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吴惠鹃 |
释义 | 吴惠鹃,女,1986年6月出生,四川内江人。系华东交通大学环境工程专业2008届本科毕业生。现于牛津大学地理环境学院攻读硕士学位,是2009年壳牌世纪全额奖学金得主之一。 就读本科期间成绩在华东交通大学就读期间曾获得⑴茅以升铁道希望之星奖 ⑵全国大学生英语能力竞赛一等奖 ⑶ 江西省三好学生 ⑷“荟庐”学术论坛论文一等奖 ⑸华东交通大学特等奖学金 ⑹雅思考试取得了7分的好成绩等成绩 参加韩国“科技与未来”学术年会2007年7月,吴惠鹃应邀参加韩国科学技术学院“科技与未来”学术年会。 (该年会吸引国内许多名校的参与,清华和北师大等名校组团参加,单独申请参加该年会成功的中国学生只有3人,除吴惠鹃外,另外两名为北大学生。) 应邀出席哈佛大学亚洲第十六届商政双极年会2007年8月,吴惠鹃应邀出席哈佛大学亚洲第十六届商政双极年会。 (经过哈佛亚洲商政双极年会(HPAIR)组委会严格的遴选,从数千名来自超过全球五百所著名大学的众多优秀国际申请者中脱颖而出,作为来自中国代表,受邀出席于2007年8月17至20日在北京召开的哈佛亚洲商政双极年会(HPAIR)。哈佛亚洲与国际关系学术年会(HPAIR)是由哈佛大学学生和教授联合发起的研究亚洲及其商务环境的大型会议,为优秀青年及学者提供学术交流平台,每届年会都会从经济、政治、科技、文化、教育、发展六个角度选题,促进亚太地区各热门课题的研讨。 应邀前来的发言者都是世界知名专家学者和政界要人,以往的会议发言人就包括了前韩国总统和诺贝尔和平奖得奖者金大中,澳大利亚总督和新加坡总统纳丹等。) 获教育部公派赴英国实习2007年11月经华东交通大学推荐,获选教育部国家留学基金委‘中国大学生赴英实习’项目赴英国实习。 根据我国教育部与英国教育部达成的共识,中英双方政府计划资助200名中国优秀在校本科生和研究生赴英国有关机构实习。该计划目的在于加深两国学生对对方国家的国情、文化、人民、社会等各方面情况的了解,并深入到各行业中学习与交流,为英中两国建立持久的联系纽带。这批毕业生将成为相关行业的栋梁之材,促进两国各方面的合作与往来,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与发展机遇。 受邀前往联合国实习2009年初,她从全球数千名申请者中脱颖而出,受到联合国亚太经济社会委员会邀请,成为2009年该项目唯一一名来自中国大陆的入围者,前往位于曼谷的亚太总部进行为期两个月的实习,参与到环境与发展司关于亚太发展中国家水资源的可持续开发与利用的研究项目之中。 联合国亚太经社会(U.N.ESCAP)是联合国经济社会理事会下属的五个地区性委员会之一,是亚太地区建立最早、代表性最为广泛的政府间多边经济社会发展组织。作为联合国在亚太地区唯一的政府间综合性经济社会发展组织,亚太经社会开创了地区合作的先河,多年来为开展区域和次区域合作、促进亚太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联合国每年向数以千计的申请者提供极少的实习机会,以邀请在某领域有着突出潜质和未来领袖精神的青年学子,帮助其感受联合国的工作环境与性质,加深对该领域和国际事务认识,并树立远大的职业目标。 获全额奖学金赴牛津大学攻读硕士研究生2009年,吴惠鹃收到来自牛津大学工程科学学院和地理环境学院的全额奖学金录取通知,进入该顶尖学府攻读硕士学位,并最终选择攻读地理环境学院硕士学位。 应邀参加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2009年12月7日,华东交通大学校友,正在牛津大学地理环境学院攻读硕士的吴惠鹃通过了层层选拔,最终成为中国青年代表团这支优秀的团队中的一员应邀参加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的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 (中国青年代表团作为历史上第一支由中国青年人自发组织的非官方团队参加该会。经过严格的选拔,团队50名成员分别来自环保机构、青年组织、非盈利团体、媒体、企业以及清华、北大、牛津、杜克等中外18所著名高校。 此次中国青年哥本哈根之行已得到UNFCCC(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委员会、中国日报、绿色和平等100家以上机构的大力支持以及金桥慈善机构、世界自然基金会(WWF)、中外对话等16家机构的合作。会议期间,团队成员积极开展了跟进国际谈判、组织特色项目和展开高效及时的宣传活动。她希望能够通过继续的努力,推进可持续发展,构建低碳社会,为改善人类生存环境作贡献。)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