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吴湄 |
释义 | 吴湄,出生于上海。初中毕业后在惠群女中小学部任教。民国21年(1932年)肄业于上海暨南大学文学系。在此期间,她接触了进步文艺工作者,参加田汉领导的“南国社”,成为一名话剧演员,后与王莹、陈波儿等同为上海影坛明星。 人物简介介绍吴湄是上世纪三十年代上海滩影剧界进步演员,她是南国社、电通影片公司、青岛剧社、业余剧人协会和上海救亡演剧队的活跃成员。在夏衍编剧、司徒慧敏导演,电通影片公司拍摄的《自由神》影片中,吴湄扮演女主角,获得了广大观众的热烈欢迎和很高的评价。 代表作独幕剧《小丈夫》 进步戏剧《女子公寓》 《阿Q正传》等 英雄事迹她参加中共地下党和文艺界左翼人士组织的活动,以戏剧为武器,积极宣传抗日救亡,反对妥协投降;“孤岛”时期冒着生命危险,积极参加抗日救亡工作:募捐、义卖、办难民收容所等;上海沦陷后坚持隐蔽斗争,办进步文艺沙龙,进步刊物;解放战争时期继续坚持地下斗争。 民国29年,吴湄告别舞台、影坛,接办了一家行将倒闭的饭馆自任经理,由于经营有方,营业日趋兴旺。从此,梅龙镇酒家成为进步戏剧、电影工作者经常聚会之地。于伶领导的进步戏剧活动缺乏经费,当时也由吴湄资助。吴湄一面应付社会上各类人物,包括一些反动政客,目的为维持酒家的存在,在徐家汇路创办了南国电影剧社。不久在徐悲鸿、欧阳予倩的辅佐下,南国社改为从事文学、戏剧、美术、音乐、出版的综合文化团体,同时创办了南国艺术学院。 另一方面暗地接待与掩护进步文艺工作者,以保证他们有一个安全可靠的活动场所。 上海解放后,吴湄仍任梅龙镇酒家经理。在社会主义改造中积极拥护公私合营。1956年1月任上海市饮食服务公司副经理。历任上海市人民代表大会第一至第五届代表,中国民主建国会上海市分会第一至第四届委员,上海市民主妇联执行委员等职。“文化大革命”中北京派来的“造反派”,持江青当年剧照责令吴湄交代“问题”,进行残酷迫害。1967年10月25日,吴湄惨死于饮食公司,时年60岁。1979年2月24日,有关单位在上海龙华革命公墓为她隆重举行追悼会,平反昭雪,恢复名誉。 重点事件吴湄终于成了南国艺术学院的学生和南国社的演员。她积极要求进步,天资聪颖,又刻苦好学和富有艺术表演才能,因此受到田汉、欧阳予倩的重视。南国社鼎盛时期,吴湄参加了田汉创作的《湖上的悲剧》 、《火之跳舞》、《名优之死》、《南归》等反帝反封建的话剧演出,尤其是在沪、杭、穗、宁等地的公演,被当时舆论界誉为南国社的“西征公演”,轰动一时。在当时南国社的旗帜之下,集中了一批后来在艺术界声名煊赫的艺术家和进步文化人。田汉成了吴湄的引路人,使她受到进步文化的熏陶,迅速成长。 1930年,在党的影响下,田汉领导的南国社走上普罗文艺(无产阶级文艺)的道路。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在上海成立,田汉、鲁迅、夏衍等7人当选为“左联”常委,南国社与夏衍领导的上海艺术剧社,联合沪上十几个活剧团体成立了上海戏剧运动联合会,吴湄积极参加在党领导的戏剧工作者统——战线下的戏剧活动。 这年秋天,著名剧作家、导演于伶编剧的《女子公寓》吴湄担任主角,在兰心大戏院公演。这就像一颗重磅炸弹,轰动了整个上海滩,引起各界人士的关注。兰心大戏院是十里洋场上海滩著名的大剧院,平时主要演出美国米高美电影公司的影片,如《魂断蓝桥》、《出水芙蓉》之类英雄美人片和娱乐片。《女子公寓》公演时,剧场一改平时冷冷清清的局面,接连几天观众爆满,演出非常成功。接着吴湄又主演了《小丈夫》等进步戏剧。在当时,全国上下刚点燃起抗日的烽火,党领导下的左翼文化人士组织演出的进步影剧,对沉湎于十里洋场纸醉金迷生活的人们,起到了振聋发聩的作用,推动并激励着日益高涨的民众抗日情绪。吴湄的脱颖而出,一时间受到进步文化界人士的重视,并在影剧圈里和热心的观众之中,受到热烈的欢迎。 1934年春天,在上海地下党电影小组的领导下,田汉和夏衍又开辟了新的左翼电影阵地,成立了电通公司,田汉、夏衍、洪深、郑正秋、聂耳等为执行委员,先后拍摄了《桃李劫》 、《风云儿女》、《自由神》、《都市风光》等。这时,已是中共地下党员的吴湄,不辜负党的期望,担任了《自由神》的主角。上述四部电影都反映当时东北人民陷于日寇铁蹄下,民族危机空前加剧,人民奋起抗日的情形。影片就像狂飙一般激起广大民众的抗日热情和战斗意志,影响极大。吴湄也成了南国社一颗晶莹的明星。 吴湄积极参加田汉通过“左翼剧联”发动,为东北义勇军募捐的义演,她冒着被敌人追捕的危险,在新世界游乐场(今新世界商城)和大街上演出富有战斗性的救亡戏剧和活报剧,如《放下你的鞭子》等。“左翼剧联”唤起民众一致抗日的活动,成了当时投降派的眼中钉。1935年2月,中共江苏省委遭到破坏,田汉被捕,不久被解往南京监狱。吴湄得到这个消息十分焦急,因为田汉是她心日中最崇敬的师长和同志。时隔不久,一个春寒料峭的夜晚,南京西路一家弄堂咖啡馆,上海进步影剧界的知名人士在这里举办文艺沙龙,这里也是“左联”联系进步文化界人士的一个地下据点。这天影剧界到的人特别多,吴湄又意外地见到了田汉。 不久,全国进入全面抗战,党组织决定田汉等一批知名文化人撤出上海。吴湄和部分同志仍留上海进行救亡工作。一天,她刚从难民收容所回到家,客厅里坐着一位衣着朴素、脸庞俏丽的女士,她就是著名社会活动家、中共党员茅丽瑛。她按党的指示组织“孤岛”抗日救亡运动,今天特地来告诉吴湄,要她参加职业妇女俱乐部的工作。职业妇女俱乐部是党领导下发动组织上海广大妇女积极投入抗日救亡活动的组织。茅丽瑛担任主席,吴湄担任理事。她们在“孤岛”积极开展义演、义卖等活动,筹款救济难民和支援新四军。 人物评价吴湄多年来勤勤恳恳为党和人民工作,解放后她当选为酒菜业同业公会副主委,市人代、市妇代、市妇联执委,市民建常委;公私大合营后担任了上海市饮食公司副经理。由于她平易近人,关心群众,深得干部、群众的拥戴。可是,吴湄30年代初与蓝苹的一段交往,却为其在“十年动乱”中受到残酷迫害乃至被折磨致死,埋下了伏笔。 这其中的前因后果可以一直追溯到上世纪三十年代初,在丽都花园举行的一次沪上影剧圈知名人士的文学沙龙中,讨论由田汉把鲁迅小说《阿Q正传》改编为同名话剧,搬上舞台。在这次聚会上,吴湄认识了从山东来沪的李云鹤(后改名蓝苹)。蓝苹想在十里洋场的上海滩圆自己的明星梦,但由于她演技一般,从未演过大戏和好戏,在影剧圈中没有什么影响,在进步影剧界更没有她的地位蓝苹还通过吴湄认识了田汉,平时还特别喜欢与吴湄合影,藉以抬高她在上海滩影剧圈的身价。蓝苹与吴湄等沪上影剧明星往来,频频出入公开社交场所,俨然以明星自居了。吴湄的宽容更受到同仁的赞誉。1937年,蓝苹去延安, “十年动乱”中,江青为了掩盖她早期的一段不光彩历史,上海上世纪三十年代进步文化人士,均惨遭荼毒迫害。继田汉被迫害致死,吴湄也在劫难逃。 一场浩劫终于结束后,遭受迫害的上世纪三十年代上海进步文化界人士获得彻底平反,吴湄冤案也终于得到昭雪,恢复了名誉。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