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吴城乡 |
释义 | 吴城乡,地名,比较著名的有江西省樟树市吴城乡和山西省大同市浑源县吴城乡。 江西省樟树市吴城乡概述位于“药都”樟树西南部的吴城乡,是2002年6月由原山前乡与湛溪乡合并而成。境内发掘的吴城商代遗址是殷商时期方国都邑,是20世纪100项国家重大考古发现之一,属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吴城乡自然资源丰富,全乡面积133.8平方公里,辖16个村会,198个村民小组,160自然村,总人口20437人,耕地面积45781亩,山林面积46000亩。农业生产条件得天独厚,农作物以水稻、花生为主,中药材种植面积20000亩以上。交通条件便利,距樟树城区38公里,省城南昌100公里。 吴城乡山清水秀,气候宜人,物产丰腴,资源丰富。有耕地3050.5公顷,林地6000公顷,境内山塘水库星罗密布,水面4万余亩,仅小型以上水库就达26座,农业生产条件得天独厚,水旱无忧,是樟树市重要商品粮生产基地。这里交通便利,通讯发达,赣粤、沪瑞高速公路纵穿全乡,附近设有进出口,樟宜公路、浙赣铁路临境而过,乡村公路交叉密布,四季畅通,通讯网络、有线电视覆盖全乡。 历史文化吴城乡有着悠久而浑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江南首次发现的吴城商代遗址,位于萧江上游丘陵地的吴城村委境内,面积约4平方公里,是江西首次发现迄今最大的商代大规模人类居住遗址,因修正了“商代文化不过长江”之说而蜚声海内外。该遗址属国家20世纪100项重大考古发现之一,被国家列为一类保护类型,排在著名的三星堆遗址保护之前。目前古城墙的整理修复工作正在紧张进行,吴城商代城邑博物馆和吴城商代城邑大门也将于年内动工兴建。 农业农业是吴城乡的传统优势产业,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同时,乡党委、政府积极引导农民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一是抓发展优质农业,积极推广良种良法,加快品种更新改良,全乡36513亩水稻优质杂交率达95%,年产优质稻3万吨,生猪饲养基本实现自繁自养良种化,年出栏三元杂交良种猪15000余头;二是抓综合开发形成优势产业,充分利用山地水库等资源优势,发展种养结合的立体综合养殖,山上一园果,山下一塘鱼,岸边一栏猪,水面一群鸭的养殖模式已成为吴城乡农业经济发展的特色;三是抓订单农业生产,乡政府与外地客商签订了长期的榨菜、土豆、红薯等农产品的生产、购销合同,解除了农民的后顾之忧,增加了农民收入,仅榨菜一项今年就落实5000亩。 药业药业以其迅猛发展之势已成为吴城乡经济发展的推进器。二00一年,乡党委、政府抓住国家退耕还林这一契机,充分利用境内的山地荒坡,采取土地流转的模式,大力发展中药材生产,短短两年时间,药材种植面积达15000余亩,建设千亩连片药材基地5个。吸纳外地资金1000余万元,种植黄栀子10000亩,吴茱萸2000亩,金银花1000亩,银杏500亩,基地的运作模式和管理机制受到省市各级领导的充分肯定,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二00三年乡政府拟新增种植面积7000亩,吴城乡已成为“药都”樟树名符其实的“药乡”。吴城乡农民集约发展中药材种植,产生了山地变绿、农民变富、种养变优“三大效应”——集约种药种出“三大变” 吴茱萸织成绿网,黄栀子连成绿海,一股股药香扑鼻而来,沁人心脾。走进樟树市吴城乡,人们仿佛置身于药材的海洋。2001年以来,该乡大力发展中药材种植业,短短几年时间种植面积达到2.4万亩,不仅使昔日贫瘠的荒山及坡耕地重新披上了绿装,而且催生和促进了中药材种植、生猪养殖、土鸡养殖特色产业的形成,调优了当地产业结构,富裕了一方百姓。 山地变绿——满山遍野都是郁郁葱葱的中药材 吴城乡以丘陵山地为主,农民过去主要种植花生、大豆等农产品,水土流失非常严重。随着水土流失的加剧,山塘、水库的蓄水量逐年减少,严重影响了农业生产。 2001年,国家退耕还林政策出台,樟树市作出了“发展樟树药业,振兴中国药都”的决策。于是,吴城乡把目光投向全乡4万多亩旱地。这些旱地种植花生、大豆等经济作物收益不高,但适合黄栀子、吴茱萸、金银花等中药材的生长,而且有利于绿化荒山,保持水土。 为使退耕还林“退得下,还得上”,在充分尊重农民意愿、保护农民利益的基础上,该乡采取个体承包、大户牵头、基地示范等多种经营形式,促进了山地使用权的合理流转和规模经营。短短几年时间,共吸引资金3000多万元,兴办药材基地38个,其中千亩连片基地10个。 吴城的中药材实现了规模化种植,种植面积达到2.4万亩,成为樟树市面积最大的中药材种植基地,并赢得了“药材之乡”的美誉。 农民变富——每年提供3000个劳务岗位和100多万元劳务收入 吴城农民发展中药材种植,不仅让山地变绿了,而且让农民变富了。 在吴城乡庙前中药材基地,黄澄澄的黄栀子挂满了枝头,三五成群的农民散落其中,手脚麻利地忙着采收。每年到了黄栀子采摘的季节,这种场景随处可见。 在发展中药材产业过程中,吴城乡大力构建“基地+合作组织+龙头企业”的农业产业化发展模式,不仅让客商获得丰厚利润,而且使当地农民得到实惠。由于中药材种植是一项劳动密集型产业,种植、管理、采收各个环节都需要大量劳力,每年可为当地农民提供3000个劳务岗位和100多万元的劳务收入。 山前村农民付茶香两夫妻都是基地常年雇用的工人。以前,两夫妻常年在外打工,一年到头只能赚到1万多元,还照顾不了家里。现在,他们农忙时在家种地,农闲时在基地打工,一年的务工费有6000多元,加上田地的收入,全年收入超过2万元。 种养变优——涌现60多个种养专业村,建立生态农庄200多个 发展药材种植,不仅有效调整了土地利用结构,而且使农民从单一的广种薄收的种植方式中解脱出来,把更多的心思花在了生态种养上。该乡顺势而动,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农民创业的优惠政策,为农民创业搭建平台,积极引导农民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特色种养业。目前,全乡共涌现出60多个种(养)殖专业村和近500户种(养)殖专业户。 在双港村农民王小平的平月农庄,山坡上金柚飘香,果树下土鸡嬉闹,圈舍内禽畜欢唱,山塘里鱼儿畅游……以前一直在外打工的王小平,听说家乡许多农民靠种植中药材走上致富路,便回来承包了一片100多亩的荒山。经过几年的经营,山上全部种上了药材和果树,山下开挖了鱼塘,建起了猪场、鸡舍和鸭棚,庄园内实行“猪(鸡)—沼—药(果)—鸭—鱼”的立体式生态种养模式,每年收益达30万元。 吴城乡像平月山庄这样的生态农庄共有200多个。全乡已形成中药材、生猪养殖、土鸡养殖三大特色产业,年产值达6000万元,农民年人均增收近1000元。 工业工业生产步上快速发展的轨道。吴城思尔凯陶瓷厂通过转机换制已胜利实现扭亏为盈,产品供不应求,二00二年该厂实现税利500万元,吴城系列酒的开发使濒临倒闭的吴城酒厂焕发了新的生机,湛溪微型电机厂、紫林木竹制品厂等企业也都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招商引资招商引资成绩喜人。吴城乡的山美水美人更美,吴城人勤劳、淳朴、热情、诚信,使人有宾至如归之感。到吴城参观、考察、投资办实业的客商往来不断,使昔日这块沉寂的土地涌现出勃勃生机。较大的企业有韩国客商投资的奶牛基地,河南客商投资3800万元创办吴城实业有限公司,省交通厅高速公路管理局投资3000万元的高速公路多功能服务区及浙江客商投资5000万元兴建的宇圣服饰有限公司,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发展社会各项事业协调发展。全乡每年用于校园基础建设投资都在50万元以上。二00三年加大教育投入,计划投入80余万元建设湛溪学校新教学楼,投入资金150万元建设全新的教学条件完善的吴城中心小学。全乡15所中小学全面实现“六配套”,小学升学率年年达100%,湛溪学校、山前初中二00二年中考重点学校升学率名列全市三、四名,山前初中被评为宜春市示范性初中。计划生育率连年稳定在95%以上水平,人口自然增长率稳定在千分之十三以下低水平。卫生院、敬老院、文化站等基础设施正逐步健全和完善。 相关信息老板当老师干部当“导游”农民当工人樟树市吴城乡堆上村敖金红喜滋滋地从商场买回一台空调,她去年通过该乡推荐参加了阳光就业工程培训后,现在宇圣服饰有限公司上班,月工资达1600元。如今在该乡像她这样的农民不在少数,这是该乡推出的“老板当老师,干部当‘导游’,农民当工人”一系列新举措带来的可喜成果。 老板当老师,对农民进行科技培训。该乡挑选有代表性的种、养示范大户为农民现身说教,通过老板们介绍自己的创业经历和致富技术,让身边的事实说话,激发了农民的创业热情。被当地群众称为“鱼专家”的东塘村致富能手陈林涛到鱼农家中,进行现场指导,受到群众欢迎,由他牵头组建的养鱼技术协会成为当地70多户养鱼户求学取经的“大课堂”,共解决各种技术难题106个,带动群众养鱼1600多亩。 干部当“导游”,激发农民创业激情。该乡干部主动做好农民参观学习的“导游”工作,先后15次带领大家到全乡各大药材基地参观药材种植,参观人数达1200余人次,有效提高了全乡农民种植药材的积极性。目前全乡共发展药材基地38个,面积达2.4万亩。农民当工人,实现在家门口就业。该乡的民营经济呈现快速发展态势,全乡共引进规模以上企业10家,引进资金上亿元。该乡与引资企业联合开展了阳光就业工程活动,举办电焊、缝纫、机动车维修、汽车驾驶等各种专业技能培训,并给予参训者100元以上不等的培训补助费。据了解,培训后的农民就业率达100%,月薪均在1500元以上,其中大部分人成为当地企业的技术骨干。 中国剪纸之乡为弘扬民间剪纸艺术,打造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品牌,提高樟树市剪纸在全国的知名度和培养造就一批剪纸新人。樟树市政府研究决定,将积极支持本市吴城乡申报“中国剪纸之乡”。 据了解,樟树市吴城乡地处赣中腹地,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曾造就出辉煌的“吴城商代文化”。这里的农民剪纸富有农村生活和耕作气息,全乡有一个农民剪纸协会和一百六十多名剪纸爱好者,他们传承和发扬先辈留下的剪纸技艺,创作的剪纸作品参加过樟树市、宜春市、江西省和全国举办的各类比赛展览,先后获得过多种奖励,有些作品还参加了国际交流活动。中小学校还开设了剪纸课程。乡政府也对剪纸给予了大力扶持,并鼓励和帮助农民剪纸艺人积极参与剪纸产业的开发,为剪纸艺人开辟了增收的渠道。据悉,申报工作将在近期逐步展开,有望于在今年九月获得审批通过并挂牌命名。 山西省大同市浑源县吴城乡浑源县辖乡。1958年建吴城公社,1984年改乡。位于县境北部,距县府20公里。面积26.42平方公里,人口0.4万。通公路。辖吴城、下辛安、翟家洼、北大仁庄、香水寺、马安山、大东沟、上窑8个村委会。农业主产莜麦、谷子、马铃薯。 行政管辖:吴城村、下辛安村、翟家洼村、北大仁庄村、香水寺村、马安山村、大东沟村、上窑村、大洼村、麻塔村、皇叔洼村、上辛安村、东辛坊村、高嘴村、麻塔窑村、辛窑村、西河沟村等。 特色农产品莜麦、谷子、马铃薯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