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吴茱萸五加 |
释义 | 基本信息种中文名:吴茱萸五加 种拉丁名:Acanthopanax evodiaefolius Franch 科中文名:五加科 科拉丁名:Araliaceae 属中文名:五加属 属拉丁名:Acanthopanax) 国内分布:分布于四川、云南、广西、贵州、湖北和江西。 海 拔:1000-3300 中国植物志:54:106 最低海拔:1700 生 境:山坡林缘 药用部位:根皮(吴茱萸五加皮) 药用功能:能祛风湿,解毒消痛,清热泻火 形态特征灌木或乔木,高2-12米;枝暗色,无刺,新枝红棕色,无毛,无刺。叶有3小叶,在长枝上互生,在短枝上簇生;叶柄长5-10厘米,密生淡棕色短柔毛,不久毛即脱落,仅叶柄先端和小叶柄相连处有锈色簇毛;小叶片纸质至革质,长6-12厘米,宽3-6厘米,中央小叶片椭圆形至长圆状倒披针形,或卵形,先端短渐尖或长渐尖,基部楔形或狭楔形,两侧小叶片基部歪斜,较小,上面无毛,下面脉腋有簇毛,边缘全缘或有锯齿,齿有或长或短的刺尖,侧脉6-8对,两面明显,网脉明显;小叶无柄或有短柄。伞形花序有多数或少数花,通常几个组成顶生复伞形花序,稀单生;总花梗长2-8厘米,无毛;花梗长0.8-1.5厘米,花后延长,无毛;萼长1-1.5毫米,无毛,边缘全缘;花瓣5,长卵形,长约2毫米,开花时反曲;雄蕊5,花丝长约2毫米;子房4-2室,花盘略扁平;花柱4-2,基部合生,中部以上离生,反曲。果实球形或略长,直径5-7毫米,黑色,有4-2浅棱,宿存花柱长约2毫米。花期5-7月,果期8-10月。 分布及生境分布广,西自四川和云南西部,东至安徽黄山、浙江天目山和天台山、江西遂川,北起陕西太白山,南至广西中部象州的广大地区,均有分布。生于森林中,海拔1000-3300米。模式标本采自云南洱源洋芋山。 功能用途医用一【苗药】山叉叶,补祸莲:叶治皮肤病《湘蓝考》。 来源:《中国民族药志要》,贾敏如、李星炜,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05 医用二根皮:辛,温。祛风除温,理气化痰。用于风湿痹痛、心气痛,痨咳,吐血,哮喘。 来源:《中国中药资源志要》,中国药材公司,科学出版社,1994 相关的种吴茱萸五加(原变种)Acanthopanax evodiaefolius Franch. var. evodiaefolius 锈毛吴茱萸五加(变种)Acanthopanax evodiaefolius Franch. var. ferrugineus 细梗吴茱萸五加(变种)Acanthopanax evodiaefolius Franch. var. gracilis W.W.Smith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