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武卉昕
释义

武卉昕,女,1973年10月生,蒙古族,黑龙江省逊克县人,哲学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2007年6月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伦理学专业,获哲学博士学位,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出站博士后。2011年以国家公派访问学者身份赴莫斯科大学访学。

研究方向: 苏俄伦理学 苏联史

主持科研项目:

1.苏联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历史兴衰:回溯与反思﹒2008-2011﹒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08CZX022);

2.苏联解体与道德价值观嬗变﹒2009-2011﹒中国博士后科学研究面上资助项目(20090460474);

3.2009年国家留学基金项目(2009〈5003〉)﹒莫斯科大学公派访问学者;

4.中俄高校道德教育的比较研究﹒2006-2009﹒黑龙江省“十一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HGG014);

5.当代俄罗斯意识形态回潮问题研究﹒2010-2011﹒东北农业大学博士科研启动基金项目(2010RCB04);

文章:

1.武卉昕﹒“普世价值”的道德危机 ﹒马克思主义研究﹒2009.10;

2.武卉昕﹒私有化运动与俄罗斯社会道德价值观的嬗变﹒国外社会科学﹒2011.5;

※《红旗文稿》2011.20摘要介绍

3.武卉昕 周建英﹒俄罗斯集体主义回潮及原因探析﹒国外社会科学﹒2010.5;

※《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10月21日第20版摘要介绍

4.武卉昕﹒20世纪初俄罗斯伦理唯心主义体系的创建与覆灭﹒理论探讨﹒2011.2;

※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伦理学》2011.6全文转载

5.武卉昕.徐宁﹒俄罗斯公民道德教育的复归﹒西伯利亚研究﹒2009.2

※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伦理学》2009.11全文转载

6.武卉昕﹒从苏联伦理学的产生看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道德意识形态的确立﹒理论探讨﹒2007.3;

7.武卉昕﹒俄罗斯伦理学的马克思主义传统﹒浙江学刊﹒2009.6;

8.武卉昕 王春林﹒从苏联伦理学到新伦理学:苏联解体的伦理学批判.南京社会科学.2006.6;

9.武卉昕﹒民粹主义的道德发端与伦理学在俄罗斯的产生﹒学术交流﹒2011.2;

10.武卉昕﹒前苏联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萌芽及道德本质问题的争论回溯﹒理论月刊﹒2006.11

11.武卉昕﹒试析俄罗斯对斯大林主义的重新评价﹒西伯利亚研究﹒2006.5;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文摘》2007.10转载

12.武卉昕 弥沙﹒20世纪美国的文化渗透与苏联剧变﹒西伯利亚研究﹒2010.5;

13.武卉昕﹒转型时期俄罗斯的宗教道德及其教育的复归﹒西伯利亚研究﹒2006.2;

14.武卉昕﹒苏格拉底之德性的教化﹒兰州学刊﹒2006.7;

15.武卉昕﹒唯物主义倾向与俄罗斯伦理学的产生﹒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11.2;

16.武卉昕 王萍﹒当代中国农村孝道流失的社会学原因探析﹒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10.3﹒

※著作:

1.武卉昕﹒社会学视阈中的文化意蕴﹒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7﹒12万字;

2.武卉昕﹒苏联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兴衰史﹒人民出版社﹒2011.8﹒31万字。

获奖:

1.武卉昕 .第十四届黑龙江省人文社科优秀成果奖.二等奖.2010.12;

2.武卉昕 徐宁.黑龙江省“十一五”教育科学规划优秀科研成果奖.二等奖.2011.6;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5 9:1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