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武汉科技学院化学工程学院 |
释义 | 武汉科技学院化学工程学院是在原环境与化学工程系不断发展壮大的基础上,经过2005年7月学校学科调整,以原环境与化学工程系的轻化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和应用化学等三个专业为基础组建而成。现更名为武汉科技大学化学工程学院。 人才培养(1、办学指导思想 2、人才培养目标 3、人才培养特色 4、本科教育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5、研究生教育 Graduate Education 6、辅修及双学位教育 7、国际合作办学) 学校现状武汉科技学院化学工程学院现有教职工51人,其中教师34名,流动编制4名。教师职称、年龄结构合理,所有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均工作在理论与实验教学第一线。师资力量较为雄厚,教学、科研实验设备齐全。其下设的本科专业有:轻化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应用化学。研究生招生方向覆盖了以上的所有专业。其中轻化工程(原染整工程)专业是我校最早开办的传统优势专业,为省级重点学科。二十多年来,已输送轻化工程及相关专业高级技术人才1600余人,培养染整工程专业研究生9届,是国家培养高质量、高层次人才和承担重大科研任务、出高水平科研成果的重要基地。近年来,化工学院共完成和承担了国家及省部级重点科技攻关项目50项,其中11项科研成果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被 SCI、EI、ISTP收录论文200余篇。共获发明专利5项,科研成果转让8项。从2002年开始,化学工程学院与英国利兹大学开展了合作办学,为有志于到世界名校深造的学子提供了新的渠道。 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已形成具有硕士研究生教育、本科生教育和国际合作办学的完善体系。为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化学工程学院目前设有:国家奖学金、湖北省省政府奖学金、钱之光奖学金、高士奖学金、福田奖学金、华丽奖学金、孝棉奖学金、富联奖学金、德美奖学金等共9项,金额共达17万余元,获奖学生人数覆盖面达到30-40%。 机构设置与师资队伍院党政领导 分党委书记: 王保平 分党委副书记 胡红辉 院 长: 朱 虹 副院长: 陆必泰 院行政办公室 周 莉 主任 院分工会 王云祥 主席 教学与科研机构 化学教研室 刘华丽 主任 轻化工程教研室 孙向东 主任 化学工程与工艺教研室 余宪虎 主任 应用化学教研室 李卫东 主任 染整与助剂研究室 王云祥 主任 院直属实验室 李 伟 主任 胡仁志 副主任 化工学院现有教职工51名,其中教师34人,其它教辅人员20人. 人才培养1、办学指导思想在长期的本科教学实践中,我院一贯重视本科教学,坚持以教学为中心,有很强的质量意识,形成了“以本科教学为主,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坚持‘创新、特色、质量’ 的办学方针,以学科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为重点,积极开展科学研究,依托行业,使专业建设与市场需求、地方经济发展紧密结合,培养基础扎实、专业面宽,实践能力强的应用型化工类专业人才”的办学指导思想。 2、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具有化学、化工、轻工等学科基础理论知识,掌握化工类相关专业的的基本合成原理、工程设计方法等专门知识,具备从事工业生产、工业设计、科学研究、技术管理和新产品开发的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3、人才培养特色在多年的办学实践中,从过去的纺织化学工程系、环境与化学工程系到现在的化学工程学院,我们与时俱进,抢抓机遇,发挥优势,立足行业,服务社会,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形成了自身的人才培养特色。即, 实践动手能力 + 创新能力强 + 勤奋务实 + 爱岗敬业 4、本科教育 Undergraduate Education本科专业以加强学生的基础知识及专业概念为出发点,以遵循服务社会和为企事业单位培养适应社会的专门人才为原则,注重学生自学能力、动手能力、以及创新意识和工程意识的培养。专业内容涉及从纺织品染整深加工到精细化工领域,逐步形成一个贯穿化工产品生命周期的人才培训基地。 轻化工程专业 Textile Chemistry Engineering 培养具备化学、化工、轻工、高分子等学科的基础理论知识,掌握染整工程及相关轻化工程工业过程的基本原理、工程设计方法等专门知识,具备从事工程技术、生产管理、研究开发等基本能力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毕业生可到轻化工及相关行业的各类企业事业单位、研究机构及高等院校等从事管理、教学、科研、工程技术及设计、产品质量控制、商品检验、贸易等工作。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 Chemical engineering and processing 培养具备化学工程与工艺方面的基础理论知识、实验技能的化工专门化人才,能够从事精细化工产品的制造和新产品的研究开发以及应用;能在新材料工业、制药工业、能源化工、精细化工、生物化工、信息技术等领域从事各项研究与开发工作,成为化工产品工艺技术研究与开发、生产技术管理、工业技术经济分析与市场营销等方面技术人才。 应用化学专业 Applied Chemistry 培养具有扎实的化学理论基础,在实验技能、外语及计算机应用能力方面得到良好训练,并有较强的应用意识的应用化学人才。培养毕业生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和教学能力,以及在高新技术部门从事开发和管理工作的能力。 5、研究生教育 Graduate Education纺织化学与染整工程(082103) 该专业是我校首批获得硕士学位授与权的硕士培养点,硕士学位获得者必须在本门学科上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和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具有适应其他业务工作的能力和知识结构;比较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该硕士点主要研究方向为: 1、纺织品功能整理 2、染整清洁生产工艺研究 3、新型纺织助剂 物理化学(070304) 本学科于2005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目前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留学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杰出青年基金、湖北省教育厅基金、湖北省科技攻关项目等,并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已经在生物无机配位功能材料、敏感功能染料、新型表面活性剂的设计、合成、性质以及对环境的污染毒性的研究与预测等方面都作出了较为突出的成绩,近三年共发表SCI收录论文100多篇。该硕士点主要研究方向为: 1、配位功能材料物理化学 2、新材料的理论设计 3、新材料的环境毒性研究与预测 4、功能材料的表面与界面化学 5、敏感材料的物理化学 6、纳米功能材料的物理化学 6、辅修及双学位教育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及我校与中南政法大学、中南民族大学、武汉工程大学合作办学的启动,开始在校内外开展工学《轻化工程》专业双学位及辅修的招生。 《轻化工程》专业双学位教育为学有余力的非工学士学生提供了在完成学业的同时再修一个学位或专业的机会,且毕业后在沿海及许多省可以享受研究生待遇,为就业拓宽选择面,大大增加了就业竞争力。 《轻化工程》专业双学位及辅修为申请去英国里兹大学攻读本硕连读学位的非化学工程学院学生提供了一个不可多得的机会,由于我校与英国里兹大学是校际之间的联合办学,英语雅思成绩相对要低,凡有志去英国留学的学生可经我院集体办理出国手续,且签证方便。 7、国际合作办学利兹大学(University of Leeds)始建于1904年,是英国最顶尖的10所研究性大学之一。化学、化工、生物、环境等专业是利兹大学的品牌专业,可授与学士、硕士、博士及博士后等各类学位。 中英联合招生,为我国有志到国外学习的学生提供接受世界名牌大学教育的学习机会。并按照利兹大学的教学模式,培养掌握现代科学技术,具有较强可塑性的国际通用型人才。 办学模式、学习年限 “3+1+1”模式:即在化学、化工类三年级在读生中,挑选愿意到国外学习深造且英语合格,到利兹大学学习专业课程一年,且成绩合格者,颁发武汉科技学院学士学位证书;再继续学习硕士课程一年且成绩合格者,颁发利兹大学硕士学位证书。 “2+2+1”模式:由武汉科技学院通过正式录取的各批次考生(均系国家统一计划),入学后按照英国利兹大学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英语由外籍教师授课;在国内完成二年的课程,然后到利兹大学继续学习专业课程二年且成绩合格者,颁发利兹大学学士学位证书;再学习硕士课程一年且成绩合格者,颁发硕士学位证书。 学科建设指导思想在突出纺织染整特色的基础上,培育和形成化学、化工学科群,提高学科水平和教育质量。 主要研究方向在保持原有学科特点的基础上,通过学科交叉,形成了以下研究方向: ——染整清洁生产工艺与技术 ——功能纺织品的研究与开发 ——有机功能分子的设计、合成及应用 ——绿色化学与清洁生产工艺 学院特色大学生就业形势良好通过加强与企事业单位的联系,对企事业单位的人才需求有充分地了解,在教学过程中针对性地培养人才,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以人为本,各尽其职。培养的毕业生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适应社会的能力较强。近几年的毕业分配反馈信息表明:本院轻化工程专业具有全院最高的就业率,在目前大学生就业形势日趋严重的情况下,该专业毕业生就业的供需比达到1∶5以上。历年学生考上硕士研究生的人数占总人数的10%以上,就业学生在所在单位均有出色的表现。 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成绩斐然近几年来,大学生自主参加课外科技活动的项目共计32项,参加的学生人数达130多人。 共获得“汇凯杯”湖北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6项;获“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获湖北省大学生优秀科研成果奖“二等奖”4 项、“三等奖”10项。 众多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近几年来,学院党政领导特别注重校外毕业论文及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充分利用毕业生资源,以及加强和相关染整企业、公司的交流与合作,目前已建立了10多个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同时每个实践教学基地还聘请了2名指导导师。2006年3-5月已安排了轻化工程专业02级的36名同学在这些实践教学基地从事毕业实习及毕业课题,学生的住宿都由实践教学基地即企业统一安排,同时还给学生补贴700-800元/月生活费。其学习效果良好,深受学生欢迎。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如下: 佛山顺德区金华(利亚)织染有限公司 佛山市顺德明洋纺织印染有限公司 广东德润纺织有限公司 广东省番禺仕春染厂有限公司 肇庆精英纺织有限公司 佛山市顺德富联精细化工实业有限公司 德美化工有限公司 佛山市三水汉邦实业有限公司 普宁丽达纺织有限公司 深圳中冠纺织印染股份有限公司 奔达纺织集团 荆州市东方印染有限公司 丰厚的企业奖学金由于化学工程学院历来注重学生专业才能和综合素质等方面的培养,学生毕业后,经过多年的奋斗与拼搏,部分同学已取得了较大的成就。通过他们使化工学院和相关企业建立了友好的合作关系,在相互信任的合作过程中,企业对学校的人才培养给予了充分的认可,并设立奖学金支持学校的教育事业,目前已设立的企业奖学金如下: 高士奖学金、福田奖学金、华丽奖学金 孝棉奖学金、富联奖学金、德美奖学金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