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吴瀛 |
释义 | 吴瀛,字景洲,江苏常州人,曾任京都市政都办公署坐办,解放后被陈毅元帅聘为上海市人民政府文物管理委员会古物鉴别委员,他所撰写的《故宫博物院五年经过记》,真实地记述了最初的艰难创业历史,洋溢着他爱国主义的热忱。 中文名:吴瀛 别名:字:景洲 出生地:江苏常州 出生日期:1891年 逝世日期:1959年 职业:文物鉴定家 主要成就:文物鉴定 代表作品:《故宫博物院五年经过记》 文物鉴定家吴瀛 ,出身世代书香家庭,其父吴稚英任职清朝著名洋务派领袖张之洞幕府。景洲先生毕业于张之洞创办的湖北方言学堂,英文专业。景洲先生不仅有精湛的国学基础,而且有深厚的西画及传统画功底,可谓学贯中西。他曾任京都市政都办公署坐办(相当市府秘书长),27岁便以其出类拔萃的学识参与创建故宫博物院,任常务委员、古物审查专门委员,并担任《故宫书画集》、《故宫周刊》首任主编。解放后被陈毅元帅聘为上海市人民政府文物管 理委员会古物鉴别委员,董必武先生曾亲自登门拜访。 吴景洲先生早年受孙中山革命的影响,具有强烈的爱国民主思想。景洲先生的舅父庄蕴宽先生曾担任1925年至1927年故宫博物院临时董事会董事和“维持会”副会长。由于这一层关系及其后首任故宫博物院院长易培基的邀请,景洲先生被聘到故宫博物院兼职,参与了“清室善后委员会”对清宫财产的清点和博物院的创建工作。1926年,曾任“故宫博物院维持会”常务委员。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特派易培基为“接收北平故宫博物院委员”,易先生因病不克北上,电嘱马衡、景洲先生等为代办,与奉系军阀操纵下的“故宫博物院管理委员会”办理交接。1929年,易培基被正式批准为院长,景洲先生担任“古物审查会专门委员”。1931年,鉴于日本帝国主义已占我东北,华北危急,为保护文物安全,故宫博物院遂决定精选部分文物南迁,景洲先生参与其事,为首批南迁文物监运员。直至1933年,易院长为人中伤,以“故宫盗宝案”被迫辞职,他才不得已而离开了故宫。 故宫博物院的最初十年,是风风雨雨狂飚迭起的十年。为了保护这个幼弱的民主革命新生儿不致在摇篮里就遭到扼杀,许多爱国民主人士、专家教授及当时故宫同仁,冒着被绑架、坐牢、暗箭中伤等危险,四处奔走呼号,与各种恶势力展开了不屈不挠的斗争。在这场民主与封建、进步与倒退、正义与罪恶的斗争中,景洲先生始终是“以保存数千年文化渊薮为职志”,站在斗争的最前列,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画家(1922—1977)原名吴耘,上海人。擅长漫画、短篇连环画。曾在上海美专学习,1940年加入新四军在解放军中做美术工作。历任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编辑,《漫画》编辑部主任,中国美术馆展览陈列部副主任。作品有《红军的妈妈》、《抗美援朝的怒火》等。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