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武星亮 |
释义 | 基本信息人物:武星亮 性别:男 生日:1953年8月 供职机构:山西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职务:院长 国籍:中国 所在行业:教育-高等教育 民族:汉族 户籍:山西省繁峙县城关人 居住地:山西省晋中市 工作经历中学毕业后,在繁峙县城关一大队参加农业生产劳动,先后当过记工员、小队会计、大队副主任兼科学实验队队长。1975年,以那个年代特有的方式到山西农学院(山西农业大学前身)农学系农学专业读书。1977年12月,大学毕业后,留校在马列主义教研室(公共管理学院、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研究部前身)任教。1978年3月至1979年12月在山西省教育学院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高级研究班学习,1982年9月至1983年7月在四川大学哲学系进修,1984年9月至1986年1月在吉林大学哲学系学习哲学专业研究生课程,其余时间,一直在校任教,至今。1998年任教授,1999年任硕士生导师。2001年考取中国人民大学在职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获法学硕士。 三十年来,系统讲授过的课程有《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等十门。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教学和科研以及教学研究和科学研究的结合,自1985年在《晋阳学刊》(1985.3)发表第一篇学术论文“‘从实践到认识’与‘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不应混同”以来,先后在省内外刊物上发表论文50多篇,独著、主编、副主编图书7部。撰写的《试论认识基本规律的两种形态》(《山西师大学报》1987.4)、《农业技术推广客体辨证特性刍议》(《科学技术与辩证法》1998.1)等4篇论文被中国人民大学主办的《哲学原理》(1987.12)、《科技管理与成就》(1998.6)等转载,《试论认识基本规律的两种形态三个层次》被评为山西省教委人文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专著《科学世界观基础图说》(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9.2)一书,以“哲学就是认识论”的思想为指导,对辩证唯物主义理论体系作了新的概括和探索,获得同行和专家的好评。 三十年来,主要讲授和研究的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在教学与研究过程中,注重既教书又育人,探索出一套“立足一个根本、弘扬两种理念、倡导三种追求,把握一条原则、循着两种途径、抓住三种问题和坚持一个观点、运用两种力量、发扬三种精神”的“三个123”的教书育人方法,收到了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课能“坐得住、听得进、受触动”的良好效果。先后被评为山西省教学名师和全国优秀教师。1992年任副教授以来,指导青年教师二十多人,带出一支比较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教师队伍。 人物简介武星亮,山西农业大学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研究部主任、公共管理学院院长,兼任山西省哲学学会副会长、山西省社会学学会副会长、山西省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副主编、山西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组组长,教授,硕士生导师。三十多年来一直工作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第一线。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