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武昌造船厂
释义

武昌造船厂,于2009年2月28日改制为武昌船舶重工有限责任公司 以公司制驶入市场,简称武船,隶属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始建于1934年6月6日,当时名为武昌机厂,"一五"期间被国家列入156个重点建设项目,更名为武昌造船厂,2009年2月改制为武昌船舶重工有限责任公司,是我国重要的军工生产基地和以造船为主的大型现代化综合性企业。

工厂简介

武船总占地面积240多万平方米,在阳逻经济开发区、庙山开发区等武汉4个区域设有分公司,在青岛海西湾设有大型造船基地。

武船始终按照中船重工集团公司"创建中国最强最大,国际一流船舶集团"的发展要求,以科技为支撑,不断创新超越,走品牌化、高端化、国际化发展之路,在高技术船舶、大型水利工程、航天设施、大型现代化桥梁、重型装备和多种成套设备领域实现了规模化发展,形成了军品、民船、非船舶产品三大主业协调发展的经营格局,主导产品在国内同行业内处于领先地位,并走向国际市场。

早在上世纪80年代,武船就开始建造服务于海上石油钻井平台的高端出口船舶。20多年来,武船在国际先进船型研究,先进制造技术、先进工艺研究与应用,国际各大船级社船舶入级标准和各类新规范上,建立起国际化的高端特种船舶研发与营销体系。武船建造的海洋工程船、小水线面双体船、穿浪船、挖泥船、科学考察船、海事船、深潜救生艇、水下探测打捞深潜器、浅海管线电缆维修装置、高速快艇等一系列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船舶或装置,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或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海洋工程船出口到希腊、挪威等西欧国家。

在坚定总部发展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船舶的同时,武船突破地区限制,输出管理与技术,沿江发展中型船舶,成功建造了12400吨散货轮,实现了武船建造万吨轮的突破,并开始批量建造其它船型。

武船建造了举世瞩目的长江三峡大型人字门、检修门及地下电站设施,参加建设了葛洲坝、清江、水口电站等大型水工设施。桥梁建设遍布国内各大水系,东起杭州湾跨海大桥,西至拉萨柳梧大桥,南抵广西南宁大桥,北达天津慈海桥、青岛海湾大桥,共建造各式钢结构桥梁60余座,并进入东南亚市场。

武船制造的成套设备涉足起重机械、冶金设备、压力容器、舞台设备、风电、大型装备配套设施等众多领域,与国际知名的阿尔斯通、通用电气、西门子、美卓等跨国集团合作,提供专用配套设备;非标铸造件生产获得ABS、BV、DNV、LR等八大船级社认可,大抓力锚取得自主知识产权,产品畅销欧美、东南亚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武船制造的2008北京奥运会开闭幕式画轴、九环地球、五洲乐台、记忆塔等设备,世界瞩目。

武船正在青岛海西湾建设海洋石油平台和大型船舶建造基地。建造FPSO、半潜式平台等海洋工程装备和大型民船,参与国际竞争。

武船始终注重以科技和创新引领发展,是国家船舶工业"创新能力十强"企业,拥有国家级的企业技术中心,拥有舰船设计所、舰船设计开发研究所、特种材料应用技术研究所、信息集成公司等多个研究机构,具有独立设计、联合设计、重大工艺技术攻关、核心工艺技术创新与应用的业绩和能力。武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信息空间工程"和计算机全三维生产设计体系,在船舶行业内率先实现了设计、制造和管理信息化,在主导产品领域建立了一系列技术标准和工艺规范,始终处于行业主导地位;中国船舶工业武汉综合计量站和中国船舶工业武汉材料与结构试验检测中心,是武船重要的技术资源。

武船建立了国际通行的质量管理体系、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具有一二三类压力容器设计制造、桥式起重机制造、钢结构和水工金属结构制造安装一级专业承包等资质50多件,是国内船舶工业企业中拥有高等级专业承包资质最多的综合性企业。

企业文化决定着企业的未来。在快速发展的同时,武船更加注重企业文化建设,形成了具有武船特色的核心价值理念,在质量、安全、成本、廉洁和创新等方面构建起以人为本、关爱员工、共同发展的和谐文化氛围。

武船的发展,始终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高度重视和殷切关怀。领导的关心、顾客的信任和社会各界的支持与帮助,赋予了武船人不断创新超越的发展动力。

七十五年的辉煌历程,铸就了武船创新发展的坚实基础,科技与经济的全球化,为武船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站在新的发展起点上,武船将本着互利共赢、共创辉煌的原则,与国内外广大客户开展密切合作,始终履行"一言一行对企业负责,一举一动为用户着想"的行为准则,以优质的产品、先进的技术和周到的服务,回报社会,回报每一位顾客。

七十五年成过去,再展宏图谱新篇,武昌船舶重工有限责任公司将始终遵循客户利益第一的原则,以崭新的面貌,与您携手,共创美好未来!

成长历史

极目楚天,览黄鹤风流;九省通衢,系四方交游。武汉,中国近代工业发源地,内陆最大的综合性中心城市和沿江开发城市,因其优越地理条件和独特经济地位而蜚声中外。

我国内地大型现代化造船综合企业,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武昌造船厂,就座落在这“楚中第一繁盛”之都。 武船始建于1934年,“一五”期间,被国家列入156个重点建设项目。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进入九十年代后,面对风云际会的市场经济浪潮,武船人始终保持昂扬斗志,与时俱进,“全国守合同重信用企业”、“全国质量效益型先进企业”、国务院国资委“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和谐劳动关系优秀企业”、“全国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贡献奖”、“湖北省最佳文明单位”等荣誉褒扬了武船人团结拼搏的业绩;国家科技进步奖、国家高科技、高技术产品金奖、国际发明金奖等奖项彰显了武船人创新超越的辉煌。

“十五”以来,武船经济总量以20%的年均速度快速增长,2006年,工业总产值实现36亿元,销售收入达到38亿元,掀开“十一五”跨越式发展的又一新篇章。目前已建成国内设施最完整、技术最精湛的常规潜艇制造基地,威震海疆的一艘艘潜艇,大多从这里扬帆起航。民船建造技术迈上新台阶,桥梁钢结构成为知名品牌。武船已逐步形成军船、民船、非船产品协调发展的经营格局。

在“军民结合、寓军于民”战略方针指引下,武船按照国防科工委“军品为本,民品兴业”的发展思路,积极发挥企业技术优势,将“精品军工”理念引用到民品建造领域,开发建造了水下探测打捞深潜器、旅游观光潜器等高科技产品。

多用途工作船、多功能守护船等产品出口到希腊、德国、挪威。系列挖泥船、LPG运输船、海洋公务执法船……,民船产品形成了一批具有高科技、高附加值“双高”特色的系列化船舶。 武船率先在国内建立起大型桥梁钢结构建造基地,并进入国内桥梁界第一方阵,成为国家首批14家钢结构制造特级企业之一,“武船”商标镌刻于祖国的大江南北:“神州第一跨”西陵长江大桥;“中国第一跨”江阴长江大桥、武汉军山长江大桥;“世界铁路第一高桥”贵州北盘江大桥;我国第一座跨海大桥——厦门海沧大桥;世界第一大跨径钢管拱中承式桥——巫山长江大桥……均在武船建造。“世界第一跨”杭州湾跨海大桥也将在这里诞生。

号称“天下第一门”的三峡水利枢纽工程永久船闸人字门,武船缔造“精品”工程;国家重点工程——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塔架为武船赢得“铸造通天塔大师”的美誉;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两大关键地面设施在运行中“一滴不漏”,力助神舟系列飞船的顺利登天,并为武船摘得中国建筑工程最高奖鲁班奖的桂冠;武汉体育中心、深圳会展中心……一座座雄伟的体育场馆,如同一部部气势恢弘的现代交响曲,奏响在中国城市的上空。

港口机械设备、冶金石化设备、海洋石油装备、大型压力容器,武船的经营领域不断扩展,产品结构不断优化。2006年,青岛海西湾建设项目开工,武船抢滩海洋工程产业;武汉市江夏庙山置地,壮大武船非船产品制造基地。 拥有出口经营权的武船日益与国内外市场接轨:质量体系、职业安全健康体系、环境管理体系国际通行;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证,一、二、三类压力容器设计制造许可证,桥式起重机制造许可证等有效资质证50多件。

市场需求带动武船的产品结构不断优化。近年来,武船逐年加大技术创新投入,利用信息技术不断推进企业转型升级,初步形成了融合三维设计、虚拟仿真和设计管理与控制平台为一体的数字产品柔性生产线,计算机三维生产设计、企业信息空间工程和潜艇总段建造技术等自主知识产权成为武船搏击市场的核心竞争力。

近年来, 武船以安全文化、质量文化、成本文化建设为载体,着力构建以人为本、关爱职工的企业文化。目前,“追求卓越质量、超越顾客期望、塑造武船品牌”、“100+1”质量理念(“100”就是工厂承制的产品100%地满足产品图样、技术文件和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1”就是要在满足顾客要求并争取超越顾客期望以不断增强顾客满意上作努力)、安全发展观和“一言一行对企业负责、一举一动为用户着想”的行为准则已深入人心……。浓郁和谐的企业文化氛围,塑造出武船人能征善战、顽强拼搏的“铁军”特质。

工厂的发展,始终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军委首长的高度重视和殷切关怀。

总装备部、国防科工委、海军、省、市、集团公司各级首长和领导,经常莅临武船检查指导工作,使武船人深受鼓舞和鞭策;领导的关心、顾客的信任和社会各界的支持与帮助,赋予武船人不断前进的精神动力。“做一项工程,树一座丰碑,交一项产品,留一方美名”,是武船人勇对市场的庄严承诺。

志存高远,振翮飞翔。70余年的开拓点染,武船书写出浓墨重彩的一笔。进入“十一五”的武船,将把握重要战略发展机遇期,高举科学发展观大旗,形成以高新技术产品为先导,军工产品为支撑,民船、非船产品全面发展的新的产品格局,通过内涵发展和外延扩张,在2010年经济总量突破100亿元。

蓝图已经绘就,武船将从这里扬帆,乘风破浪,驶向下一个辉煌。

产品介绍

特种船舶

民用船舶

其它非船

西陵长江大桥

神舟飞船发射塔架

奥运会开幕式钢结构地球

武船记录

武昌造船厂2007年工业总产值纪录再次刷新,达43.5亿元,同比增长20.11%。至此,武船已连续17年保持两位数年均增速。

1998年,武船工业总产值首度站上10亿元台阶;2002年,总产值突破20亿;2005年,总产值突破30亿元,2007年,武船又攻破总产值40亿元大关。

2007年,武船产品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军、民、非船产值比例更加合理。完成了“军品创精品”的战略目标;年内承接了多艘出口平台供应船等新型特种船舶,有10余艘各类型船舶从武船码头驶出交付用户。非船产值比重大幅上升,同比增长超过200%。桥梁产业实现了开发和产值双10亿目标;完成多项成套设备,为国家重点工程、体育场馆、工业项目提供了优质装备,结构锚等铸锻精品出口国外。

武船潜艇

80年代中期,武昌造船厂全面展开宋级潜艇研制,1999年5月首艇正式交付海军使用。相配套武器的研制也进展顺利,潜射型鹰击一号反舰导弹在80年代后期已配备汉级核潜艇,鱼五型线导鱼雷则在90年代初研制成功,潜射型长缨一号反潜导弹也在90年代中期试射成功。所以,当宋级潜艇首艇在1994年下水时,主要配套武器也基本研制成功。同时,潜艇人员的培训也基本到位。据《解放军报》1997年3月28日透露:专门培养潜艇人员的中国海军潜艇学院,已研制成功039型潜艇的操纵指挥模拟器,可实施水上水下的全部操作,以及水下发射导弹等特殊科目的训练,到1997年前五个艇员队已完成全部训练项目。整体看,宋级潜艇是中国常规潜艇发展的一大突破,具有五个第一,即第一次使用单轴七叶高弯角螺旋桨推进器;第一次装设了数字显示声纳、光电桅杆以及整合式的自动化指挥系统;第一次配备线导反潜鱼雷;第一次配备潜射反舰导弹;第一次配备潜射反潜导弹。

武昌造船厂设计制造的一艘全潜式观光潜艇在浙江千岛湖下水。

这艘名为“天清号”的观光潜艇总长24.1米,最大潜水深度50米,靠蓄电池提供动力,水下航行速度达到4公里/小时。船上可载51人。潜艇顶部安装摄像头和照明灯,艇内设有28台液晶显示屏和中英文双语音像播放系统,游客可通过摄像头欣赏水下风光。国内潜器潜水专家认为,该艇自动化程度高,可在水下为乘客提供持续的生命支持,安全性、操作性、经济性较高。

企业标志

公司标志图案由武船英文缩写WS两个字母组成,字母组成一艘巨轮图形,寓意武船这艘巨轮在浪上弄潮前行,蓬勃向上,飞速发展。巨轮具有稳重特征,水线以下似一艘潜艇,字母外患椭圆弧型,似地球走过的轨迹,寓意武船走向世界,轨迹上的星形是高科技的体现,寓意武船从传统产业向高新产业跨越发展。

企业文化

质量文化

质量理念:"100+1" "100"就是公司承制的产品100%地满足产品图样,技术文件和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1"就是要在满足客户要求并争取超越客户期望以不断增强客户满意上作努力。

行为准则:“一言一行对企业负责,一举一动为客户着想”

安全文化

安全理念:“以人为本 安全第一;遵章守法 预防为主;关爱生命 改善环境;规范管理 从我做起”

成本文化

成本理念:“成本是设计出来的 成本是组织出来的 成本是生产出来的”

廉洁文化

廉洁理念:“廉洁促和谐 勤政兴武船”

技术中心

公司技术中心2000年9月成立,2001年被认定为湖北省级企业技术中心。2004年10月12日对武船等27家第十一批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颁发了“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牌匾作为内部相对独立的科研、开发实体,经过4年多的发展,技术中心已成为公司新产品开发、新技术应用的研发中心。

在技术中心创新机制的激励下,4年来取得的系列创新成果,促进了公司整体技术水平的提升。其中产品总段建造技术和三维设计在国内船舶界处于领先,成为公司主要核心技术。

技术中心现有职工90余人,其中高职以上30人,10人具有研究生学历。除常规造船技术研究与测试设备外,在计算机软硬件配置上,公司先后投入超过4000万元

工艺所

舰船工艺所、桥梁工艺所、成套设备工艺所、深潜研制制造工艺所、机械制造工艺所、金属铸造工艺所、重型安装工程工艺所

管理体系

管理体系分为环境管理体系、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质量管理体系

武昌船舶重工有限责任公司现状

白云黄鹤,极目楚天,武昌船舶重工有限责任公司,位处长江南岸,江汉汇流,九省通衢,通江达海,立志科技强军,兴船报国,创新超越,谱写科学发展的新篇章。

武昌船舶重工有限责任公司,简称武船,隶属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始建于1934年,“一五”期间被国家列入156个重点建设项目。原名武昌造船厂,2009年2月改制为武昌船舶重工有限责任公司,下有18个子公司,是我国重要的军工生产基地和以造船为主的大型现代化综合性企业。

武船总占地面积570万平方米,在武昌总部、阳逻经济开发区、庙山开发区及青岛海西湾设有大型制造基地。

武船按照中船重工集团公司“创建中国最强最大,国际一流船舶集团”和“做海军装备最强、最大供应商”的发展要求,以科技为支撑,不断创新超越,走品牌化、高端化、国际化发展之路,在军工、高技术船舶、大型水利工程、航天设施、大型现代化桥梁、重型装备和多种成套设备领域实现了规模化发展,形成了军品、民船、非船舶产品协调发展的经营格局,主导产品在国内同行业内处于领先地位,并走向国际市场。

2009年,公司全年承接合同100.12亿元,提前超额完成集团考核指标;完成工业总产值70.08亿元,同比增长27.41%;完成工业增加值13.87亿元,同比增长21.67%;完成销售收入53.06亿元,同比增长23.56%,实现利润3.06亿元,同比增长32.76%。完成集团公司考核指标和公司年度“7153”经济目标。

早在上世纪80年代,武船就开始建造服务于海上石油钻井平台的高端出口船舶。20多年来,武船在国际先进船型研究,先进制造技术、先进工艺研究与应用,国际各大船级社船舶入级标准和各类新规范上,建立起国际化的高端特种船舶研发与营销体系。武船建造的海洋工程船、小水线面双体船、穿浪船、挖泥船、科学考察船、海事船、深潜救生艇、水下探测打捞深潜器、浅海管线电缆维修装置、高速快艇等一系列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船舶或装置,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或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海洋工程船出口到希腊、挪威等西欧国家。

在坚定总部立足开发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船舶的同时,武船突破地区限制,输出管理与技术,沿江发展中型船舶,批量建造了12400吨散货轮,实现了武船建造万吨轮的突破,并开始建造其它船型。

武船建造了举世瞩目的长江三峡大型人字门、检修门及地下电站设施,参加建设了葛洲坝、清江、水口电站等大型水工设施。建造了西昌卫星发射塔架、酒泉卫星发射厂房非标设备和长达63公里的燃料加注系统,力助神州系列飞船顺利登天;桥梁建设遍布国内各大水系,东起杭州湾跨海大桥,西至拉萨柳梧大桥,南抵广西南宁大桥,北达天津慈海桥、青岛海湾大桥,共建造各式钢结构桥梁70余座,并进入东南亚市场。

武船制造的成套设备涉足起重机械、冶金设备、压力容器、舞台设备、风电、大型装备配套设施等众多领域,与国际知名的阿尔斯通、通用电气、西门子、美卓等跨国集团合作,提供专用配套设备;非标铸造件生产获得ABS、BV、DNV、LR等八大船级社认可,大抓力锚取得自主知识产权,产品畅销欧美、东南亚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武船制造的2008北京奥运会开闭幕式画轴、九环地球、五洲乐台、记忆塔等设备,世界瞩目。

武船积极开拓能源装备市场,与国家核电技术公司和中国广东核电集团有限公司组建合资公司,共同建设内陆核电项目。目前正在开展AP1000三代核电站主管道、安全壳及各类模块的研制生产。

武船始终注重以科技和创新引领发展,是国家船舶工业“创新能力十强”企业,拥有国家级的企业技术中心,拥有潜艇设计工艺所、舰船设计所、三维设计所、海洋工程船舶设计公司、新产品研发中心、减振降噪研究所、特种材料应用技术研究所、信息集成公司等多个研究机构,具有独立设计、联合设计、重大工艺技术攻关、核心工艺技术创新与应用的业绩和能力。武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信息空间工程”和计算机全三维生产设计体系,在军工和船舶行业内率先实现了设计、制造和管理信息化,在主导产品领域建立了一系列技术标准和工艺规范,始终处于行业主导地位;中国船舶工业武汉综合计量站和中国船舶工业武汉材料与结构试验检测中心,是武船重要的技术资源,为军民品计量、理化和新材料焊接试验等提供技术支撑,并为整个中南地区提供服务。

武船建立了国际通行的质量管理体系、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拥有国家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证,具有一二三类压力容器设计制造、桥式起重机制造、钢结构和水工金属结构制造安装一级专业承包等资质50多件,是国内船舶工业企业中拥有高等级专业承包资质最多的综合性企业。

武船拥有一支纪律严明、作风过硬、技艺超群、战斗力强的高素质员工队伍。公司领导班子通过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科学发展的思路和举措更加明确。武船员工本着“诚信为本、信誉至上”的经营理念,遵循“为国防打造精良装备、为社会创造物质财富”的企业宗旨,以卓越的团队、卓越的工作、卓越的绩效、卓越的文化,不断提升员工队伍的国际化经营能力、科研开发新产品能力、专业化的生产能力、体系化的管理能力、资本化的运作能力、社会化的配置能力、学习型组织能力,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形成以武汉总部、青岛海西湾基地、武汉双柳基地三大板块,军工军贸、民船、桥梁装备、海洋工程装备、能源装备和大型成套设备六大主业搏击市场的崭新格局,实现“创建一流企业,铸造国际品牌”的企业愿景,进入中国机械行业50强、中国船舶行业10强,成为我国最具时代感、文化底蕴、品牌特色和发展后劲的大型现代化综合性企业。

武船的发展,始终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军委首长的高度重视和殷切关怀,总装备部、海军、国防科工局、地方政府、集团公司各级首长和领导,多次莅临武船视察指导。领导的关心、顾客的信任和社会各界的支持与帮助,赋予了武船人不断创新超越的发展动力。

2010年,公司提出了“把握机遇、求实创新、做强主业、持续发展”的十六字方针和全年“851636”经济目标。明确了2010-2012-2015年的滚动发展战略,即公司每年各项经济指标要以20%的速度持续增长,2010年实现产值85亿元,2012年实现产值110亿元,2015年达到220亿元。

七十五年的辉煌历程,铸就了武船创新发展的坚实基础,科技与经济的全球化,为武船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站在新的发展起点上,武船将本着互利共赢、共创辉煌的原则,与国内外广大客户开展密切合作,始终履行“一言一行对企业负责,一举一动为用户着想”的行为准则,以优质的产品、先进的技术和周到的服务,回报社会,回报每一位顾客。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5 20:3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