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爱琴美术 |
释义 | 爱琴美术(Aegean Art)概况公元前28~前12世纪地中海东部爱琴海区域的美术。它的主要中心在爱琴海南部的克里特岛和希腊本土的迈锡尼一带 ,因此又称克里特-迈锡尼美术 。这一地区的文化遗物埋藏地下2000多年 ,19 世纪70年代 ,由于德国考古学者H.施利曼在希腊和小亚细亚、20世纪初英国考古学者埃文斯在克里特岛的发掘,使这些宝藏重新公诸于世。爱琴美术对后来的希腊古典艺术有着直接的影响。从广义来说,它也可作为希腊美术的一部分。爱琴美术主要有克里特美术、基克拉泽斯美术和迈锡尼美术。 季克拉季斯美术季克拉季斯文化约从公元前2600年开始到公元前1100年结束。这一地区的主要美术作品是一种大理石雕刻的小型人像,它被概括成抽象的几何形体。它表面光滑,身体扁平,两臂交叉于胸前。头呈卵圆形,面部刻画仅有鼻子。此外也有一些描写日常生活的小雕塑,造型极为简练。季克拉季斯的陶器造型优雅,有饱满的曲线、饰以几何纹样,被称为“几何纹样时代”的艺术。基克拉泽斯美术 基克拉泽斯是克里特以北爱琴海中一群岛屿的泛称。 克里特美术克里特是一个狭长多山的岛屿,传说中 ,国王米诺斯是创建克里特古王国的君主,因此,克里特文化又以他的名字而称为米诺斯文化。 克里特文化的分期克里特文化的分期以传说中的克里特国王米诺斯命名,分为米诺斯早期(前3000年-前2100年)、中期(前2100年-前1580年)、晚期(前1580年-前1200年)。 克诺索斯王宫克诺索斯王宫是克里特建筑的代表,约建于公元前22~前15世纪间,曾多次被毁又重新改建。这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建筑群,整个建筑的中心是一个长方形的庭院,占地约20000平方米。其特色在于内部结构复杂、层次多变,因此人们认为这里是神话中的米诺斯迷宫。其中的圆柱上粗下细,可能是考虑到人的视差。建筑物的采光、供水、排水、通风都有完备的设施。宫殿墙壁上有壁画装饰,壁画以流畅的曲线、鲜明的色彩描绘出富有装饰性的人物和图案,手法上与埃及艺术有联系。 克里特绘画主要是克诺索斯王宫残留的壁画片断。这些壁画内容多样,均以线条为主的装饰手法绘成。克里特雕塑现存一些陶制小型雕像,最典型的是持蛇女神像,也有精美的动物雕塑作品。在工艺品方面,克里特人在陶器、金银工艺方面也表现了相当高的技艺。 代表作品《巴黎女郎》、《交谈的妇女》、《侍女图》、《玩蛇女郎》 。 迈锡尼美术迈锡尼文化繁荣于公元前1500年-公元前1200年。迈锡尼人建造城市已显示出军事防御的目的。 迈锡尼是希腊南部伯罗奔尼撒东侧的一个古城,迈锡尼文化与克里特有明显的相承关系。迈锡尼最重要的文化遗迹是狮子门。这个巨石筑成的门洞约建于公元前15~前13世纪,可能是当时进入城堡的隘口,整个门面和周围的墙都是用粗略加工的石块堆砌而成的。门楣上巨大的三角形石龛中,一对咆哮的石狮夹着一根带有柱头的立柱,具有粗放雄健的气势。迈锡尼的宫殿建筑都已毁坏,今存较完整的是一些墓室,其中有许多珍贵的陪葬品。除狮子门外 ,迈锡尼的雕塑遗留很少。20世纪30年代曾发现一些小型的象牙雕像,具有亲切和谐的生活气息。迈锡尼绘画可从残留在建筑遗址上的壁画片断略见一斑。有许多反映当时生活的画面。 克里特文化和迈锡尼文化在前14~前12世纪都由于北方民族的入侵而先后衰亡,爱琴美术作为欧洲最古老的文明之一也随之式微。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