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吴淞 |
释义 | 简介在中国上海市北部,黄浦江注入长江口(即吴淞口)的西侧,历史上属于淞北地区。我们常说的吴淞口海拔高度零米标准即位于此。 清初为长江口村落,称胡巷桥,渔民聚集,渐成市镇。雍正三年(1725),原在今浦东的宝山县城的吴淞营移此,遂以吴淞名镇,历来为上海市门户,外贸港口和军事要地,在近代名声一度响于上海,故近代上海被称作淞沪,在“一二八淞沪抗战”、“八一三淞沪抗战”中,吴淞城区被日寇夷为平地,吴淞从此没落。吴淞曾为鸦片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战场,镇北有吴淞西炮台遗址。解放后发展以冶金工业为主的新兴工业区和港口区。沿黄浦江一带码头林立,是上海市集装箱运输的重要作业区。沿长江筑有坚固的江塘工程。 为配合宝钢建设,1980年设立吴淞区,1988年与宝山县合并成为宝山区。 历史遗迹吴淞古炮台是民族英雄陈化成率部打击英国侵略者的前沿阵地。1842年6月,英军舰队进入吴淞口,陈化成在吴淞炮台率部猛击,重创敌舰多艘,最后终因不敌众壮烈牺牲。 现在吴淞古炮台还存有当年所用的“平夷半国”大炮。吴淞古炮台是青浦的一大景点。是当时民族英雄陈化成率部队抗击英国侵略者的阵地,非常雄伟,虽然因破旧而改造过,但还是基本维持原貌,很有教育意义。吴淞北炮台始建于光绪十二年(1832年),当时置12英寸口径,800磅炮弹膛炮,光绪十五年(1889年)增设8英寸口径后膛炮2门,后又增4.7英寸口径炮2门、6英寸口径炮1门,均后膛式快炮。民国20年(1931年)时有炮11门,民国21年(1932年)“一二八”抗战中,日军登陆后炸毁。现上海警备区驻地部队在遗址新建景点“吴淞古炮台”,占地约1500平方米,刻有“平夷靖寇将军”的古铁炮,安置在景点中心的大理石平台上。 常任侠创作新诗诗歌原文吴淞 ·这泱泱的大海, 这苍苍的云树, 这一排残坏的巨炮, 正像那些负伤的巨蟒, 僵的直的岑寂的横卧着, 向着遥遥的天宇, 张开它残缺的大口。 虽然吼声已经停止了, 喘息已经断绝了,尚婉言谢绝怀着郁勃的愤怒。 ·我徘徊于此残墟废堡之间, 海风吹起我的衣襟, 我拥抱这些大炮, 摇撼而且亲吻, 而且嘘唏泣下。 一具钢铁的巨大的战骨, 已经没有丝毫的微温。 我尽力的摇撼与热烈的亲吻, 而且嘘唏泣下, 海风吹起我的衣襟。 ·我回头看大海: 海涛喷着白沫向天卷, 茫茫的无尽的挟着怒吼的声音。 我向天末遥望, 天的尽头仍是一排一排的, 争着向前进的巨浪, 像拼命的狂奔。 我为这些海波所吞噬, 所震撼,所兴奋; 海风吹起我的衣襟。 ·我抱起一颗沉重的残余的炮弹, 用力的向着天高举, 向着海水掷, 许多惊异的眸子向着我望, 我只回答一些寂寞与抑郁的叹息。 这些炮弹不再发出巨大的声响, 只沉卧于乱石与泥沙之下, 我寂寞而叹息而下泪, 望着都市的烟,村落与田野,海与云, 海风哟,海风吹起我的衣襟。 (一九三二年七月十一日) 出处:《毋忘草》,土星笔会1935年版 诗歌鉴赏《吴淞》不是纪游诗,不是咏古诗,而是一首感时之作。它写于淞沪血战结束不久,曾经游学扶桑的常任侠,同全国人民一样怀着愤怒和悲伤,面对着吴淞战场“残坏的巨炮”,诗人不由得抒发了忧国忧民的情思。 全诗分四节,由近及远,弥漫着一种怆然的悲剧氛围。第一节写吴淞口炮台的景象,大炮“横卧着”,“张开它残缺的大口……喘息已经断绝了”,是眼前的实写,也是北国的缩影,引起人们对长城残破、海防洞开的衰危局势的忧虑,末了一行“郁勃的愤怒”,由抑转扬,静中寓动,为底下诗行的展开作了铺垫。第二节写抒情主人公在“残墟废堡之间”,久久“徘徊”,“摇撼”并且“亲吻大炮”,“嘘唏泣下”。诗人感时伤事的情思,通过这些不寻常的动作得到了突出的展现。第三节顺势展开,把意境拓得既深且远,如“海涛”,是写实也是比喻,当年全国人民的爱国激情不正如“茫茫的无尽的挟着怒吼的声音”吗?这节写得有些虚幻空灵,因此也更有气势,更富于情绪感染力。第四节写“我”高擎“炮弹”,掷向大海,显得突兀而悲壮。不过读者对这些诗行不能看得太实,扣得太死,它们多半存在于诗人的想象之中,实际情况则是这些炮弹“沉卧于乱石与泥沙之下”。全国人民报国无路,抗日有罪,连炮弹也失去了巨响,此情此景,怎能不使“我寂寞而叹息而下泪”! 这首诗在传达忧患的情思时善于铸冶意境,景语和情语交错展开,又相互渗透,重叠的语句、语调构成了诗歌的韵味,增强了抒情的气势。有些青年读者尽管不详细了解“一·二八”战事,但只要认真读上几遍,是不难体会诗作所包含的深沉的感慨的。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