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吴发启 |
释义 | 吴发启,教授,中国土壤学会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陕西省水土保持学会常务理事、国家林业局“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教育部第一届高等学校环境生态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陕西省有突出贡献专家,陕西省“三五人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土壤侵蚀及水土保持工程专家。 研究方向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土地资源和区域生态环境修复等领域 生平简介1970.08-1976.01,黄陵县中学读书; 1978.02-1982.01,西北大学地理系读书,获理学学士学位; 1984.02-1984.07,成都地质学院地质系进修; 1986.09-1987.07,东北林业大学进修; 1992.09-1993.07,北京语言学院进修; 1993.11-1994.12,意大利摩德纳大学访问学者; 1996.09-1999.07,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读书,获农学博士学位; 2001.10-2002.01,美国农业部土壤侵蚀实验室访问学者。 1976.01-1978.01,黄陵县侯庄乡下乡,任生产队副队长,大队党支部副书记; 1982.01-1999.09,西北林学院水土保持系任教,兼任副系主任职务; 1999.09-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任教,兼任副院长,系主任职务。 1982-1983年,见习期; 1983-1987年,任助教职称,主讲《地质地貌学》等课程; 1988-1992年,任讲师职称,主讲《地质地貌学》、《中国自然地理》、《风沙地貌及第四纪地质学》等课程; 1993-1997年,任副教授职称,主讲《水土保持原理》、《自然地理学》、《小流域综合治理规划与设计》、《土壤侵蚀研究方法》等课程; 1998-今, 任教授职称,主讲《水土保持规划》、《土壤侵蚀力学》、《流域管理学》、《水土保持研究进展》、《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建设》、《自然地理学》等课程。 《水土保持原理》1997年被评为西北林学院优秀课程。 学术成果(一)参加、主持项目概况 自1982年以来,参加、主持的科学研究项目14项: 1、刺槐林水土保持效益研究,陕西省项目; 2、淳化黄土残原沟壑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与效益研究,国家攻关计划项目; 3、黄土高原水土保持林体系综合效益研究,林业部攻关项目; 4、淳化黄土残原沟壑区开发治理与农业持续发展研究,国家攻关计划项目; 5、高原台塬过渡区高产型林果粮发展研究,国家攻关计划项目; 6、缓坡耕地水土资源管理原理及配套技术研究,陕西省项目 7、陕北荒漠化地区生态恢复及沙产业技术开发,国家科技部西部科研专项; 8、黄土高原优质果品开发模式与技术研究,国家攻关计划项目; 9、农果复合型生态农业建设模式示范-2,中国科学院识创新工程项目; 10、陕北风沙区农田保护性耕作技术体系研究与示范,中国作物学会; 11、坡面措施减水减沙作用研究,黄委会水保局; 12、黄土高原退耕还林(草)的适宜性研究,陕西省项目; 13、黄土坡耕地土壤侵蚀负效应评价模型研究,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14、陕北农牧交错区农田综合防沙技术中试与转化,国家科技部。 (二)获奖情况 自1982年以来,共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9项,其中持证6项: 1、陕西省黄土高源综合治理研究,陕西省科技进步壹等奖,第七; 2、淳化县泥河沟水土保持试验示范,科学技术进步壹等奖,第七; 3、黄土残塬沟壑区综合治理与农业持续发展研究,陕西省科技进步贰等奖,第四; 4、高原台塬过渡区高产型林果粮发展研究,陕西省科技进步贰等奖,第一; 5、缓坡耕地水土资源管理原理及配套技术研究,陕西省科技进步贰等奖,第一; 6、陕北荒漠化地区生态恢复及沙产业技术开发,陕西省科技厅验收、认定,第一。 (三)教材、专著 1982年以来,共出版教材7部、专著5部,发表论文80篇,其中第一作者46篇: 教材: 1、水土保持学概论,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主编; 2、水土保持规划,西安地图出版社,2002,主编; 3、土壤侵蚀,陕西人民出版社,1997,第二作者; 4、流域管理学,中国林业出版社,1999,副主编; 5、土壤侵蚀原理,中国林业出版社,2000,副主编; 6、沙漠学,中国林业出版社,1996,参编; 7、水土保持学,中国林业出版社,2004,参编。 专著: 1、缓坡耕地侵蚀环境及动力机制分析,陕西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第一作者; 2、黄土高原流域农林复合配置,黄河水利出版社,2003,第一作者; 3、黄土高原经济(果)建设与开发,黄河水利出版社,2003,第二作者; 4、黄土高原综合治理图集,测绘出版社,1991,参编; 5、黄土高原防护林特征,中国林业出版社,1994,参编。 论文1、水土流失地区中流失区与无流区的划分,中国水土保持.1987(11):27-29,独立完成; 2、淳化县泥河沟土壤侵蚀现状分析,西北林学院学报.1988,3(1):67-74 ; 3、绿化样板淳化县境内水库流域的水土流失,水土保持通报.1988,8(4):29-34; 4、绿化样板淳化县水土流失成因分析,水土保持通报.1989,9(3):34-39; 5、黄土塬区小流域土地资源研究,泥河沟试验示范区论文集,中国林业出版社.1990.P26-33,独立完成; 6、黄土沟道流域地貌特征与水土保持,西北林学院学报.1990,5(4):29-32; 7、小流域水土保持治理图的编制,西北林学院学报.1992,7(2):71-76 ; 8、渭北小流域水土保持措施的减沙效益,西北林学院学报.1992,7(4):30-35; 9、泥河沟游域大比例尺彩红外航片的目视判读,中国水土保持.1992(10):43-46; 10、黄土塬区沟道泥流发育与控制,西北林学院学报.1993,8(2):16-20; 11、黄土高原沟壑区流域土壤侵蚀系统分析,西北林学院学报.1995,10(增刊):1-7; 12、意大利坡面稳定性的研究方法,西北林学院学报.1995,12(3):118-122; 13、黄土塬区水土保持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二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433-437,独立完成; 14、淳化县泥河沟域减沙效益及相关问题分析,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学报.1996,2(3):35-41; 15、黄土高原南部坡耕土壤侵蚀预报,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学报.1998,4(2):72-76; 16、“高原台塬过渡区高产型粮果林发展研究”基本构思,西北林学院学报.1998,13(2):1-4; 17、土壤侵蚀环境的人工调控,西北林学院学报.1998,13(2):5-9; 18、地表糙度的量测方法及对坡面径流和侵蚀的影响,西北林学院学报.1998,13(2):15-19; 19、耕作活动对坡耕地径流及产沙的影响,西北林学院学报.1998,13(2):20-25; 20、Small Watershed Managemetn. Wugong Agricultural Science Research Centre.1996,独立完成; 21、黄土高原南部缓坡耕地降雨与侵蚀的关系,水土保持研究.1999,6(2):53-60; 22、黄土高原南部侵蚀能量组成与分级特征,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学报.1999,5(4):56-61; 23、黄土高原南部侵蚀能量的产沙特征及其作用,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学报.2000,14(5):83-86; 24、中国西部生态环境建设,水土保持研究.2000,7(1):2-5; 25、陕西省山川秀美工程实施方略探讨,水土保持研究.2000,7(1):6-11; 26、缓坡耕地降雨、入渗对产流的影响分析,水土保持研究.2000,7(1):12-17; 27、泥河沟流域开发治理及成效,水土保持研究.2000,7(1); 28、科技切入西部大开发主战场的对策,西北农业大学学报.2000,28(6):59-62; 29、Soil erosion prediction on sloping cultivated lands in the southern loess plateau in China Soil Erosion and Dry land Farming.2000.p581-590; 30、黄土高原生态环境恢复与重建的科技对策,水土保持通报.2000,20(4):封2; 31、土壤结皮与降雨溅蚀的关系研究,水土保持学报.2001,15(3):1-3; 32、坡耕地黄善土结皮的理化性质分析,水土保持通报.2001,24(1):22-24; 33、黄土高原生态恢复与重建的几个问题,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2001,1(2):13-16; 34、坡耕地土壤结皮形成的影响因素分析,水土保持学报.2002,16(1):33-36; 35、坡耕地地表糙度的研究进展,西北林学院学报.2002,17(3):38-43; 36、一项生态经济效益“双赢”的复合种植,区域农业发展与农作制建设.2002,392-398; 37、坡耕地土壤水分入渗影响因素分析,水土保持通报.2003,23(1):16-18; 38、坡耕地土壤水分入渗测试方法对比研究,水土保持通报.2003,23(3):39-41; 39、黄土高原南部梯田土壤水分环境效应研究,水土保持研究.2003,19(14):128-130; 40、坡耕地暴雨结皮对作物生长发育影响的实验研究,干旱资源与环境.2003,17(2):109-105; 41、水平梯田环境效应的研究现状及其发展趋势,水土保持学报.2003,17(5):28-31; 42、坡耕地耕作管理措施对降雨入渗的影响,水土保持学报.2003,17(2):115-117; 43、黄土高原水平梯田的蓄水保土效益分析,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04,2(1):34-37; 44、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的探讨,中国林业教育.1999,113-117; 45、我国水土保持应强化的研究领域,水土保持研究.2004,18(2); 46、风蚀对土壤质地和有机质的影响,中国水土保持.1987 (6),译文。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