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吴觐
释义

明末农民起义领袖

吴觐(?~1647年),明末泉州北郊罗溪人。父亲是本乡地主的佃户,吴觐和弟弟吴二、吴尾成人后也被地主雇为长工。三兄弟身材魁梧,孔武有力,一人能挑200多斤,同拜乡中拳师黄学宫学拳术。

明朝末年,泉州城郭附近乡村农民相继组织“斗栳会”抗租抗税,吴觐被穷苦佃户推举为乡中斗栳会首领,聚集本乡和邻乡500余人,联合抗租抗税,公开向地主派饷。

顺治四年(1647年)四月,吴觐以斗栳会为基础,召集数千人,歃血为盟,正式起义,亲手杀死地主黄世斗的小老婆,将居宅砸个稀烂,把黄家财产、粮食分散给穷人。

吴觐起义后,很快在罗溪乡和马甲乡一带建立半岭庵、香炉、玉叶三个大寨和六个小寨作为根据地,招兵买马,制造兵器,训练士兵。吴觐自封为大帅,据半岭庵大寨,吴二据玉叶寨,吴尾据香炉寨,鼎立为三,互相接应,声势浩大,经常四出活动,打开地方劣绅的仓库救济贫民,主动出击摧毁劣绅黄明台等地方武装。

八月,郑成功叔父、定国公郑鸿逵攻打泉州府城,扎营桃花山。吴觐率领义军从罗溪出发,直抵泉州城北花园头支援郑军。但郑鸿逵已退兵,城中重兵把守,戒备森严。军师章怀引(一说谢应奎)力主强攻,吴觐认为敌强我弱,强行攻城可能导致全军覆没,于是下令撤军。为此两人意见不合,章怀引将所部带往南安县洪濑另立山头,后来受清军招安。

十月,吴觐义军袭击马甲乡凤栖杜氏宗祠等地方武装据点,打击封建势力。至顺治五年,起义队伍发展至数万人。

顺治五年(1648年)十一月,清军副将马得功率士兵300人入泉州,由黄明台作向导,“围剿”吴觐起义军。黄明台献计切断香炉寨的水源,吴尾带领起义军击退清军一次又一次进攻。后来,吴尾贸然下山交战,被敌人用绳索绊倒坐骑。他被擒不屈,被活活钉死在大门板上。接着,清兵围攻半岭庵大寨,马得功用疑兵计,令士兵夜间挑灯行军,循环往复,彻夜不停。吴觐以为清兵大军已到,为了保存实力,下令部属分散躲避,自己只身逃往笋坑一个山洞中藏匿。半岭庵大寨不攻自破,吴觐也很快被抓获,惨遭杀害。清军最后围攻玉叶寨,吴二虽然勇猛善战,但求胜心切,中计被擒。马得功派章怀引劝降,吴二得知吴觐、吴尾被害身亡,不禁怒火填膺,奋力挣拆囚枷,当场击毙章怀引。不几日,吴二被押至洪濑六甲街处死。

清代文人

吴觐,字荆氓,别字觉菴,江苏宜兴人。贡生。善书,写生得恽寿平法。著鹪园集。作有《清画家诗史》、《画林新咏》。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5 7:3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