏“金刚坡”时期的山水画创作之代表。“金刚坡”时期傅抱石也迎来了其艺术创作的第一个高峰。抗战爆发之后,傅抱石应郭沫若之邀1939年傅氏携全家迁往重庆,寓居沙坪坝金刚坡下,直至抗战结束,这一时期的傅抱石,全力以赴投入艺术创作和艺术教学。这一时期的作品,皆会题署“重庆西郊金刚坡下写”的字样。《夏山图》亦如是。在“金刚坡”时期的作品中,[2]堪称大尺幅,而其题签也为傅抱石亲自书写,可见对其重视程度。更为值得一提的是,早在1997年,这件作品就曾由上海某知名拍卖公司拍卖,并以图录封面的形式重点推荐。当时,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还未对近现代书画做出限制出境的具体规定,但在那次拍卖时这件作品却被打上了星号,寓意其极为重要,要留在国内。据了解,傅抱石《夏山图》在十几年后重返拍场,估价超过三千万元。 自从在2009年香港佳士得秋拍《杜甫诗意图》拍出6002万港元、刷新画家作品拍卖的世界纪录之后,傅抱石作品价格就一路走高。2010年春拍,傅抱石的《东山丝竹》镜心在香港苏富比拍出了1466万港元,他1944年创作的《湘夫人》立轴在上海工美以3136万成交。这些作品虽然题材不一样,但却有一个共同点:都是傅抱石在金刚坡时期的作品。7月底上海崇源的春拍中,傅抱石在金刚坡时期的另外一件佳作——《夏山图》(局部见左图)将引发其作品拍卖又一轮高潮。这是上世纪90年代某拍卖公司的图录封面作品。 由于离世较早,傅抱石与同一时期的齐白石、张大千相比,存世作品数量较少。经过专家考证,傅抱石存世作品包括没画完或基本画完但未落款的,总计约3000件,全部画作中可报出画名的约1000件。这些作品中60%在国内,40%散落在海外。其中1939年春至1946年秋,他一直居住在四川重庆郊区金刚坡下。这段时期他用散锋乱笔表现山石的结构,形成了独特的“抱石皴”,成了傅抱石“打破笔墨约束的第一法门”,这时期的作品一向是藏家追逐的对象,也被称为“金刚坡时期”。 傅抱石在金刚坡时期的山水画创作已经形成了个人的风格特征,即在继承宋画宏伟章法与元人水墨逸趣的基础上,注重畅写山水神情,以气取势,磅礴多姿,自然天成。同时画法也一变传统的笔墨皴法,以散峰、乱笔来表山石的结构。此次拍卖的《夏山图》表现蜀中山水的秀美景致,用墨酣畅,并将水、墨、色融合一体,尤其是作品中的墨法表现,浓墨处浓黑而透亮,淡墨处秀逸而朦胧,蓊郁淋漓。此外,作品中傅抱石用笔也变化多姿,在墨色将干未干时,以散锋乱笔尽情挥写,体现了傅抱石的用笔特征,也组成了画面的有机节奏,其款识为“申申九月新喻傅抱石写唐人诗意,于重庆西郊金刚坡下山斋”。在“金刚坡时期”的作品中,《夏山图》堪称大尺幅,达到了191×61厘米,其题签也为傅抱石亲自书写,可见其重视程度。从近年来拍场看,有他亲自题签的画作更受追捧。像今年春拍中,傅抱石亲自题签的《山阴图》立轴估价500 万至800万元,成交价达到1792万元。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