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武正炎 |
释义 | 武正炎,男,外科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曾任江苏省医学会外科分会(第2届)秘书,江苏省医学会第3、4届外科学分会主任委员。江苏省医学会常务理事,江苏省医学会乳腺内分泌外科学组组长。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第13、14届外科学分会委员,筹建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乳腺内分泌外科学组,兼任第一届组长。亚太地区内分泌外科学会执行委员。 70年代由江苏省卫生厅派遣,参加江苏医疗科研队,赴启东国家级肝癌医疗科研点,与上海医疗科研队协同工作。着重研究甲胎蛋白在肝癌诊断中的应用,探索临床症状出现前早期肝癌的手术检查指征。该项工作与上海医疗科研队共享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1984-1986年由国家教委派遣赴美国匹兹堡大学全美乳腺癌外科辅助治疗研究会进修,1993-1994年国家教委再次派遣至上述单位研修。师从国际著名乳腺外科专家Bernard Fisher教授,同时向Charles Watson教授学习甲状腺、甲状旁腺外科,1986年回国后筹建了国内综合性医院中第一个乳腺、甲状腺外科。按照当代的理念,对乳腺癌治疗采取缩小手术范围,精化术后综合辅助治疗,1986年开展乳腺癌改良根治术,1987年初开展乳腺癌保乳手术,并建立外科医师处理辅助治疗的模式,使治疗效果提高。在国内率先开展乳腺癌骨髓微小转移检测,证实骨髓微小转移与患者预后有一定关系。该项成果获省政府科技进步四等奖,并被推广应用于其他恶性肿瘤的研究中。继而研究骨髓微小转移与乳腺癌的其他生物学特性,诸如p53、neu/p185、表皮生长因子受体、HER2和整合素等之间的关系,有助于进一步精化辅助治疗。乳腺癌骨髓微小转移与乳腺癌生物学特性的研究获省政府科技进步三等奖。 在长期研究原发性甲旁亢、甲状腺外科疾病、胰岛素瘤的基础上,在国内率先引进了内分泌外科的理念。编写了国内第一本《内分泌外科学》,该书得到读者的欢迎,并于1999年获新闻出版署颁发的1999年全国优秀科技图书奖暨科技进步奖(科技著作)。另外,主编《腹部手术并发症及其处理》、《普通外科手术并发症及其处理》、《乳癌自检与早期治疗》。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