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武林调 |
释义 | 杭剧,又名武林班,用杭州话演唱,杭州地方戏曲剧种,源于宣卷(宣讲宝卷的简称)。宣卷始于元明时,流行于江浙地区,宣唱的曲调称宣卷调,无乐器伴奏,仅以木鱼击拍,一人独唱,众人合唱一句尾声“南无阿弥陀佛”,内容多劝人为善。由于曲调、词句通俗,易被群众接受,至清末民初已成为杭州织绸工人自我娱乐的一种说唱形式,并逐渐在杭城内外广为流行。 武林调简介2008年6月入选国务院批准文化部确定的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武林调,产生于清末民初,系在曲艺性的杭州宣卷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曲种。它又分为“高台(属戏曲)”和“平台(属曲艺)”两支。1958年,杭州文化部门把“高台”的武林调定名为“杭剧”,把“平台”的武林调定名为“杭曲”。这里所说的武林调,指的是后者。它用杭州方言说唱故事,以唱为主,以白为辅。流行于杭州、嘉兴、湖州、及苏南水乡地区。 武林调的基本曲调,是艺人们创造的[大陆板]和[平板]。因此杭州听众也把这两种曲调合称为武林调。后来,[大陆板]被锡剧吸收而成为其主要曲调之一。 武林调共有书目四十余部,多改编自宣卷本和戏曲剧本。如《太平记》、《琵琶记》、《卖油郎独占花魁女》、《方玉娘上宝塔》等。 武林调渊源武林调是很有特色、深受群众喜爱的地方曲种。研究它的产生和发展历史,对于了解宗教的讲唱如何演变为世俗的曲艺,曲艺音乐如何在吸收宗教音乐和民歌、俗曲的基础上进行改造而形成的,与戏曲音乐是如何相互吸收借鉴的等等,都是很有价值的。 “武林调”,即“武林班”唱说带武林(即杭州)方言的地方曲种,前身为杭州宣卷,20世纪20年代演化为“化妆宣卷”后,又受到维扬文戏(即后来的扬剧)的影响,此名称,亦是苏沪一带人所称。20世纪50年代之后,正名为“杭曲”。 从武林调的基本曲调来分析,可分为三类,一类来自于自身。如男腔“大经调”、女腔“小经调”。这些“唱经调”,其构成是“一唱众和”,一般前四句为“一唱”,后接“众和”,虚词为唱佛名号“南无阿弥陀佛”;二类吸收其他。如[平板],即从维扬文戏“梳妆台”(即“孟姜女”)衍变而来,后又根据男女声不同音高,胡琴分三种不同定弦,分别为D调“反宫”,G调“正宫”和A调“异宫”;三类是“其他”和“自身”的结合。如“二六调”、“大陆调”,前为“梳妆台”和“宣卷调”的结合,后为“银纽丝”和“宣卷调”的结合,等等。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