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吴朝淮 |
释义 | 吴朝淮高级工程师,原广东省建筑科学研究所所长、广东省土木建筑学会名誉理事,广东省政府授予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全国总工会“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资质地基基础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主要经历: 1931年出生于新加坡; 1954年西南交通大学(原唐山铁道学院)铁道建筑系本科毕业; 1954年分配到铁道部第一设计院大型建筑处从事桥梁设计工作; 1961年广东交通学院任教; 1963年在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从事桥梁设计工作; 1972年在广东省建工局工作; 1984年在广东省建筑科学研究所任所长; 1992年6月被广东省政府授予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 1992年10月获国务院特殊津贴; 1993年获全国总工会“五一劳动奖章”。 广东省建科院的开拓人 事迹--记原广东省建筑科学研究所所长吴朝淮 从秦砖汉瓦到钢筋水泥,从平房木屋到高楼大厦,自人类最初搭棚蔽身开始,就有了建筑技术的产生,就有了建筑科研的萌芽。今天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的摩天大楼、海底隧道、桥梁高速路等,正是有了建筑技术的推陈出新,建筑科技的创新发展,从而为经济的繁荣、城市的建设、现代化的进程插上了腾飞的翅膀,起到了加速的作用。 作为以建筑科研为主业的广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是建国以来广东省成立的首家专门建筑科研机构。现在已经发展成为了一家融科技开发、技术咨询、建筑设计、工程监理、质量检测、工程鉴定及特种工程施工等业务于一体的综合型科研单位。提起省建科院的发展历程,改革开放后第一任领导人吴朝淮功不可没,人们都尊称他为省建科院的开拓人! 受命于危难 创建于1962年的广东省建筑科学研究所(现是广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隶属于广东省建工局,主要从事建筑工程方面的技术研究与开发。文革期间,研究所处于解体状态,技术人员基本下放。1972年,才恢复 “广东省建筑科学研究所”,技术人员才逐渐回到岗位。直至1984年,全所有150多个职工,但技术人员才占一半左右。职工的收入依靠国家事业拨款维持,落后的体制使职工无心科研。广东省试行承包制后,国家减少对科研所的拨款,而且经费每年递减,由几百万元降到几十万元,在最困难时,全所只有5000元。由于国家及省里停止投资,建设重大科研项目---风洞试验室已被迫搁置。全所只有3个研究室和一个车间,找不到一间象样的试验室,没有一个突破性的科研项目;原有陈旧的宿舍楼根本解决不了员工的住房问题……那时的广东省建筑科学研究所就象一个体弱多病的婴儿等待救援。 1984年4月,正是春意盎然生机勃勃的好时节,吴朝淮奉命由省建总公司调往广东省建筑科学研究所走马上任,担任所长职务。在受命之前他对科研所的历史和现状是有所了解的,也做好了艰苦作战的思想准备。可没想到推开科研所的大门,眼前的实况比他想象的还要严峻:他发现所有的办公室居然没有一个房子的门窗是完整的!他感到前所未有的压力! 在那个凭资历、论背景的年代,吴朝淮的出身还让他背负工作和技术以外的压力。 1931年,他出生于新加坡,祖上三代都在新加坡从商, 5岁时回到家乡潮州,就是因为这种家庭背景,他的入党申请一直批不下来,去科研所任“一把手”时还不是党员,已让那些老资历们侧目而视了。 那种不服输的精神在他身上再次得以证明,上任第一天,吴朝淮来到残旧的风洞试验室,凝视着锈迹斑斑的钢架和已成臭水沟的风洞底坑,听着滋生的蚊虫在四周嗡嗡鸣叫,他心里已在开始思索:用什么方法才能改变这里的困境?怎样才能使科研所脱离危难? 爱拼才会赢 那首铿锵有力、振奋人心的《爱拼才会赢》唱响大江南北,“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爱拼才会赢”,这是潮州人的成功之道,也是吴朝淮的成功之道。 吴朝淮认为,基础差底子薄的科研所要在强手如林的广东建筑业中真正找到出路,一定要有自己的特色,走别人未走过的路。 都说新官上任三把火!正是吴朝淮的三大创举让科研所起死回生。 筑巢引凤“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市场竞争的背后实质上是人才的竞争。”在上世纪80年代初吴朝淮却能很清晰地认识到这一新观点。他认为技术水平是科研机构的关键,而人才则是关键之中的关键。如果不能竭尽全力地为他们提供良好的工作条件和生活环境,即使招来了人才,也终究会留不住。 衣食住行乃人生大事,温饱解决之后,住房也理所当然成为人们最关心的问题, 1985年当科研所一栋新宿舍楼建成的时候,职工们都怀着急切的心情等待分房,有的职工甚至还没等分配方案出来就干脆先搬进去。为了给引进人才的计划创造条件,吴所长毅然决定留5套新房和5套旧房。这一决定在科研所引起掀然大波。舆论压力汹涌而至,很多人深感不解,有的甚至愤愤不平。 他一边把自己求贤若渴的想法告诉大家以求理解,一边还是坚持利用住房条件吸引人才。都说处理人际关系是一门最大的学问,在这里得到了验证。回忆往事,吴所长非常感慨地说: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远比做技术工作困难,个中酸甜苦辣只可意会无法言传! 10套住房很快就住进了一批工程师以及一些优秀的研究生和大学毕业生。 1990年,中国科学院一位刚毕业的女硕士找到了吴所长,请求到科研所工作,吴所长经过一番考查认为她颇具工作能力,而她丈夫也是中国科学院的硕士毕业生,而且是动测专业的工程师,正是所里紧缺的人才,便决定一起调进,还为其安排了住房。小夫妻俩很有敬业精神,出了不少科研成果。 无论是在住房上,还是生活中的衣食住行,甚至连职工家属的工作、孩子的上学,吴所长都尽量帮忙,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有了人才和技术,也就有了成果和效益,吴所长就用部分收益来改善全所职工的福利待遇,一连建了几幢宿舍楼,职工的住房问题基本解决。 有了吴朝淮构筑的这一温馨巢穴后,很快就顺利地招引来了美丽的凤凰,为科研所的人才队伍注入了新鲜的血液。 贷款续建防风洞试验室科研所以前是靠政府拨款的事业单位,现在作为企业只能靠自己养自己,不出科研成果,何来效益?吴朝淮认为必须发挥科研单位的特长,亲自带头承担科研课题,以技养技,走别人未走过的路,他决定将重点放在高新技术的开发上。 广东是台风多发区,台风对建筑物及人民的生命与财产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如潮汕地区和湛江地区经常遭受特大台风,许多建筑物受损,铝合金窗和玻璃幕墙被损坏,房屋倒塌。吴朝淮虽然不是学风洞工程专业的,但他以企业家深远的目光洞察到风洞未来的重要地位和广大市场前景,在建筑业发达的国家已把风洞中风力作用的测试作为高层建筑的必要技术手段。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高层建筑必然增多,研究所里的风洞设施还是当时我国建筑行业唯一的一套,如果建设成功,它的地位可想而知,他断定风洞试验室非续建不可! 经过初步预算,续建风洞试验室至少需要10万元,但当时一穷二白的科研所根本拿不出这笔钱。吴朝淮决定向省科委贷款,经过多方周旋,省科委同意贷款但条件是必须由省建总公司做担保。由于资金数额较大,省建总财务处不肯签字担保。又是几番说服和表决心,在省建总陈家辉总工的帮助下总算说服了财务处,顺利地贷到了10万元。 1986年底,就在吴朝淮所长走马上任的第三年,全国第一座大型建筑空气动力学专用的风洞试验室建成了,并且通过了省科委和建设部的鉴定验收,当时的中央电视台在《新闻联播》中报道了我国这第一台建筑风洞建成且通过鉴定验收、投入使用的新闻。 由吴朝淮所长组织带领完成的科研成果“建筑风洞设计建造及流场校测研究”和“高层建筑风压风振研究”分别获得广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和三等奖,其中“建筑风洞设计建造及流场校测研究”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从此确立了建科所在建筑风洞工程领域的高尖技术地位。 有了好的科研成果,只有把它应用于具体的工程实践,才能转化为生产力,产生经济效益,才能促进技术的发展。刚开始,人们对风洞试验的认识不够。随着1990年潮汕地区和湛江地区遭受了特大台风破坏,人们开始重视对建筑物的风洞测试,开始有较多开发商要求做风洞试验,风洞测试逐步得到了广泛的运用,事实证明吴朝淮所长的远见。这座可完成多个试验项目的风洞试验室在易遭受热带风暴袭击的广东受到瞩目,风洞试验室也开始盈利了! 迄今为止,国内许多知名、重要建筑物都在该试验室做了风洞试验,完成了包括广州63层国际大厦、深圳地王大厦、广东奥林匹克体育中心、广州新机场航站楼、广州会展中心、东莞会展中心、南京会展中心和湖南某办公大楼等100多项工程的风洞试验,为这些工程提供了可靠的风工程技术数据,并且积累了大量的技术资料,这些数据和资料对指导工程设计和深化风工程技术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贷款引进广东省首台“PDA”风洞项目成功之后,科研所里的职工们都开始松了口气。没有人知道吴朝淮所长心里又筹划着一个宏图大计。作为所里的第一领导人,他觉得眼前的胜利只是阶段性的,他必须领着科研所更上一层楼。 在广东省建设系统的一次机械、仪器展览中吴朝淮所长见识了产自美国的PDA分析仪,即打桩分析仪。当时广东省还没有一台打桩分析仪(PDA),全国也很少见,几乎所有工地都采用传统的静载试验测桩技术。这种技术不仅速度慢而且应用繁冗,局限性强,这些缺点在现代化的建筑施工过程中越来越明显,在当时却仍然作为主要的乃至唯一的手段在苦苦支撑着。而动力试桩这门新技术,虽然在国外已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但在我国由于受技术水平的限制,桩基动测技术还不成熟,无法进入实际应用,当时建筑工程界很多人还“谈动测而色变”。 1987年底,风洞工程还未开始盈利,在前有贷款未还、后无资金补充的情况下,吴朝淮所长竟然下决定再次贷款引进广东省首台PDA分析仪!一台PDA分析仪需要30万元,在当时无异于一个天文数字。关心他的人都劝阻他不要冒这么大的风险,在许多疑惑、不满和反对声中,吴朝淮所长还是力排众议第二次贷款。这种气魄和冒险精神是一般人不敢想象的。若干年后的今天,吴所长再次谈起这一决定时,都觉得心有余悸。 这次贷款远没有第一次那么顺利。提供贷款的单位领导虽然也认为这是个很有发展前景的项目,但毕竟是一项高风险投资,所以提出科研所两年内要还清债务,有盈利还要对半分成的贷款条件。有人语重深长地劝他说:“你不贷款不用新技术你没责任,贷了款而用不好你可就得负全部责任啊!”面对压力,吴所长陷入沉思:风洞试验已经开始产生效益,只要继续开拓业务,科研所以后几年还可以顺顺利利;职工们好不容易齐心协力渡过难关,也想喘口气安安稳稳的过上几年好日子,怎么忍心让他们跟着自己再经历考验?但如果安于现状,科研所就没有可持续发展的后劲,爱拼才有路,爱拼才会赢! 经过慎重考虑,吴所长没有听取明哲保身的建议,他认为成功是与风险并存的,如果不冒这个险就永远没有成功的机会。据说雄鹰成年后如果选择安逸,它的寿命只有十年;如果年老时它选择重生就必须飞上崖顶,用嘴把老化的羽毛一根一根拔掉,用石头敲去爪上已经僵硬的皮壳,经历阵痛才能蜕变。同样,科研所要更进一步也必须再接受风雨的洗礼。 吴朝淮相信科研所在引进PDA分析仪之后有实力开发动测技术,而这一技术将会使建筑桩基测试技术的面貌为之改观,为这值得冒险!终于他拿起沉重的笔在一份条件苛刻的贷款协议上签了字。 仪器买回来了,如何使用?在那种“谈动测色变”的状况下怎样进行动测技术推广?这个山芋比贷款还要烫手。吴朝淮在所里成立了一个以中青年科研人员为主的开发应用研究专组,亲自披挂上阵担任组长。记不清为这个项目流过多少汗水,吃过多少苦头,耗过多少心血,单是为了实测广东各地不同的桩基状况,他们几乎跑遍了珠三角的山山水水。第一次跨进广东某地就遭遇瓶颈,新事物往往不易被人认同,有关主管部门甚至要追究技术责任,正当进退维谷的时候,曾经在关键时刻帮过吴所长的省建总陈家辉总工又一次出力相助,亲自组织召开研讨会详细介绍PDA分析仪技术上的可靠性和先进性,使与会专家学者统一认识,PDA测桩新技术才得以在省内各地逐步推广应用。 历尽千辛万苦,经过不断探索试验,吴所长带领的开发应用专业小组获得了大量关键技术参数,使应用研究取得成果,最终由省建委、省科委组织专家鉴定,并由国家检测中心牵头组织编制检测细则,使动力试桩具有法定效力的新技术。 1989年,科研所单是在深圳宝安地区的桩基检测收入就达700多万元,省内各地也迅速推广应用。1991年开始,许多大型工地都使用动测技术测桩。贷款按时还清后所里又连续购置两台PDA分析仪,使经济效益大幅增长,成为科研所的经济支柱,也推动全省桩基检测技术的进步。 吴朝淮所长始终认为科研所的发展要有“人无我有”的创新技术,为了配合高层建筑风洞工程测试,必须建立与之配套的建筑外门窗物理性能检测装置,他再接再厉带领科技人员设计建造了华南第一座门窗性能检测试验装置,通过了省的检查、测试、验收并投入使用,为后来发展玻璃幕墙检测装置打下了基础。 在吴所长的“以技术带动科研,以管理推广技术”的理念下,他带头开发新技术,制订了配套的人事管理制度、岗位责任制和承包经营、科研责任制、人才培养使用制度、设备更新改造等管理制度,很快科研所在吴朝淮所长上任后的几年内彻底地摆脱了困境,同时还确立了科研所在省内建筑科研水平的领先地位。 成功总是青睐敢于拼博、敢于冒险、敢于创新的人。 十年耕耘的收获 吴朝淮从上任到离任,整整十年多的时间,在这十年里,不仅使科研所摆脱困境走向繁荣,而且留下一批优秀人才,为持续发展打下扎实的根基。十年里所走过的风风雨雨,经历过的酸甜苦辣,至今仍然历历在目。 成功是辛劳的报酬!这十年里,全所共有10多项科研成果获得国家和省的科技进步奖;由于硕果累累,科研所获得省建工集团1985~1995年10年科技进步一等奖,吴朝淮也同时获得个人科技进步一等奖。1994年,科研所跃居全国300家经济效益好的科研单位行列。 吴所长在任期间和科研所全体职工共同努力建起了我国第一座建筑风洞试验室;引进了广东第一台高应变动力测桩仪器等新技术并加以推广应用;主编了广东省标准《建筑地基基础施工及验收规程》。由于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1992年吴朝淮所长获得广东省突出贡献专家称号,同年10月获国家特殊津贴。1993年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 1993年,吴朝淮在参加表彰大会的相片被刊登在当天《羊城晚报》的头版,在吴朝淮自信的笑容背后有谁知道他这十年的辛酸风雨路?不经历风雨,怎么能见彩虹? 成功前后 吴朝淮5岁时随母亲返还老家潮州,在老家读完中学后,考上唐山铁道学院(原唐山交大)土木工程系,这是上海交通大学的兄弟学校,从这学校里走出去的有詹天佑、茅以升、林同炎等著名专家。那时年轻的吴朝淮废寝忘食、如饥似渴地吸取专业知识,盼望着早日为新中国建设事业效力! 因国家人才紧缺,吴朝淮被安排提前于1954年8月底毕业,分配到铁道部兰州第一设计院大型建设处,从事桥梁设计工作。工作任务重,而且所有计算都靠手工完成,一项工程设计少则一个月多则三五个月。在苏联专家的带动下,夜以继日地工作,得到了很好的锻炼,技术水平随之飞速提高,打下了较扎实的基础。 1961年,因夫人在暨南大学任教,为解决夫妻两地分居,在暨南大学校长的帮助下通过铁道部办公厅调回广州,在广东交通学院任教。他主教桥梁和地基基础等课程,交通学院分解后调到广东建筑工程专科学校(现广东工业大学建筑学院)任教;建专学校撤销后又被派往广东省建筑设计院从事桥梁设计工作。文化大革命期间被下放到建筑工地,随后又调往韶关钢铁厂;没多久调回广东省建工局,从事重点工程设计,参与会审、方案讨论等重要工作。 1982年吴朝淮被派往非洲,他作为国家派出的专家组副组长来到赤日炎炎的刚果,与其他中国外援人员共同完成总统府人民宫工程的建设工作。作为负责人之一,他的不少改进方案被采纳,工程顺利完成为中国人民增添了一份荣誉。从刚果回来后,就被委派到科研所任所长。 吴朝淮勤读书,重实践,积累了丰富的理论与实践经验,为他的事业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都说一个成功的男人背后肯定有一个伟大的女人,这句话又在吴朝淮身上得到了验证。他的成绩有一半是靠夫人的支持,而且他夫人也有自己的一份事业,他们算是强强联合。 初见吴朝淮夫人饶芃子时,给人一种“女学者”的形象,思维清晰,行动干练。她毕业于中山大学,曾任暨南大学中文系主任, 1987-1996年任暨大副校长;教过23届本科生、13届硕士生、13届博士生。现在70多岁仍然是暨大的博士生导师。饶老师说,他们两人从事的是完全不同的专业,但在工作上从不干预对方,给对方足够的发展空间;从不互相埋怨,在精神上和生活上则互相扶持、互相信任。 在吴朝淮所长筑巢引凤的创举中,饶老师为他引进人才的子女解决读书问题穿针引线,吴所长收获的成果离不开饶老师的支持。 采访饶老师时才知道,一代国学大师饶宗颐先生是饶老师的堂叔,她还提供了几张他们去香港参加饶宗颐先生九十华诞的相片,在饶宗颐大师挥毫巨幅照片的背景下,吴朝淮夫妇那和悦的笑容定格在镜头前,他们的眼里透着笑看风云的从容和大度。 正如当人们提起《红楼梦》就会自然而然地想到曹雪芹一样,在广东省土木建筑行业里提起吴朝淮自然想到他开拓省建科院的事迹。吴所长费尽心血浓墨重彩地书写了科研院的开始,如今建科院已步入了快速发展的新历程,正昂首阔步向前迈进。他当年引进的人才现在很多都走上了领导岗位成为建研院的中流砥柱,建科院波澜壮阔的未来将由他们秉承这位老前辈创新、开拓的精神继续撰写出来!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