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武汉工程大学管理学院
释义

学校概况

创建于1987年,1997年更名人文与管理学院。2003年2月,武汉工程大学为促进多科性大学格局的形成,将人文与管理学院进行了重组,成立了经济管理学院。随着管理学科的不断发展壮大,2009年2月,学校将经济学科从学院中分离出去后,正式更名为管理学院。

管理学院坚持以“教学为中心、改革为动力、学生为根本、教师为主体,培养专业素质优良、具有创新精神的应用型管理人才” 的办学理念和办学指导思想。与海内外多家企业、研究所和商学院开展了密切的教学与科研合作,培养了大批具有创新精神,有胆识、善经营,能吃苦耐劳的应用型高级管理人才。2006年9月,世界奥运冠军吉新鹏慕名就读于我院企业管理硕士研究生。

学院现有6个本科专业:工商管理专业、会计学专业、市场营销专业、电子商务专业、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和公共事业管理专业;2个硕士点:企业管理、技术经济与管理;1个校级重点学科:企业管理,1个校级扶持学科:技术经济与管理。学院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现有1个校级品牌专业:工商管理专业;6个校级精品课程:《人力资源管理》、《国际贸易学》、《管理信息系统》、《西方经济学》、《市场营销学》和《会计学原理》;5个校级重点课程:《运筹学》、《电子商务》、《财务管理学》、《世界经济》和《企业管理》。

学院下设5个专业教研室:工商管理教研室、会计教研室、市场营销教研室、电子商务教研室、公共事业管理教研室;1个省级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湖北省企业竞争力研究中心;3个研究所:光华企业发展研究所、人才资源开发研究所和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所;4个实验室:会计模拟实验室、电子商务模拟实验室、计算机综合实验室、商务模拟谈判室;1个图书资料室。

全院教职工总数为73人,其中专任教师59人。教师中,教授6人,副教授14人,讲师34人,分别占教师总数的10.2%、23.7%和57.6%;博士9人,硕士46人,分别占教师总数的15%和78%。在校普通本专科学生数为1661人,研究生43人。

编年校史

1972年 4月20日,成立湖北省化工石油学院筹建领导小组;6月25日,湖北省政府鄂革[1972]102号文件通知:以湖北省工业学校为基础,组建湖北化工石油学院。9月,宫雨屏任党委书记。 

1974年 校址迁移至伏虎山麓、南湖北畔之现址(武昌卓刀泉路366号)。无机化工、有机化工、化工机械三个专业招收首届学生共110人。

1975年 2月26日,湖北省政府批复文件,确定学院规模为1500人。制定学院1975-1985年十年发展计划。

1976年  各年级均有学生,学院建制初成。

1977年  招收首批四年制本科生。

1978年  学院工作重点转移到教学科研上来。11月,李康德任院党委书记,孟占勇任院长。

1980年  学院隶属关系变更。3月31日,教育部颁发(80)教计字134号文件,决定:湖北化工石油学院更名为武汉化工学院,改由化学工业部和湖北省双重领导,以化学工业部为主。

1981年  举办院首届田径运动会。

1982年  举行建院10周年庆典活动。

1983年  9月,陈古圣任代院长,12月,亓国治任党委书记。

1984年  制定学院“七·五”建设规划(1985-1990)。

1985年  1月16日,化学工业部批复学院“五定”意见。12月,陈古圣任院长。

1986年  1月11日召开首次党代会,学院党委正式成立。3月,召开首届教职工代表大会。

1987年  举行建院15周年庆祝活动。8月吕福利任院党委书记。

1988年 与昆明工学院、北京化工学院等首次联合招收硕士研究生。

1989年  4月8日召开第二次党代会。制定“八·五”建设计划(1991-1995)。

1991年  2月,陈古圣任代理党委书记。6月22日化工部部长顾秀莲来院视察工作。

1992年  召开第二届教职工代表大会。4月3日,化工部副部长李子彬来院视察工作。举行建校20周年庆典活动。9月,蒋子铎任院党委书记。

1993年  9月17日,化工部副部长贺国强来院视察工作。10月,蒋子铎兼任院长。11月4日,召开第三次党代会。召开第二届教代会。制订并实施《武汉化工学院综合改革方案》。

1994年  制定学院“九·五”建设计划(1995-2000)。

1995年  4月21日,化工部副部长成思危来学院视察工作。与中南工业大学首次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12月,何定雄任院党委书记。

1996年  5月18日,化工部副部长李士忠来学院考察工作。召开第三届教职工代表大会。

1997年  2月,钟康年任院长。学院举行几年25周年座谈会。11月举行董事会成立大会,化工部副部长李勇武、副省长王少阶等出席大会。

1998年  1月8日,召开第四次党代会。顺利通过国家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的合格评价。学院被中共湖北省委组织部、高校工委授予“湖北省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高校”。学院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增列为硕士学位授予权单位,化学工艺学科获硕士学位授予权。7月3日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国发办[1998]103号文件精神,学院由原化工部主管改为中央与湖北省共建,以湖北省管理为主。

1999年 王少阶副省长来院视察工作。9月-11月,实施机关全员竟聘上岗工作。

2000年  1月6日,王少阶副省长来我院视察筒子楼改造工程。制订了“十·五”(2001-2005)计划。学院在化工工艺学科,申报并设立了“楚天学者”计划特聘教授岗位。“化学工程”和“化工过程机械”增列为硕士点。下半年在全院处级以上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中,开展了“三讲”教育活动。学院被评为“省级文明单位”。12月6日,省委副书记王生铁来院视察工作。湖北省化学工业研究设计院整体进入学院。

2001年  学院制定“二定一发展”计划。召开第二届董事大会,副省长王少阶等出席了会议。学院与宜昌市人民政府签署双边合作协议书。组建省内首支机器人足球代表队一举打进世界杯赛前八名。学院在江夏区新征718亩办学用地(不包括学生公寓及生活用地)。

2002年 4月,我校机器人足球代表队在“大庆杯”全国机器人足球锦标赛中获半自主3对3项目亚军,在韩国第七届世界杯机器人足球大赛中获5对5项目冠军。6月,学校更名工作正式启动。10月18日,学校隆重举行建校30周年庆典,庆典活动历时3天。11月19日,流芳校区一期工程破土动工。12月9日,学校行政主要领导调整,吴元欣任武汉化工学院院长。12月27日至29日,学校召开第五次党代会。

2003年 4月1日,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张昌尔同志在省委高校工委副书记李怀中的陪同下来我校视察工作;4月23日,成立校预防非典工作领导小组,正式启动预防非典工作;6月5日,省教育厅组织省高校设置评议委员会专家组在我校举行了武汉化工学院更名为武汉工程大学的专家论证会;6月12日,教育部党组成员、教育部副部长吴启迪在教育部直属办公室副主任陈维嘉等陪同下来我校视察;9月11日,我校流芳校区正式启用,省委高校工委章默英副书记代表省高工委、省教育厅到校祝贺并发表了讲话;9月8日,悉尼奥运会羽毛球单打冠军吉新鹏被我校正式录取。

2004年 元月9日,副省长辜胜阻在省教育厅领导陪同下到我校流芳校区视察工作;元月11日,全国高校设置评委会专家组来我校考察;元月17日,省委副书记邓道坤在省教育厅厅长路钢等陪同下来我校视察工作并慰问教师;2月份,学校被国务院学位办批准为“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授予单位”;3月5日,学校实行新一轮全员竞争上岗;5月,教育部同意我校在武汉化工学院基础上筹建武汉工程大学,筹建期为一年;6月18日---6月21日,由中国人工智能学会主办、我校承办的“武汉工程大学杯”第五届全国机器人足球锦标赛暨2004年FIRA世界杯机器人足球赛中国队选拔赛在武汉科技会展中心举行;6月29日,武汉市副市长袁善腊来我校现场办公;8月20日,我校干部人事档案工作目标管理通过国家一级工作单位的考评。

2005年 1月29日,省委常委、宣传部长张昌尔在省委宣传部副部长李以章、省委高校工委副书记李怀中、省委宣传部秘书长陈连立等陪同下来我校调研;我校成为工程硕士培养单位,培养领域为化学工程领域;3月16日,省委常委、省委副书记、省学校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工作领导小组组长黄远志带领省市区三级领导到我校流芳校区教学及生活区视察工作;4月18日,学校办公自动化系统正式开始启用;5月21日,武汉化工学院、湖北省化学研究院拟新增博士学位授予单位报告会在我校举行;7月9日,全国高校设置评议委员会专家组来校评估验收我校的筹建工作;9月8日,省长罗清泉在副省长郭生练等省领导来我校参观考察并为我校教师带来了节日的问候;8月21日,学校召开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动员大会;11月2日,教育部科技司谢焕忠司长来我校考察;12月份,流芳校区三期工程全部结束。

2006年 3月22日下午,湖北省副省长郭生练在省教育厅厅长路钢、省政府办公厅副秘书长王永高、省政府秘书六处处长刘美频、教育厅办公室主任余学敏、发展规划处处 长夏杨福等陪同下来我校参观考察;在湖北省人民政府副秘书长王永高、省教育厅副厅长陈传德、省学位办主任问青松、副主任张文斌等陪同下,国务院学位办主任 杨卫院士来到我校检查指导工作;4月30日9:30,武汉工程大学揭牌暨流芳校区建成庆典大会在流芳校区大礼堂隆重举行。湖北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张昌 尔、湖北省政协副主席王少阶、湖北省副省长郭生练、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副会长熊传勤等上级领导及100余所兄弟院校代表、90多家董事会单位代表和 27个校友分会代表出席了庆典大会;5月20、21日,我校首次本科招生自主选拔录取面试工作圆满结束;5月26日—27日,湖北省第十二届运动会(高校 类)暨湖北省第九届大学生运动会桥牌比赛在我校流芳校区体育活动中心举行;6月6日—7日,我校进行了为期两天的本科教学水平咨询评估工作;7月5日, 2006年“湖北省农村教师素质提高工程”武汉工程大学培训班开班典礼在我校大礼堂隆重举行。共有来自全省19个县(市、区)的800名学员参加了此次培 训。同天,中央新闻单位采访团湖北省农村教师培训工作座谈会在我校举行;7月10——13日,湖北省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化学实验技能大赛在武汉工程大学进 行;全国化工高等院校两办协作组第十八次年会于7月26日至29日在我校举行;8月16日—19日,我校在咸宁金桂湖组织召开了2006年本科教学水平评 估工作专题研讨会;9月26日,武汉市洪山区人大代表选举关山街第27选区选举大会在我校举行,高教所所长娄星同志再次当选为洪山区人大代表;9月28 日,中国民主促进会武汉工程大学支部成立;11月12日,以太原理工大学副校长吕明为组长、西南石油大学校长杜志敏为副组长的教育部专家组来我校进行了为 期5天的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11月14日,教育部评估中心主任刘凤泰来校看望评估专家;11月17日,教育部科技司副司长伍贵龙在湖北省教育厅副厅长 张继年、湖北省教育厅科技处赵泽刚处长的陪同下来我校考察;12月19日上午,在校党委副书记叶芃的陪同下,教育部发展规划司基建管理处处长林志华考察了 我校流芳校区;12月28日上午,武汉市压力容器压力管道安全技术研究中心揭牌仪式在我校举行。该中心由我校与武汉市锅炉压力容器检验所联合组建。

2007年 1月18日,武汉工程大学侨联成立暨第一次归侨侨眷代表大会在校学术报告厅举行;1月19日,武汉工程大学第五届三次教代会在学校多功能报告厅召开;4月12日,我校湖北省新型反应器与绿色化学工艺重点实验室被评为2006年度高校优秀省重点实验室;4月17日,省委调整学校领导班子:王存文、田辉玉任副校长、党委常委,免去刘羽副校长、党委常委、委员职务,学校聘张彦铎、唐敏、池汝安为校长助理;5月10日,校党委书记、校长吴元欣当选为我校出席省第九次党代表大会代表;5月29日,教育部公布2006年度133所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结论,我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结论为优秀;6月13日,省委调整学校党政主要领导,李杰任校长、党委委员、常委、副书记,免去吴元欣兼任的校长职务;沈喜洲教授荣获湖北省中国工程院院士推荐唯一候选人;6月16日,校党委书记吴元欣主持召开中共武汉工程大学第一次代表大会主席团第一次会议,校长、党委副书记李杰宣读了关于调整我校领导班子部分成员的文件,唐敏同志任校纪委书记、党委委员、常委;桂昭明同志任正校级调研员,免去其副校长、党委常委、委员职务;免去叶芃同志兼任的校纪委书记职务; 6月17日-19日,中国共产党武汉工程大学第一次代表大会隆重召开;6月24日—26日,学校举行纪念建校三十五周年活动;7月2日至9月3日,学校第三轮中层领导人员竞聘上岗工作顺利完成;8月30日,学校流芳校区西北区正式启用;9月7日、9日, 2007中国科协年会专题论坛暨第四届湖北科技论坛——重化工业与湖北石化产业结构调整论坛和湖北磷化工可持续发展论坛分别在我校召开;9月9日,“绿色化工过程”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立项建设通过专家组评审;9月22日,来自美国、法国、意大利、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新加坡、香港和我国内地的武汉华侨校友欢聚我校;10月12日,在省政协副主席武清海的带领下,省政协学习和文史委员会领导莅临我校考察指导工作;10月29-30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工程与材料学部冶金与矿业领域在研项目交流会在我校召开;10月31日,分析测试中心顺利通过湖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组织的检查与考核,正式取得计量认证资格;11月9日,武汉工程大学2007年本科教学工作会议召开;11月14日,省级本科品牌专业“过程装备及控制工程”通过评估验收;11月15日至30日,省委第五巡视组对我校进行巡视检查工作;11月27日,我校《制药工艺设计》获2007年度国家精品课程;12月13日,机电工程学院举行更名庆典暨揭牌仪式;12月15日,由湖北省教育厅主办,武汉工程大学承办的湖北省第二届楚天学者讲坛顺利举行;12月18日,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化学科学部主办、武汉工程大学承办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化学工程青年科学家学科发展前沿研讨会”在我校隆重召开;12月24-25日,校党委书记吴元欣作为湖北省属高校代表出席第十六次全国高等学校党的建设工作会议,受到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会见;12月25-27日,武汉工程大学第六届教职工暨第七届工会会员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12月29日,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被批准为第二批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 

学科建设与科研工作材料

1、学科专业建设水平
重点学科:企业管理
扶持学科:技术经济及管理、国际贸易学
湖北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湖北省企业竞争力研究中心
硕 士 点:企业管理 技术经济及管理
立项建设硕士点:工商管理一级学科
国际贸易学
教育经济管理
“十五”期间企业管理学科被评为校级重点学科,已经形成了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战略管理等独具特色的稳定的研究方向,基本已形成职称结构、学历结构、年龄结构合理的稳定的学术梯队。技术经济及管理学科评为校级扶持学科,已经形成了创业管理与风险投资、企业技术创新管理、中小企业竞争力研究等独具特色的稳定的研究方向,并获得硕士点立项。国际贸易学学科已经形成了国际贸易政策与实务、国际服务贸易、对外直接投资与跨国经营等独具特色的稳定的研究方向。湖北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湖北省企业竞争力研究中心已获立项,基本形成了企业人才资源开发、市场竞争力研究、企业发展战略、企业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等涉及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研究方向;形成了一支以中青年为主体、知识结构合理、管经文交叉、具有较强学科优势的学术队伍,在人才资源经济、企业市场竞争力、企业创新管理等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科研特色,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
“十五”期间成功申报了市场营销、电子商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公共事业管理等4个新专业,制定了较完善的教学计划。企业管理学、西方经济学、财务管理等课程作为校级重点课程进行建设,部分课程作为院级精品课程建设。
2、科研成果及水平
“十五”期间完成各类科研项目60余项,有10余项科研成果通过省、部级鉴定,12项分获省部级(或相当于省部级)科研成果奖;发表学术论文368篇,其中EI收录3篇,CSSCI收录1篇,人大复印资料收录18篇,新华文摘索引2篇。专著7部;目前在研科研经费70余万元。
人力资源管理研究方向,结合教学和科研工作,在人力人才资源开发研究方面做了较深入的研究,立项并完成国家及省部级项目13项,发表论文30余篇,专著2部。其中,“人才资源整体性开发评价体系及应用研究”等多项课题被鉴定为国内领先水平;“湖北人才资源空间分布与开发研究”成果获湖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农村人才队伍建设及县乡村实用人才工程建设研究”和“我国科技人才队伍现状及结构特点研究”分获国家人事部科研成果二、三等奖。论文《试论“人才资本”》、《人才资本收益率探析》分获国家人事部科研成果一、二等奖。本研究方向在人才资源与经济发展的相关性研究方面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市场营销研究方向,结合教学和科研工作,在市场营销创新理论方面做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和探索。先后出版了包括“市场营销新潮丛书”在内的六部专著,发表论文80余篇,完成了与企业的合作项目7项,其中《吐哈油田投资管理理论与实践研究》、《21世纪河南油田竞争力发展研究》等项目取得了较大的反响,由此与相关企业建立起良好的合作关系,进一步承担了《吐哈石油机械厂经营战略研究》、《吐哈油田多种经营发展方向研究》、《企业核心能力形成机制研究》、《以CRM为核心的服务营销体系研究》等项目,在石油化工企业的相关研究中积累了丰富经验,取得了独特的优势,处于国内先进水平。2003年成功承办了“全国民营经济论坛”(由民建中央和湖北省政府主办),取得很好的效果
创业管理与风险投资研究方向,结合教学与科研工作,在创业管理与风险投资方面做了较系统深入的研究工作,形成了一系列创新性研究成果。立项并完成省级课题5项,发表论文 30余篇。其中,课题《湖北省高新技术产业风险投资实证分析与管理机制研究》2002年12月由湖北省科技厅组织鉴定,被专家评审为国内领先水平,其成果之一《湖北省创业投资的发展模式研究》被湖北省创业投资同业公会编写的《湖北省创业投资发展报告2002》全文引用,《武汉地区风险投资的发展模式分析》一文被中国科技情报学会评为全国优秀学术成果一等奖。本研究方向对风险投资问题的研究起步早、研究持续时间长、内容也较系统,通过多项课题的研究,已基本形成了自己的学术优势和特色,在风险投资实证分析、风险投资后管理研究等方面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创新管理研究方向主要从事技术创新管理及其相关的科技项目招投标、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等方面的理论与应用研究工作,已经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结合教学和科研工作,在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研究方面做了较深入的研究,立项并完成省部级项目8项,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湖北省科技厅项目《湖北省乡镇企业发展实证分析》经科技厅组织鉴定,评审为国内先进水平;《湖北省科技项目招投标的模式研究》,《技术创新能力的评价体系和评价方法的研究》通过结题,并获好评;《跨世纪湖北省教育发展数量目标模型研究》获湖北省教育科研优秀成果奖。在国外学术期刊发表5篇,被EI收录论文1篇。本研究方向通过多项省部级课题的研究,已基本形成了自己的学术优势和特色,并逐步强化研究特色。本研究方向正在进行的企业技术创新研究方面的课题有:湖北省科技厅项目《科技创新能力研究》;湖北省教育厅项目《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管理的现状与对策研究》、《新型工业化与企业可持续发展研究》《价值论创新研究》;湖北省科技厅《大学科研与地区经济协同发展研究》、横向项目《企业管理综合信息系统》、《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软件开发》等纵横向科研课题10余项。通过这些项目的研究将进一步提升学术地位。
国际贸易政策与实务研究方向已经有了一定的学术积累,并在社会上有了一定的影响。我们将继续深入探讨相关国际贸易政策与国际贸易实务问题,这对我国企业在国际化经营增强其适应性,提高其竞争力,或对政府的相关部门在制定有关对外经济政策,都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国际服务贸易方向的学术带头人及其研究人员已经有了较深厚的学术积累,结合教学和科研工作,取得了较多的学术成果,已完成省部级课题5项,出版专著2部,在《中国经贸导刊》、《国际贸易问题》、《江汉论坛》、《经济评论》、《当代财经》等核心刊物上发表了一系列的文章。本方向的研究人员共发表论文55篇,目前承担科研课题3项,如《TBT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及我国出口企业的应对策略》、《促进民营企业出口发展的研究》、《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软件系统》。同时结合教学编写了部分教材用于教学。随着一批研究成果的推出,本研究方向对于促进我国服务贸易的发展,提高国际竞争力以及制定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战略及政策都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3、学科建设与科研基地
湖北省企业竞争力研究中心、光华企业发展研究所、人才资源开发研究所、技术经济及管理研究所、计算机综合实验室、研究生专用机房、会计模拟实验室、资料室等是学科建设与科研基地主要基地。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4 23:04: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