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吴福元
释义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人物简介

吴福元,男,1962年8月生,博士。

1980 年入长春地质学院地质系学习,1987年7月和1990年12月在该校分别获岩石学硕士和博士学位。1992年11月被聘为长春地质学院(后改名为长春科技大学、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教授,1995年10月至1996年11月在法国雷恩第一大学进修。2003年3月调至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工作,任研究员。并任国内多家学术刊物编委。

学术研究

主要从事火成岩岩石学研究,其研究方向是利用岩石学和地球化学方法研究岩石形成的地质过程和受控制的地球动力学背景。在前人研究基础上,通过大量的同位素年代学测试,指出东北地区20余万平方公里的花岗岩主体形成于中生代,而不是以前认为的古生代;以前认为的佳木斯地块中的太古宙和新元古宙花岗岩分别形成于古生代早期和晚古生代。指出东北地区花岗岩的成因类型主要为I分异型和A型,不存在典型的S型花岗岩;指出这些花岗岩具有低的初始锶和高初始钕及年轻钕模式年龄的特点,认为其形成与地幔或年轻地壳关系密切。确认地质历史上的显生宙也是地壳生长的重要时期,而先前认为地壳基本形成于早前寒武纪的观点需要重新加以认识和修正。确认松辽盆地的基底应为与周围张广才岭、大兴安岭相同的显生宙造山带,不存在大规模的前寒武纪结晶基底;提出造山后是铜-镍硫化物矿床形成的一个重要构造背景;确认晚中生代是我国东部岩石圈减薄发生的时间,并提出中国东部现今岩石圈地幔是新生的,中生代时曾发生过软流圈与地壳直接接触的地球动力学现象等。在国内外主要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其中80余篇被SCI收录,SCI引用1000余次。主持过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和国土资源部等项目的研究。2003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现任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副所长。分管研究所科研、科技支撑系统和教育工作。

担任职务

2003年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

现任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副所长,MC-ICPMS实验室主任

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化学地球动力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教育部“造山带与地壳演化”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

国土资源部“同位素地质”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

“科学通报”、“地球化学”、“岩石学报”等多家学术杂志编委

四川省泸州市国土局党委委员、办公室主任

吴福元,四川省泸州市国土局党委委员、办公室主任。男,汉族,1974年参加工作。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56168部队助理员;中国人民解放军56168部队仓库主任;中国人民解放军56168部队司令部参谋;中国人民解放军56168部队作训股股长;中国人民解放军56168部队副参谋长;中国人民解放军56005部队装备部团职助理;泸州市国土资源局科长(副县级)。2006年6月任现职。

负责对外合作与科技教育、人事、劳资、宣传、保密、信息和后勤工作,分管办公室。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7 19:2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