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吴锦绣 |
释义 | 内蒙古科技大学 副教授个人简介 吴锦绣, 女,汉族, 1976年出生, 1999年内蒙古大学化学系获理学学位; 2007年西北师范大学,无机化学专业研究生毕业,获理学硕士学位。 主要业绩 1. 教 学 讲授课程 :稀土元素化学;胶体与表面化学 2. 科 研 主要从事稀土功能材料方面的研学研究,侧重稀土药物,也涉足稀土发光和催化实验和开发工作。 研究成果:学术论文8余多篇,其中3篇被国际学术榜收录,并多次引用。 科研成果先后获甘肃省高等科技进步奖1项。 获奖情况 : 获甘肃省高等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近期发表的论文: 稀土芦丁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其荧光性质和抑菌性,《化学研究与应用》[J],19,155-160,2007 . 芦丁钐配合物与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 中国化学会第九届全国生物无机化学学术会议[C],10,145-146, 2007. 东南大学建筑系副教授基本信息姓名 吴锦绣 职称 副教授 研究方向 建筑设计及其理论 绿色建筑设计研究 历史建筑保护更新中的生态设计方法 可持续发展的人居环境研究 概况1995年7月在东南大学获建筑学学士学位,获推荐免试硕士研究生资格,后经批准硕博连读,直接攻读博士学位。2000年5在东南大学获建筑博士学位,同年始任教于东南大学建筑系。2002年获东南大学青年教师授课竞赛二等奖,2005年获国家青年骨干教师出国培训项目奖,2006——2007年以访问学者的身份在美国哈佛大学设计院进行交流学习和合作研究,对美国在城市和建筑层面的可持续设计的方法、途径与技术手段进行深入系统研究与考察。 在学术研究上,一直致力于建筑设计、建筑可持续发展及绿色建筑设计理论等领域的研究和实践,参与国家科技部“十一五”科技支撑项目1项,教育部博士点科研基金资助项目1项,江苏省科技厅和建设厅重点项目2项,主持华南理工大学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1项,东南大学城市与建筑遗产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1项,东南大学助研项目1项,东南大学建筑学院青年教师基金项目1项,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近20篇,出版相关论著5本(其中《城市住宅设计》获得第21届华东地区科技出版社优秀科技图书二等奖),多次参加国际国内学术会议并做大会发言。 科学研究1) 主持历史建筑保护更新中的生态设计方法量化研究(项目编号: KLUAHC1010),2011——2013,东南大学城市与建筑遗产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 2) 主持南京民国建筑生态保护与再利用设计研究(项目编号: KJ2010394),2010——2012,东南大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预研项目。 3) 主持历史建筑保护更新中的生态设计方法研究(项目编号: 2010KB17),2010——2012华南理工大学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 4) 参加国家科技部“十一五”科技支撑项目“农村住宅规划设计与建设标准研究”(项目编号:2008BAJ0811),2007——2010,建筑分课题负责,总排名第七 5) 参加江苏省科技厅和建设厅2006年重点项目“农村居民集中居住区现代化人居环境构建关键技术研究及示范工程”(项目编号:JSKS2005005),正在进行,建筑分课题的第二负责人; 6) 中国建筑与城市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 哈佛大学设计学院研究项目,2006——2008; 7) 主持完成东南大学建筑学院青年教师基金项目:“市场化背景之下住宅设计若干问题之研究——子课题二:居住环境的人性化设计”, 参加者:吴锦绣,张玫英,2002-2004 8) 参与东南大学助研项目:结合传统文化与现代技术的木结构建筑研究 (项目编号:KJ0501176), 参加者:王静,吴锦绣,,2002-2004 9) 参与国家教育部博士点科研基金资助项目:“开放建筑理论与方法研究(项目编号:9528612)” 参加者:鲍家声, 韩冬青, 吴锦绣,1998-2000 荣誉获奖1) 2009年获得江苏省一二星级绿色建筑评价标识专家资格 2) 2008年译著《城市住宅设计》获得第21届华东地区科技出版社优秀科技图书二等奖 3) 2008年获中国科技论文在线(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主办)入选年轻学者资格 4) 2006年获哈佛大学设计学院访问学者资格 5) 2005年获国家青年骨干教师出国培训项目奖 6) 2002年获得东南大学青年教师授课竞赛二等奖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