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吴来朝 |
释义 | 简介吴来朝 字义庵,世称封君。莱芜西港村人。约生于明正德末年。 个人经历公元1575年(万历三年)以岁贡任山西荣河县知县。荣河为山西西南部的边远小县,濒临黄河,偏僻落后,田园荒芜,多数土地为茅草荆棘覆盖。他到任后即号召百姓垦荒种田,并采用以工代赈、官府出钱收购茅草的办法,激发了百姓开荒的热情。在茅草荆棘挖尽后他又手把手教百姓耕种,使一县化为良田。为此,朝廷曾给他两次擢升,他都坚辞不受。与荣河民众一起,兴办学校,修桥铺路,兴利除弊,使荣河县民安居乐业。20年后,吴来朝告老还乡,临行前,县民云集话别,竟三日不能成行。还以万民伞与匾额相赠,在莱城建“吴公生祠”,并用荣河土为其塑像,在祠内墙壁上彩绘壁画记述其政绩:过秤收茅、扬鞭耕地、执尺间苗、汲水浇田、养蚕缫丝、纺线织布、巡视农桑、拜贤访老、讲经课士、攀辕送行,祠堂门上高悬题有“荣河遗爱”的匾额。回归故里后,吴来朝将先人遗产400亩作为义田赡养贫穷族人,自己却过着俭朴的生活。他博览群书,精通经史,善于写作,据县志记载:“莱邑为古文者,始于吴来朝”。可惜其文集已散失不传,仅留下《吴氏族谱》《重修莱芜县志序》《忠贤祠记》《义庵公族田》等零散文章、碑记。 后世评价吴来朝出身耕读世家,曾祖父吴江为天顺举人,会试副榜,任盐山教谕,人称吴夫子。告老后把家产分给贫穷的族人,晚年在城东厢设立义塾,教授生徒。祖父吴梦弼为廪生。父亲吴继善三岁丧父,历经磨难却读书不辍,学识渊博,人称东岩居士。吴来朝生性敦厚朴实,且天资聪颖,勤奋耕读,为官勤政清廉,教育有方。长子鸿渐,万历五年以选贡任直隶卢州通判。次子鸿洙、三子鸿功、孙子吴暐皆中进士。乡里有“一门三进士,父子五登科”的美誉。由于其子孙显贵,诰封中宪大夫、浙江按察司副使、宪副等。因屡受封典,乡人称颂为“吴封君”,万历末年去世后葬于陈盘龙吴家林。 相关文章毛泽东称吴来朝为古代劳动模范 铁名 一九六六年前,山东旧城莱芜东门外六十米处的东关街西首,坐落着一座古色古香的吴氏家庙,庙门上方悬挂着两块兰底金字大匾,一块书有“荣河遗爱”,另一块书着“吴氏家庙”。祠堂的正厅内供奉着一代先贤吴来朝的塑像。塑像为泥塑坐姿,高约两米,右手托握着大印,表情平易近人慈祥可敬,塑工精妙,惟妙惟肖,栩栩如生。厅内绘有壁画,运用了独特的民间彩绘技法,以生动传神的精湛艺术画面,歌颂了知县吴来朝及其夫人段氏在山西荣河县推广耕种技术、提高百姓生活水平的爱民图,其主题体现了教民间苗、收购茅草和植桑纺织等内容。 祠堂成了莱芜吴氏议事和供祭的重要场所,也是吴氏驻莱芜城的办事处。春节,吴氏子孙在这里摆供、熬五更、祭拜,供桌透花木版牌位上竖写一行金色大字——“大明吴公讳七世祖来朝字义庵原任荣河县知县累赠中宪大夫封君府之神位”。每逢正月十五晚上,大门两侧,一对大红宫灯笼高高挂,门旁厢石上红烛林立,烛光灯光把门匾金字辉映得闪闪发光。成群结队的政要名流和吴氏家人亲友,熙熙攘攘,络绎不绝,前来拜望和瞻仰。悠悠家祠,历经三百七十年风霜雪雨,令人敬仰;辉煌政绩,世远年湮,千秋万代,令人颂扬。 祠堂始建于吴来朝在任期间,即明朝万历四十三年,破坏于一九五八年“大跃进”和一九六O年“破四旧”时期,塑像和庙宇均毁于一九六六年开始的“文化大革命”。解放前,祠堂的院墙已被拆除,吴氏族人以铁丝网围之,曾有人想把塑像推倒,被一位在莱芜为官的山西人制止了。他说,吴来朝是位政绩突出的清官,不仅莱芜人民塑像纪念他,山西也有他的塑像。解放初期,全国展开破除迷信运动,各地的家祠庙宇等古建筑都遭到不同程度的毁坏,而在莱芜城内,惟独吴氏祠堂安然无恙。可见,吴来朝及其辉煌政绩,经过历代人的递接口传,在百姓中树立了“人民公仆”的地位和形象,人们不情愿推倒一位勤政为民的清官。 然而,到了一九六六年,吴氏祠堂的劫难也未幸免,还是被拆除了。著名莱芜籍教育家、散文家吴伯萧得知祠堂拆除的消息后,便报请毛泽东主席想再行重建。毛泽东说:吴来朝的确是古代的一位杰出的劳动模范,不应该推倒他的塑像,推倒了感到惋惜;但既已拆除,就不要再建了。 毛泽东把吴来朝称为劳动模范并不为过,吴来朝的德政美名,在莱芜及周围县市家喻户晓,津津乐道。笔者小时候就听过他在山西做官的故事。 吴来朝,字义庵,号奉君,山东莱芜市钢城区东港村人,生于明朝嘉靖年间,于万历三年(1575年)三十六岁时选贡,任山西荣河县知县,由于德政显著,诰封中宪大夫。 吴来朝任知县之初,荣河人民吃不饱、穿不暖、住房简陋,生活十分困难。他便走遍了全县的山山水水,访问了乡村千家万户,体察民情,了解民意,终于找到了贫穷落后的主要根源。此县人口不算多,土地宽广而肥沃,在那以地为本的年代,应该满足生活之需。但由于遍地茅草丛生,争了庄稼的养分,加之高粱、谷子不间苗,耕作技术落后,致使粮食产量十分低下,有年年种粮不打粮的景象。鉴于此,吴来朝施政的第一要务,是在全县持久地展开刨挖茅草的运动。 令虽下,但由于传统的生产方式作怪,百姓刨挖茅草的积极性不高,行动迟缓,遵令者了了无几。 吴来朝为此而非常着急,坐卧不安,经过反复考虑,便出一计,定出价格,县衙支付现款收购茅草根。于是贴出告示,广泛发动百姓挖卖茅草根。县衙确定了几组司秤官和帐钱官,长期专门做收购茅草的工作。开始,老百姓信不过县衙的这一决策,怀疑拿钱买草是假象,不知道县大老爷的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有的抱着试试看的想法刨一点去卖,结果按斤付了现钱。这样一传十,十传百,卖茅草根者越来越多,迅速在全县掀起刨挖茅草的高潮。到县城卖茅草根者肩挑人抬小车推,熙熙攘攘,车水马龙,人山人海,络绎不绝,呈现出空前的卖草景象。司秤结算的官员由几组增加到十几组。随着时间的持续,地里的茅草日渐稀少,于是以县衙加价收购来调动农民刨挖茅草的积极性,收购价格年年递增。就这样,历时五个春秋,地里的茅草濒临断子绝孙,使长期板结的土壤全部得到了深翻,土地由硬变松,地力得到了开发,庄稼茁壮生长,粮食产量增加了几倍,出现了空前丰收,农民的生活也随之好转。百姓饱食不忘知县,对吴来朝万分感激十分信服,赞扬吴来朝是亲民爱民安民的父母官。吴来朝在百姓中的威望迅速提升,从此打下了坚实的群众基础,受到百姓的真诚拥戴。 荣河县城五年收购的茅草根堆积如山,人称茅草山。茅草山成了吴来朝功德的见证,受到历任知县的保护。他们用黄草编织苫子,每年覆盖一层。吴来朝告老还乡后,为防止苫子腐烂致使茅草山透雨,便将苫子沾了桐油覆盖,后来用小瓦起顶以瓦顶覆盖了。茅草山上的瓦缝里自生的一棵榆树,历经风雨四百年,成长为古老的大树。二OO四年荣河县政府因修公路要推掉茅草山,曾给莱芜吴家写信,要去看一下,吴家人也没去,不知那茅草山还存在否。如果荣河人民还记得吴来朝,那茅草山不会因公路的修筑而毁灭。茅草山是纪念吴来朝的丰碑,同时也是荣河人民改革耕作方式的历史见证。 吴来朝改变荣河县贫困面貌,改善田间管理的另一项重大举措是教农民“间苗”。吴来朝在察看民情时发现,农民春播出苗后,对稠密的谷子、高粱苗子从不间隔梳理,苗子断垄也不知道补载,任其自然生长。庄稼不施肥,地里的杂草也不知道铲锄。秋天的谷穗长得似花生米那么大。产量十分低下。吴来朝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于是下令教农民疏苗,苗稠苗稀务求合理,提倡谷苗要“七寸八寸远、四棵五棵留”。即苗子的株距要达到七寸或八寸,每墩苗的株数在四棵或五棵之间,其余全部锄掉,同时在所留的苗子周围松土锄草。县衙号召间苗,农民不认识,甚至有抵触情绪,闲言碎语接踵而至,说什么“县里来了个糊涂大老爷,苗子稠了打得粮食还不多,如今几乎把苗子挖光了,还靠什么吃饭。”在长时间反复引导的情况下,竟然没人接受间苗改革,吴来朝只好每村划定一块实验示范田,他头顶烈日,挥汗如雨,亲自在苗田里示范指导。为了让农民掌握株距,便给他们制作七八寸长的木棒作为尺棒,一手拿尺棒,一手握小锄,手把手地教。这村教会了再教那村,不厌其烦,反复操作。县城周围的村庄几乎都留下了他辛劳的脚印。 凡是间苗的地块,苗肥苗壮,油绿旺盛。加之合理施肥,风调雨顺。谷穗又粗又长,颗粒饱满,穗头沉甸甸的,十分喜人。秋收时节到了,谷子收打后,农民皆大欢喜,产量一穗顶十穗,一年顶十年。间苗的人家粮满顿,谷满仓。间了苗子的人家打谷场的时候,吸引了络绎不绝的参观的人群,“间苗多打粮”的惊人消息,迅速家喻户晓。次年不用宣传发动,农民都自发地学习间苗施肥了。全县在正常年景,实现了粮食年年大丰收,人民开始安居乐业。 吴来朝设法增加农民收入的还一条措施是开荒扩种。一天,他骑马视察来到距城十多里的地方,发现一片广阔的夜潮地,水草茫茫,紫泥油亮。他下马弯腰细看那腐熟的烂草,一股股臭味扑鼻而来,因此而激发了他开发的灵感。他想,这片夜潮地足有三四百亩,若将它筑埂排水,耕翻整平后,种上高粱等耐涝作物,不用施肥浇水即可丰产丰收。于是,他制定开发政策,积极引导附近农民开发夜潮地。县衙进行了统一规划,划片治理,制定了“谁开发,谁所有”的措施。在开发施工的两个多月里,他每天坚持到现场,指导农民建台田、修田埂、挖水沟和平整地面。经过艰苦改造,终于使荒滩变良田。当年播种高粱,当年获得了丰收。农民增收不忘县大老爷,于是自发地凑了两袋高粱,敲锣打鼓到县衙报喜。吴来朝不知道他们的来意,便迎上前来不解地问道:“这是为何?”他们回答说:“今年咱开的夜潮地成功了,来报喜了!”吴来朝又问:“报喜怎么还带高粱啊?”答曰:“是大老爷骑马发现了这片撂荒的夜潮地,不光您辛苦,您的马也很辛苦啊。丰收了,让马也分享一点我们的劳动果实。”吴来朝闻听,坚辞不收送来的高粱,好说歹说,他们也不带回。吴来朝无奈之下便说:“本县喂马的粮草费用由县粮库支付,你们的高粱既然不肯运回,照价付款。”付款后,吴来朝亲自做陪热情招待了前来报喜的农民。 吴来朝不仅自己身先士卒,主动想方设法开发农业资源潜力,改革耕种技术,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生活,而且责成夫人段氏发挥在老家植桑养蚕纺线织布的技术特长,亲手指导帮助农妇植桑养蚕、纺线织布。解决了当初人们穿衣难问题,实现了做衣布料的自给自足。段氏的举动也成为美谈,流传至今。 吴来朝勤政廉洁,爱民如子,为荣河县人民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和汗水,与人民结下了鱼水之情。全县政通人和,林茂粮丰,成为历史上最好的时期。吴来朝执政有方,德政突出,受到皇帝的赏识,于是下旨让他进京辅佐朝政。但连续三次提升,由于百姓跪阻挽留,都未能成行。每次接旨进京赴任时,县衙府院里都摆上香案,举行简单的辞行仪式。可举行完仪式将要启程时,许许多多官吏、县绅、乡绅和黎民百姓便纷纷从四面八方赶来。男男女女,扶老携幼,熙熙攘攘,浩浩荡荡,从县衙大院一直到大街小巷,跪着一片片黑压压的人群。“跪阻”民众达十几里,苦苦阻拦和挽留,哀求声不绝于耳:“您不能走啊大老爷啊!留下来吧大老爷啊!我们信任您依赖您,您不能走啊!”有些白发苍苍的老人,哆哆嗦嗦在那里长跪不起。吴来朝看到这惊人场面,感动得热泪盈眶。心想,人民视自己如父母,这样坚决挽留,如果强行进京就任,深感惭愧与不安,不能辜负人民对自己的信任和期望;如此民心,的确难得,再大的官也不做了,决心留下来。他对大家说:“我吴来朝不走了,久任荣河一辈子,荣河就是我的家。我金口玉言,一言为定,决不悔改!”说完,众官民连连扣头拜谢,拱手告辞。 吴来朝应允“久任荣河”不再进京就任,但必须进京复旨,递交奏章,奏明圣上。万历皇帝阅完奏章后,方知吴来朝不能前来京城奉君,辅佐朝政,愿与荣河同甘共苦,长期造福于荣河人民。皇帝不禁为吴来朝卓著的德政所感动,赞道:“来朝乃真君子也!”随即封其为中宪大夫。念其功德无量,便加封为“封君”之位。同时赠与晋级朝服一套。 荣河人民为感恩吴来朝的大恩大德,“千里建祠”于山东莱芜,以爱心搭成了荣河与莱芜的友谊金桥。荣河人民在为吴来朝修建祠堂时,感到在莱芜就地取材难以表达深浓之情,于是不远千里从荣河运来木石砖瓦等主料,加用莱芜的水土,用心血铸就了辉煌的祠堂。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