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武汉理工大学
释义

武汉理工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国家首批“211工程”和“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重点建设高校。武汉理工大学是经国务院批准,由分属于教育部、交通部、中国汽车工业总公司的武汉工业大学、武汉交通科技大学、武汉汽车工业大学三校合并组建。学校拥有工学、理学、管理学、经济学、法学等十大学科门类,拥有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校以研究型大学为发展目标,定位于整体水平国内一流,部分学科水平国际一流的综合性大学。

学校主页:

中文名:武汉理工大学

外文名: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WHUT)

简称:武理工(WHUT)

校训:厚德博学,追求卓越

创办时间:2000年5月27日

类别:教育部直属重点大学

学校类型:工科

主管部门:教育部

学校属性:211工程

现任校长:张清杰

知名校友:欧进萍、金东寒、罗清泉

所属地区:中国武汉

主要院系: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交通学院、管理学院、汽车工程学院

硕士点:150个

博士点:70个

院士:11人

学校概况

武汉理工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由教育部与交通运输部、国家海洋局共建,是一所在建材建工、交通、汽车三大行业拥有巨大影响力的著名学府,是国家首批“211工程”建设的全国重点大学,拥有“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是国家建设的高水平大学之一。

学校位于九省通衢的武汉市,占地面积4000余亩,校舍总建筑面积逾156万平方米,四座现代化图书馆藏书378余万册。学校具有教授任职资格整体审定权,可自评增列博士生导师。现有普通本科生36000余人,博士、硕士生16000余人,外国留学生630余人。学校现有教职工5500余人,其中,教授670余人,副教授1300余人。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比利时皇家科学院院士1人,共享院士3人,国家“千人计划”特聘专家9人,国家“青年千人计划”特聘专家1人,国家“外专千人计划”特聘专家3人,国家“973计划”和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首席科学家2人,长江学者特聘(讲座)教授8人,国家教学名师奖获得者3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4人,享有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湖北省政府专项津贴人员221人。

学校学科涵盖工学、理学、文学、管理学、经济学、法学、哲学、史学、教育学、医学、艺术学等门类。学校是国家首批“卓越工程师”培养高校,现有本科专业82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2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7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省部级重点学科28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5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8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3个。有12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34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现有普通本科生36000余人,博士、硕士生16000余人,外国留学生630余人。

学校在新材料、新能源、交通物流、机电汽车、信息技术和资源环境技术领域建有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实验室及省部级重点实验室等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自主创新研发基地27个。

近10年来,学校对高新技术的研发投入近30亿元,取得了一大批自主创新的重大技术成果。2010年,学校科技经费5.7亿元。学校在“武汉●中国光谷”建有武汉理工大学科技园,占地880余亩。2010年,学校高科技产业销售收入15.8亿元。2011年,学校科技经费6.4亿元。2011年,学校高科技产业销售收入19亿元。

学校建立了建材建工、交通、汽车三个行业董事会,董事会成员由三个行业的167家大型骨干企业组成,每年定期召开会议,研究学校与三个行业互动发展的重大问题。2011年,学校进入中美清洁能源联合研究中心产学研战略联盟。

武汉理工大学传承三校历史文化,坚持“育人为本,学术至上”的办学理念,60余载育人实践,铸就了“厚德博学,追求卓越”的大学精神。

(数据截止日期2012年5月10日)

学校定位

国家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

国家“九五”期间首批列入的“211工程”建设高校;

国家“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建设高校;

中美清洁能源联合研究中心产学研战略联盟中方成员之一(新能源电动汽车组);

国家“111计划”学科创新引智基地(2个基地);

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留学生项目”60所签约高校之一;

教育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61所首批试点高校之一;

学科建设

武汉理工大学学科门类齐全,结构合理,涵盖工学、理学、文学、管理学、经济学、法学、哲学、史学、教育学、医学、艺术学等学科门类。现有本科专业82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2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7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省部级重点学科及特色、优势学科28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5个、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62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8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135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3个。有12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34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有MBA、MPA、MFA、EMBA、JM、16个高校教师专业、强军计划、21个工程硕士领域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

本科专业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复合材料与工程、材料物理、材料化学、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交通学院:交通运输类(含交通运输、交通工程、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工程结构分析

管理学院:工商管理类(含工商管理、会计学、市场营销、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劳动与社会保障

机电工程学院:机电类(含机械工程及自动化、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工业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包装工程

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能源动力系统及自动化、轮机工程、油气储运工程

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土木工程、建筑学、给水排水工程、工程管理、建筑节能技术与工程

汽车工程学院:车辆工程、热能与动力工程、汽车服务工程

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矿物资源工程、矿物加工工程、环境工程、环境科学、地理信息系统、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

信息工程学院: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信息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 物联网工程

自动化学院: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航运学院:航海技术和海事管理

文法学院:法学、广告学、编辑出版学、教育技术学

理学院:信息与计算科学、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光信息科学与技术、应用化学、生物技术、统计学、工程力学

经济学院:经济学类(含经济学、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电子商务

艺术与设计学院:环境艺术设计、工业设计、艺术设计、动画、平面广告设计、艺术设计学

外国语学院:英语、法语、日语

物流工程学院:机械与物流类(含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物流工程)、物流管理

政治与行政学院: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工作、对外汉语

化学工程学院 :化学工程与工艺、制药工程

特色专业

国家特色专业:动画、通信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车辆工程、矿物加工工程专业、工业设计专业、机械工程及自动化、轮机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 国际经济与贸易、土木工程、物流工程、工程力学、物联网工程、建筑节能技术与工程

湖北省品牌专业:船舶与海洋工程、轮机工程、机械工程及自动化、通信工程、工业设计、材料科学与工程、土木工程、矿物加工工程、工程力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交通运输、物流工程、矿物资源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电子信息工程、工商管理

校级品牌专业:轮机工程、车辆工程、机械工程及自动化、通信工程、工商管理、艺术设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复合材料与工程、工业设计、土木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工程力学、航海技术、矿物加工工程、国际经济与贸易、测控技术与仪器、电子信息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热能与动力工程、应用化学、给水排水工程

卓越工程师专业:矿物加工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复合材料与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机械工程及自动化、车辆工程、汽车服务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热能与动力工程、能源动力系统及自动化、自动化、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土木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制药工程、交通运输、物流工程、海事管理、船舶与海洋工程、包装工程、工程力学

重点学科

一、国家级重点学科

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材料科学与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

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材料学、材料加工工程、材料物理与化学、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制造、轮机工程、水声工程、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国家重点(培育)学科:矿物加工工程

二、省部级重点学科

部级重点学科:结构工程、采矿工程、矿物加工工程、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制造、轮机工程、机械设计及理论、管理科学与工程

湖北省优势学科:材料科学与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

湖北省特色学科: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矿物加工工程

湖北省一级重点学科:力学、机械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土木工程、矿业工程、交通运输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

湖北省二级重点学科:产业经济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想政治教育、艺术学、设计艺术学、动力机械及工程、计算机应用技术、应用化学、环境工程、技术经济及管理、固体力学、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机械电子工程 、车辆工程、通信与信息系统、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岩土工程、结构工程、采矿工程、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载运工具运用工程、生物医学工程

博士学位授权点

一级学科博士点:

类别 序号 学科名称 代码 门类

一级学科博士点 1 力学 0801 工学

2 机械工程 0802 工学

3 材料科学与工程 0805 工学

4 信息与通信工程 0810 工学

5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0812 工学

6 土木工程 0814 工学

7 矿业工程 0819 工学

8 交通运输工程 0823 工学

9 船舶与海洋工程 0824 工学

10 环境科学与工程 0830 工学

11 安全科学与工程(2011年国家新开的一级学科) 0837 工学

12 管理科学与工程 1201 管理学

13 艺术学理论 1301 艺术学

14 设计学 1305 艺术学

15 马克思主义理论 0305 法学二级学科博士点:

序号 学科名称 所属一级学科 门类 批准年限

1 产业经济学 应用经济学 经济学 2003

2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马克思主义理论 法 学 2005

3 思想政治教育 马克思主义理论 法 学 2005

4 设计艺术学 艺术学 文 学 2003

5 一般力学与力学基础 力学 工 学 2005

6 固体力学 力学 工 学 2003

7 流体力学 力 学 工 学 1984

8 工程力学 力学 工 学 2005

9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机械工程 工 学 2000

10 机械电子工程 机械工程 工 学 2003

11 机械设计及理论 机械工程 工 学 1989

12 车辆工程 机械工程 工 学 1998

13 工业工程 机械工程 工 学 2004

14 汽车运用工程 机械工程 工 学 2004

15 物流技术与装备 机械工程 工 学 2004

16 材料物理与化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 工 学 2000

17 材料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 工 学 1981

18 材料加工工程 材料科学与工程 工 学 2000

19 建筑材料与工程 材料科学与工程 工 学 2003

20 生物材料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 工 学 2003

21 复合材料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 工 学 2003

22 光电子及信息材料 材料科学与工程 工 学 2003

23 新能源材料 材料科学与工程 工 学 2003

24 动力机械及工程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工 学 2003

25 通信与信息系统 信息与通信工程 工 学 2003

26 信号与信息处理 信息与通信工程 工 学 2005

27 计算机应用技术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工 学 2003

28 岩土工程 土木工程 工 学 2003

29 结构工程 土木工程 工 学 1984

30 市政工程 土木工程 工 学 2003

31 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 土木工程 工 学 2003

32 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 土木工程 工 学 2003

33 桥梁与隧道工程 土木工程 工 学 2003

34 历史城市与建筑修复工程 土木工程 工 学 2004

35 智能结构及其系统信息化 土木工程 工 学 2004

36 土木工程建造与管理 土木工程 工 学 2006

37 采矿工程 矿业工程 工 学 2003

38 矿物加工工程 矿业工程 工 学 2000

39 安全技术及工程 矿业工程 工 学 2005

40 道路与铁道工程 交通运输工程 工 学 2003

41 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 交通运输工程 工 学 2000

42 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 交通运输工程 工 学 2003

43 载运工具运用工程 交通运输工程 工 学 1996

44 公路桥梁与渡河工程 交通运输工程 工 学 2004

45 物流管理 交通运输工程 工 学 2004

46 智能交通工程 交通运输工程 工 学 2005

47 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制造 船舶与海洋工程 工 学 1998

48 轮机工程 船舶与海洋工程 工 学 1986

49 水声工程 船舶与海洋工程 工 学 2000

50 船舶与海洋环境保护 船舶与海洋工程 工 学 2003

51 海洋工程结构 船舶与海洋工程 工 学 2003

52 水上运动装备工程 船舶与海洋工程 工 学 2003

53 舰船电力推进及自动化技术 船舶与海洋工程 工 学 2003

54 环境工程 环境科学与工程 工 学 2005

55 管理科学与工程 管理科学与工程 管理学 1993

56 信息管理及信息系统 管理科学与工程 管理学 2003

57 金融工程与管理 管理科学与工程 管理学 2003

58 创新工程与管理 管理科学与工程 管理学 2003

59 工程与项目管理 管理科学与工程 管理学 2003

60 科技与教育管理 管理科学与工程 管理学 2009

61 企业管理 工商管理 管理学 2005

62 技术经济及管理 工商管理 管理学 2003

硕士学位授权点

一级学科硕士点:

类别 序号 学科名称 代码 门类

一级学科硕士点 1 哲学 0101 哲学

2 理论经济学 0201 经济学

3 应用经济学 0202 经济学

4 法学 0301 法学

5 政治学 0302 法学

6 马克思主义理论 0305 法学

7 教育学 0401 教育学

8 外国语言文学 0502 文学

9 新闻传播学 0503 文学

10 数学 0701 理学

11 物理学 0702 理学

12 化学 0703 理学

13 统计学 0714 理学

14 力学 0801 工学

15 机械工程 0802 工学

16 仪器科学与技术 0804 工学

17 材料科学与工程 0805 工学

18 电子科学与技术 0809 工学

19 信息与通信工程 0810 工学

20 控制科学与工程 0811 工学

21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0812 工学

22 建筑学 0813 工学

23 土木工程 0814 工学

24 化学工程与技术 0817 工学

25 矿业工程 0819 工学

26 交通运输工程 0823 工学

27 船舶与海洋工程 0824 工学

28 环境科学与工程 0830 工学

29 生物医学工程 0831 工学

30 城乡规划学 0833 工学

31 软件工程 0835 工学

32 安全科学与工程 0837 工学

33 药学 1007 医学

34 管理科学与工程 1201 管理学

35 工商管理 1202 管理学

36 艺术学理论 1301 艺术学

37 美术学 1304 艺术学

38 设计学 1305 艺术学二级学科硕士点:

序号 学科名称 代码 门类

1 体育教育训练学 040303 教育学

2 中国近现代史 060107 史学

3 动力机械及工程 080703 工学

4 电机与电器 080801 工学

5 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 080804 工学

6 电工理论与新技术 080805 工学

7 教育经济与管理 120403 管理学 注:不含一级学科硕士点覆盖的二级学科硕士点。

专业硕士学位点

工程硕士学位点:工业设计工程、矿业工程、安全工程、环境工程、材料工程、生物医学工程、机械工程、工业工程、车辆工程、控制工程、电气工程、计算机技术、软件工程、电子与通信工程、建筑与土木工程、项目管理、交通运输工程(含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物流管理、道路与桥梁工程、交通工程四个方向)、船舶与海洋工程、动力工程、物流工程、化学工程

工商管理硕士(MBA)

公共管理硕士(MPA)

艺术硕士(MFA)

高层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EMBA)

法律硕士(JM

学位事件

2012年4月,据有关媒体报道,武汉理工大学近10年来,通过廊坊硕士班向百余名无资格入学的学生授予了真实硕士学位,并通过教育主管部门的层层复查复审环节。部分涉嫌造假学生如今已是处级干部,有人甚至官至局级。该报道还称,涉嫌造假者都使用了假证明,以骗取入学资格。

针对该报道,武汉理工大学在官方微博上回应称,“学校高度重视此事,成立专门工作小组,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并开展相关工作,立即启动对经济学院廊坊硕士课程班办学情况的全面调查。

组织机构

现任领导

党委书记:刘伟

校长:张清杰

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邱观建

党委常委、副校长:严新平、张联盟、张安富、王乾坤

党委副书记:夏江敬、信思金

党委常委、副校长:曾春年、康灿华

校长助理:赵恒平、陈文、刘祖源、桂裕清

【院系设置】

本科生、研究生教育: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交通学院 管理学院 汽车工程学院 机电工程学院 物流学院 信息工程学院 自动化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理学院 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航运学院 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 化学工程学院 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经济学院 文法学院 艺术与设计学院 政治与行政学院 外国语学院 国际教育学院体育部

网络继续教育:继续教育学院 、网络教育学院

职业技术教育:职业技术学院

机构设置

【党群部门】

党委办公室、组织部、统战部、宣传部、纪委办、监察处、学生工作处、工 会、团 委、离退休工作处、武装部

行政部门

校长办公室、人事处、计划财务处、教务处、科学技术处、研究生院(筹)、招生与就业指导处、

保卫处、审计处、国际交流与合作处、国有资产管理处、基建处、后勤管理处(含校园综合治理办、附中、附小、幼儿园)

【直属单位】

档案馆、图书馆、出版社、期刊社、教学督导办、发展规划与改革办公室、网络信息中心、

马区管工委、余区管工委、新校园规划建设指挥部综合办、后勤集团、产业集团

基地中心

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

国家级工科基础课程(化学)教学基地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材料科学与工程实验教学中心、机电工程实验实训中心、船舶运输实验实训教学中心

湖北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艺术设计试验实训教学示范中心、力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化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电工电子实验中心、

物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经济管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土木建筑学科实验教学中心、汽车实验中心、

船舶运输实验实训教学中心、机械实验实训教学中心、

资源与环境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交通部培训基地:交通部复合型财会人才培训基地

师资力量

学校坚持引进与培养并重,为了实现人才立校、人才兴校、人才强校的目的,学校通过“211工程”建设启动了三项师资队伍建设项目:“高层次拔尖人才引进和培养工程”、“中青年学术骨干培养计划”、“中青年教师博士化工程”。师资队伍实现了“三大提升”,即教师素质、国际化水平和博士比例得到了明显提升,建设成为一支结构优化、素质良好、富有活力、勇于创新的高水平师资队伍。

截止到2009年7月,有专任教师近3000人(教职工总数近6000人),其中教授586人,副教授1185人,博士学位1015人。两院院士6人(含双聘4人),国家“973” 和“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首席科学家2人,国家级教学名师2人,长江学者特聘(讲座)教授6人,楚天学者特聘教授9人,讲座教授5人,国家、省部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75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4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9人,享有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湖北省政府专项津贴人员212人。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20人(其中主任委员1名,副主任委员3名),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2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跨世纪人才基金”、“高校青年教师奖”等获得者40人次;省部级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培养对象26人次;获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和国家级专家称号187人,省部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和省政府专项津贴104人次;湖北省教学名师4人,建立了以院士、973首席科学家、长江学者、首席教授、国家和省部级精品课程负责人领衔、结构合理的各支教学科研团队。

学校聘请了8名海内外知名学者作为学校战略科学家,他们分别是:

中国工程院余永富院士

中国工程院姜德生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赵东元教授

“千人计划”特聘专家、比利时皇家科学院苏宝连院士

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美国艺术科学院院士、哈佛大学Charles Michael Lieber教授

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英国皇家学会院士、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南安普敦大学William Geraint Price教授

世界陶瓷科学院院士、日本东北大学Takashi Goto(後藤孝)教授

国际著名的实验物理学家、美国密歇根大学Ctirad Uher教授

【两院院士及外籍院士】

中国工程院院士、选矿工程专家——余永富教授

中国工程院院士、光纤传感技术专家——姜德生教授

中国工程院院士、无机化学与材料科学家——郭景坤教授(共享)

中国工程院院士、力学和高压物理学家——经福谦教授(共享)

中国工程院院士、钢铁冶金和工程管理专家——张寿荣教授(共享)

中国工程院院士、岩土工程与防护工程地质力学模型试验研究专家——顾金才(共享)

比利时皇家科学院院士、无机材料国际著名专家、---苏宝连

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赵东元教授

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美国艺术科学院院士---哈佛大学Charles Michael Lieber教授

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英国皇家学会院士、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南安普敦大学William Geraint Price教授

世界陶瓷科学院院士---日本东北大学Takashi Goto(後藤孝)教授

国际著名的实验物理学家---美国密歇根大学Ctirad Uher教授

【千人计划】

苏宝连李书欣 朱敦尧

【青年千人计划】

罗蓉

【国家“973计划”和“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首席科学家】

张清杰、赵修建

【长江学者】

特聘教授:赵修建(1999)傅正义(2000)顾而丹(2002)孙涛垒(2009)

讲座教授:王安波(2006)苏宝连(2007)

【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高孝洪、 陈定方、王呈方、陈诚书、杨永谦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

傅正义(1999)赵修建(2001)余家国(2006)华 林(2007)

【“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

孙海虹(1996)傅正义(1997)张联盟(1999)胡曙光(2004)赵修建(2004)华 林(2006)余家国(2007)陈文(2007)官建国(2007)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

傅正义(2003)刘正林(2003)王呈方(2003)

【国家级教学名师】

刘 泉(2007)张联盟(2008)

【教育部创新团队】

赵修建团队(2005)傅正义团队(2006)

【教育部学科创新引智计划】

张清杰团队(2007)刘祖源团队(2007)

【国家级教学团队】

张联盟团队(2007) 严新平团队(2008) 刘 泉团队(2008)

【楚天学者】

特聘教授

孙志刚(2005)余家国(2005)郑伟涛(2005)官建国(2006)

王为民(2006)水中和(2006)谭国龙(2006)杨明红(2008)姜宏(2008)

讲座教授

张树君、李廷秋、 雷成旺、郭书祥、刘鹏飞

【全国先进工作者】

姜德生(2005)

【全国优秀教师】

姜德生(2001)李卓球(2004)吴传生(2007)

【全国师德先进个人】

赵修建(2001)傅正义(2004)

【全国优秀教育管理工作者】

高孝洪(2001)

【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

周祖德(2002)

【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成员】

张安富(2006)李文锋(2006)吴传生(2006)黄立文(2006)王丽铮(2006)刘祖源(2006)

薛胜军(2006)张联盟(2006)陈 文(2006)张清杰(2006)谢峻林(2006)张超灿(2006)

江征风(2006)郑建启(2006)王玉杰(2006)杨志勇(2006)雷家珩(2007)许之所(2007)

潘长学(2007)徐东平(2007)

【教育部“高校青年教师奖”获得者】

陈 文(2002)华 林(2004)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

徐 庆(2004)翟鹏程(2004)夏元友(2004)王为民(2004)孙志刚(2005)王 皓(2005)张高科(2005)官建国(2005)李方敏(2005)沈 强(2005)吴少鹏(2005)陈 红(2006)方 亮(2006)曾志刚(2006)周 建(2006)木士春(2007)刘启明(2007) 韩建军(2008) 李春林(2008)曹明贺(2008) 王发洲(2009)赵文俞(2009)周静(2009)朱哲董丽杰(2010)吕林女(2010)麦立强(2010)王传彬(2010)吴超仲(2010)杨明红(2010) 郝华(2011)黄进(2011)陶海征(2011)阳晓宇(2011)

【教育部跨世纪“优秀青年教师基金”入选者】

赵修建(1999)傅正义(1999)陈 文(2001)刘韩星(2001)唐新峰(2002)

【教育部“高校骨干教师资助计划”入选者】

谢峻林(2000)周明凯(2000)王 钧(2000)张季如(2000)王立新(2000)熊传溪(2000)胡曙光(2000)梅炳初(2000)刘韩星(2000)张东明(2000)王建中(2000)夏元友(2000)瞿鹏程(2000)王继辉(2000)李新平(2000)陈 文(2000)张超灿(2000)钟 珞(2000)曹明礼(2000)陈作炳(2000)陈晓明(2000)赵修建团队5人(2000)

【教育部“优秀骨干教师”获得者】

陈 文(2002)刘韩星(2002)严新平(2003)

【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入选者】

胡树华(2001)傅正义(2001)赵修建(2001) 南策文(2001)邹早健(2001) 董力平(2001)蔡 军(2001)李百浩(2001)谢科范(2001)梅炳初(2001)唐新峰(2001)余家国(2002)官建国(2002)王为民(2002)周 建(2003)

【交通部“新世纪十百千人才工程”第一层次】

孙海虹(2004)陈 辉(2004)

【交通部青年科技英才】

杨建国(2003)

【省部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李世普(1990)柴苍修(1991)费 江(1991)黄金火(1991)黎德扬(1991)姜德生(1991)

汤忠谷(1992)王培根(1991)吴锦翔(1991)徐 达(1991)张仲甫(1991)赵其辉(1991)

赵玉林(1992)陈炳光(1993)陈宗良(1993)桂 馥(1993)姜家佩(1993)钱芝宇(1993)

王仁康(1993)张幼陵(1993)周祖福(1993)陈至刚(1994)乐全根(1994)倪嘉陵(1994)

聂春晖(1994)潘世荣(1994)王从祥(1994)王威孚(1994)薛亦瑜(1994)张 猛(1994)

张必铭(1994)左 林(1994)陈先咏(1995)程志煜(1995)方和平(1995)李腊元(1995)

林宗寿(1995)陆丰奎(1995)沈成武(1995)瞿伟廉(1996)张联盟(1997)陈 辉(1997)

傅正义(1997)李 波(1997)罗继相(1997)王华昌(1997)徐兆康(1997) 陈 磊(1999)

陈昌巨(1999)陈晓明(1999)刘金华(1999)王斌球(1999)王为民(1999)赵修建(1999)

朱明健(1999)杨春金(2000)周祖德(2001)陶德馨(2001)胡曙光(2001)梅炳初(2001)

王立新(2001)魏纪林(2001)程森成(2003)张清杰(2003)刘韩星(2003)周 建(2003)

官建国(2005)黄志雄(2005)李文锋(2005)武星宽(2005)

【“霍英东教育基金”获得者】

赵玉林(1992)刘林海(1992)晏石林(1996)谢科范(1998)肖新平(1998)夏元友{2000)程国平(2000)甘文平(2000)胡 勇(2002)陈友治(2004)官建国(2006)曾志刚(2007)

【“中国博士后基金”获得者】

郑伟涛(2001)李 曦(2002)木士春(2002)史晓亮(2003)陶洪久(2004)肖 峻(2004)陈德军(2005)汪前元(2005)童杏林(2005)高小建(2005)侯作富(2005)谢全敏(2005)陈跃鹏(2005)刘成国(2006)郜庆路(2006)肖德云(2006)刘曰利(2006)叶 春(2006)易法军(2006)陈国良(2006)张立炎(2006)雷德明(2007)袁胜发(2007)李勋祥(2007)高英力(2007) 陈 伟(2007)樊希安(2007)陈 峰(2007)王国波(2007)高 飞(2008)卢全国(2008)吴 婧(2008)胥 军(2008)周 宁(2008)朱文华(2008)

【人事部“留学人员科技活动项目择优资助”获得者】

陈 红(2005)

【湖北省“新世纪高层次人才工程科研项目择优资助”获得者】

赵修建(2003)张清杰(2003)陈 辉(2003)华 林(2003)陈晓明(2003)陈 文(2003)刘韩星(2006)马保国(2006)熊传溪(2006)周 建(2006)

【湖北省“青年杰出人才基金”获得者】

徐 庆(2002)周 建(2003)翟鹏程(2004)吴少鹏(2004)夏元友(2005)陈 红(2005)罗亚波(2005)李文锋(2005)刘启明(2006)罗 键(2006)李方敏(2006)李远志(2007)高山俊(2007)

【湖北省“博士后科技活动项目择优资助”获得者】

郑 化(2005)童杏林(2005)罗亚波(2005)徐 宁(2006)高英力(2006)万幼清(2006)

科学研究

科研基地

国家重点实验室:

材料复合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硅酸盐建筑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

国家工程实验室:

光纤传感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

交通安全应急信息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由中国交通通信信息中心、武汉理工大学共建)

国家重点工业性试验基地:

光纤传感技术国家重点工业性试验基地

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燃料电池与氢能源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由中科院大连化物所、清华大学和武汉理工大学共建)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硅酸盐材料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光纤传感技术与信息处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高速船舶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教育部国防重点实验室:

特种功能材料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高性能舰船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港口物流技术与装备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绿色建筑材料及制造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水路公路交通安全控制与装备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交通运输部重点实验室:

港口装卸技术交通行业重点实验室

船舶动力工程技术交通行业重点实验室

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湖北省数字制造重点实验室

湖北省道路桥梁与结构工程重点实验室

湖北省燃料电池重点实验室

湖北省矿物资源加工与环境重点实验室

湖北省宽带无线电通信与传感器网络重点实验室

现代汽车零部件技术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湖北省工程研究中心:

湖北生物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湖北省光纤传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湖北省中药制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湖北省工业窑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湖北省电动机软启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湖北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湖北省产品创新管理研究中心

湖北省危机与灾害应急管理研究中心

湖北省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研究中心

湖北省艺术工程研究中心

湖北省技术中心:

湖北省粉体技术中心

湖北省石膏工业技术中心

湖北省汽车悬架技术中心

湖北省中小企业共性技术硅酸盐材料研发推广中心

湖北省中小企业共性技术机电一体化研发推广中心

湖北省中小企业共性技术汽车零部件及测试中心

湖北省中小企业共性技术矿物加工研发推广中心

国家技术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材料研究与测试分析国家级检测实验室

国家体育总局:

体育工程(水上运动装备)国家体育总局重点实验室

教育部国防教育办公室:

高校国防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基地

其他科研基地:

武汉理工大学-哈佛大学纳米联合重点实验室、武汉理工大学设计研究院、、长江海事研究中心、湖北省统一战线理论与实践研究基地、教育部MAPGIS软件应用中心 、国家信息安全基础设施研究中心华中实验室、武汉市城市水环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分中心、武汉市中国城市科技政策与科技管理研究中心、 中交船舶与桥梁工程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武汉港机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中国船级社发动机排放检测中心、交通部节能培训中心、中国船级社油液检测中心、武汉理工大学电动汽车研究院、武汉理工大学国际玻璃研究中心、武汉理工大学非金属设计研究所、武汉理工大学智能运输系统研究中心、武汉理工大学交通工程研究所、武汉理工大学材料保护研究所、武汉理工大学摩擦学研究所、爆破研究所、环保研究所、通信技术研究所、嵌入式系统与技术研究所、测控技术研究所、信号与信息处理研究所、信息技术研究所、信息与电子工程研究所、3S技术研究所、智能信息研究所、信息传输研究室、水上交通安全与环境研究中心、 高性能网络研究中心、并行分布式处理研究中心、智能技术与智能系统研究中心、企业应用软件研究中心(校企联合建设)、智能科学与技术实验室(教育部行动计划项目)、高温高压物理研究所、力学研究所、智能材料结构研究所、生物科学与技术研究所、材料与结构数值模拟研究所、静电研究所、复合材料结构与应用研究所、应用化学研究所、应用数学研究所、建材装备研究与发展中心、造船史研究中心、工程流体力学研究所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所、语言教育研究中心、欧亚文化研究所

博士后流动站

现有1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材料科学与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力学、管理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土木工程、交通运输工程 、矿业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艺术学、马克思主义理论 、环境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

学报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材料科学英文版)》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港口装卸 》、《交通信息与安全》、《交通科技》、《交通企业管理》、《船海工程》、《建材世界》、《 理工高教研究》 、 《爆破》、《高教发展与评估》、《数字制造科学》

产业技术

该校是国内唯一拥有光纤传感技术领域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单位,CCM技术生产膜电极技术获得日内瓦国际发明奖金奖,一批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得到推广应用。以光纤传感器、高速船舶、电动汽车以及新材料、港口机械、先进制造等为代表的校办科技产业健康稳步发展,位于“武汉●中国光谷”占地880余亩的武汉理工大学科技园是国家级大学生科技园,已形成规模并呈现高速增长态势。2008年科技产业实现销售收入8.3亿元,2009年销售收入12.1亿元,2010年销售收入15.8亿元。2008年底的有效专利总量居全国高校第十一位。

校园环境

校区简介

武汉理工大学共有两个校区,马房山校区和余家头校区,其中马房山校区由东院、西院、鉴湖、南湖新校区四部分组成。马房山校区位于洪山区,余家头校区位于武昌区。武汉理工大学校园布置如图所示。

历史沿革

2000年5月27日,武汉工业大学(原武汉建筑材料工业学院)、武汉交通科技大学(原武汉水运工程学院)、武汉汽车工业大学(原武汉工学院)合并组建武汉理工大学。

武汉理工大学其土木学科可追溯至和湖北工艺学堂,为求介绍之简洁明确,此处主要介绍其高等教育部分。

一、武汉工业大学(原隶属于国家建筑材料工业局,后隶属教育部)

1948年4月,解放战争时期,在东北战场上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为保证战争的需要,也为即将诞生的新中国的工业发展奠定基础,中共中央东北局、东北军区军工部党委决定在哈尔滨建立一所军事工业学校,定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东北军区军工部工业专门学校(东北兵工专门学校),由东北军区军工部部长何长工担任名誉校长。1948年11月,何长工亲自到沈阳为学校选址,学校由哈尔滨迁至沈阳。

1958年9月,建工部组建北京建筑工业学院。

1949年3月,学校分为预科和本科,预科学制1年,本科4年。同年,东北兵工专门学校(部分)迁往沈阳沈河区青年公园湖旁,改建为东北建筑工程学校,后相继发展为沈阳建筑材料工业学院。

1959年,沈阳建筑材料工业学院(本科部分)并入北京建筑工业学院。

1960年,北京建筑工业学院成为建筑工程部部属重点院校

1969年10月,北京建筑工业学院南迁至湖南常德

1971年7月,北京建筑工业学院搬至湖北武汉与同属建工部的武汉建筑工程学校(武汉城市建设学院)合并,更名为湖北建筑工业学院

1978年2月,湖北建筑工业学院被列为新增的全国重点大学,重新新划归国家建筑局领导,并更名为武汉建筑材料工业学院

1980年,经国务院批准,武汉建材学院在原北京建筑工业学院旧址成立了北京研究生部

1981年,学校获得了无机非金属材料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和结构工程等7个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成为首批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

1981年7月,武汉建筑材料工业学院(原武汉城市建设学院部分)分建武汉城市建设学院

1985年8月,武汉建筑材料工业学院更名为武汉工业大学

1986年,“结构工程”学科获批为博士学位授予权学科,增加8个硕士学位授予权学科,获得正、副教授任职资格评审权

1987年,材料复合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获得得国家计委批准

1988年,无机非金属材料学科被批准为首批国家重点学科,1989年该学科获准设立博士后流动站

1997年9月,武汉工业大学通过“211工程”建设项目立项审核,成为首批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

1998年,武汉工业大学由建材总局所属划归为教育部,成为教育部直属重点大学

2000年5月27日,武汉理工大学

二、武汉交通科技大学(隶属交通部)

1946年,国立武昌海事职业学校、广东省立潮汕高级商船职业学校(部分)合并组建国立武昌海事学校

1949年,中南交通学院,由刘惠农同志任院长,曹海波为副院长

1952年,大连海运学院、上海海运学院等高校船舶专业并入中南交通学院

1954年,大连海运学院(航运专业)并入中南交通学院,中南交通学院更名为武汉河运学院

1957年,武汉交通学院更名为武汉水运工程学院

1957年,全国多所高校水运专业并入武汉水运工程学院

1963年,上海海运学院内燃机专业、大连海运学院船机等专业并入武汉水运工程学院

1963年,交通部属院校进行专业调整时,水运管理和水运经济专业调整到上海海运学院

1981年,船舶与海洋工程流体力学等4个学科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

1984年,船舶与海洋工程流体力学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

1992年7月,武汉河运专科学校(前身为国立潮汕高级商船学校)并入武汉水运工程学院

1993年11月,武汉水运工程学院更名名为武汉交通科技大学,在全国范围开始一本招生

1996年12月,交通部与湖北省签署共同建设武汉交通科技大学的协议

1998年,武汉交通科技大学部分学科通过211工程预审

2000年5月27日,武汉理工大学

三、武汉汽车工业大学(原隶属机械工业部,后隶属中国汽车工业总公司)

1958年10月27日,武汉工学院创建

1960年,华中工学院(华中科技大学前身)汽车制造专业并入武汉工学院

1961年,湖北工学院、湖北化工学院并入武汉工学院

1958年,湖北化工学院创建

1958年,湖北工学院创建

1970年,武汉工学院、湖北农业机械专科学校合并组建湖北农机学院

1979年,武汉工学院恢复名称

1983年9月,由机械部划归为中国汽车工业总公司领导

1995年,武汉工学院更名为武汉汽车工业大学

1997年,武汉汽车工业大学通过了国家“211”工程重点学科部门预审

2000年5月27日,武汉工业大学、武汉交通科技大学、武汉汽车工业大学合并组建武汉理工大学

2010年5月27日隆重举办以“传承历史、增进交流、促进发展”为主题的武汉理工大学合并组建十周年系列庆祝活动及庆典。

知名校友

建校60多年来,学校先后培养了近40万毕业生,并在世界各地成立了55个校友分会组织。

学界

欧进萍 中国工程院院士、大连理工大学校长

姜德生 中国工程院院士、武汉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金东寒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711研究所所长

程一兵 澳大利亚工程院院士、莫纳什大学(Monash University)工学院副院长

南策文 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特聘教授、973计划首席科学家 ,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丁汉 华中科技大学教授,973首席科学家,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顾明 同济大学博士生导师,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梅雪松 西安交通大学教授,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武哲 原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副校长,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梅雪松 西安交通大学教授,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陆亚林 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应用研究中心主任、首批“千人计划”

朱正昌 山东大学党委书记

丁烈云 东北大学校长

丁汉初 华中科技大学常务副校长

陈铁群 华南理工大学副校长兼研究生院院长

程新 济南大学校长

邓铿 美国路易斯安娜大学终身教授

尚钢 武汉科技学院党委书记

陈厚义 贵州财经学院院长

刘国新 湖北大学党委副书记

吕清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党委副书记

胡社军 五邑大学校长

曹献坤 海南大学副校长

宋书中 河南科技大学副校长

余其俊 华南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

潘春旭 武汉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副院长

刘立斌 中南大学材料学院副院长

邱建荣 华南理工大学特聘教授,长江学者,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

刘洪 南京大学商学院副院长

刘海云 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

刘开平 长安大学材料学院副院长

李岳林 长沙理工大学汽车与机械工程学院副院长

赵晓波 清华大学教授,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

佘廉 华中科技大学特聘教授

邹早建 上海交通大学教授

何茂春 清华大学经济外交研究中心主任

胡以怀 上海海事大学教授

林程 北京理工大学教授

宋镇豪 历史学家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

包亦望 中国建筑材料检验认证中心副总工程师

欧阳家虎 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

欧阳世翕 中国建材科学研究总院前院长

姜宏 中国建材科学研究总院副院长

黄其柏 华中科技大学机械设计与汽车工程系主任

杨启 上海交通大学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副院长

陈功玉 中山大学教授、中国物流学会副会长

王田禾 英国HP技术陶瓷有限公司技术总裁,“千人计划”国家特聘专家

刘学峰 中科院成都光电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千人计划”国家特聘专家

政界

罗清泉 中央委员,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副主任

石秀诗 全国人大常委、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主任委员

张纪南 中央纪委常委,中央组织部副部长

陈全国 中央候补委员,西藏党委书记

张力 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常委、自治区纪委书记

汤涛 中央候补委员,山西省委常委、组织部部长

赵建才 河南省副省长、郑州市市长

刘鄂 原交通部副部长

蒋明麟 国务院参事室原副主任

王炯 全国总工会党组成员、副主席

林茂光 空军少将,广州军区空军建设局局长

宋德星 交通部水运司司长

孙国庆 交通部科技教育司司长

李任芷 国家旅游局监督管理司司长

王小青 青海省委常委、秘书长、办公厅主任

王跃飞 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党组成员、秘书长

翟久刚 交通运输部海事局副局长

李青平 河北海事局局长

袁宗祥 山东海事局局长

李国勇 国家发改委交通运输副司司长

张骥 商务部机电和科技产业司副司长

费志荣 国家发改委西部开发司副司长

李力 国家发改委高技术产业司副司长

吴超 武汉市政协主席

胡曙光 武汉市市委副书记

刘顺妮 武汉市副市长

朱正礼 海军局副局长

黄关春 孝感市市委书记

潘世建 厦门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赵 堔 河南省科技厅厅长

郑春白 湖北省科技厅副厅长

徐佑林 湖北省交通运输厅常务副厅长

胡树华 湖北省信息产业厅副厅长

吴军 国家海洋局极地考察办公室副主任

饶中享 武汉海事法院副院长

高法新、舒正荣 湖北省知识产权局副局长

黄 强 长江航务管理局党委书记

魏志刚 长江航道局副局长

齐俊麟 长江三峡通航管理局副局长

周文雄 海南省交通运输厅副厅长

周建强 江苏省国资委主任周建强

工商界

李永安 中国三峡总公司总经理、中国长江电力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贺恭 原中国华电集团公司党组书记、总经理

魏家福 中国远洋运输集团董事长

张富生 中国远洋运输集团党组书记

李建红 中国招商局集团董事长

吴强 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党组成员、副总经理

刘卫东 神龙汽车公司总经理,东风集团公司副总经理

包起帆 上海国际港务集团公司副总裁

李选民 深圳市盐田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宋志平 中国建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中国建筑材料集团董事长 、中国医药集团董事长

司国晨 中材建设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

彭毅 中国中煤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

彭寿 中国建材国际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

陈华元 中国建筑第三工程局总经理

安进 江淮汽车集团副董事长、总裁、总经理

王岭 武汉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

贾宝军 中国中钢集团总裁、中钢股份董事长

李叶青 华新水泥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党委书记

陈木森 华新水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崔星太 中国联合水泥集团董事长

郝健 中商集团董事长,武商联董事、副总经理

赵庆生 中集集团副总裁

周育先 中材集团公司副总经理、中材股份有限公司总裁

于国波 中国材料工业科工集团公司副总经理

肖家祥 中国建材股份副总裁、南方水泥总裁

王兵 中国建材副总裁兼北新建材董事长

陈潮 深圳国际控股有限公司副主席兼总裁

曾南 中国南玻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裁

陈健 聚友集团董事长

孙承铭 招商局集团副总裁、招商地产董事长

张国良 连云港鹰游集团董事长

韦宏文 柳州五菱汽车工业有限公司总经理,五菱集团副总经理

姚佐平、袁智军 上汽通用五菱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宋海良 中交水运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董事长

黄松 东风汽车公司顾问,原东风汽车公司产品总设计师

孙晓波 康明斯东亚研发有限公司总经理

刘玉华 武汉地铁集团总经理

胡显源 宗申动力总经理

蒋晓萌 尖峰集团董事长

李兴湖 福建省交通运输集团副董事长,总经理

阮祥发 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局董事、党委副书记

卢冶 国家汽车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襄樊)主任

刘启明 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黄力军 天津港集团副总裁

喻振东 连云港港口集团副总裁

黄佳腾 东风汽车公司研究院院长

符敦鉴 上海振华港机公司副总经理

李青 江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

朱佑兰 江通动画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向爱国 武汉港迪电气有限公司总经理

杨赪石 西安船舶设备工业公司、华雷机械电子集团总经理、七〇五研究所所长

莫鉴辉 中国船级社上海分社总经理

刁铁力 中国船级社广州分社总经理

王志刚 中国船级社武汉分社总经理

张 凯 中国船级社南京分社党委书记、副总经理

武爱斌 朗坤软件有限公司董事长、总裁

孙玉峰 日照港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张翼 湛江港集团有限公司总裁

王冬成 郑州日产汽车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赵家新 中国武汉高科控股集团公司董事长

包剑英 山东省高速公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黄铮 赣粤高速公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唐靖炎 苏州中材非金属矿工业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董事长

庞剑 长安汽车工程研究院副院长,首批"千人计划"

王建生 扬子江船业集团副董事长、新扬子船厂总经理

刘耀平 东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王小峰 陕汽总工程师兼汽车工程研究院院长

刘伟 中国重汽集团副总经理

兰建文 陕西秦岭水泥集团董事长

蒋光建 中海集团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

云清田 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卡车股份公司副总经理

舒 健 湖北三环集团董事长兼总经理

徐辉 宇通客车副总经理

刘成强 时风集团总裁

陈静 洛玻集团公司副总经理

吕征宇 英菲尼迪中国事业总部总经理

杨义 广西鱼峰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

国际合作

学校与美国、英国、日本、法国、澳大利亚、俄罗斯、荷兰等国家的100多所大学和科研机构建立了人才培养和科技合作关系;聘请了200余名国外知名学者担任学校客座和名誉教授。2007年和2008年,国家外国专家局和教育部联合批准在学校建立材料复合新技术与先进功能材料科学创新引智基地和高性能船舶关键技术学科创新引智基地;2008年,科技部批准在学校建立先进材料技术国际联合研究中心;2009年,学校与美国哈佛大学建立了纳米技术联合实验室(WUT-Harvard joint Nano Key Laboratory),国际纳米材料技术创始人、美国科学院院士、哈佛大学教授Charles﹒M﹒Lieber任实验室主任;2010年,学校与美国密歇根大学建立了新能源材料技术联合实验室;2011年,学校进入中美清洁能源联合研究中心产学研战略联盟。

现列部分院校如下:

【中国香港】

香港理工大学(Hong Kong Polytechnic University)

【中国台湾 】

淡江大学(Tamkang University) 台北科技大学(National Taip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台湾海洋大学(National Taiwan Ocean University)

【日本】

日本东北大学(Tohoku University) 长崎大学(Nagasaki University) 广岛大学(Hiroshima University)

山口大学(Yamaguchi University) 神奈川大学(Kanagawa University) 东京海洋大学(Tokyo University of Marin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韩国】

全北国立大学(Chonbuk National University)

【美国】

西北理工大学(Northwestern Polytechnic University) 密歇根理工大学(Michigan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 斯普林奥博大学(Spring Arbor University)

匹兹堡州立大学(Pittsburg State University) 旧金山州立大学(San Francisco State University) 罗德岛大学(University of Rhode Island)

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Davis) 纽约州立大学奥斯威戈分校(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at Oswego) 新泽西理工学院(New Jersey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英国】

邓迪大学(University Of Abertay Dundee) 伦敦南岸大学(London South Bank University) 曼彻斯特大学(University of Manchester)

布里斯托大学(University of Bristol) 谢菲尔德大学(University of Sheffield)

布拉德福德大学(University of Bradford) 伦敦大学玛丽皇后学院(Queen Mary,University of London)

【法国】

昂热大学(Université d'Angers) 图尔大学(Université de Tours) 梅斯大学(Unviersité de Metz)

勃艮第大学(Unviersité de Bourgogne) 巴黎第十一大学(Université de Paris-Sud:Paris 11)

贝尔福-蒙贝利亚尔技术大学(Université de Technologie de Belfort-Montbéliard) 波尔多高等商学院(Ecole Supérieure de Commerce de Bordeaux)

法国电子与计算机信息学院(Ecole Française d’Electronique et d’Informatique)

【德国】

德累斯顿理工大学(Dresde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北方工学院(Norther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澳大利亚】

南澳大学(University of South Australia) 莫纳什大学(Monash University) 澳大利亚海事学院(Australian Maritime College)

【加拿大】

渥太华大学(University of Ottawa) 布鲁克大学(Brock University)

【俄罗斯】

弗拉基米尔国立大学(Vladimir State University) 圣彼得堡理工大学(Saint Petersbur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库尔斯克国立技术大学(Kursk State Technical University) 国立远东航海学院(Far Eastern State Maritime Academy)

【意大利】

都灵理工大学(Politecnico di Torino)

【芬兰】

瓦萨科技大学(Vaasa Polytechnic University) 罗瓦年米科技大学(Rovaniemi Polytechnic University)

【荷兰】

代尔夫特理工大学(Delft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乌特列支应用大学(Hogeschool Van Utrecht)

【瑞典】

韦克舍大学(Växjö University) 吕勒奥理工大学(Lule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挪威】

特勒玛克大学(Telemark University College) 阿哥德大学(Adger University College) 西富尔德大学(Vestfold University College)

【乌克兰】

乌克兰国立海洋技术大学(Ukraine State Maritime Technical University)

学校在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中国大学评价》课题组主持编制的《2011中国大学评价》2011中国大学排行榜综合排名中名列第42名,湖北省大学排名中名列第4名。

学校在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中国大学评价》课题组主持编制的《2012中国大学评价》2012中国大学排行榜综合排名中名列第42名,湖北省大学排名中名列第4名。

周边租房

华城广场 欧洲花园 君临天下

参考资料

1.武汉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2.武汉理工大学交通学院 

3.武汉理工大学管理学院 

4.武汉理工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5.武汉理工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网址 

6.武汉理工大学汽车工程学院 

7.武汉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8.武汉理工大学航运学院 

9.武汉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 

10.武汉理工大学物流工程学院 

11.武汉理工大学称将调查百余硕士学位疑造假事件 

12.武汉理工大学简介 

13.材料复合新技术国家重点室 

14.硅酸盐建筑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网址。硅酸盐建筑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 

15.教育科技发展中心 

扩展阅读:

1

http://www.whut.edu.cn

2

http://www.wutnews.net/news/news.aspx?id=52847

3

http://www.wutnews.net/news/news.aspx?id=52860

4

学校地址

5

马房山校区:

6

武汉市洪山区珞狮路205号(东院)

7

武汉市洪山区珞狮路122号(西院)

8

武汉市洪山区雄楚大道(鉴湖教学区、南湖新校区)

9

余家头校区:

10

武汉市武昌区和平大道1040号(余区)

开放分类:
高校武汉211工程全国重点大学教育部直属
“武汉理工大学”相关词条:

百度百科中的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本词条对我有帮助
合作编辑者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需进一步完善,百科欢迎您也来参与在开始编辑前,您还可以先学习如何编辑词条

如想投诉,请到;如想提出意见、建议,请到。

词条统计
浏览次数:约 次
编辑次数:286次
最近更新:2012-05-21
创建者:不谈G感情
更多贡献光荣榜

辛勤贡献者:

升升学子 展开

莫道一兮 展开

鉴湖之心 展开

helloyelihua 

zhuhengmei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27 20:5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